<h3> 昨日微雨,今日整个洛阳古城都沐浴在雨后清新美好的空气中,在这个美好的初夏时节,2018年洛阳市小学数学研讨会如约而至。</h3> <h3>第一节课是由涧西区芳华路小学王阁老师的现场课《观察物体二》。王阁老师利用平板电脑投屏技术,拉近学生与课堂距离,教学手段十分精巧,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一个个精彩瞬间。</h3> <h3>第二节课是由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的龚婷婷老师教授的现场课《认识面积》。龚老师的教学风格温婉亲切,朴素无华,深受学生喜欢。龚老师利用拍桌子,拍手,拍肩膀来模拟雨声大小,既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有隐含着本节课大小的知识,设计十分巧妙。</h3> <h3>接下来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郑瑞丽老师做的微报告《关于教研论文撰写的若干感悟与建议》。从郑老师的微报告中可以看出郑老师文学功底深厚,妙语连珠,道出了写数学论文的真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也要学会边教,边学,边思考,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h3> <h3>本堂说课是由洛阳市实验小学孙丽老师讲授的,课题为《认识三角形》,孙丽老师的教学严谨认真而又透露着理性的光辉,从孙丽老师的说课可以看出孙老师对三角形概念和高的创新型解读,引发我们对课堂的深入思考。</h3> <h3>本节微型课有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的王婷老师讲授,课题名称为《图形的旋转》,王婷老师已经身怀六甲,却依然还现在自己所热爱的三尺讲台,对自己的课堂仍然高标准严要求,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王婷老师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笑容满面,课堂环节清晰,板书工整有序。</h3> <h3>王琳娜老师,来自新安县南李村镇中心小学,所授微课是《分数的意义》。王老师的课堂给人感觉正如她所喜欢的格言"如一缕阳光给学生一份光明,如一缕春风给学生一份馨香"。</h3> <h3>陈冬妹老师,来自涧西区东方第二小学,讲授微型课《毫米的认识》。跟着陈老师听到了一节扎扎实实的微型课,陈老师感情充沛,整堂课下来跟听评书一样呢!不同的性格成就了自己不同的教学风格。</h3> <h3>作为今天讲课的唯一一位男老师,张继刚老师一上台就赢得了阵阵掌声,张老师的课堂自称"磨课千遍不厌倦",张老师对教学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正是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异彩纷呈的课堂。将孩子们喜欢玩的俄罗斯方块引入课堂,大大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h3> <h3>路老师今天一袭红裙,而她的授课也宛如一朵冬日红梅,让我们感受到了理性之美,思索之美,这也是我们数学课堂所追求。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没有避讳,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们不怕犯错,并且学会吸取教训的方法。</h3> <h3>在两位老师现场课之后,谷向格老师做了微报告《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策略》。谷老师精选的例子都很实用,也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时常会出现疑惑的问题,让人不得不对谷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力万分敬佩。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非常的接地气。</h3> <h3>马晓莹老师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说课《圆的认识》。马老师引入方形米字格,圆形米字格,拓展了圆规的作用。点点滴滴均来自于马老师对数学概念的执着探索。</h3> <h3>周雪利老师的微课讲授的也是《圆的认识》。从哲学层面上说圆是一个事物从起点回到终点的一个过程。在我们数学课堂上这也是一个不断思索的过程,值得我们所有数学教师思索。</h3> <h3>来自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刘宁宁老师教授微课《多边形的内角和》。在刘老师的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一句句追问,一步步思索,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思维得到锻炼,一节好课对孩子的激励鼓舞也很重要。</h3> <h3>最后一节微课由洛阳市实验小学的李丹丹老师教授,微课名称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李老师的课堂以学生自己的作品作为学具,进行探索,激发冲突,在冲突中传授知识,使得学生印象深刻,在操作体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h3> <h3>在老师们热烈的掌声中,2018年洛阳市小学数学研讨会拉下帷幕,一整天的研讨会是我们获得了数学的滋养和思想的浸润,受益匪浅。经过此次研讨见证了我们洛阳市的数学教学水平,同时相信经过此次学习,我们的数学水平也会获得极大提升,并将所学到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也用更加先进教学手段传授知识,学生整体水平也会因此提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