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漠梦 纵贯澳洲中部的四轮驱动游(八) 卡卡杜国家公园 玛丽河国家公园 达尔文市 2018/4/18-20

YU jing

<h3>去Ubirr 的路上有一段被水淹没。在卡卡杜国家公园里,我们三次遇上这样的情况,所以三次照片一起放上。</h3><h3>尽管我们的四轮驱动车已经算是高车身,但是水是不是会没过车门而淹进来呢?我们心里没有底。最重要的是,一旦车子熄火,后果不堪设想。这里到处警告,水里有鳄鱼。</h3><h3>犹䂊片刻,皇天不负苦心人,后面来了一辆车,毫不犹豫地开了过去。给我们测试水深。哗哗水声停,没有问题。于是,我们也又恢复了"潇洒",啟动开了过去,还不忘拍照记录。</h3><h3>旁边是水地,既害怕碰到鳄鱼,又好奇地想看到鳄鱼……</h3><h3>另外二段情况也差不多,有惊无险,还很兴奋。这次旅游,"海陸空,上天入地"都有了。</h3> <h3>"由比勒"(Ubirr),在卡卡杜国家公园里,卡卡杜国家公园,是记录在案的世界历史遗产保护地,函盖20000平方公里。"由比勒"是世界上最精彩的土著人岩画艺术的保存地之一。</h3><h3><br /></h3><h3><br /></h3> <h3>岩画存在避雨,避阳光,避免风化的岩洞里。岩洞不是很深,却庞大。前面的"小广埸"看来是头人"讲经说道"的地方。土著人生活方式原始,但是等级规据严格。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可以记录下来,没有头人和&quot;长老会&quot;的批准,是不可以的。不像现代艺术家不受羁绊,想怎么"胡天海地",就怎么涂雅一气。</h3><h3>岩画的内容,十有八九只能"猜"。就像是中国的象形文字。天地大事,丰收打猎,親情人文,等等。</h3><h3>澳洲土著人有很多"神秘文化"。除了"口口相传",图像符号记录,就是这些岩画。绵延至今。</h3><h3>岩画使用不同色彩的矿物石粉,不是很"艳",却沉着耐看。四五万年(也有说六七万年或者更早)露天保存。却还"痕迹可见"。</h3> <h3>这幅画,是土著人的"弟子规"。</h3><h3>一个告诫"偷窃"是不劳而获的思想,而不可取的文告——有人偷了鱼和打鱼的工具"绳",被捉教育。然而"举一反三",告诫要"约束行为举止",是一堂"道德说教"的课程(Lesson in good behaviors )。</h3><h3>下面有解说标牌。也根据鱼的样子推断年代,大约少于二千多年。</h3> <h3>这些"天书",是他们和老天的心灵对话。却又把这些"书"招告天下,留下密码秘笈。</h3><h3>干燥岩面,顺光的光线,不是很能看得清楚。照片更会损失了不少细节。</h3> <h3>沿途的小石头上,都有千万年的岩画。</h3> <h3>照片里看不见的后面,还有一座形状特别的山。一层层,一段段。没有清楚的路,更没有扶把手,只能一片一片石块往上爬。</h3> <h3>爬山途中"中间平台"上凹进的岩洞。还有不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h3> <h3>然后是登高观景,一路爬,一路拍上去。当然&quot;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quot;。再爬到山顶风景会更好,</h3><h3>人生啊,就是这些不断的,好奇的欲望,不停地让你,自觉自愿地,爬啊爬……</h3> <h3>这是第三层平台上再看山顶。山顶大石有多大?看看顶上的同伴身影。</h3> <h3>站在山顶,三百六十度风景视角。</h3><h3>可见一片"湿地"。</h3> <h3>遠处看到的平原和山,是Ubirr 的标志性景观。最后我们到达尔文市将租车还回。抬头能见通墙的大幅照片,就是这座山,这个平原,这个角度。</h3> <h3>这张照片,补充说明了,刚才我拍照片的平台,有多大。</h3><h3>今天上午,所有这个景区,只有我们五个人。很自在。和千万年前的文明对话,需要"神秘"一点的安宁。</h3> <h3>在山顶,看着万水千山,在云捲云舒中千变万化。很想再多看几眼——一个人"发发呆"。</h3><h3>(前几天刚刚和一位喜欢文学的朋友,讨论了:"发呆"和"发呆的理由"。)</h3><h3>神秘的大地,当你真的站在她的面前,才知道,任何有天才的风景画家,在绘画写景中,面对大地的千万壯阔,百般嫵媚,尽管精雕细作,总还是只会"挂一漏万,不尽全意"。</h3><h3>一个人"发发呆",问天,问地,问古人……</h3> <h3>我们现在赶往,湿地生态保护区,卡罗波尼湿地(Corroboree Billboard)。这个地方属于玛丽河国家公园的一部分(Mary River National Park)。是鳥的世界。出名的是,"世界上最大浓度盐水鳄鱼的家乡"。</h3><h3>又是一段二十多公里的红土路。</h3><h3>我们"团长",这次活动的组织策划者。总是给我们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她能在地图上不容易找到,一路上又路标不明显的地方。找到"闪光点"。</h3><h3><br /></h3> <h3>在这个卡罗波尼湿地的玛丽河上,我们将在这个船上吃住玩。这个平底船叫"房船" (Houseboat),带二层睡房和"煤卫"。</h3><h3>船主上来简单介绍训练,起动开船,前进后退。紧急呼叫,注意事项(防鳄鱼袭击伤害)。不到十分钟就把船交给了我们,并不忘岸上挥手致别……</h3><h3>刚上船,又是自己开船体验,又是眼看四周的湿地风光,弄得我们"目不暇接,不亦乐乎"</h3><h3>白天太阳炎热,湿地潮气闷热。我们不停地流汗,却人人手机相机忙个不停。最要命的是,一旦好景色在晒太阳一边,又马上要将船调头调方向,躲到船顶只够遮阳一边的阴影下面。一会儿,有人发现另一边,有了好景头,又要调回去。五个人,五个"創意"主张"……船在河心溜溜转。</h3><h3><br /></h3> <h3>船长,政委,总经理,董事长,都是第一把手。</h3> <h3>啟航时,黄昏將至,金黄色的晚霞染遍大地。一天中最美好的摄影时氛来到。这时却又发现,移动机位的"脚",没有长在自己身上。惊呼怨喊一阵忙……</h3><h3><br /></h3><h3><br /></h3> <h3>天黑之前,气温凉爽,遠处一片祥云。</h3><h3>我们&quot;自产自销&quot;,一顿晚餐,&quot;水&quot;足飯饱。</h3><h3>微风习习,流水潺潺。睡在&quot;摇篮&quot;般的船上。不管半夜起风,呼呼不觉,巳近黎明。</h3> <h3>朦胧中,已有"驴友"高呼起床拍日出。可恨船锚被这树根,水草和於泥缠绕。猛进猛退加左右移动。大家齐心协力——不忘留下个拍照取证。——终于将船锚松动拉回。</h3><h3>一脸脏,双手泥,嘻嘻哈哈庆胜利,太阳已上地平线……</h3> <h3>照片里,朝阳晚霞没二样……</h3> <h3>船行景移,正好逮到个照片象"火灵鸟"。</h3> <h3>玩新派,拍水倒影二张。</h3> <h3>鱼醒了,到处劈哩啪啦,翻滾冒水泡。</h3><h3>鳥也醒了,摇着翅膀东南飞。也有些,好奇地停在树梢上看我们。</h3> <h3>团友买了二天新,就带上路的照相机A6300 ,小试牛刀拍了这个飞鳥图。</h3> <h3>东寻西找,原来鳄鱼先生躲在这里。</h3> <h3>真鳄鱼一动不动,只觉得像是船东招揽生意,放了个假的橡皮塑料大玩具。</h3><h3>(国内旅游,我还真见过店前门外插满了塑料花)</h3><h3>兴奋一阵,觉得这次挺幸运。想要看的,都看到了。</h3><h3>还有野牛野马,鸵鸟袋鼠都碰到。照片贴在下。</h3><h3><br /></h3> <h3>野牛挡道,我们谨遵&quot;北领地驾驶指南&quot;,不能靠近,只可按喇叭。</h3> <h3>野马横窜一大一小。&quot;血汗&quot;模样,身上没有一根杂毛。</h3><h3>红土沙漠跳出的鸵鳥,你惊我也惊,车身摇晃,被它一溜烟,跑得不见踪影。袋鼠胆小,遠遠的,一蹦一跳,早就跑出视线之外。</h3> <h3>时间顺序顺一天,花了一个上午。达尔文市周围百公里,单车程为一个半小时的 Litchfield Park ,参观了二个地方。</h3><h3>一个是看大蚂蚁窝,另一个是看小瀑布泉。</h3><h3>(Termit Mounds, Buley Rockhole)</h3> <h3>天然温泉。</h3> <h3>老夫老妻挺親热。</h3> <h3>达尔文市到了。都市气氛,蒸籠气温,又潮又热。</h3> <h3>洗车还车,准备回家。</h3> <h3>还车要查路码表,五千九百多,整好五千公里。</h3><h3>我们忠诚的"老黄牛"还有那顶帐篷,一起合个影。</h3> <h3>世界到哪里都有个&quot;唐人街&quot;</h3> <h3>终于,"大葫芦巴梨树"也看到。</h3> <h3>宾馆窗口22楼的"View ", 达尔文市夜景一左一右望。</h3> <h3>达尔文市机埸不忘按放&quot;土著人艺术&quot;。</h3> <h3>候机室门。准备返回。遠漠梦。纵贯澳洲中部的四轮驱动游(完)。</h3><h3>最后,贴上团长联系方式,有不畏艰险,愿"重走长征路"的朋友。尽可"前赴后继"……</h3><h3>Couture Tours. Mobile : 61+ 401 757 890. Email: ctoursau@tpg.com.au Website : https://couturetours.com.au. WeChat: JanZhangAU (ID)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