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依照绛县教科局的安排,城关初中师生33人,5月16日赶赴绛县故绛镇郝家窑研学旅行。</h3><h3> 郝家窑村,山西省宜居乡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省级绿化示范村,风景宜人,再加上“地窨院”、植物园、日光温室大棚,是研学旅行的好去处。</h3> <h3> 临行前,校长黄迎新、副校长李红斌、政教主任师张平与同学们深入交流研学旅行的意义,就是要让大家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切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h3><h3> 最后,祝愿同学们学有所获,不枉此行。高高兴兴研学,平平安安归来。</h3> <h3> 带着领导们的谆谆教诲上路。</h3><h3> 李校长组织学生上车,师主任更是上车安顿好同学们座位,才放心离去。</h3> <h3> 本该是叽叽喳喳小鸟般的少年,车厢里确是一片寂静。或许是人生第一次经历,静默中是对这次研学满满的期待吧!</h3> <h3> 在261班、262班、249班三位班主任的带领下安全抵达研学旅行第一站“郝家窑地窨院”。</h3><h3> 我们与郝家窑村领导、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老师们集体留影!</h3> <h3> 活动中心老师介绍活动行程。</h3> <h3> 正式走入山西特色民居——地窨院,刚一进门,老师就给大家设置了一个谜团——由257班学生郭佳豪插上门锁,再由郭佳豪打开——却怎么也打不开——嗷,原来是有机关的。好有智慧的古人呀!</h3><h3> </h3> <h3> 悬念顿时吸引住了孩子们眼球,霓虹闪烁中,也为此次研学旅行开启了美好的历程。</h3> <h3> 参观山西传统家具,在老师带领下解密古代“保险柜”,同学们更是在“远去”的马车前几番驻足。</h3> <h3> 领略传统工艺,风帽🐱精美的刺绣,可爱的造型每每都有头上戴一戴的冲动。</h3><h3> 精美中也感悟了一番“三寸金莲”对古代妇女的摧残。爱恨交织在一起。</h3> <h3> 看看,同学们笔记本上记录了多少,用心带回去吧!</h3><h3> 红色记忆勾起对艰苦岁月感慨,体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唯有不负韶华,才是对先烈最好的缅怀。</h3> <h3> 来到植物园,认识大自然,与老师的交流中,又把生物知识复习一遍,理论联系上了实际。</h3> <h3>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到了,农村的孩子回归土地,然而还有几人做过农活,同时也体会一下高科技农业。这是返璞归真,必须留影一张。</h3> <h3> 本次研学重磅一站,亲自动手,下地干活,每人种下一盘有机蔬菜。日光棚内高温度加高湿度,不大一会儿,同学们头上豆大的汗珠滴滴答答落下,形象的“汗滴禾下土”画面。 </h3><h3> 同学们,想起我们家长烈日下佝偻的身躯了吗?体会手里的零花钱是烈日晒出来的,我们的吃穿,是他们双手土里刨出来的,珍惜当下,立志创造美好。</h3> <h3> 一晌的辛苦,孩子们早已饥肠辘辘,向食堂进发。</h3> <h3> 饭前又是一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待大家都到齐,方可动筷——光盘行动开始。</h3> <h3> 感谢教科局、青少年活动中心,感谢郝家窑,感谢这次研学旅行。用心❤体会,生命的绚烂,用心体会生活的艰难,人生一定会在实践中绽放的多姿多彩。</h3> <h3> 研学旅行归来,孩子们脸上洋溢自信,人生不再迷茫,去吧,再努力——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