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演绎精彩 中小衔接携手共进

朱朝霞~

<h1>  武汉市第八十一中学与汉铁小学、新建小学、新村小学对口交流,密切合作,在衔接工作、教师交流、教学研讨等方面不断深度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h1><h3><br /></h3> <h1>  2018年5月14日下午15时,81中与汉铁小学、新建小学打造的&quot;同课异构"活动再续中小衔接教育新篇章。</h1> <h1>  不一样的教学手段,同样的教育情怀。中小学教师同课异构,同样的文本,初中老师教小学生,小学老师教初中生,让老师相互了解小学初中教学特点、教学规律的相通之处、差异所在。</h1> <h1>  81中田绪华老师面对小学六年级学生,从容不迫,风趣幽默,激发学生兴趣,仔细解读文本,层层递进。</h1> <h1>  新建小学罗老师课堂教学导入自然,以图片的方式,引发英语造句的思考,课堂贯穿听,说,读,写,4个歩骤,逻辑性强,学生听得津津有味。</h1> <h1>  再来看看语文课堂!不一样的演绎,同样的精彩!</h1> <h1>  成语《朝三暮四》,初中老师和小学老师在同课异构中凸显教学理念,促进中小学教学思维的贴近、融合。</h1> <h1>  汉铁小学詹老师轻车熟路,娓娓道来,立足助读,怡情激趣,让中学老师看到小学老师的课堂魅力!</h1> <h1>  81中郑娟老师立足自学,点拨启发,循序渐进,让小学老师发掘中学课堂的内涵。</h1> <h1>  同课异构不是比拼,是切磋,没有孰高孰低,只有惺惺相惜!同课异构让老师们在教材把握、教学设计上同中求异,异中求同。</h1> <h1>  81中语文教研组长秦老师评课:眼中有读,眼中有文,眼中有人!</h1> <h1>  专家点评,字字珠玑:策略地教、趣味地学!小学语文教研员非常谦虚,对郑娟老师展示的中学语文课堂大加赞赏,认为郑老师的课生活化、情境化,值得小学老师学习!</h1> <h1>  行家指导,精确中肯:文本解读,殊途同归。小学语文课堂的生动、丰富、饱满,带有浓浓的小学特色,初中教师要熟悉了解,衔接教育才能更自然,小学生步入初中适应性会更强!</h1> <h1>  81中教学校长陈雨佳作为发起人,讲述了策划本次活动的缘由: 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努力实现小升初平稳过渡,从独特角度提供适合孩子的教育。</h1> <h1>  教研室叶盛飞主任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构思及成效,认为内容实在、接地气,有教育思想和情怀,并为今后进一步深化中小衔接指明了方向。</h1> <h1>  "同课异构" 活动,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h1> <h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quot;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quot;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quot;同课异构&quot;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丰富了教育教学艺术。</h1> <h1>  四位授课老师在"同课异构"活动中迸射智慧火花,相同的教学内容,尽显不同的教学风格,呈现了和而不同的别样课堂,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引发思考,共同提高的目的。</h1> <h1>  同课异构演绎精彩,中小衔接携手共进!81中、汉铁小学、新建小学共同举办的中小衔接"同课异构"活动圆满落幕,阔开了中小衔接教育的新视野。期待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h1>

同课

异构

小学

老师

教学

衔接

小学老师

教师

中小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