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968年,我中学毕业分配到工厂,19岁时我加入了工厂新成立的文艺宣传队。宣传队一般业余时间活动,有重要演出时半脱产。平日为企业宣传演出,节日为职工演出,有时也参加社会演出。宣传队排练了对口词,快板,独唱,小合唱,表演唱,女生舞蹈,乐器合奏,小话剧,京剧《智取威虎山》选场等。我参加报幕,对口词,小合唱,表演唱,京剧,小话剧等节目表演。在排京剧《智取威虎山》时,沒演过京剧的我们当时真是胆大,只在风雷京剧团学习半天就敢彩妆表演全剧的两场。演少剑波,小常保的演员嗓子好,高音能唱上去,我演杨子荣,唱的“共产党员"这段高音上不去,全靠京胡,京二胡乐器托上去的。可惜当时没条件,宣传队所有演出都没留照片和录音,更没录像,只是排练时我用电工班录音机搶录了几段,算是珍品了。</h3> <h3>照片中军人为当年工厂军宣队路保军指导员,文艺宣传队的发起和组织者,离休时为总参动员部局长。</h3> <h3>当年文艺宣传队演员和乐队人员近二十多人,这张照片是当年部分队员合影,当年拍照合影时年龄大部分在21岁,最小的19岁,最大的23岁。</h3> <h3>穿白衬衫是我</h3> <h3>这两位姑娘崔健、张滿红和我成了当年文艺宣传队的三位队长。</h3> <h3>四十多年后当年的文艺宣传队三位队长再相聚。</h3> <h3>这位长辫子姑娘是当年文艺宣传队节目创作组长郁东。</h3> <h3>四十多年后再相会,拿相机的是当年留长辫的她。</h3> <h3>四十多年后当年文艺宣传队部分队员再相聚。</h3> <h3>当年我们排演了当时比较火的忆苦思甜小话剧《一只破碗》,我在剧中演哥哥,一名探亲回家乡的解放军战士。这张照片是当年文艺宣传队部分队员。其中有我和演妹妹的演员。</h3> <h3>我在剧中演哥哥。</h3> <h3>我穿上军装还像个战士吧?</h3> <h3>她在剧中演妹妹</h3> <h3>他在剧中演父亲。</h3> <h3>当年演小话剧《一只破碗》录音片断</h3> <h3>我和小话剧《一支破碗》中二胡伴奏曲《江河水》的演奏者姚家明合影。</h3> <h3>当年宣传队排演了男生小合唱,我记得有一首歌叫《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可惜沒有录下来。今天保留下来的录音是我的一首随意练唱。现在听起来,真是沒法听了。</h3> <h3>当年我练唱歌录音片断</h3> <h3>当年我们排演了女生表演唱《架线班》,表现珍宝岛之战的女兵情景,当时很受欢迎。</h3> <h3>当年女生表演唱《架线班》录音片断</h3> <h3>后来上大学离开了工厂,虽然在工厂文艺宣传队只参加了三年活动,但为我打下了热爱文艺的基础。</h3> <h3>夕阳无限好,人生第二春。退休后,我愿永葆"芳华"精神,继续活跃在首都文艺舞台上。</h3> <h3>参加街道、社区,敬老院文艺演出</h3> <h3>参加企业演出</h3> <h3>参加社会团体演出</h3> <h3>农村演出</h3> <h3>部队演出</h3> <h3>参加中央广播电视台老年之声"爱在一起″慰问敬老院演出</h3> <h3>参加北京广播电视台"达人秀"表演</h3> <h3>参加元宵节晚会</h3> <h3>参加春晚</h3> <h3>获奖</h3> <h3>七十不言老,人生第二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