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世祖:鈞玉公 字心坚</h3><h3> 1878年光绪四年谱,1936年民国丙子年谱记载:心坚公从江西迁到湖南宁乡,转迁宜都玛瑙河泰山区(1962年划为枝江董市泰山村),元朝人,南一公后裔。</h3><h3> 据《中华易氏简史》主编易兵教授(江西吉安人)介绍,南一公,江西吉水人,是延庆公第五子立公第十一代孙,是唐状元重公第十四代。宋宝佑四年(1256年)与学生文天祥同榜进士。南一公是文天祥启蒙老师。</h3><h3> 心坚公夫人:王氏,蒋氏,柴氏</h3><h3> 1958年,枝江白洋官大堰易诗贵(风水先生、生于1898年)讲:心坚公的王氏夫人,蒋氏夫人无生,柴氏夫人生元亨。</h3><h3>心坚公:王氏夫人,蒋氏夫人,柴氏夫人,生卒未详,葬于易家祖坟地草坪岗(祠堂旧址后山)。</h3><h3> 心坚公何年从江西迁往湖南宁乡转迁宜都玛瑙河泰山区待考。</h3><h3> 心坚公是南一公的二代或三代待考。</h3><h3> 心坚公是一个吃苦耐劳,勤俭持家,耕读为本,道德传家,有文化有知识,有卓越眼光的农民。</h3><h3> 心坚公子一:元亨</h3><h3>二世祖:元亨公</h3><h3> 元亨公,心坚公之子,夫人:周氏。</h3><h3> 同治五年(1866年)《宜都县志》:元亨,元朝人,庠生(参加省级培训考试合格秀才),湖广省黄州府吏目(公务员),文林郎(正七品)。</h3><h3> 元亨公,夫人周氏生卒未详,葬于易家祖坟地草坪岗</h3><div>元亨公子一:忠公<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h3>三世祖:忠公,号廷谏,夫人 李氏。</h3><h3> 同治五年(1866年)《宜都县志》,明洪武中(1383年)由贡入监(举人入京培训考试合格者)任四川内江县知县正七品正中大夫,政清廉明,洞察秋毫,提任四川资州府知府,道(省)监察御史,正六品,监察道内各县知县及吏目,权力之大,直接向皇帝汇报和负责。</h3><h3> 忠公子一:易汝霖</h3><h3> 忠公,夫人李氏生卒未详,葬于易家祖坟地草坪岗。</h3><h3>四世祖:汝霖公,号孝廉,夫人,詹氏。</h3><h3> 原《四川省夔州府志》: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汝霖公在四川万县考取贡生,随父到四川省各县巡视办案。</h3><h3>同治五年(1866年)《宜都县志》:明永乐三年(1405年)乙酉科解元(湖北省举人考试第一名),任广西南宁府除授通判(地级市常务市长),其爱民如子,颇有政声。家谱记载:余汝弼、王汝辑、易汝霖三人同榜进士解元,三汝齐名,皇朝恩赐,在宜都特修三管笔,以佐文风。</h3><h3> 汝霖公生子五:裕,禧,祯,祥,祺。</h3><h3> 汝霖公,夫人詹氏生卒未详,葬于易家祖坟地草坪岗。</h3><h3>五世祖:裕公,禧公,祯公,祥公,祺公</h3><h3> 裕公,汝霖之子,夫人:王氏。</h3><h3> 同治五年(1866年)《宜都县志》:明贡生文林郎(副县级)秀才(通过省级考试成绩优胜者),明永乐三年(1405年)随父到广西南宁府游宦(在府中做官),裕公四子:宗举,宗皋,宗尧,宗舜。</h3><h3> 裕公,夫人王氏,生卒未详,葬于易家大坝(徐家嘴村)。</h3><h3> 禧公,汝霖次子,无传,葬于易家祖坟地草坪岗。</h3><h3> 祯公,汝霖三子,同治五年(1866年),《宜都县志》,明进士,文林郎(副县级),江西武宁府主薄(秘书长),宣德四年(1429年)卒于北京卢沟桥,无传。</h3><h3> 祥公,汝霖四子,夫人王氏,子四:宗荣,宗华,宗富,宗贵。祥公夫人王氏,生卒未详,葬于笔架山(黄金村)。</h3><h3> 祺公,汝霖公五子,夫人:杜氏,子六:宗哲,宗文,宗显,宗恕,宗胜,宗禧。祺公夫人杜氏生卒未详,葬于易家祖坟(祠堂旧址后山,石碑文革时被毁)。</h3><h3>六世祖 宗举 宗皋 宗尧 宗舜 宗荣 宗华 宗富 宗贵 宗哲 宗文 宗显 宗恕 宗胜 宗禧</h3><h3> 历次续谱称以上十四兄弟为十四房,从谱中看到宗举,宗尧,宗舜,宗文,宗胜,宗喜六兄弟失考失传,宗皋,宗荣,宗华,宗富,宗贵,宗哲,宗显,宗恕八兄弟有传。</h3><h3> 几百年来宗亲们碰到一起,总是习惯性问你是哪个系(如宗哲系,宗恕系)。算算我们是在哪一代人在一个锅里吃饭。</h3><h3> 心坚公和他子孙们在玛瑙河泰山区开垦原始森林,河滩草地几平方公里,筑堤修渠,开荒种地,耕读为本,道德传家,心坚公后裔连续三代人榜上有名,中试做官,宜都巨族、旺族,世代名族美名传扬大江南北,因此得名易家湾。</h3><h3> 族人以易家湾为中心,统一规划,设计,施工。从一世祖心坚公到十三世祖任公(岁贡生,由洲县优异秀才到京师国子监读书考试合格者),先后开辟了十二个地盘,小的千余亩,大的几平方公里,因此又有了易家冲,易家台子,易家巷子,易家屏墙,易家大坝,易家老屋,易家楼子,易家坂,易家花台子,易氏笔架山,易家小垸(卫星地图可搜)。</h3><h3> </h3> <h3>摘自《宜都县志》明朝地图</h3> <h3> 先祖外迁图</h3><h3>十三世 仪公(进士)顺治十八年(1649年)四岁时随母黄氏到陸城因战乱隔江定居宜邑横碛文峰桥(宜都文峰公园一带)(有传)仪公后裔主要在陸城、枝城,憺公开发宜都驛马冲易家岗。</h3><h3>十四世 克孝公修职郞(副县级)迁宜都王畈横冲村,自有良田两百亩,代管祠堂公田两百亩,瓦房几十间,叫易家老屋,外人叫易府,易府角屋尚在,克孝公享年八十八岁,有碑。克孝公后裔主要在王畈、松木坪。</h3><h3>十四世 绍礼公迁长阳后裔待考。</h3><h3>十四世 鸐公迁长阳都镇湾,鸐公后裔主要在都镇湾、龙舟坪(有传)</h3><h3>十四世 鹏公迁长阳龙潭坪,鹏公后裔主要在龙潭坪(有传)。</h3><h3>十四世 克宽公迁长阳大堰乡(有碑),克宽公后裔在长阳大堰乡,五峰。(有传)</h3><h3>十五世 汝品公碑记(宜都五眼泉庙岗村中学退休教师易诗武提供)易汝品长子易德遂,长孙易茂修,曾孙学举、学榜、学登、学科、学坤、学元、学俊、学杰。汝品公次子德选,三子德达及德遂的次子盛修三子兴修的后裔未摘录。五眼泉易诗武讲:自己家里有一套1936年谱,退休后想修家谱,到处走访,发现五眼泉及长阳磨石镇的宗亲包括我自己前辈们都没有上谱,但我知道我的太公叫学杰,爷爷叫先德,家里发财,爷爷有四个夫人(陈氏、宋氏、黄氏、谢氏),爹叫易进礼,宜都五眼泉、长阳磨市百户人家都是汝品公的后裔子孙。</h3><h3>十五世 如秀(邑庠生)迁长阳大堰乡(有碑),如秀公后裔主要在五峰。</h3><h3>十五世 如保公迁长阳二窝棚坪(天柱山)(有碑),如保公后裔多数迁外地。</h3><h3>十六世 德璋公,生于1821年,夫人向氏,子四:盛修、明修、文修、颜修、孝侄;虎修,林修,墓碑址长阳白石坪,现查:德璋公后裔易礼柱几兄弟居长阳白石坪,其他己外迁。<br></h3><div><font color="#333333">十六世德富公,谱载:德富公率五子(龙修,虎修,荣修,林修,相修)迁长阳白石溪(白石坪村),现只在德璋公碑上看到虎修公林修公的名字,德富公后裔现在在哪里待考?</font><br></div><h3>十六世德祥公,据重庆巫溪易青春(家字辈)提供的德祥公碑文:德祥公乾隆辛卯时(1771年12月22日亥时生于湖北省长阳县东乡七里五甲黄荆庒,幼年移居巫溪县通城里十五甲李家坝庙王宋家漕,祖籍荆州府宜邑县(宜都)。德祥子三(修文、修富、修荣),孙四:学诗、学胜、学贤、学文。享年82岁。大清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十八日易学文立碑。</h3><h3>十七世 清修公碑记(五峰渔关易诗清提供)易清修长子学文(未摘录),次子学源,长孙先明,曾孙进安,次孙先礼(未摘录),三孙先泰,长曾孙进选,次曾孙进坤。</h3><h3><br></h3> <h3>皇朝恩賜圣旨在宜都为“三汝”特修三管筆,三管笔(頭笔)屹立在宜都文峰公园。</h3> <h3> 易氏祠堂</h3><h3>十四世克孝公发动族人出钱出力将百年家庙改修为祠堂,于嘉庆二十三年春月(1818年正月初九)告峻,祠堂占地三千平方(五亩)系砖木结构,前殿与后殿用厢房相连,中央是忠愍阁,忠愍阁可容三十桌同时开席。石柱石框,雕樑画柱,描金刷银,肃严壮观,痛惜毁于土改和文革。</h3> <h3> 易氏族谱</h3><h3>珍藏八套民国丙子年(1936),谱名单:</h3><h3>枝江瑶华村易礼柱,泰州村易礼志,石龙村易振金,雅畈村易振才,百里洲易诗发、易诗民,宜都五眼泉易诗武,宜昌博物馆欧阳,长阳都镇湾易礼珍,珍藏光绪四年(1878年)谱一套。长阳龙潭坪易志刚(礼)珍藏2009年谱一套。</h3><h3> 易氏字辈</h3><h3>十五字辈</h3><h3> 钧元廷汝衣 宗金汉诚志 体登鸿绍(克)如</h3><h3>二十字辈</h3><h3> 德修学先进 诗礼振家声 万世传仁厚 永观福禄成</h3><h3>十六字辈</h3><h3> 濬哲文明 邦乃其昌 崇高富贵 源远流长</h3><h3>修谱史</h3><h3>1、一修:明㓋武三十年(公元1398年)</h3><h3>2、二修:明弘治年间(约1500年)</h3><h3>3、三修:明万历年间(约1619年)</h3><h3>4、四修:清康熙庚年(公元1690年)</h3><h3>5、五修:清嘉庆二十年 ( 公元1815年)</h3><h3>6、六修: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1年)</h3><h3>7、七修:清光绪三十年 (公元1904年)</h3><h3>8、八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h3><h3> 根据最新续谱登记数据:</h3><h3> 现最高辈份是"先"(字辈),最底辈份是"世"(字辈),高低相差九代。心坚公已有了二十七代福。二十七代"世"(字辈)最大传人已有十六岁!</h3><h3> 心坚公第二十一代孙 易诗忠</h3><h3> 2018年5月18日于深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