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4月28日 上海~伊斯坦布尔</b></h1><h1><b>下午,三家人相约集聚上海浦东机场,整装待发,开启畅游希腊🇬🇷~土耳其15日浪漫旅程。因3月中下旬才从温哥华回来,后右脚紧接着又患上了滑膜炎,红肿疼痛难忍,一直忙于治疗中。待决定此行程至准备行囊,此期间也就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仓促,又不知我的脚是否会痊愈,乃至心里没底,就这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备上药膏上路了……</b></h1> <h1><b>这次的“希土”之旅一拍即合,儿时的发小、战友、闺蜜们欢聚一堂,各个心情大好,此时只有一个心愿~平安、顺利、圆满</b><b>去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b></h1> <h1><b>看出亲们准备都很充分,各个精神饱满,喜笑眉梢。</b></h1> <h1><b>尽管不知我的脚是否能支撑得住这一路的颠簸,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心情同以往出行一样,充满着对求知的欲望与兴趣,很是期待这次的旅行。</b></h1> <h1><b>土航~晚班机上海直飞伊斯坦布尔,空中时间需10个半小时。</b></h1> <h1><b>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与中国时差为五个小时,也就是说土国早上六点是我国午时十一点钟。</b></h1> <h1><b>第二天当地时间凌晨5点40分,飞机安全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b><b>当即转乘7点15分赴希腊首都雅典的航班,中间只有1小时15分钟转机时间,由于时间紧迫容不得我们多看一眼伊斯坦布尔的国际机场免税店。</b></h1> <h1><b>伊斯坦布尔机场很大人又多,在领队的带领下,全团(22人)客人一路小跑直奔赴希腊雅典的登机口,好在我们的行李直挂雅典。看来这些团员的纪律性还是很强的,希望以后的行程中人人守时不掉队。</b></h1> <h1><b>经过1个半小时的空中飞行,上午10点多顺利到达希腊首都雅典。当飞机飞至雅典上空给我的第一印象:周边多山丘,黄土色多于绿色。</b></h1> <h1><b>今天是我们一路乘机再转机、倒时差最辛苦的一天,下了飞机大家顾不得休息,克服了机上长途旅行之疲劳,拖着疲惫的身躯即刻投入到全天的参观游览当中……</b></h1> <h1><b>了解希腊首先要从认识希腊🇬🇷国旗开始。希腊(Grece)国旗,是由蓝白二色、十字图案及平行长条所构成的旗帜,亦是希腊的旧军旗。9条蓝白相间的平行长条象征希腊独立战争时的口号"Ελευθερία ή Θάνατος"(希腊语,意为~不自由,毋宁死)的9个音节,另一种说法是9个长条象征9位希腊神话中的文艺女神。蓝十字象征在1821年土耳其独立起义之际,巴特拉的盖尔马诺斯府主教挥扬的白底蓝十字旗。</b></h1> <h1><b style="font-size: 20px;">其中了解希腊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地图上看,</b><b>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东南端,地中海的东北部,三面临海,国土的四分之三都是山地。其海岸长达12.000公里,面积为131.9平方公里</b><b style="font-size: 20px;">,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上的诸多群岛和岛屿、土耳其西南沿岸、意大利东部和西西里岛东部沿岸地区。</b></h1> <h1><b>希腊导游是位中国留学生~小所,来希腊学习生活有十多年了,看起来还是一脸的学生气,可他已经是两个娃儿的父亲了! 现在他是讲英语和希腊语的专职导游,人很亲和友善,了解并掌握着很丰富的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及知识,工作尽心尽职,强烈的紫外线把他晒得黝黑。大家都很喜欢他,我更是暗中庆幸能遇到一个好向导,从中能学到更多的新知识。</b></h1> <h1><b>这是古卫城大门的入口处,位于山丘西侧,这座门和登爬山丘的阶梯都是当年罗马时代的建筑,简易的门前没有更多的装饰及宣传海报,看起来很平常。从这里进去,顺势沿石土路往山坡上方爬行,顿时眼前惊喜不断,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卫城不断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b></h1> <h1><b>首先从这张平面高清视图中了解当时整个雅典卫城的位置全貌。该城</b><b>始建于公元前580年,</b><b>称为雅典的阿克罗波利斯,希腊语为"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b></h1> <h1><b>导游小所对照这张导图,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古卫城的具体分布位置,这</b><b>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也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其占地面积约有4km²,而</b><b>卫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庙和其他宗教建筑。</b><br /></h1> <h1><b>初到雅典,这里的阳光过于热情,似乎夏季来得太早,才4月底已经是骄阳似火,强烈的紫外线把每个人晒得面红耳赤,汗流浃背,这让刚下飞机的我们有点措手不及…</b></h1> <h1><b>第一站参观世界七大人工建筑奇景之一的~雅典卫城。它位于雅典市中心西南部,雄踞于一座海拔150多米、四面陡峭险峻的山丘之上。</b></h1> <h1><b>它就像是雅典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整座城市的地标及古希腊的象征。</b></h1> <h1><b>最初,卫城是用于防范外敌入侵的要塞,山顶四周筑有坚固围墙,古城遗址则在卫城山丘南侧,城中建有最早的建筑雅典娜神庙和其他宗教建筑群,如今被称为是雅典规模最大、最宏伟、有着2600年悠久历史的卫城露天博物馆!</b></h1> <h1><b>雅典卫城内的前大门、山门、雅典娜胜利女神殿、阿尔特蜜斯神殿、伊瑞克提翁神殿等主要建筑,现都仅存残垣。</b></h1> <h1><b>露天博物馆由多部分建筑群组成,其中包括可容纳数以千计观众的露天剧场,也是继古城建成后的六百多年以后所建,其位于卫城入口城墙外南侧。露天剧场也称阿迪库斯音乐厅。据记载,阿迪库斯音乐厅始建于公元161年,由罗马大帝时代的哲学家Tiberius Claudius Atticus Herodes为纪念他的妻子而建造,当时在此主要演出古希腊悲剧作家如索佛克里斯及尤里彼德斯的作品。</b></h1> <h1><b>直到21世纪夏季仍有表演在此举行。如早在1994年,世界级音乐家雅尼在他袓国希腊雅典卫城的露天剧场,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演唱会就在此举行。雄伟的露天演奏场地,俯仰帕德嫩神庙,除了雅尼和他自己团体的组员外,尚有请到皇家爱乐管弦乐团助阵 ,场面气势浩大,震撼人心,感人肺腑!</b></h1> <h1><b>从资料上得知,雅尼的开场单曲就令人有置于另一空间、像是观看星际大战的辽阔感;乐曲3/4拍子的灵活运用展现出浓郁的希腊风情;93年专辑《我的时光》中的推荐单曲也安排在这次表演之中,浪漫柔情,令乐迷钟爱不已;热情奔放的鼓声,使人迷眩其中。</b></h1> <h1><b>大音乐家雅尼的乐风多变,富有超凡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在他充满的幻想空间及宽广的音域中,心灵有如获得清泉洗涤之感,这是亲身经历者的心声!2600年后的音乐厅仍能发挥它巨大的作用,其影响深远,令人赞叹叫绝!</b></h1> <h1><b>剧场共拥有三层楼的建筑外观,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它共有32排弧形座位,可容纳多达6000多名观众,半圆型的露天剧场,直径38公尺,无论在场内的任何一点,听众都能同样清楚地听到舞台上传来的声音。</b></h1> <h1><b>舞台背景为罗马式的窗型高墙,壁龛处以雕像作为装饰。尽管由于遭战争的破坏,伤痕累累,遍地鳞伤,但从它留下来的残言断臂中仍能体现到它当年的宏大气势、华贵典雅、端庄大气的贵族气质与高雅。</b></h1> <h1><b>露天剧场是卫城中最为活跃、精彩的地方,又是当年用来祭奠雅典娜女神的重要场所所在。</b></h1> <h1><b>公元267年,剧场受到德国部族的入侵而遭毁坏。此后,剧场历经无数兴衰及灾难,最后遭遇一场大火,原有的西洋杉屋顶也因此被烧毁,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再也找不到它昔日辉煌的模样了。</b></h1> <h1><b>从山上俯看音乐厅,依山而建,工匠们以他们超凡精湛的建筑工艺,科学巧妙地运用了山势陡峭的坡度,将看台坐位顺势而建,又结合了声学的声波音频,将同等声音传送到舞台的各个角落,充分展示了古人的伟大构思、匠心独具的聪慧才智。</b></h1> <h1><b>坚固的城墙沿山势筑在四周,自然的山体使人们只能从西侧登上卫城。部分城墙经过维修后还原了当年的城门一角,让后来的人们对当时城墙的存在有个粗浅的认识。</b></h1> <h1><b>卫城的山门于公元五世纪建造,是卫城的真正入口,多利安式及奥爱尼亚式列柱巧妙地穿插并列,气势雄伟。以前的山门是由两侧的宫殿组成,如今宫殿已不复存,仅剩五个门的残缺不全的石柱子。</b></h1> <h1><b>它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和埃雷赫修神庙等建筑。作为古希腊建筑的代表作,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为一体的最高水平。</b></h1> <h1><b>这些古建筑无可非议的堪称人类遗产和建筑精品,在建筑学史上占据非常的重要地位,迄今保存下来的大量珍贵遗迹,都集中展示了希腊的古代文明史。</b></h1> <h1><b>山门正面高18米,侧面高13米,山门左侧的画廊内收藏着许多精美的绘画,该门通往卫城的圣殿。门分三部份:由左至右为北翼、中央楼及南翼。</b></h1> <h1><b>中央楼有六根粗大的多利亚柱式列柱,入口共有五处,入门两侧各有三根爱奥尼亚式列柱。外侧多利亚式列柱令人升起威严之感,而内侧的爱奥尼亚式则优雅迷人。</b></h1> <h1><b>北翼建筑保存较完整,房间壁面有古代著名画家霍里克勒特斯的画,南翼乍看似乎和北翼成X型。</b></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精美雕刻的石柱,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战争的磨难,满步创伤,如今仍依然耸立其中,向人们展示它的美,它的存在,它的价值。</b></span></h1> <h1><b>经过几十年不间断的精心维修,高大上石柱按照原样耸立于此,从石柱主体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修补后的痕迹。</b></h1> <h1><b>传说中的海神波塞冬送给人类一匹象征战争的壮马,而智慧女神雅典娜献给人类一颗枝叶繁茂、果实累累、象征和平的油橄榄树。</b></h1> <h1><b>人们渴望和平,不要战争,结果这座城归了女神雅典娜。从此,她成了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因之得名。后来人们就把雅典视为"酷爱和平之城"。</b></h1> <h1><b>雅典卫城东南的卫城博物馆馆藏丰富,建成于1878年,共有9室,珍藏雅典卫城内神庙中珍贵的石雕、石刻等。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很遗憾。有朋友再来时记得一定要去看看哦,那里有很多的原物珍藏品!</b></h1> <h1><b>作为军事要塞的雅典卫城又成为宗教崇拜的圣地,雅典城市因故得名。城内的帕特农神庙上雕刻装饰都是由著名的建筑师和雕刻家菲迪亚斯所承担的。</b></h1> <h1><b>在古希腊英雄时代的城邦战争中,她是希腊军队勇往直前、取得胜利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城邦国家繁荣昌盛、强大富足的象征。</b></h1> <h1><b>雅典娜女神庙在山门右前方。近三十年来,雅典政府一直以来,从未停止过对帕特农神庙的修复抢救工作。 </b></h1> <h1><b>雅典娜女神庙全是由蓬泰利克大理石建成,其大理石的产地就在雅典附近。18英尺长、12英尺宽的神庙内有一个爱奥尼亚式门厅和一个约呈方形的内庙组成。一条饰以高凸浮雕、宽18英寸的中楣饰带,围绕在建筑物外部。神庙分前庙、正庙和后庙,在神庙东面有一个执盾的雅典娜神像浮雕。</b></h1> <h1><b>其实雅典的城名来自于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关于雅典娜,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段美妙的传说~人们在爱琴海边建立了一座新城,雅典娜希望成为这座城的保护神,海神波塞冬也想获得新城的归属权,他们互不相让,于是争夺起来。</b></h1> <h1><b>之后,神王宙斯裁定,谁能给人类一件最有用的东西,该城就归属谁。波塞冬用三叉戟敲了敲岩石,从里面跑出了一匹象征战争的战马,而雅典娜用长矛一击岩石,石头上立即迅速地生长出一株枝叶繁茂、果实累累的橄榄树。橄榄树象征着和平和丰收,人们欢呼起来,于是选择了雅典娜成为雅典的保护神,后人们用她的名字将城命名为雅典,并将橄榄树栽满雅典城各处,以示纪念。</b></h1> <h1><b>神殿为长方形周柱式建筑,建在50厘米高、70厘米宽的三层阶梯基座上,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不足31米,原高超过13米,殿内有前殿、正殿和后殿。</b></h1> <h1><b>神庙基座占地面积达2300平方英尺,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四周由48根高达34英尺的大理石圆柱撑起了神庙。</b></h1> <h1><b>3层柱廊上支承的大理石条石额枋屋檐,由带竖条的石板和带浮雕的石板间隔组成,东西两端檐部之上是饰有高浮雕的三角形山花,神殿外观整体协调、气势宏伟,给人以稳定坚实、典雅庄重大方之感。</b></h1> <h1><b>山城西南角,有看到一条小铁轨道引起了我的好奇,一问才知,是为了便于维修城内遗留的各个残缺不全的建筑而修建的,主要是方便于将山下的石材运送到山上。看出这条小铁轨已经是处于沉重的压力及超负荷运转,为维修古卫城付出了汗马功劳,同时也见证了卫城重见天日的辛历路程。当年修筑卫城时,这些所有巨大的石材又是如何从陡峭的山下运上来的呢?那个年代没有铁轨,没有吊车,只有靠人!如今这条蜿蜒曲折望不到头的铁轨有多长不知晓,好似一条巨龙盘旋在陡峭的岩壁上,它承载了维修卫城整个历史的使命,同时又是古卫城的保护者!挽救卫城的生命线!</b></h1> <h1><b>高地东面、南面和北面都是悬崖绝壁,地形十分险峻。站在卫城城墙最高处,俯视整个雅典城尽收眼底,密密麻麻的建筑群,展现了现在的雅典城区繁荣面貌,好似已经处于饱和状态。</b></h1> <h1><b>城墙外脚下还可清晰的看到已被彻底损坏的另一个大露天剧场遗址,从上往下看,大体轮廓还可看出,但已是一片废墟,从它残垣断臂的损害程度上不难看出,当时战争的残酷性与破坏性如此之大,令人发指。它就没有像露天音乐台那么好的命运了。</b></h1> <h1><b>从山门步上右侧阶梯向南一直走,中途阳台的左侧可以展望山丘下朝南延伸的古安哥拉遗址。因时间关系,我们无法一一走到,只有远望一饱眼福。</b></h1> <h1><b>看台外的西面则是另一个露天剧场的遗址,据记载,它比现存的露天剧场年代久远、占地面积要大得多。</b></h1> <h1><b>城墙里外的建筑群遗址,充分展示了卫城当年的雄伟壮观和豪气冲天的气势,无不让人为之震撼!</b></h1> <h1><b>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农原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此庙不仅规模最宏伟,坐落在卫城中央最高处。它从公元前447年开始兴建,费时9年,于公元前438年完成。由于1687年威尼斯人与土耳其人作战,神庙遭到严重破坏。19世纪下半叶,曾对神庙进行过部分修复,已无法再恢复到原貌,现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b></h1> <h1><b>神庙基座占地面积达2300平方英尺,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46根高达34英尺的大理石柱撑起了神殿,最早,神庙内供奉的就是雅典娜雕像。据记载,这尊高12米的大理石、并用黄金象牙镶嵌的雕像,是当时全希腊最高大的雅典娜女神像(由菲迪亚斯亲手制作),从建筑学来说,帕特农神庙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大奇迹。</b></h1> <h1><b>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从外貌看,它气宇非凡,光彩照人,各部加工也精细无比。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作了许多创新,事无巨细,皆精益求精,由此成为古代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之作。</b></h1> <h1><b>每一块石头上的连环浮雕,所表现的紧张搏斗场面以及人与怪兽的撕扯等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天神们或威武或飘逸或闲散的姿态巧妙地贯穿在一起,那肌肉的弯曲、战袍的飘扬、眼神的哀喜都无不透露出雕刻者对美的热爱和对生命理性的思索。</b></h1> <h1><b>维修卫城的工程,是长期艰巨而繁重的,时刻从未停止过,到处都可以看到耸立的巨型铁架及堆积的巨大石块,而对神殿的维修几十年来也一直没有停过。</b></h1> <h1><b>坐在2600年前的石基废墟上,看着眼前曾经繁荣昌盛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文化遗产的保护地,不禁感慨万千,感觉自己非常的渺小,这些残石废物向人们诉说着古罗马帝国时期曾经所走过的历史岁月和讲不完的故事,而战争却无情地带走了它们昔日所拥有的辉煌与繁荣、被这些奇迹所震撼,我想,只要来过这里的人们,都会有我同一样的感受。</b></h1> <h1><b>作为全希腊的盟主,雅典城邦在古雅典全盛期领土面积约1600k㎡,有25万人口。而同时期的科林斯有9万人口,阿各斯(Argos)约45000人,有些城邦只有5000人或更少。</b></h1> <h1><br></h1> <h1><b>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希波战争中,希腊人以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战败了波斯的侵略,战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城市类型丰富了许多,建造了元老院、议事厅、剧场、俱乐部、画廊、旅馆、商场、作坊、船埠、体育场等公共建筑物。而建设的重点则是卫城。</b></h1> <h1><b>站在城墙边向远眺望,雅典新旧城全貌尽收眼底,一览无余。</b></h1> <h1><b>雅典城最集中的市中心,从上俯视看房屋建筑密密麻麻,十分拥挤热闹。</b></h1> <h1><b>山门后的伊瑞克提翁神殿,建于公元前395年,原内部大殿中存有一尊雅典娜的木雕像。</b></h1> <h1><b>特别与众不同的是其女雕像柱廊和窗户,其建筑构思之奇特,工艺之复杂和建筑细部之精致完美,在古典建筑中也是很罕见的。</b></h1> <h1><b>女雕像柱廊建在神庙的北部石台上,共有6尊,各高2.3米,体态丰满,仪表端庄,朝向北面,头顶平面大理石花边屋檐和天花板。雕刻栩栩如生,衣着服饰逼真,姿态优美端庄典雅,它们像神圣的女神,无言地注视着几千年人世变换、沧海横流。</b></h1> <h3><h1><b>厄瑞克赛翁神庙是古希腊建筑史上的又一个杰作,因此,许多西欧人千方百计将其精华部分据为己有。例如,自西数第二个女雕像就被英国埃尔金勋爵盗运到伦敦。</b></h1><h1><b>眼前神庙的六尊女像柱并非真品,由于年代久远及空气污染,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损害,现在而由复制品所取代,要看真品得到卫城博物馆及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了。</b></h1></h3> <h1><b>神庙已按当时情景有大面积维修,尽量还原它的真实面貌,是雅典卫城建筑群中又一颗闪耀的明珠。</b></h1> <h1><b>走在凹凸不平的乱石中间,脚踩着历史遗留下来的碎石残渣上尘土飞杨,此时的我不断地拿起手中的iPad,匆忙地记录着所经过的一处处遗迹,顾不得脚下一深一浅,加上头顶被骄阳烤着,汗水早已浸湿衣衫,急促的呼吸让我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两个半小时的参观时间,对我来说太紧张了。</b></h1> <h1><b>参观卫城的最后一个景点是宙斯神庙。它位于现希腊雅典奥林匹亚村,是当时为了祭祀宙斯而建的,也是古希腊最大的神庙之一。该神庙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其风格是多立克式神庙。它的基座为64x28米,宽边有六根立柱,长边有13根立柱,它是欧洲古代早期最重要的建筑之一。</b></h1> <h1><b>据文献记载,它的山墙上有大理石雕刻,而且每个雕刻都有它的故事:东面山墙流传着当地的一个传说~珀罗普斯与厄利斯的国王赛跑,宙斯是命运的主宰,他面向右边的珀罗普斯,最后珀罗普斯赢了;背面西方的山墙上雕刻的是拉比斯人与半人马作战;内厅的门廊上雕刻着海格力斯的十二件伟绩。原内厅里是12米多高的宙斯神像,它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b></h1> <h1><b>如今只残存15根柱子,其中一根也已倒下。是呀…再巨大的立柱,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及战争磨难,也无法支撑沉重的历史。这根根伤痕累累的立柱无不记载着它们所经历的一切历史事件及所发生残酷战争背后的故事。</b></h1> <h1><b>将近用了两个半小时多时间,马不停蹄地赶,也只是走马观花的大致一览,没有更多时间让你细观细赏这如此之大、如此之壮观的场面。无论是用相机还是言语,都不能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只有你自己亲临其境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真实存在的意义。不愧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h1> <h1><b>宙斯神庙身后不远处,可清晰的看到雅典古卫城遗址。</b><b>我边看边不停的叹息、不停的发问、不停的感叹、不停的赞叹!这里每一处都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眼球!触及着我的灵魂!我相信~这一震撼是来自于它的气场、它的价值、它的存在、它的永恒!</b></h1> <h3><h1><b>尽管一天一夜都没有休息好,这三兄弟的精神状态,看不出有一点的疲劳感。加油给你们点赞!</b></h1><h1><b>怀着对古希腊先民的崇高敬仰和对很多问题都不大清楚及了解的一些复杂心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卫城,只觉得给我们参观的时间太短,很多地方没能看到,有些遗憾。接下来参观第一届奥运会主场地外观。</b></h1></h3> <h1><b>第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场馆,建于1896年。于当年4月6日-15日在希腊雅典举办,这是现代奥运会首次举办。希腊人对这次大会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出席开幕式的观众多达8万人,这一数字直到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才被突破。</b></h1> <h1><b>当时应邀参赛的有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英国、匈牙利、德国、丹麦、美国、法国、智利、瑞士、瑞典和东道主希腊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其中希腊共230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德国、法国各19人;美国14人,居第4位。</b></h1> <h1><b>总统府~ 位于希腊首都雅典市区的一座建筑,也是希腊总统的官邸。历史上这里曾是希腊王宫,直到1974年希腊通过公投才决定取消了君主制。该建筑是在1868年决定兴建的,直到1891年才开始动工,历时用了六年到1897年才完工建成。1924年希腊成为共和国,皇宫便成为了总统官邸;到1935年希腊回复君主制,国王又回到总统府;直至1974年后,这里再次作为总统府使用至今。</b></h1> <h1><b>宪法广场~ 该广场有着悠久的历史,好像几乎每次希腊发生的大事件都会在这里举行庆祝或者悼念活动,并在广场上曾经举行过多次这个地球上最激动人心的重大政治集会。</b></h1> <h1><b>现在广场已是旅游景点,最吸引人目光的要数换岗仪式。因为每到一定时间在广场上都会有身穿古典式民族服装的士兵,举行传统的换岗交接仪式,每次换岗都引来无数游客前来观看和拍照,它已经是一个游客必来参观之地。</b></h1> <h1><b>前皇宫~今总统府,每次定点时间都会有三名卫兵一组,举行相互交接换岗仪式,此时都会招来很多游客前来观看,人们纷纷拿起手中相机拍照、录像,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像这样的"古典式仪式"已不多见到。</b></h1> <h1><b>卫兵们头戴飘带红毡帽,身披护身符,手持长枪,长白衣裙紧身裤,双脚穿的是平底船鞋,鞋的顶端系有一个超大毛球,走起路来一摇一晃。</b></h1> <h1><b>士兵们的迈出的脚步很独特,做出很多花式动作,主要的功夫都在腿上脚上的变换,换一次岗,仪式前后大约需15-20分钟。</b></h1> <h1><b>离开总统府,乘车途径几个主要的建筑,一闪而过,只能抓拍到个别几个。这是国会大厦。</b></h1> <h1><b>临近路边的雅典大学,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建筑。</b></h1> <h1><b>东正教堂~该教堂修建开始于1840年,前后总共花费了大约15年的时间才完工。是雅典城中最大、最重要的教堂。</b></h1> <h1><b>大教堂正门上方,画有非常精美、细腻、生动、色彩鲜艳的鎏金壁画,反应信仰宗教活动的场景。据导游介绍,每周日早上从雅典各个地区赶来做弥撒的人很多,而现在的总统就职宣誓仪式等重大的国家大事也都在这里举行。平时的周六或周日下午,这里都有举行教堂婚礼很隆重热闹,可见,大教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多崇高、不可撼动。</b></h1> <h1><b>大教堂内高大庄严、富丽堂皇,精美细腻的人物画像及雕刻艺术,都彰显了其高贵典雅大气及独特的风格魅力。华而不失,精而不过。</b></h1> <h1><b>大教堂正门前的教父雕像,手持一只鸽子,象征自由与和平。</b></h1> <h1><b>第一天的行程已进入尾声,大家都感身感疲倦,我也一样,由于一直没有得到休息,再加上天热汗流不止,还要倒时差。听导游小所讲,这附近有家小有名气的咖啡店,尤其是冰咖啡最受欢迎,这下大家精神头都来了,已有些迫不及待。</b></h1> <h1><b>咖啡店在距东正教教堂附近不远处,店面不大但人气很火爆,尤其是他家的冰咖啡最受大众欢迎。不喝不知道,一品果真名不虚传,口味正宗,回味余香,喝了还想再喝!</b></h1> <h1><b>导游小所告诉我们,品咖啡是希腊人平时最大的爱好,难怪希腊人喝咖啡☕是有名的三慢~慢品、慢聊、慢观赏。三俩朋友小聚,一杯咖啡喝上三四个小时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天太热我们快速快饮,店里的伙计看到我们这样快的像是在喝水似的就把一杯咖啡喝完了感到很不解,忙拿来半杯没喝完的咖啡指着告诉我们,这是已经喝了两个小时的还剩半杯……生活慢节奏是雅典人最大的特点之一,从这一小事也让我们从中了解了希腊的"咖啡文化"。如在中国,这样慢速慢品,生意怎么维持?怕是咖啡店要倒闭了,呵呵…有点意思!</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