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艺术—陶艺

jeni 🎨

<h3>陶,是时间的艺术,泥土太干则裂,太湿则塌,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匠人们需要等,等土干,等火旺,等陶凉。</h3> <h3>今天的我们总感叹生活太快,时间不够用,原来6000年前,古人就已经教给我们,如何与时间融合,如何与时间不较劲。假如陶鹰鼎会说话,它也许会告诉我们它在熔炉内外的那些日日夜夜吧!(陶鹰鼎,仰韶文化陶器,1993年第一次申奥,与金缕玉衣,兵马俑等一共七件文物在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参加申奥国家文化展,2002年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一。)</h3><h3><br /></h3> <h3>你,为什么要学陶艺?</h3><h3><br /></h3><h3>爱好,有时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它能够将人们从无趣和压力中解放出来,而陶艺,渐渐成为现代都市人减压方式之一,或拉坯或捏雕或彩绘,安静地坐上半天,把自己完全融入一种情趣中,更是一种享受。</h3><h3><br /></h3> <h3>这是神韵十足的生活美学,让我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延伸到了日子的方方面面。</h3> <h3>日本陶艺家金子佐知惠创作的让人倍感温暖且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惊艳了平淡的时光,无论摆放在哪里,都无不呈现出压倒性的存在感。</h3> <h3>所以张晓风在《火中取莲》中说:陶是奇怪的东西,既可以是小儿无心的玩捏,也可以是一生探之不尽,究之不大的学问,看来人也是大化或工或拙的塑吧?否则为什么人也是如此单纯又如此复杂的个体?为什么人也是探针指测不明,形制规范不尽,釉彩不定的一种艺术?人本身也是一种成于水,成于火,且反复受煎熬于火的成品吧?</h3> <h3>孩子为什么要学习陶艺?</h3><h3><br /></h3><h3>学会认真做一件事,这不是简单地"玩泥巴",这是从把一团泥巴揉圆开始,每一个步骤都会对下一步产生影响的玩法。</h3><h3><br /></h3><h3>提高创造能力和想象力,这是一项手脑并用的活动,而双手活动是思维产生的源泉,,在塑形过程中,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表达能力的准确性,夸张性和优美性。</h3><h3><br /></h3><h3>这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细心,成功的作品不是那么轻易获得,所以陶艺能够让孩子懂得失败,懂得坚持,懂得重新来过从而感受到生活的不易。</h3><h3><br /></h3><h3>从中发现生活的美好,这是一项可以把细节做到极致的活动,同一块泥巴,在每一个孩子手中都有不一样的造型,线条,纹理,通过对细节的追求,体会到做一个做一个匠人的乐趣,感受到精致的美好。</h3> <h3>可是,去哪里学呢?</h3><h3><br /></h3><h3>Jeni Art 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h3><h3><br /></h3><h3>地 址:</h3><h3> 2452 Settlers Way Blvd,Sugarland, Tx 77478</h3><h3>招收对象:</h3><h3> 6岁以上<br /></h3><h3>收费标准:</h3><h3> $25/1.5小时<br /></h3><h3>开班时间:</h3><h3> 5月中下旬<br /></h3><h3><br /></h3><h3>名额有限,欲报从速</h3>

陶艺

泥巴

时间

陶是

陶鹰

申奥

生活

为什么

懂得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