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戚姬寺

明月

<h3>车从从杜堂往西行走到一个村庄,莫名其妙的熄火了,司机急的满头大汗也打不着。隔着窗户看到一片空旷的地方,有半个八百米跑道的操场那么大,还有零落的破旧房子,应该是个遗址之类的地方,下车看看去</h3> <h3>很久就听说过戚姬寺,问了附近的村民,戚姬寺是个村庄的名字,因为有戚姬寺庙而得名,但村上没有戚姓,戚姓人家都在南面的戚庄,也许戚姬寺的村民是从前看寺庙人的后裔。经过这么多年的岁月侵蚀,这片土地仍然比周围的民房要高出一米多,可见当年戚家族人建造的寺院是何等的高大气派,对戚姬的关爱对被吕后残害为“人胔”的心痛都在这气势恢宏的建筑中了</h3> <h3>小时候住在老家,离戚姬寺大约七八千米的路程,老家东面有个朱庄,去黄店赶集的必经之地,每次赶集路过奶奶总是说,朱庄是戚姬姥娘家,幼年丧母的戚姬一直住在朱庄,直到该嫁人了才回戚庄的,朱庄种玫瑰,戚姬喜欢喝玫瑰花茶所以才长这么好看,朱庄东南角有个古井,是戚姬姥爷家的,奶奶怕我累着,每次走到这里就说:趴在井沿照照吧,照照就变好看了。现在想来那井应该不深,要不她就不怕我掉下去吗?!奶奶说,她爷爷和二叔都是秀才,她家就在朱庄东南二里地的西台集,这些事都是真的,我查过一些资料都找不到她说的这些,也许这戚姬附近村庄的人们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寄托吧!</h3> <h3>岁月终究会流逝去,现在只能看到石墩、龟驼碑的基石、散落的青砖,青石的地基</h3> <h3>这是鲁西南民居的典型建筑,五层或七层的青砖垒好地基,就地取材用土坯垒墙,屋顶用梁、檩、椽做好支撑,铺上麦秸,瓦上瓦片,这样的房屋冬暖夏凉,还有较好的通气性。</h3> <h3>还有香火,也许戚家的后人还不能忘记这位苦命的姑娘……</h3> <h3>倒了的土坯墙</h3> <h3>破财的房屋,椽子都垂下来了,用不了多久房屋就会塌下来</h3> <h3>也许这是个重要的建筑,倒塌了,有人用散落的青砖垒了这个样子</h3> <h3>好大的青砖</h3> <h3>如果这些龟驼碑的基石会说话,会讲些什么?</h3> <h3>村民说戚姬寺没有历史照片,上面说打算重建,建成的戚姬寺会是什么模样?</h3> <h3>看了十多分钟,司机喊,车能发动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