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图文:张年姬</h3><h3>图:摄于2018.5.13(母亲节)</h3><h3>文:写于2018.6.10.0:16</h3> <h1><font color="#b04fbb">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br>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br>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br>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br> ——仓央嘉措</font></h1> <h1> 我们村名叫“岭排”,顾名思义,就是建在岭上的村子。母亲住的老房子在“岭”上,大哥住的新房子在“岭”下,每次回家,我都要在岭上岭下走好几个来回。我喜欢在老房子那陪着母亲重温儿时的记忆,也喜欢在新房子那欣赏“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美景。</h1><h1> 上几个星期,我以小城太热睡不好家里凉快为由,连续两三个周末回家住。其实是因为自己年岁渐长,身体也大不如前,感到了时光的匆匆,有了与母亲多呆一天是一天的紧迫感,不想自己将来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一句话,我就是想家了,想多陪陪那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母亲在,家就在,那根连着母体的脐带就不会断,我就还是个婴儿。母亲,便是我回家最大的动力,是心中最神圣的向往。可因为婚后不常回家住,怕我突然的经常回家会让老母亲误会,便借天气炎热撒了个小小的善意的谎言。</h1> <h1> 在家的日子,白天热了我们娘俩就躺在床上聊天,聊累了就睡觉,睡醒了就看看时间,估摸着大哥应该煮好饭了,便屁颠屁颠地下去等吃,吃完又拍拍屁股走人,留满桌狼藉让大嫂收拾。好在大哥大嫂很孝顺母亲,很宠爱我,也不嫌弃我们这“一老一少”的懒惰。平时吃饭,母亲都享受“老佛爷”的待遇:懒懒地靠墙坐着,等着大哥装好饭夹好菜给她。有时候还有些挑剔:这菜咸了,那菜淡了,这鱼腥了,那肉硬了……这时,大哥大嫂不但不会生气,还会笑嘻嘻的开玩笑,当母亲是个孩子。对我就更不用说了,既是回娘家的客,又是他们一直宠着的长不大的孩子,对我的懒毫不在意。我也就可以毫不客气地任性着,享受这只有在娘家才会有的公主般的日子。</h1> <h1> 以前来去匆匆,无暇用心观赏家乡的美景,一大家人热热闹闹嘻嘻哈哈闲聊,多了几分开心热闹,却也少了几分遐思。一个人回家,少了那份热闹,倒恰好给喜欢拍照,喜欢用心与自然对话的我一个清净闲暇的时光,让自己的灵魂融入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br> 我的拍照技术很差很差,也不懂什么构图,但有一点是弥足珍贵的,那就是很多时候我会把所拍之物当成一个人,一首歌,一幅画,用心与之对话。很想拍出诗情画意又蕴含生活哲理的图片,但从未成功过,因为没有工具,更没有那艺术细胞。平常都用手机拍照,纯粹的记录生活,总是自我安慰:“流水账”般的照片也是一种永恒的回忆啊。<br> 那天,是母亲节,上天似乎特意选择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来启示我,让我悟出点什么。那天天空特别纯净,特别蓝,如一块蓝色的绸缎铺在空中,又如平静的蓝色海洋,白云朵朵特别美,似绸缎上的花朵,又像海面上的浪花,美得炫目,美得醉人。蓝天白云下的静卧“岭”上的村子,从下往上看别有一番和谐宁静、祥和圣洁之美。于是我匍匐在屋旁的田坎下,想用仰角拍摄蓝天白云下那一排灰瓦白墙的房子,以突出房子默立山顶静看流云的形象,达到表现家乡那安详平和圣洁淳朴的目的。当蓝天白云灰瓦白墙进入镜头的那一刻,脑中突然灵光一现,心里一阵激动——这不就是我一直心心念念的神秘圣洁的布达拉吗?</h1> <h1> 我没去过西藏,更没去过那藏传佛教圣地布达拉宫,但曾无数次看过布达拉宫的图片,心中也藏着一个去布达拉宮走走看看的梦想,更主要的原因是,我曾去过离西藏很近很近的香格里拉,在那里我曾萌生过很强烈的去西藏去布达拉宫洗涤心灵的愿望。<br> 在丽江往香格里拉的路上,一部商务车只载了我们一家四口,热情健谈的司机兼导游一路放着藏族歌曲,说着藏民的种种风俗习惯,说每家屋顶插的小旗的寓意,说磕长头匍匐朝拜的虔诚,说亲历天葬的紧张……这些都让我对藏民族对佛教虔诚程度充满好奇。就这样一路听司机介绍,一路看着远处的蓝天白云,怀着一颗虔诚期待的心,去见我梦中最美的新娘——香格里拉。我知道,我与她隔着万水千山,这辈子也许就只能见她一面,所以我不愿错过路上的每一处风景。<br> 越往北走,离香格里拉越近,与司机的交谈越少,心也越宁静。我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听着,想着,心中的纷扰也越来越少,心也如远空的蓝天白云般越来越纯净。我忍不住自言自语:“我怎么感觉自己的心越来越宁静越安详了?”司机欣喜地说:“有这种感觉就对了啊!很多人都有同感,有了这种感觉,你就不虚此行了!”我一下兴奋起来:“在这里我没什么高原反应,那我是不是可以去挑战一下西藏的布达拉宫?”“你肯定可以!”我想:一个还未到西藏的香格里拉尚且能让我的心如此沉静,有超脱红尘的圣洁感,要是到了佛教圣地布达拉宫,我的心是不是就可以被洗涤得纤尘不染,就可以不被生活琐事所累?<br> 也许就是那一刻种下的种子,让我对圣洁的布达拉念念不忘,于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空便冒了出来。冥冥中,远在西藏的布达拉宫的佛似乎想告诉我,布达拉不在雪域高原,不在遥远的西藏,就在生你养你的家乡,就在你的心中。是啊,我梦中的布达拉,它不在西藏,就在我的眼前!就在我的心中,我要好好端详,细细抚摸。</h1> <h1> 放眼,高耸的龙斗峰在蓝天白云中站成了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它的身后是直径约3公里,深度约250米的巨大陨石坑,它见证了来自约七千万年前的那颗巨大陨石如何穿越大气层呼啸而来,如何给地球生物带来致命伤害,如何给恐龙带来灭顶之灾,也见证了我从呱呱坠地到中年鬓白的成长过程。在我有限的生命里,见过你无限变幻的美景。我见过你头戴白帽的倜傥风姿,也见过你穿越云海的矫健身影,见过你炎炎烈日下的执着坚守,也见过你月影相伴云霞相拥的浪漫。我曾两度登上你的绝顶,纵览群岭逶迤,欣赏奇峰林立,感慨世事沧桑,激扬文字写意。龙斗峰啊,你是布达拉中的一座圣殿,你给了我浪漫的幻想,也给了我勇气和智慧。</h1> <h1> 近看,葱绿的野草野花长得正欢,一丛丛,一簇簇,开在田野里,小溪边,田坎上,开在小路旁,房屋前,果树下。不需要施肥,不需要打理,就这么欢欢喜喜地长着,快快乐乐地笑着。 红的黄的白的花,星星点点,娇俏迷人,在风儿的怂恿下摇摆着,与阳光挑逗嬉戏。一如我们农村娃,朴朴实实,简简单单,但活得轻松自在,无忧无虑。<br> 看着这些调皮的花花草草,我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春天在田野里抓青蛙,夏天在小河里畅游,秋天在田野里跨稻草人,冬天在枯草上摘冰棱……<br> 有时,我还会附庸风雅,跟着一帮爱美的女同事上网买些花花草草插在客厅里,看着美丽的生命在我的手里迅速枯萎凋零,心中的愧疚远远胜过赏花时的欣喜。回家看了这大片大片生机无限的野花野草之后,那买花的兴趣便荡然无存:我就住在最原始,最本色,最美丽的花园里,天天与鲜花美景相伴,还奢望什么呢?干嘛还要花钱去伤害那生命力极其脆弱的鲜花呢?我的花花草草哟,你是布达拉那飘扬的经幡,为我驱魔除障,带给我平安幸福和快乐。</h1> <h1> 啊,我的家乡,我心的圣殿,我心中的布达拉!这里有我最亲的人,最美的景,最真的爱。轻吟一首仓央嘉措的情诗,送给你——我的家乡,我心中的布达拉:<br>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br>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br>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br>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h1><h1></h1><h1> ……</h1><br><h1> (全文完)</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