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八十老娘,活成十八模样

天河奔骁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图文:天河奔骁</span></h3> <h1>  我的老娘是1938年生人,到今年整八十,是家里一宝,标标准准的"80后"。<br /> 老娘从小单薄瘦弱,一辈子操心劳碌,拉扯大五个儿女,负担几个老人,跟父亲一起白手创立家业,一路风风雨雨,着实不容易。<br /> 又逢母亲节,除了例行问候,总觉得缺了点纪念性的东西,思来想去也没好办法补足。物质方面呢,她不缺什么,眼下她跟着三弟生活在珠海,有心给她煮碗冰糖酒酿蛋,也送不到手上;精神上呢,山高水远,无法听她念叨,也无法像以前,带她出去,走走看看,童稚般一起欢笑。还是用这支秃笔写写老娘的爱好,聊慰思念吧。</h1> <h1>  说起"爱好",老娘年轻时似乎没什么特殊爱好,忙里偷闲,也吹拉弹唱,只是实在难得,以致我印象杳然,淡忘了。为了生活,老娘像一头黄牛,不停奔忙,这是常态。<br /> 从前,栽种应该算是老娘的爱好。印象里,她和父亲工作到哪就搬家到哪,搬到哪就栽种到哪。我们兄妹都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工资低下。要供养一堆嗷嗷待哺的孩子,父母只能披星戴月,开荒栽种,自给自足。那些年,家里老是吃几样菜,比如南瓜、萝卜、白菜、荞头等,因为,它们高产,或者易种。那年,从乡下搬家到县城城郊,半车家具半车瓜的情景,在我印象中极深。</h1> <h1>  如今,老娘对栽种兴趣依旧,乐此不疲,可情形却完全不同。多数时候,老屋的院墙根下整出来巴掌大两畦菜土,栽点儿大蒜、葱苗、薄荷等,别的菜也种个几兜,或者在其他什么材质的盆子里种上几株瓜呀苗的,收获不完全为了果实,似乎更多为重温和经历某种过程,栽种成为一种仪式、一种纪念。<br /> 自家窗台上,阳台花架上,屋子里,院子里,永远是四季花开,各色各样的花,开了一朵又一朵,那片凋谢这片绽放,一年四季,家里院内,美景不断。</h1> <h1>  你看,君子兰头顶花冠,你争我挤,竞相开放,初春的阳台春光融融;石榴花吐蕊怒放,绿叶中的艳红,像团团火焰点燃夏日;白色的绣球菊,花瓣密密层层,重重叠叠,洁白如雪,清香缕缕,装饰了沉稳的秋季;四季海棠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指甲盖大小的花瓣两外两内,各种颜色,各色妆扮,烂漫驱散了寒气……还有很多很多的花儿,美得无法用我的笔一一尽述。普通的房子,因为有了花,焕发勃勃生气,平淡的日子,也因为花修饰得美丽。换盆,施肥,浇水,除草,剪枝,捉虫……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每株生命都照顾得无微不至,每个细节说起来都头头是道,那些花呀,在老娘的侍弄下,生机盎然,流光溢彩,引人注目。<br /> 老娘从前的栽种,纯粹是生计,如今的栽种,才是享受与兴趣啊!</h1> <h1>  年轻时的老娘,缝缝绣绣是她的爱好。父亲的中山装是攒了好久的钱才买来穿的,后来改小给我穿,再后来给弟弟穿;妹妹们的连衣花裙子,是用做枕头剩下的布料再加上便宜碎花布拼接成的;家里的绣花被套和枕头,全是老娘亲自裁剪,在缝纫机上缝制,一针一线绣出花来的。刺绣是老娘自学成才的结果,这个本领被手把手教给了家里的大孩子。刺绣是细致活,除了要心灵手巧,还考验人的意志和耐性。小时候的我只是一时兴起,半学习半消遣罢了,自然没什么建树;大妹妹倒是学得专心,得了母亲的真传。家里的女孩,基本都会打毛衣毛裤,会缝纫机上的活计,绘画、剪纸一类的工作,基本是轻车熟路。<br /> 时至如今,老娘还戴老花眼镜一针一线打毛衣。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使,经常塌针,我们都劝阻,说替她打或者请人帮打一件,她不肯,非要自己动手,也许不完全是舍不得,也许是为求踏实。老娘打毛衣不耽搁看电视剧,追剧也是她的爱好,还时时发表观后感,观点虽然老旧,但正能量满满,挺好。</h1> <h1>  让许多老头老太吃惊的是,老娘在闲暇时间也喜欢玩手机,而且玩得特别顺溜。父亲去世后,我把她接到身边,几乎不太要求她做家务,儿女们给她换了好多部手机,最后,低端机换成高端机,便宜的换成品牌的,全智能取代老年版,她也玩微信,发朋友圈,用美篇发图文。老娘跟一般老人不同,愿接触新事物,肯钻研新知识,八十岁的她还怀着一颗18岁的少女心,儿女们赞称她是名副其实的80后。<br /> 老娘吃过苦,心思重,身体一直不是太好。孩子们无论多大,在她心里总是孩子,老是操心放不下,早些年父亲身体不好,又不会家务,她心累身累就可想而知了,后来年纪大了,从前落下的毛病,就不时侵蚀她,比如胃病、风湿骨痛等,自然的,钻研养生之道成了她的必修课,有时还转发相关知识到朋友圈、家庭成员圈里,提醒大家注意。老娘玩手机不像我们这样,看新闻,读书,追剧,听音乐,玩抖音,玩游戏……她玩手机,基本还是学习,老娘心里,学习永远在路上。我以为这正是老娘的另一种取经,另一种修行。</h1> <h1>  老娘的生活节目是比较丰富的。她害怕年老时拖累子女,注重保养,看重锻炼,未雨绸缪。她常说,能自己动手做就不麻烦儿女,身体好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子女。老娘不服老,太要强,一直没变,曾因弄花移盆骨折多次,我们批评她,她总是委屈地嘟哝"我以为没什么事的,没想到……我再也不……",样子既好气又好笑,像个孩子。她的保证我们都不信了,因为她老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下次可能再度信心膨胀,尝试冒险动作。<br /> 大清早是老娘最快乐的时光。她会背着她的柔力球袋子或者剑呀扇呀什么的,带上沏好的茶,到小县城人多的广场上去打太极拳,玩柔力球,舞剑,舞扇……,敏捷如猱,出手如电,一招一式,有模有样,令我们这些晚辈叹服。清晨的广场上,薄雾从公园的湖面袅袅升腾,太阳走出山坳,光线穿过广场周围树的缝隙,斜斜照在一群专心致志的老太太身上,组合成一副生动温暖、动感十足的画面,老娘瘦小的身姿瞬间就在我心里高大起来。<br /> 如果是因杂事或者身体或者气候变化等原因耽误了学动作,她会从老伙伴那里借来光碟,独自在家里鼓捣VCD,边看边学边练,一遍一遍,不厌其烦。有一次,我建议她不要学那几个复杂的连续转身动作,危险。她说,慢点就没事,动作跳过去就不美了。老娘幼师毕业后分配在南昌市保育院工作,后来嫁给父亲,随他下放到小县城乡下,后来几经辗转从乡下到城里,一辈子没脱离过教育岗位,也没脱离过文体活动,是单位文艺演出的台柱子。老娘在这方面对我们的影响相当大,如今我们兄妹五人有四个在教育岗位,人人都喜欢写写画画,弹弹唱唱,小妹还创办起自己的舞蹈学校,也许跟她的熏陶不无关系吧。<br /></h1> <h1>  走遍万水千山,看过花开花落,历经风霜雨雪,尝尽酸甜苦辣,老娘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感恩的人。不论我走向哪里,走得多远,她依然一样亲。<br /> 母亲节的感恩,更赋予我一种特别的神圣,我愿携着圣命去迎接未来,像远飞的蒲公英种子,怀着博爱与感恩,飞向大地,落地,发芽,生根,开花,传递一颗种子对大地的深深情意。<br /> 愿老娘不老,永怀一颗少女心!</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