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视界的门” ― 卡租村委会家访纪实二

埂上椿树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本次前往家访政策宣讲的两个村小组分别是“瞅坭”和干多,隶属于则黑乡卡租村委会十三组和十二组。地处金沙江普渡河畔,与四川会东县、会理县、东川区、雪山和乌蒙乡只有一河之隔。该两个村小组四周到处悬崖峭壁,过去出行靠“11路公交”,运输靠人背马驮,交通极其不便,信息闭塞,如今稍有改善;土地贫瘠,气候炎热干燥且雨水较少,自然环境恶劣,导致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迫于生活生存压力纷纷外出务工,家中唯有老人和小孩留守</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无论出生在繁华的城市还是贫瘠的乡村,孩子既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重视对孩子尤其是农村娃的教育,更事关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更需要大批具有现代化知识的新型农民来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和确保好,维护好农村孩子受教育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履行,是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民、农村),确保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重中之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句俗话叫“无农不稳”,如果不能精准保证对“农”学习科学知识的夯实维护和思想观念的宣传改进,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由此可见,重视和巩固好维护好对农村娃娃的义务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b>驱车前往需要近二个小时:(则黑―鲁嘎―花椒园―文家垭口―“瞅坭”―干多)</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家访小组首先来到卡租村委会十三组(小地名“瞅坭”村)对该小组:杨玉凡、杨玉开,杨玉浩三名适龄在读学生家进行家访:杨玉开、杨玉凡二名同学家长均在家接受家访;杨玉浩家经村小组介绍后得知其父亲外出务工,其母亲在乡镇上专职租房照顾杨玉浩及妹妹上学,回校后及时补访。</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干多村小组为卡租村委会十二组共走访三位同学:王伟、吴加贵、白加超。(三名学生的父母或监护人均在家接受本组家访)</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尽管长期以来,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很不平衡,但随着国家惠农,惠民政策向广大农村倾斜,尤其义务教育阶段“二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农村普通高中“三免一补”政策的及时宣传和普及,不但为农村娃就近入学提供了很大便利,使得适龄入学儿童都能够在付出极少上学成本的情况下顺利接受义务教育,虽然农村乡镇学校客观上条件落后,师资力量有限,但至少在如今大好的政策形势下,农村娃学习知识能有保障。通过及时的家访和政策宣传,家长不仅愿意监督学生致力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将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做好适龄学生的劝返工作,辍学现象也将会极为罕见。</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而通过家访:这些地方畸形的外出务工苦钱盖房的理念,导致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对留守儿童监管不力或无人监管现象突出,让农村业已形成的良好教育局面又遭遇新的教育瓶颈</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家访后记思考:</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在新的利好教育政策和资助政策大力普及和精确实施的形势下,“上学难,上不起学”已经成为历史,成为过去。</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而通过家访,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又突现:如何切实转变农村不重视学习轻知识,重房轻途,转变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放任无为的留守儿童等厄待面对和急需解决的新问题</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