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母亲:用淳朴照亮家园</b></span></h1><h3><b><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 □林轩鹤</b></h3></h1><h3><br /></h3> <h3> 轻轻地,当我们携着眷土的深情,背起了离家的行囊,走出了故乡,却走不出母亲的目光。幽幽的乡思,脉脉的乡情,绵绵的乡恋,几回回在梦里伴随我们,把城市的喧嚣抛在身后踏着夕阳归去,一次次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烙下深深的印痕。</h3><h3> 闽南,一片古老而生动的土地。那独具魅力的民风民俗,引领我们寻觅亘古永恒的人性光辉。我们在此亲近淳朴,重温返璞归真的美丽。</h3> <h3> 波光潋滟的海水,归航休憩的渔舟,余晖满天的夕阳,大海,呼吸着蓝色的梦幻。黄斗笠,蓝布衫,花头巾,惠安女的背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风景。</h3><h3> 古朴的闽南民居,红墙绿瓦。青青的石板路上,安祥的老妪拄杖踟踌前行;老屋旁,她们用红绳系着吉祥,棕香散发着浓郁的闽南风情。</h3> <h3> 是的,走出家园,我们走不出母爱。母爱用淳朴照亮家园。</h3><h3> 家园柔柔的灯光,让我们感受一种融融的母爱温暖。有了家园的灯光,纵使迷雾重重,我们依然辨得出家的方向。</h3> <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一座山,驼起我们童年的憧憬。当老牛在晚霞下唱着悠扬的曲儿走进落日的余晖,母亲就会恋恋地望望田间地里她播撒的全部希望,然后蹲成了一座雕塑。</p><p class="ql-block"> 静夜深思,总是在不经意的间隙中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的故事挂在那把芭蕉扇的上方,沿着星星的轨迹,闪烁的是我们旖旎的梦想……后来,母亲的背佝偻了,佝偻成了一轮弯弯的月亮,永远永远挂在我们的心间。</p><p class="ql-block"> 蓦然回首,此时想起母亲,我眼泪已沾湿了衣衫。</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载于《散文诗世界》2006年第1期,收入《2006年中国散文诗精选》)</b></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p><p class="ql-block"> 林轩鹤,1963年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崇武古城。现为泉州晚报首席评论员、仰恩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泉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泉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泉州市文联艺术委员会委员、泉州市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2016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全国书香之家。多次获泉州市政府颁发的刺桐文艺奖。1988年诗歌《中国砖》获《诗刊》主办的全国诗歌大奖赛一等奖,其后转入散文、报告文学、评论创作,并多次获奖。在海内外报刊发表作品1000多篇(首)。作品入选《世界华文现代诗提纲》、《中国散文诗大系》、《2002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2006年中国散文诗精选》、《福建省文学创作50年选》、《福建省文艺创作60年选·诗歌卷》、《福建省文艺创作60年选·散文卷》、《福建省文艺创作60年选·儿童文学卷》、《闽派诗歌百年百人作品选》、《闽派诗论》等书。著有散文体大型城市传记《泉州传》、散文集《风骨》、诗集《沧海为镜》、随笔集《煮酒听潮》、时评随笔集《品茗论剑》、时评随笔集《掬泉润心》、文化散文集《丝路交响》等。主编大型文史画册《超越——泉州60年(1949-2009)》、《坚韧的创造——惠安诗群20年》,编撰《泉州建市30周年》、《泉州菁英风采》、《新泉州人手册》等,并被中国当代文学馆收藏。采编的新闻作品(时评)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福建新闻奖等。创作情况收入《中国专家学者辞典》《中国作家辞典》《中国名人网》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