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襄阳一一湖北第二大城市,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再次回到这里已隔十年,这是我大学四年读书的城市,算是我的第二故乡,当再次踏上这块土地,脑海里回忆出07年我在赛场上对它的一段介绍,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一一湖北襄阳,这里有雄伟的古城墙,清澈的汉江水,神奇的孔明灯,新型的汽车城,古隆中,新襄阳,美丽的古城欢迎你。毕业十年,班上的同学恪守约定,一起回到这座在我们生命中的第二故乡,开始了十年前那个属于你我的约定,一一十年同学会</h3> <h3>十年的约定,48人的大家庭,我们到了一半,深圳5个,贵阳4个,武汉 6个襄阳本地9个.星期五下午当我们陆续到酒店集合时,人还未到齐就先忍不住拍了这张合影,对于交通便利的今天,其实去哪都很便捷,但面对毕业后的第一次相聚,这一面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沉淀了十年的记忆,经历不同的人生,有着各自的故事和阅历,再次相逢,不仅需要的是时间,还有情怀</h3> <h3>24人的聚会,我们兵分5⃣️组,第一组 深圳 ➕东莞我们有5个同学,其中四个连夜开车,李飞、小孟带着潘和毛毛,历经15h,从1300多公里的南边一路往北赶,周五下午两点和我们在酒店汇合</h3> <h3>第二组一一贵阳,勇哥,敏,爬山带着我坐✈️回,这是我第一次飞襄阳刘集机场,读书的时候,每次返校一定是坐17h的火车在武汉中转,那时整个学校04届地理系贵州的只有我一个,十年后,和我一起在贵阳工作生活的共有4人, 真的很幸运,读书时被大家照顾着,毕业后被他们陪伴着,出发前,班里的群消息就在不停的滚屏,我们准备登机时,拍了张小组合影,可是勇哥觉得美颜把他拍得太粉嫩,不好意思上图☺️所以从那一刻起,心理暗想接下来大家见面的所有合影,全部用苹果自带相机拍,没有美颜,没有无他,用原机拍下各位十年后最真实的自己,哪怕有眼纹,劲纹,鱼尾纹,法令纹...我也想把他们定格在照片里,因为在自己的同学面前我敢把最真实的彼此记录下来</h3> <h3>同一时间出发的有第三组一一武汉小分队,班长,苏丽,王丹,看着照片,觉得她们仨一点没变,包包还是那么肉肉的,似乎脸小了些,王丹,苏丽已是宝宝们的妈妈了,可面容仍然像读书那会那样熟悉,亲切</h3> <h3>第四组从武汉坐🚄高铁的还有,鑫敏,李琴,军,鑫敏为了赴约,带着孩子从苏州回武汉,从武汉和大家汇合,赶回这个让她熟悉温暖的地方,她是我们班最小的一个,军训时最唠叨话最多,我们叫她外婆,每次在学校叫外婆,其他班的同学都一头雾水,貌美如花的小姑娘当外婆,后来大家叫她老外,虽然不好听,但却隐藏着旅管0412全班的情怀</h3> <h3>待人陆续到齐后,张莉一一我们的东到主代表从左到右第三个,她是这次我们同学会的主力军,是9个襄阳本地人的代表,组织张罗我们回校的一切事宜,说实话这次如果没有她,我真不确定是否有这样的机会回去,性情中人,雷厉风行,行动力强,说话像机关枪,快,直,准,她把我们接到酒店后,大家都兴奋的各自拥抱,她却在紧锣密鼓的的张罗着聚会的琐事</h3> <h3>回襄阳的第一顿,去回味当地的牛肉面,虽没有贵阳的牛肉粉让我钟爱,可这碗面的味道让我思念了十年</h3> <h3>黄酒一一这是牛肉面或豆腐面的绝配,就像豆浆要配油条,这已经成为襄阳人的早餐特色</h3> <h3>重温牛肉面熟悉的味道后,我们准备去鼓楼,出发前我执意要去拍一张铁路酒店的楼,于是独自爬上天桥,拍下图片对面的那栋楼,这是04年我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住的酒店,大学第一年,爸爸带着我坐着火车,从怀化中转,来到襄阳,我们在这里住了两天,他把我送到学校,自己一个人偷偷又在这住一晚,担心我第一次离家那么远不适应,又在本地现认识一个跑襄阳到湛江的列车叔叔,为什么是湛江,因为他跑贵阳到湛江,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请这个叔叔隔三差五到学校给我送点吃的,并监视着我不要早恋,其实,大学四年是老爸最会向我表达自己感情的四年,也是此生我最有父爱感的四年,我想这段经历也是成为我对大学四年恋恋不舍的原因所在</h3> <h3>看到了512,这是所有在校生都非常熟悉的一辆公交🚌,它从火车站始发,途经广场,西门古城墙,昭明台,鼓楼,檀溪路,学校新校区,终点古隆中,旁边就是老校区的大门口,所有在学校读书的学生都一定会乘坐这路车来市区逛街,寒暑假到火车站返程,我们约好一起再坐一次512.重现一次十年前大家结伴从火车站回学校的情景,只不过今天的终点不是隆中,是鼓楼</h3> <h3>上车后,我们挤在一块合影,感觉像是开学季,各自从自己的城市返校读书,可这一次我们少了返校时的行囊,脸上多了几屡细纹,少了当年的稚嫩,多了一份沉淀,十年的辗转,我们每个人都在属于自己的那座城从零起步,我们有各自的不同阅历和故事,但无论彼此有着怎样的经历,没变的是我们彼此的那份同学情和对这座古城的留恋</h3> <h3>到了鼓楼,当年的麦当劳还在,以前和室友到这里时,我和李娟总会在这里吃一杯🍦冰淇淋,这次她不能回来,可我还是忍不住要去买一份,也从这一刻,我慢慢的找回那些大学时美好的回忆</h3> <h3>昭明台一一位于襄阳古城中心,是襄阳标志性建筑,为纪念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当年我们上学时,昭明台并没有对外开放,而是08年我们毕业时,昭明台1⃣️到3⃣️层设置成了襄阳博物馆,在这里有一位我的贵人,毕业后无数次导游年检,顺丰快递小哥都会帮我从贵阳寄来的证件送到这,她帮我签收,帮我办理</h3> <h3>昭明台的背后是北街,是襄阳城区至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条仿古街,读书时,周末我们会经常来这逛街,买一些日用品,小女生的衣服,饰品,还有一家叫做一丁的餐饮店,我最爱他家的牛肉面,古街一切都没变,只是多了几家小店,更换了一些店铺的名字,我还记得曾经和室友在这看上了一双独特的👢靴子,我和她穿一个码,两个人都喜欢,可是老板只有一双,我让她先买,可娟大气的说,你先买,我不急,其实我看得出她喜欢,老板看着我俩互相谦让,就答应再试着帮我们进一双一摸一样的,后来我们把这双鞋买回去后,两个人换着穿,半个月后老板打电话说,你们的鞋到了,快来拿吧,两个人又激动的跑回北街取鞋</h3> <h3>北街的尽头是小北门码头,眼前的江水是汉江,它是长江最大的一条支流,以前我们经常跑到这玩,有一次楠姐把我骗出来,逃着课带我和一群学长学姐在这里打雪仗,因为鄂西北的雪比贵阳大很多,下雪的时候路面会铺上厚厚的一层,整个人可以躺在平地里打滚</h3> <h3>襄阳古城墙一一易守难攻,历史悠久,在城墙的西北角有一座夫人城,演绎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h3> <h3>没有时间沿滨江大道走一圈,但看着路牌上的地名,一切都那么熟悉,关于这座城市的概况和导游词一段段浮现在脑海里......回想起这里一砖一瓦的故事和典故,对它的了解和熟悉完全不亚于自己的家乡</h3> <h3>我们在这一起合影,汉江对面的高楼拔地而起,应该是这几年慢慢修建起来的,再次站在江边,看着大家的容颜与对面的高楼成对比,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在我们脸上爬上细纹的印记,但会心的笑容似乎让我们看起来依旧青春</h3> <h3>离开昭明台,我们和后到的同学在餐厅汇合,与大家相见那一幕仿佛觉得这十年是坐着飞船穿越回来的,不敢相信眼前的她或他已十年未见,我们班的女生仍然青春着,青春不单是看年龄,还有心态,或许是彼此以同学,室友的身份出现在对方面前,所以大家的状态都很放松,看着女生们比以前更会打扮,脱掉青涩稚嫩却更加成熟有女人味,那一刻我真的相信,女人的阅历和容颜有关,细看每一个女同学多少都有了眼纹,劲纹,可内心的幸福却写满了脸庞,男生有些开始发福,有些还是读书的模样,但看得出更绅士稳重,我请服务员拍下合影,没有美颜,真实的记录着大家的现状</h3> <h3>勇哥组织大家每个人讲诉下自己这十年的经历,我认真听着在场每一位同学的述说,感受着大家的变化,这里有坎坷,心酸,有坚强,挫折,有感恩,感动,也有戏剧化的人生,大家都畅所欲言,感叹着人生的不易,同时也分享着各自的成功与喜悦</h3> <h3>第二天一早,张莉组织我们去隆中并回母校,古隆中是诸葛亮的故居,刘备的三顾茅庐就在这发生的,诸葛亮著名的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指的就是这,这里孕育了三国伟大的军事家诸葛孔明,因学校老区和古隆中相临,我们旅管专业的学生有得天独厚的实习机会,班上几乎大半人都在上学时客串兼职导游带团去过隆中,讲解隆中的故事和古迹,我们带着横幅,在隆中牌坊前拍下合影</h3> <h3>隆中的古牌坊,三代下一人,是指诸葛亮是夏商周以来最伟大,杰出的人才,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是指诸葛亮治理,用兵,人品和伊尹吕尚在伯仲之间,而运筹帷幄的气度连萧何,曹参也黯然失色</h3> <h3>小虹桥,一一是诸葛亮居住隆中的必经之路,正是这座小虹桥刘备才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他辅佐江山,正是这座小虹桥诸葛亮找到了他的伯乐,运筹帷幄,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正是这座小虹桥刘贤德礼贤下士,爱才惜才的精神才被后人歌颂,这段导游词是当年隆中的讲解员陈丽姐送我的,她曾为台湾电视栏目录制过古隆中的讲解,无论是三国史研究专家的易中天,还是国家领导人莅临指导工作,她都参与过接待,也正是她对我的帮助和指导,让我在省里讲解小虹桥拿了第一</h3> <h3>如今的三顾堂,除了保留刘关张三顾茅庐的遗迹,还让历史情境再现,演员们将1800年前刘备三顾茅庐的情境演绎出来,让游客重温历史,了解历史</h3> <h3>三顾堂门前的演绎是近两年才有的,读书那会这里并没安排演员演出,毕业后我在十六中教书时,三国文化中我曾节选三顾茅庐这一截,让班上学生演绎过这段历史,没想到十年后回到隆中,看到这一幕,居然和景区的想法不谋而合</h3> <h3>我们穿着十年聚会的衣服走在隆中里,吸引了很多游客的注意,好心的游客帮我们拍合影</h3> <h3>让我们留住青春的记忆</h3> <h3>在拍照中,遇到一位客人拿着单反向我们拍照,我们的热情感染了他,于是单反大叔朝我们按下快门,帮我们记录下重逢幸福的一刻</h3> <h3>青春不老</h3> <h3>我们不散</h3> <h3>无论如今的你身在何方,扮演着怎样的角色</h3> <h3>在我的内心里,你依然是我的同学</h3> <h3>走出隆中,我们一起回到学校,这是老校区的大门,右边曾是老区行政办公楼,正前方是图书馆</h3> <h3>老区的行政楼</h3> <h3>站在老校区操场,回想起十四年前曾在这举行的新生迎新晚会,在这里我认识了体育系的花蕾,地理系街舞最出彩的杨薇,寻觅着新生帮我安排寝室的学长......</h3> <h3>太多美好的回忆,浮现在脑海里,不需要诉说,就静静地睹物回味,已很美</h3> <h3>老校区宿舍,政法系的女孩就住在这,以前来老区我会经常来找我的老乡思思,而和她的一次偶遇,竟然是我在十六中工作,她参加公务员考试,我监考,相见的一刻立马认出她,在那样的场合唯一能帮她的是第一个发卷给她,最后一个收她的试卷,不知道现在的她是否还好</h3> <h3>老区的食堂一一这里的糕点最出名,蛋糕屋仍然还在</h3> <h3>他家最有名的是老婆饼,勇哥一人给我们买了一个,还是那个包装,只是吃起来的感觉已没那么可口</h3> <h3>老板说,我在这做了快二十年,目睹很多学子毕业后回来看看,不管是哪届毕业生从哪回,都有一种对母校思恋的情怀</h3> <h3>老区的食堂,影响中这里的炒菜最好吃</h3> <h3>老区小操场一一眼前空旷的景象浮现出全校篮球赛🏀的影子,地理系的女生篮球的技术在全校除了体育系打不过,其他所有系都不是我们的对手,连续三年惯或全校女子篮球非专业组团体第一</h3> <h3>穿过树林,直走就是当年的新校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生活都在这个校区,所以这里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h3> <h3>一路走来,发现两旁的树木🌲长高了,两旁多了很多塑像,这些塑像是从古至今襄阳杰出的人士,让校园更有文化气息</h3> <h3>新校区的绿化越来越美,草地上几乎没有垃圾</h3> <h3>这样的绿,让我感觉像是新种的草坪,其实在08年它们就有了</h3> <h3>草坪上多了几块石头,上面写的感恩,应该是往届毕业生在校庆送给母校的礼物</h3> <h3>淡泊湖一一湖的对面是新校区的行政办公楼</h3> <h3>整个学校仿汉建筑,即有历史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设计</h3> <h3>08年的冬天,一场雪让这里的湖面结了冰,如今的冬天,下雪后还会结冰吗</h3> <h3>诸葛亮的戒子书,重点看两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成为了我们的校训</h3> <h3>新区行政楼的石头上写着不忘初心,简单的四个字勾画出学校对学子思想的引导,心无杂念,不忘初心,朝着锁定的目标,努力💪奋斗,一定会看得到成果,右边的三面旗,分别是校旗,国旗和不知名的旗</h3> <h3>中午我们在新区609食堂聚餐,太熟悉的地方,我们坐成长桌宴,点上熟悉的食物以及新品,聊着天,客窜一次大学生</h3> <h3>还记得这个饼吗?以前很多同学的早餐最爱</h3> <h3>凉皮</h3> <h3>张莉点的新菜,具体什么煲,不记得,只知道太好吃,价格太便宜,一个寝室四个人一人10块就能饱饱吃一顿</h3><h3><br /></h3> <h3>午饭后,我们来到图书馆,可惜校史馆没人上班,没参观到,就在这合张影,原因是我们当年的毕业照是在这拍的</h3> <h3>对比下上图,来看看自己的变化吧,我最大的变化是比以前白了</h3> <h3>午饭后,我们回到那间曾经两个旅游班上大课的教室N4.一209,还记得你的同桌吗?还记得哪个谁谁暗恋谁吗?还记得那些曾经发生的故事吗?我们做成一个十,纪念大家的第一个十年</h3> <h3>同学你还记得那些给我们上专业课的老师们?有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袁成,有只爱花香不爱花的崔俊涛,有美若天仙的小龙女,有企业家味十足的张有忠,有邻家女孩的宋小琴,有甩头先生游戏达人向金利,有英语课不上课只布置ppt让我们一个个上台讲解的康宁,还有何真,朱云海,隋文平...</h3> <h3>李飞,小孟,勇哥把我们拼成❤️,其实这张照片是送给没能来参加同学会的你们,无论你们在哪,0412都爱你们</h3> <h3>离开教室前,勇哥,敏拍下幸福的照片,相爱十二年,如今有自己幸福的小家庭,你们两的感情让我们相信爱情</h3> <h3>站在教室门口,集体走出教学楼,比读书那会更齐心</h3> <h3>再见了四号楼,下次再找机会带着我的女儿去教室拍张合影,我会告诉她我的大学生活和经历,会跟她讲诉我当年怎样努力学习,怎样逃课,怎样和同学相处</h3> <h3>学校的最后一站是寝室,11栋教学楼是我们女生曾经的宿舍,而如今已成为男生宿舍楼</h3> <h3>想尽办法,我如愿以偿的上去了,526一一一个让我觉得幸运且骄傲的数字,无数次梦回到这里,在梦里始终能到大门紧紧锁着,如今梦想成真了,已变为男生寝室的526真的大门紧闭,看着门上狼藉的黑印,或许不进去也好,让我把曾经的寝室模样封存吧</h3> <h3>学校的变化1.新修了好几栋宿舍楼,而且安有空调,住宿环境越来越好,看得出招生也越来越好</h3> <h3>2.新增凤雏食堂,三国时期水镜先生曾说过,得卧龙,凤雏二人之一,便可得天下,卧龙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德公庞统,正因刘备听了水镜先生的推荐,才有了日后的三顾茅庐,诸葛出山,这里取名凤雏,估计是希望学子们能像卧龙,庞统那样优秀吧</h3> <h3>3.新区的操场,左手边有栋新修的楼一一工科楼,土木机械专业以及医学专业都在那</h3> <h3>在这偶遇当年的系主任张主任,他仍然还那么爱锻炼,55岁但身体状态仍然年轻,当年带着地理系的女孩子把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打个遍.所以校🏀篮球赛我们除了体育系打不赢是有原因的,硬证了成功绝非偶然的真理,即使再好的天赋,也要付出努力,才能比别人做得更好</h3> <h3>和主任告别,燃起了他们的篮球🏀梦,在球场来场混合打吧</h3> <h3>扎着小辫的韩珊前锋投球仍然准,印象里她最棒的好像是三分球</h3> <h3>曾经地理系的女子篮球队部分合影,第二排右2⃣️就是韩珊,这个角度太酷了,而立之年,成家为人妻母后变得更女人,更温柔</h3> <h3>晚饭时,我们见到了只爱花香不爱花的崔老师,他一点没变,情商高,还是那么幽默,读书时,告诉我们他只爱花香不爱花,于是这句成为他的成名句,崔老师人很好,从来不挂学生,处处为我们着想,他是武大的博士生,专业知识强,眼力狠,坐在我旁边,一桌25人,十年未见仍能说出大半同学的名字,私聊时单独点名我们寝室几个女孩高冷,确实高冷,大学四年,6个都没男朋友,这次回来想重温久情我都不知道找谁,和老师的聊天中,发现我们有共同的地方,重情,感性,彼此对母校的感情,我跟他说,自己曾经有很多次回来的机会,可我不敢回,原因是我想达到自己心里的那个目标,才有胆量回来看看,因为这保存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不想轻易触碰,不愿去打乱,一直把它封存起来</h3> <h3>这就是我们的小龙女,可惜她带着学妹们去杭州比赛,没能见上,也许留下遗憾,会更有动力再回母校看看,龙老师我们期待着和你下次见面</h3> <h3>张有忠老师,一看有种企业老板的气场,对他的了解更多是透过室友毕竞,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在校对学生好,毕业后还为学生的终身幸福穿针引线,毕竞的姻缘和这位老师有关,这次我们见到他已是晚上九点,张老师忙完手中的事和同学们见面,让大家喜出望外</h3> <h3>日志的最后我想把室友林君的一段感言分享在这,送给我们彼此的十年</h3> <h3>五月绣球开,世事如云改</h3><h3>岁月空悠悠,恋恋十余载</h3><h3>戊戌毕业季,重拾青春来</h3><h3> </h3><h3><br /></h3> <h3>2004年,我们怀揣梦想,来到隆中脚下</h3><h3>这里,我们青春年少</h3><h3>这里,我们风华正茂</h3><h3><br /></h3> <h3>我们读书在新校区</h3><h3>我们带团在隆中里</h3><h3>我们闲暇在汉江畔</h3><h3>我们登临过昭明台</h3><h3><br /></h3><h3> </h3><h3><br /></h3> <h3>我们遗憾没说出的话,我们忘不了心中的她(他)</h3><h3>我们笑忆当初傻傻傻,我们留恋往昔泪哗哗</h3><h3>......</h3> <h3>2008年仲夏,我们收拾行囊,告别了青春年华</h3><h3> </h3><h3><br /></h3><h3><br /></h3> <h3>十年 我们</h3><h3>抑或学成归家,抑或北上南下</h3><h3>抑或薄田三亩,抑或都市繁华</h3><h3>抑或妻儿双亲,抑或浪迹天涯......</h3><h3> </h3><h3><br /></h3> <h3>十年 我们</h3><h3>不论委屈劳苦、无奈孤独</h3><h3>还是洒脱收获、感悟幸福</h3><h3>都在,这一刻</h3><h3>穿越时空、倒影回流......</h3> <h3>周末我们开始返程,贵阳四人是最后离开襄阳的一组,今天的行程是右1⃣️的世伟,和襄阳当地的几位同学陪着我们去月亮湾,但因我有事不得不向组织脱团两小时,世伟山西人,读书时就很爱看书,谦虚温和,对他的影响除了努力,还是努力,毕业后,他先是考村官,踏踏实实地工作,一步步走到市里的纪委部,高压力的工作,让他变得更严谨,踏实,世伟,不管你在纪委还是市委,你都是我们的同学,都是我心目中的世伟,在我们面前可以足够的放松,红色衣服的是罗涛,曾经留着长发侧面走着霆锋哥的影子,酷爱溜冰唱歌,三天的聚会,带着女儿和我们寸步不离,像这样带着孩子陪着我们的还有王萍,王曦,程明珠,孩子睡着了他们就抱在手上,醒了就抱着跟我们爬隆中逛校园,我知道那份艰辛,但这样的劳累他们却一脸的轻松和激动,图中右边第三位,是526的峰哥,我们的姐夫☺️</h3> <h3>十年后526的合影,我们是三个人,肚子里有个新成员,我和毕竞十年未见,同一间寝室她睡我对床,襄阳本地人,是一个气场十足,努力能干的女孩,大家都觉得她读书时不好接近,其实就是一个外表气场足内在稚气的瓷娃娃,皮肤白里透红,526,虽然只有我们俩在,其实回学校的那一刻,那四人的影子就从没在脑海里消失过,到处都有我们的故事和记忆</h3> <h3>再见十年,无论我们是否已为人妻,为人母,在心里仍能浮现出当年你少女的影子</h3> <h3>不管身处何处,都能感觉你就在身边,尤其现在的联系方式很方便,不管我们正经历着怎样的故事,有一个温馨靠谱的地方一一旅管0412微信群</h3> <h3>你可以在群里轻松地表达自己的一切,不用顾虑,不用伪装,即使信息免打扰,相信我,有一半的人忙完后会回头爬楼梯,翻阅那些留言的历史消息</h3> <h3>与你们相遇,让我有幸的找到世上一种靠谱的身份,这个身份叫一一同学</h3> <h3>再见了母校,再见了同学,期待下一次相聚,无论是五年还是十年,曾经的我们已成追忆,我更关注现在及未来大家的成长,但无论毕业多少个十年,请记住,你都有旅管0412.青春不老,我们不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