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天上的母亲 作者:潘秀峰

江山如画

<h3> 又快到母亲节了,每年这个时候,心里都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母亲节”,这样一个温暖的节日,是人们走近母亲表达敬爱的日子,而我的母亲已离开我二十七年了……<br></h3> <h3>上图前排右一为作者母亲的照片。</h3> <h3>  母亲是一个朴实的农家妇女,个子不高,瘦弱的身上总是穿着蓝或灰的衣服,艰苦的岁月在她中年的脸上过早地刻上了皱纹,但瘦削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六七十年代,经常吃不饱饭,有时连柴也没得烧,但有母亲在,生活依然温馨快乐。主食几乎天天都是地瓜、地瓜干,但母亲总是变着花样让我们吃的高兴。过年了,我们也能吃上几顿水饺甚至还有肉,衣服虽旧但母亲都洗的很干净,叠放的很整洁,有时一块鲜亮的花补丁也让我的小妹妹高兴的欢蹦乱跳。</h3> <h3>  平凡的日子就像村边的小溪水一样静静地流淌,依偎在母亲身旁,我们走过了童年、走过了少年,我们在一天天长大,羸弱的母亲在病痛中变的衰老,但看到我们的奖状和成绩单,母亲就会绽放出幸福的笑容。那时候学费都很低,可有时几块钱的学费也拿不出来。记得上高中时,需交七元钱的学杂费,但家中连五元积蓄也没有,村里只有我一个人考上了公社中学,年少的我很矛盾,想求学又顾念贫穷的家。高中报到的头一天,我嗫嚅着告诉母亲:“我不上了,我在家帮父亲挣工分养家吧!”母亲拉着我的手说:“儿啊!娘就是讨饭也要供你上学!”</h3> <h3>  开学的那一天,我握着娘东家西家借来的七元钱,含泪走进了中学,那是用一角、五角零钱凑齐的七元学费啊…….</h3> <h3>  三年寒窗苦读,儿子没有辜负娘的心愿,我以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虽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做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已让母亲高兴的合不拢嘴,她久病的身体似乎也轻快了许多,把我家那只养了多年的芦花母鸡杀了,亲手做了一桌菜,款待我的中学老师。我的母亲,从来没有这样骄傲过。</h3> <h3>  长途汽车站里,母亲送我去上大学,这是儿子第一次远行,包裹里装满了吃的用的,还有娘借来的五十元钱。昨夜娘一宵未睡,她好像要把所有对儿子的爱都装进包裹。娘说了:“穷家富路,在外面,别老是舍不得花钱,别掂记娘,娘在家好着呢!”车窗外,娘的身影越来越远,而我的泪眼已分不清娘脸上的笑容和泪花。“读书、做人、正直、善良”这是娘的嘱托,儿子都记下了。</h3> <h3>  大学时光是充实和愉快的,自己的努力拚搏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我在大学入了团、入了党,并作为优秀毕业生分配了工作。工作后的第一个月工资我送给了娘,本想让娘买件新衣服、买点好吃的,可娘却全还了欠帐。娘说:“自己苦点没啥,欠人家的钱,娘心里不安。”为这事,我懊悔了好多年,为什么不直接买成东西送给娘呢?可不久后的一件事情,彻底消除了我刚刚工作的喜悦,娘查出了白血病!这让才二十岁的我如雷轰项,这在当时可是一种绝症啊!但理智告诉我,不能告诉娘,苦命的娘还没有过上天好日子,我要担起重担,我要为娘治病,我要娘幸福地过好每一天。之后的日子里,我的工资几乎全给娘做了药费、营养费。儿时,娘是儿的天;现在,儿是娘的顶梁柱!</h3> <h3><font color="#010101">  后来,我结婚、生子,不断进步,娘在喜悦的心情中又熬过了六年,但病魔无时不在侵蚀着她的肌体,娘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后来她就只能躺在病床上打点滴了。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那年的五月,应该还没有母亲节。那天傍晚,我们一家人围在母亲的病床前,母亲弥留之际,我告诉了她真实病情,母亲只微弱地说了句:“娘懂,娘已知足了…”黄昏中,娘安祥的离开了我们,时间定格在了五月的那一天,娘没了,二十六岁的我再也没有娘了。</font></h3> <h3>  二十七年了,娘的音容笑貌犹在儿的脑海,娘的谆谆教诲激励儿砥砺前行。正直、善良、奋斗!这是儿在娘坟前立下的誓言。每到康乃馨盛开的五月,儿都会想起娘,想起在娘身边的幸福时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儿有千言万语要对娘讲,可娘在哪儿?纵有千般孝敬,可娘在何方?多少个梦中,我们母子相见,多少个夜晚,儿在梦中哭醒。“娘“,一个多么温暖的名子,可儿只能在心中默念、默想。<br></h3><div> 娘!又到百花开放的五月,您在天堂可无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