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古韵 “树”领风骚》,焦广文

太行树神焦语录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自 序</b></h1><h1><b> </b></h1><h1><b> 晋城是“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更是中国“珍稀古树博物馆”,这里有数不清的古树名木。</b></h1><h1><b> </b></h1><h1><b> 徒步太行,置身乡野,远离城市的喧嚣,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寻找一份久违的宁静。会在村边、寺庙、山头或崖壁,邂逅一棵古树。树上挂着祈愿,树底铺满虔诚。人们在树底祈求,久而久之,树便成了神,用遮风挡雨来庇护每一个世世生生。</b></h1><h1><b> </b></h1><h1><b> 在太行山村的当地老百姓眼中,神是有血肉的,人以利器伤它,它便流出血来。一抹红让向善者敬畏,让作恶者恐慌。古树得以保全缘于传说的威力和千百年朝夕相伴的情感。 </b></h1><p class="ql-block"><br></p><h1><b> 《太行神韵 “树”领风骚》是我和自家兄弟以及众多驴友们近二十年来徒步太行的结晶和感悟,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热爱。书中古树照片大多为“驴途”中手机的“随手拍”,并不是专业的摄影作品,故无意成书,实属日久生情,便信手拣来。本书收集整理的百余棵古树虽大部分入选晋城古树名木2241株的范围,但也有少数极其古老珍稀的古树还未能列入其保护范围,这便是我起心动念整理此书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古树和身边的绿色,加入保护它们的行列。</b></h1><h1><b> </b></h1><h1><b> 古树是历史的见证者,文明的代言者,文化的传播者,环境的守护者!虽历经风雨沧桑,历尽千难万险,但依然巍然屹立。从这些古树身上我看到大自然的恩赐和神奇,看到了人类历史的年轮和步伐!古树伴随着我们和先辈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冬夏,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战乱和灾害,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和辉煌!它们棵棵承载着晋城的悠久历史,传颂着泽州的古老文明,倾诉着太行山的悲壮和雄浑,展现着太行儿女的精神和品格。</b></h1><h1><b> </b></h1><h1><b> 书中收录的古树可谓精挑细选、孤树成林、独木成景、棵棵入“神”、最终才有了“百木成书”。这是大自然天地合一、天工开物的杰作。我为这古树而骄傲,我为家乡而自豪!如果我们能够从中读出古树曾经的千古沧桑,听懂古树久远的悠古回声,感受到古树的灵魂所在,感悟到古树的内在精神,那我们就能够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了。</b></h1><h1><b> </b></h1><h1><b> 我们不求千年不腐,只求精神之树常青。让【鹰视太行】如鹰视物,洞幽烛远。带你去领略隐藏在太行山深处那一棵棵珍奇古树的神韵和风采。 </b></h1><h1><b> ——焦广文(网络昵称:焦语录)</b></h1> <p class="ql-block">  晋城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名副其实,但晋城更是“中国珍稀古树博物馆”。国家第一、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晋城没有,从第三批1988年开始,青莲寺、玉皇庙2个入选后,第四批晋城二仙庙、礼义南、北吉祥寺和高平姬氏民居4个,第五批陵川龙岩寺、小会、西溪二仙庙、崔府君庙和泽州岱庙以及高平的四大名寺:崇明、开化、游仙、定林9个。第六批北义城玉皇庙、周村东岳庙、碧落寺、大阳汤帝庙等28个,第七批2013年河底成汤庙等23个。共计66个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国务院于2013年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以新增181处,总量452处均稳居全国第一,其中晋城市有23处不可移动文物榜上有名,“国保”总数达到66处。唐宋金元明清建筑古迹随处可见,尤其是在许多地方保留着大量北魏石刻和唐宋塑像,弥足珍贵,十分罕见。</span></p> <p class="ql-block">  市旅游文物局2013年从全市新发现的5158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中,遴选了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新发现文物467处,请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遗址56处,古墓葬1处,古建筑347处,石窟寺及石刻2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1处。在我市,宋金以前木结构古建筑瑰宝达近50座,占全国约三分之一,因此,我市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  截止2016年,晋城全市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有1815株,其中一级古树651株,二级古树415株,三级古树749株,涉及28科49属68种。从万年银杏树到千年隋槐、唐柏;从千年酸枣树到油松、龙松;从千年黄栌树到白檀、柽柳(柽柳,别名三春柳、红柳、观音柳、雨师);从千年橡树到黄连木,从柞栎树到流苏树(古茶树),从古核桃树到古山楂树、古黄梨树,从千年榆树到豹榆树,从雀梅藤到古丁香树,从龙凤柏到子抱母,从人字柏(夫妻树)到关公树(大刀树)——谁能说清大自然恩赐给我们多少宝贝?又有谁真正了解这座“中国珍稀古树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  我市古树资源丰富,目前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共有2241株,呈现出资源数量多、文化底蕴深、珍稀树种多、集中布局广等特点。像陵川崇文镇曹庄村的这棵古槐,树洞内能容纳四人打麻将,树径达三米多,但其挂牌却写着200年树龄,实际树龄应在2000年。挂牌和实际树龄相差甚远这一现象在陵川十分普遍。往往会引来老百姓的反感和讥笑。书回正传,先从晋城古树三十之最慢慢往下看。</p> <p class="ql-block"><b>  最古老的银杏树王。</b>泽州冶底岱庙银杏树,人称银杏王:又称公孙树、白果树。这棵树高达25.4米,胸径3.25米,周粗9.6米,盘根14.6米。据中国科学院估算,树龄约5000年至7000年,是迄今省内现存银杏树中最大的一株,可与北京潭柘寺的银杏树相媲美。树上长有向下生长的近三十公分的“树锤”化石,按照民间通常所说的“千年疙瘩万年锤”,有专家看后称其为万年古树。其硕大的盘根足以让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冶底岱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岱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北朝南,气势雄伟,八大奇观,令人赞叹不已。跨进岱庙山门便星鱼沼,位于下院正中,平面方形,四周石砌。潭水引山泉而 成,自石雕龙口而出。沼北值有竹圃一方,葱郁、繁密,清雅而静谧。竹圃上方是舞楼,两侧为云水楼,是帝王在此祭拜天神时妃子宫女歇脚观景的地方。站在山门 从近向远观望,鱼沼,竹圃,舞楼,云水楼便形成一幅由上而下参差升高的风景画卷。夜幕降下,明月映在潭里,红日升起,古柏倒映水中。这些借景与托景的园林 化处理,形成了庙在园中、园在庙内的园林祠庙景观,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融洽。(图:秋季银杏王满眼皆是黄金色)</p> <p class="ql-block"><b>  最大的槐树王。</b>位于沁水县固县乡坪头村有“六槐一松”其中村中间的一棵槐树最为壮观,树干粗壮,曾引来吉尼斯记录考察团的青睐。树龄2200年,胸径3.5米,树高近20余米,主干高4米,周长达13米,树的三枝干都在1米以上,仅是枝干都比洪桐大槐树的二代古槐粗壮,八人合围方能抱住。是晋城地区目前发现体量最大的古槐树。</p> <p class="ql-block"><b>  最奇特的夫妻树王。</b>岱庙下院东庑碧霞元君殿前,比肩并立的两株古树,为岱庙珍奇之一。两株古柏主干笔直挺拔,树冠若伞状华盖,南株高22、8米,胸径0、87米,1、38米处合成一体;北株高21、6米,胸径2、82米,2、05米处合成一体。此树又叫夫妻树,奇妙处在于其树干下部那大的“人”字,令人叫绝的是女树人字交点形状酷似女阴,男树则鼓起有男人雄味,女树树干委婉而柔弱,高杆之上如乳晕斑斑,男树挺拔而雄壮,树干相对平滑,树冠略微大于女树。得知此意的人观后无不叫绝!有人说树之初露地面时,分别各为两株,继而各合二为一,然后笔挺直上。这两棵人字桧柏,若非天作,即必乃古代艺人的绝妙手笔,而这一千古难解的“人”字之谜,还必将会继续地遗留下去,亦或永远!谓之奇特,更觉神奇!</p> <h3>(图:夫妻树中的男树)</h3> <h3>(图:夫妻树中的女树)</h3> <p class="ql-block"><b>  最珍稀的酸枣树王。</b>众所周知,灌木难成树。对于属灌木科木本植物酸枣树来说,一般长到杯口粗细便会自然干枯。然而,在高平市石末乡石末村竟有一棵树龄长达2000多年、高10米之巨的酸枣树,着实令人称奇。被当地人称为“酸枣王”。碑文清晰可辨:“世之奇山珍林者众,而灌木成树者寡。凡见过石末酸枣老树者,莫不叹其异称其奇……”据碑文记载,此树高10米,树围5.5米,盛时冠如伞盖,冠有10余米,这在灌木科的植物中,世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  老辈人说,这棵酸枣树以前能结12种果形,味道有酸、甜、苦、辣数种,现在只能看到六七种。听说,这种果实还能治病,故称为“神树”。</p><p class="ql-block">(图:冬季的古酸枣树)</p> <p class="ql-block"><b>  最神奇的子母柏。</b>院内的子抱母古柏令游人感叹不已。母相周粗3米,高27米;子柏周粗1米,高24米。相传百余年前母柏枯槁,寺院主僧决定次日将其砍伐。当天夜里,一株幼柏攀着母相的躯干缠绕而上,紧紧将母相抱住,寺僧见之,以为神意。古柏前的两棵银杏树,东为雄树,周粗5米,高约25米;西为雌树,周粗4米,高与雄树同。每年夏秋两季,枝叶繁茂,遮天蔽日,以自己无可辩驳的神威,叙述着青莲寺的沉浮兴衰。</p> <p class="ql-block"><b>  最顽强的黄栌树王。</b>泽州县柳树口镇麻峪村的黄栌,系漆树科黄栌属,为一级古树,树龄1000年,胸围410cm,树高9m,已成大乔木状,大小、树龄和树木形状全国罕见,枝叶繁茂,树冠大,一进深秋,满树红叶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年复一年,树干上巨大的裂缝,留下了数次遭遇雷劈后的坚韧和雄姿,麻峪黄栌树默默的展示着她那傲风雨,战严寒,不屈不挠旺盛的生命力。如此古老、高大,不知可否胜任中国第一,世界之最之称谓? 好在此树已被入选“中国最美古树”。(注:黄栌树照片来源于赵雪梅《古树苍烟》一书)</p> <p class="ql-block"><b>  最美古树紫丁香。</b>日前,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林学会联合组织的“中国最美古树”遴选活动近日公布结果,全国共有85株“中国最美古树”。山西省有5株,晋城市就有2株上榜。分别是泽州县柳树囗镇麻峪村的黄栌,沁水县中村镇下川村的紫丁香。沁水县中村镇下川村的紫丁香,系木樨科丁香属,为二级古树,树龄300年,胸围257cm,树高10m,为华北最大。紫丁香一般为大灌木或小乔木,花开时节,香气浓郁。</p> <p class="ql-block"><b>  最悲壮的龙松。</b>高平市宋家岭龙松生的悲壮死的惨烈。据传是战国时期,秦赵交战一位秦国将士战死于此,战士们为了纪念他,便在埋葬将士的地方种下了这棵龙松,并把这里称为“送君岭”,后改为宋家岭。晋城地区范围大的龙松有三,除此之外泽州大阳古镇吴神庙有一棵,金村镇桑庄村还有一棵(另高平圪台村北的山头村有一棵小的龙松),其树龄均没有宋家岭古松年长。</p> <p class="ql-block">  宋家岭龙松这是目前晋城境内发现的最大一棵龙松,其胸径近一米,树干向南隔着一条小河伸向一座小庙,树枝攀延旋转向上扭曲,树冠覆盖方圆数十米。可惜,从2015年开始龙树生病,满身虫洞,枝叶开始枯萎,村民向上级报告后进行过打药施肥加营养,但老树还是因东侧一棵榆树遮住阳光而常年阴暗潮湿生虫而死,一代“树王”就此辞世,魂飞魄散,告别了千年相伴的乡亲!尽管我为古树求救的呼声惊动了市、县两级领导和林业部门,但为时已晚,仅留惋惜!(照片为2018年6月龙松近照)</p> <p class="ql-block"><b>  最漂亮的龙松。</b>泽州县金村镇桑庄村有一棵油松,又称龙松,树龄350年,树冠平仰向北匍匐呈扇形向下生长,树顶枝干干枯,犹如巨龙腾云驾雾,向南回首,造型绝佳,层次分明,美不胜收,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 </p> <p class="ql-block"><b>  最幸运的龙松。</b>大阳镇西大阳古龙松。此树位于大阳西街吴神巷北的吴神庙中院正殿廊前,酷似龙形,赋名“龙树”。前些年龙树树枝枯萎,许多好心人请来专家积极为其治疗,换新土、输营养,终于挽救回来龙树的生命,与它的老大——宋家岭龙松相比,大阳龙松能起死回生,不得不说其幸运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最恩爱的古松。</b><span style="color:rgb(1, 1, 1);">高平原村乡章庄村松蓬庙前的龙凤古松;龙松犹如蛟龙出海,凤松犹如展翅凤凰。可惜其中的龙松因前些年村民烧火引发火灾而只剩干下悠长盘旋的枯枝干匍匐在庙宇前。据传:时任晋城市</span>副市长赵雪梅因写《古树苍烟》一书,到此拍照看到龙树后深感惋惜,再三叮嘱让村里保护好这两棵古树,烧死的龙树尽管已无生命迹象,但依然被原地不动保留在原有位置,凤松则默默陪伴在其身边,生死相依,风韵犹存。</p> <p class="ql-block"><b>  最惊艳的“华北流苏树王”。</b>位于陵川县礼义镇东头村西南隅村边高岗上,年代遥远,初始不知。据村中故老相传,树在建村时即有,至今已有千年之久。因流苏在民间亦有白丁香之俗称,故又名曰“丁香树王”。流苏是木犀科流苏树属植物,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东头村这棵流苏形态高大优美,枝叶茂盛,树干粗3.5—4米,高15—20米,树冠数丈之阔,树形之大,树龄之长,堪称“华北流苏树王”。每年立夏节令绽放,三五里路便能闻到其香味,皆曰“花如浓云,覆霜盖雪,馨香四溢,雍容华贵,清丽宜人,沁人肺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因流苏树花色和丁香树花色极为相似,故村民长期误以为此树是丁香树,媒体和树牌碑记都误载为“丁香树王”。流苏在晋城有三棵,除了华北流苏王以外,高平圪台村下的沟底村和石末乡双泉村各有一棵,树龄均在三百年以上,陵川礼义的流苏树树龄最大,应在五百年以上。“四月飞雪”的壮观景象,让人流年忘返。 (图:陵川礼义镇东头村流苏树)</span></p> <p class="ql-block"><b>  最壮观的榆树王。</b>柳树口镇北边不远有个小村子叫坂头,当地百姓称(fantou),村子西北有棵古榆树,树龄千年,腐烂的主干和活着的树干抱成一团,现有树干大致为第三代,古树树干起伏落地数次,形成几个半圆形门洞,树干向四周沿着土塄蜿蜒盘曲三、四十米,弯曲的主干下可通过汽车。树冠覆盖数百平米地面,看似龙盘凤舞,好像一条巨大的蟠龙在此飞舞,十分壮观! </p> <p class="ql-block">  晋城市的泽州县有三个地方叫“坂头村”。一个在晋城东21公里的柳树口镇北;一个在晋城南11公里的大箕镇石门村南;另一个和晋城东11公里的青莲寺石板古道相连。(图:柳树口镇坂头村榆树王)</p> <p class="ql-block"><b>  最孤独的梭椤树(七叶树)王。</b>阳城县润城镇东山村马沟自然村,有一棵高度超过17米的梭椤树。据晋城市林业部门专家鉴定,这棵梭椤树树龄在300—500年之间,高17.6米,干高2.7米,胸径1.13米,树冠东西24.5米、南北24米,距今已有300-500年。像这么大树龄的梭椤树,在我国北方地区非常罕见。七叶树与原产于印度的“娑罗树”虽同为与佛教有关的树种,但并非同一树种。七叶树也就是梭椤树,学名Aesculus chinensis。而娑罗树,学名为Shorea robusta,又名波罗叉树、摩诃娑罗树、沙罗树,为龙脑香科娑罗树属,多年生乔木,树身高大,据说佛祖在双娑罗树下圆寂。由此可以看出,立于马沟梭椤树前的文字“简介”,是将“梭椤树”误以为是“娑罗树”。此树在晋城为孤品,故谓之孤独也!</p> <p class="ql-block"><b>  最雄壮的古槐。</b>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晋豫古道上有古槐。商旅和难民看到古槐,就知道到山西了,所以这里被老百姓亲切地叫作“槐树口”。槐树口位于山西泽州府和河南怀庆府的交界处。槐树口西一里多有岭西村。因村中槐树圪垱的老槐仿佛洪洞大槐树,所以被押送的移民万分感慨。当他们知道从这里不远处的槐树口就要离开山西时候,他们显得无限伤感,为了记住回家乡的道路,官兵给他们解手方便时候,他们深情地回望槐树口的老槐,因为老槐树后面的蓝天白云下有他们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岭西村还有古槐10棵左右。上世纪60年代太焦铁路开始修建,古槐被砍倒锯做枕木。少数板材被做成长长的课桌用在下庙的小学。只留下村中槐树圪垱那棵一千多年的古槐树。古槐根部周长超过10米,胸径处周长7米,直径2.3米。需6到8人方可环抱。古槐生长在贫瘠的砂石岩层上,历经沧桑。说其雄壮,是枝繁叶茂的活力实在惊人,体量仅次于沁水坪头村的2200年古槐! (图:泽州山河镇岭西村古槐神鸟)</p> <p class="ql-block">  古槐顶部有一鸟巢,鸟巢的下面有一天然的干枯树枝,形态就像一只栩栩如生的天鸟。一树、一巢、一鸟,完美演绎了地设天造的神奇之功。往事如风,如秋叶摇曳飘零,掉落而下,化为凤凰的毛羽,成全又一个涅槃的重生。这千年来,树底下的故事一一轮回,化为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昨天树头那只青鸟,今已飞向何方?</p><p class="ql-block">(图:山河镇岭西村古槐神韵)</p> <h3><b>最传奇的牡丹。</b>西溪龙王庙院中,有一株奇特的牡丹。说它奇特,是因为历史悠久,早在金代就已远近闻名。其次是花形花色独一无二。这株牡丹高一人许,占地丈余,每当花开,多达千朵,花大如盘,香气袭人。而且同一株牡丹能开出红、粉、白三种花色。金代盖州人刘伊尹曾写过一首《西溪牡丹》诗,以“醉脸笼娇”形容它的瑰丽姿容。本县人也写诗赞曰:“洛阳牡丹甲天下,西溪牡丹冠洛阳”。西溪牡丹还有一个极为奇特的地方,即乱世萎而盛世开,颇具灵性。1943年日军占领陵川后,这株牡丹变得萎靡不振,形销骨立,三年里只发叶不开花。1945年日军被赶走,次年春重挂花蕾,怒放依旧,人们说它有民族气节。十年浩劫中,这棵牡丹被砍掉。可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当地居民在挖地另辟他用时,忽然发现牡丹根部新根萌发。惊喜之下,人们赶忙整地、浇水、施肥,牡丹生机又现,几年后模样如前。每年四月,牡丹应时花开,花朵雍容华贵,夺人眼目。西溪牡丹,也为二仙文化增加了鲜亮色彩。(图:陵川西溪二仙庙牡丹)</h3> <p class="ql-block"><b>  最威武的古柏。</b>据碑文记载,西溪二仙庙创建于唐乾元年间,宋崇宁年间加封为“真泽宫”,金皇统二年扩建,后历代皆有修葺。现存建筑后殿、东西梳妆楼为金代遗构,余皆明清所建。庙内几颗古柏苍郁挺拔、静默矗立,就像四个威武的标兵,西北角最大的古柏根部2.2米,树径2米,树龄1200年,是晋城最大的柏树。守护者古庙,相传已有上千年历史,因树上长有酷似十二生肖的木瘤,故称千年十二生肖柏,被誉为西溪二仙庙中的一绝。西溪二仙庙规模不大,但是它聚集了16座由金到明清的建筑物,古朴典雅,结构精巧,堪称一座“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该寺庙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西溪二仙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整个院落呈长方形,南北长68.93米,东西宽42.3米,占地面积2915.74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拜亭、中殿、后殿,山门和中殿之间的东西两侧设廊,中殿至后殿之间的东西两侧建梳妆楼及配殿,后殿两侧各置耳房三间。(图:西溪二仙庙古柏生肖老鼠)</p> <p class="ql-block">  在晋东南地区,一直流传着因孝道成仙的“真泽二仙”的传说,二仙庙随之星罗棋布。岁月流逝,二仙庙不复当年之盛,但晋城境内现存的二仙庙仍为数不少,仅陵川县就有小会岭、西溪和南神头三座。其中,立庙至少千年的西溪二仙庙,是晋城乃至晋东南地区创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的一座。(图:西溪二仙庙古柏生肖动物头)</p> <p class="ql-block">  前殿前,献亭两侧四株粗壮的柏树。据说这几棵古柏也有上千年历史了,但它们可与别的千年古树不同,因为树上长有酷似十二生肖的木瘤,所以这也是西溪二仙庙中的一绝。(图:西溪二仙庙古柏:四大金刚)</p> <p class="ql-block"><b>  最儒雅的古柏。</b>而坐落在高平市康营村古柏、在高平市马村镇的康营村中央有座古庙,名成汤庙。庙院内有一棵嶙峋参天的古柏,被当地人称为“十二属相柏”。据说古柏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在四周庙宇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古朴苍劲。古柏高有15米许,树干笔直向上,上面纵向布满了一条条凹凸不平的沟纹,仰望树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树干疙疙瘩瘩奇形怪状,如若仔细观察,便可发现隐藏在其间的十二生肖,而且生肖体态栩栩如生。因其生长的时候,枝条呈螺旋状盘旋向上,形似盘龙,所以又称作龙柏。听村里的老人讲,庙还没建的时候,这棵树就已经长在这里了。</p> <p class="ql-block">  成汤庙东墙上嵌着一块清道光年间直隶河间府陈寿封所作《古柏解》石碑记载,当时陈寿封在庙内见到这棵古柏后,问其种植年月,“有百年叟答曰乃祖乃父且莫能知”,足见其年代久远。2010年,中国佛门泰斗、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04岁的本焕大师还亲笔为古柏题写了“万年寿柏”字幅,现已将四字刻成碑石,成为镇庙之宝。可谓“儒雅”有范儿! (图:康营村十二生肖柏中的兔子)</p> <p class="ql-block"><b>  最完美的龙凤柏。</b>大月寺院中有一株古老的柏树,形状颇为奇特,树头盘曲如龙,枝叶向下拓展,斜入地面,它树身上生长有松针和柏叶两种叶子,外面看,似一人漂亮的绿发,又如一只凤凰,头向正殿,尾朝寺院;里面瞧,有龙头凤头,龙头在上凤头在下,相互亲昵,龙身斜倚在凤边上。凤则两脚紧抓树干站立在树干之上,凤尾自然下摆,龙角凤冠、眼睛嘴巴活灵活现,无不称奇。故被当地人尊称为“龙凤柏”,每日在这寺院中吸取天地精华,颇有灵气,实在完美。</p> <p class="ql-block">  据说早年庙宇中有一松一柏,文革时有人要锯掉这两棵树,刚把南边的松树锯开就淌出了鲜血,吓得锯树人落荒而逃,后来就只剩下了柏树,但两树的根部紧紧抱在一起,合二为一,生长成今天的龙凤柏。(图为:龙凤柏中上龙下凤手绘图)</p> <p class="ql-block"><b>  最风骨的古柏。</b>此殊荣应属于泽州川底崔沟村古柏,它如龙爪匝地,枝干扭曲上盘,粗壮结实,树冠虬枝缠绕,如云盖顶。树干上藏匿一蛇探头探向远方张望,无不传神!为了找它,跑了数此川底打听了许多村民才得以相见,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  川底古柏周围早年有庙宇,现仅存遗址。柏树历经几次雷击和大火依然顽强挺拔,苍劲有力!某论坛记者把崔沟村写成了崔庄村,害得我几乎走遍了川底乡才几经反转找到此树。就是飞毛腿、也难寻风骨树啊!</p> <p class="ql-block">  细致观赏古柏,早年曾遭遇大火,在其主干的上部伸出一枝火烧后碳化的枯枝,犹如一条巨蟒在树上瞪眼观察来访的客人,真乃一树出奇枝,千年望春秋。(图:川底古柏藏于树干的巨蟒出洞)</p> <p class="ql-block"><b>  最潇洒的古白皮松。</b>位于沁水郑村镇樊山的老母掌有棵白皮松生长在一块岩石上,把岩石潇洒地劈成了两半,岩石上有康熙字典主编陈廷敬的题记:“玉质龙鳞”四个大字,可谓潇洒至极!</p> <p class="ql-block"><b>  挂牌最古老的槐树。</b>沁水土沃乡南阳村是八路军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今年南阳西侧的“洪谷”被国家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洪谷著名的“天生桥”、“大岩扉“、”水帘洞”、“十三潭”、“荆浩隐居遗址”等自然景观。村中2500年的古槐,在晋城官方挂牌的古槐树中暂时没见有更早的了,老槐树中的长者非它莫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最低调奢华的龙爪槐。</b><span style="color:rgb(1, 1, 1);">高平市神农镇团东村“疙瘩老爷庙”内的龙爪槐挂牌树龄160年,村民说此树树龄应和建庙时间相同,至少有千年。树高3米,树冠直径11米,树枝四周扩散,向下生长,当地百姓称其为“倒栽树”。低姿态匍匐、大面积覆盖,在如今常见的景观树种中如此巨大的神态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疙瘩老爷庙内的龙爪槐虬枝蜿蜒,犹如苍龙潘天,形成天然的绿色凉棚。可谓低调奢华有内涵!它的身姿要比列入“中国最美古树”的黄栌和丁香更加美丽。</span></p> <p class="ql-block"><b>  最精致的紫丁香和对角刺王。</b>泽州县高都镇玉寨村位于陵沁路南侧的岭上村南。村中有一阁,阁的北侧西墙体上长有一个不起眼的紫丁香,阁南不远的路中间长有一棵对角刺,学名雀梅藤,一般都为灌木类植物,其硕大的盘根和短粗的枝干,着实让人惊叹。李商隐《代赠》诗: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真乃:紫花开满树,映照满街春。花语曰:纯真无邪,忧愁思念!</p> <p class="ql-block">  雀梅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对角刺”,一般为藤条状,玉寨的对角刺竟然有大腿粗,主干上的“虎头”、“猪头”活灵活现,个头不大,微小精致,乃灌木中的奇葩,令人称奇。(图:玉寨村对节刺树干中的狗狗脑袋)</p> <p class="ql-block"><b>  最深藏不露的古槐。</b>高平市米山镇东南庄村的这株古槐体型巨大,主干高五米,主干中间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胸径达3.5米,盘根周长达13米,其树龄在千年以上。笔者早年多次去过该村,但未发现这株古槐,也未在任何媒体报道过,在村中间和村西南还有两棵古槐,树龄也在五百年以上。东南庄古槐需七人拉手方可环抱,感觉比沁水县台亭村挂牌1900年的古槐要大,可惜这样的“大树神”高平市有关部门只挂牌为“300年”。不知是沁水在夸大其词,还是高平谦虚低调。笔者和好友在去南山村考察“八卦院”返程时相见,可谓深藏而不露也。</p> <p class="ql-block"><b>  看完30株古树“之最”,继续随我慢慢鉴赏太行山大树神。</b></p><p class="ql-block"><b>世外桃源台亭村。</b>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千年历史的传承和延续,诞生了被誉为“韫玉环珠”的千年古村和“九槐一莲”独特风景。在这里,古迹随处可见,历史名人辈出,民俗浓郁独特,民风善良纯朴的古村落,仍然“静养深闺人未识”。她没有着力去渲染张扬,其敦厚典雅的文化遗产仍未掀开神秘的面纱,需要人们拂去泥土始见金,这就是深藏在大山内的千年古村——台亭。现存六棵古槐、一棵黄连木,最大的古槐在1900年,黄莲树750年树龄(村民称千年黄莲树)。 </p> <p class="ql-block">  台亭四周群山环抱,峙耸绵延,十几座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险峰峻岭,连亘十几里,如屏如障,将紧紧地围成一圈,无论从土沃进台亭,还是从南阳出台亭,一路峰峦叠翠,古木葱茏,山连着山,岭连着岭,疑无出路,惊无退路。只有沿着公路或古道,曲折盘旋来到村口,才豁然开朗,视野宽阔,一个较大的村庄呈现在眼前,给您一个惊喜,一个感叹。(图:台亭村1900年古槐)</p> <p class="ql-block">  村内有迎瑞桥,虞帝庙、舜帝庙、娘娘庙、功德碑、贞节碑、古戏台、古院落等十几处古建筑。“九槐一莲”均为千年古树。其千年古黄莲树,直径2米,高达30余米,可谓山西省境内最古最大的黄莲树。(图:台亭村西庙外的1800年古槐)</p> <p class="ql-block"><b>  高平市西王寺村的古槐。</b>古槐胸径大约2.5米,旁边不知道第几代的小树胸径也在0.5米。可惜没有挂牌,村民在树前建立一房子祭拜树神。古槐树龄应在2000年,比东王寺村中的古槐年代和体量都略大。</p> <p class="ql-block"><b>  泽州周村镇河村的唐槐</b>(树龄1300年)。 老槐树像一条飞天的苍龙, 和北边大约五十米处的古榆树南北相对,百姓们称之为龙凤呈祥。古榆树在一大户人家大门的外侧,如同影壁一样生长向上后伸向北边院子中央,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按理说一般树木都朝阳光充足的方向伸展树枝,这棵树一反常态,向北伸展,为院子搭建了一天然凉棚。据村民讲:该院主人多年来世代为官,而且多为政法机关。其祖坟旁边有一股泉水常年水流不断,阴阳宅地风水极佳。主人每年都回村子来修缮房屋、并在房前屋后加种树木,无偿把房子提供给村民居住,所以整院老屋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b>  陵川县琵琶河和簸箕掌古槐。</b>琵琶河村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乡境内,在国家AAAAA景区云台山的上面,沿着陵修线就可到达。村庄沟谷深邃,植被茂密,小村在太行山抗战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赫赫有名的——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部驻地。琵琶河古槐直径2.3米,树围7.3米,树高13米。簸箕掌村属陵川县崇文镇,村路边的一棵古槐虽没有琵琶河的古槐粗大,两棵树形态相似,但其树龄也在近千年。</p> <p class="ql-block"><b>  阳城芹池槐树腰村古槐。</b>古槐生长在村中部,早年大树主干长空,后不知哪来的另一树种种子落入空洞中,生长出另一树种的树枝,逐渐填满了古树的空洞,两树从此相生相依,天地绝配,成了村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古槐年代久远,在周围享有盛名,故该村得名槐树腰。</p> <p class="ql-block">  陵川碾帮水村榔榆、仙泉村古槐、南河村古槐其树龄均在千年以上。碾帮水榔榆树根盘直径两米多,挂牌树龄却只有300年。仙泉村古槐体态较大,树冠惊人;南河村古槐主干已经倒塌,只剩部分主干,其树径主干都在一米五以上。</p> <p class="ql-block"><b>  沁水县土沃乡交口村的隋槐。古槐</b>高20米,树径围7米,树冠320平米,树龄1900年。村北有古桥——交龙桥,位于土沃乡交口村蒲鸿河与西阳辿河交汇的交口河上,原名永固桥,继名交龙桥,又名福新桥。施建年代不详。民万历三十九年(1611)复修。现存桥为清嘉庆十五年(1811)有恩赐九品阴阳术士杨日照择此址重修的单跨圆弧实腹式拱桥。桥长12.6米,高9米,桥面宽5.3米,南北走向。主拱圈由纵肋并列砌筑而成,外侧拱石间设有腰铁,拱圈之上有伏石挑出,墙式护栏完好,拱圈砌置在两岸的天然岩石上,无桥台。是晋豫古道上现存最为完好的一座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b>  泽州天井关千年古槐。</b>天井关始建于西汉阳朔三年(前22年),位于晋豫边境雄关,亦称雄定关,史称“太行八径之一”,因关前有三眼深不可测的天井泉而得名。在晋济高速路上出入行驶很远就能看到天井关村高地巅峰处的古槐,千年屹立,历经战事,雄视太行。</p> <p class="ql-block"><b>  泽州县李寨乡卫山村武家自然庄的古朴树。</b>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白麻子,它比高都镇山后村等地的朴树大了许多,是我目前见到的晋城境内最大的朴树,其根部由于时代久远和水土流失裸露出巨大盘根,在它旁边还有一棵巨大的皂角树,许多新人专程来此拍婚纱照,寓意爱情根深蒂固、喜结连理、百年好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卫山村武家自然庄皂角树。</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村中高台上生长在朴树西侧的皂角树,其树冠庞大,树径达一米。树叶很像槐树叶,若不是村民提醒,“树神”照样也会看走眼的。</span></p> <p class="ql-block"><b>  陵川黄庄村的千年皂角树。</b>黄庄村位于陵川县最西部,东临高平市石末乡的瓮庄村,南连西河底镇张仰村,2016年12月,黄庄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该村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有县级文物古庙一处,县级文物贞节牌坊一处,居民古建筑群十多处,人居环境较好。在村西南的小寨上西南侧斜坡上,主干已经倒塌,巨大的根盘依然让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b>  泽州县巴公镇西北郜村大安堡中的柽柳(别名:观音柳、三春柳、雨丝)。</b>深藏在寨堡内西侧一处院落里的茅房边上,大树主干长空后倒塌,小树重新生长依靠在墙上,此树是晋城境内唯一一株较大的(300余年)观音柳。陵川县崇文镇东坡村有一棵柽柳,树龄约在200年左右,另在晋城南河西的老翁山仙翁庙内也有一株较小的观音柳,树龄应在150年,柽柳的嫩枝叶是中药材,可治疗痘疹风湿骨病,枝条细柔,姿态婆娑,开花如红寥,颇为美观。在北方十分罕见,晋城目前仅发现三棵;</p> <p class="ql-block"><b>  泽州县周村镇石淙头西上龙王村的千年古橡树。</b>石淙头2010年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往西过山场坡即到上龙王村,千年古橡树就在村北山岭上。 单单是其巨大的身躯和枝干,就会让你感觉不虚此行,值得一看。拴驴泉纱帽山的千年古橡树。橡树在北方极少,纱帽山的古橡树周围全是灌木,唯独大树空洞幽深,风霜雪雨中鹤立鸡群,此景实在难得。</p> <p class="ql-block">  陵川县潞城镇候家岭村的古槐挂牌树龄600年。其实际树龄应上千年。五人牵手方能合围,直径2.1米,树围6.8米。主干粗壮,枝干庞大,树干顶部有一大洞直达底部。这是和琵琶河古槐、黄岭西村古槐等少数罕见重量级别的古槐大亨!</p> <p class="ql-block"><b>  阳城县董封乡苏岭村磨石腰自然庄千年古柏。</b><span style="font-size:18px;">磨石腰的千头柏属于</span>柏树一种,生长缓慢,木质坚硬,像这样大的柏树在内地村庄能保留下来已经十分不易。(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死亡)</p> <p class="ql-block"><b>  阳陵村的千年油松。</b>阳陵村是西汉阳阿县城遗址,村中寿圣寺有始建于后唐的福庆院,现存明万历36年修建的八角十级古琉璃塔和千佛造像碑等古迹。古松在村北山岭后的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b>  高平市原村乡下马游村的两棵将军松。</b>相传为秦将白起将军牧马游战而得名。村西南有古寨堡“安贞堡”,村中现存有很多古建、砖楼、古庙,历史万华底蕴深厚。</p> <p class="ql-block"><b>  高平东靳寨村古槐</b>。东靳寨古槐在村中央位置的高台上,树龄1.6米,古树的枝干残缺,跟盘硕大,因历史久远,水土流失等原因,树根部和地面形成巨大高差,其树龄也有千年,让人仰慕敬畏。</p> <h3><b>高平建宁乡建北村古槐。</b>这棵古槐上面挂牌的树龄被村民涂抹,想必是村民对写有“树龄x00年”的时间断代不满,便曾有村民直接改写为“树龄1x00年”。的确,这样的古树在沁水县看到的通常挂牌树龄都在千年以上,难怪会引起当地村民的不满。可见千年古树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树大神也,敬畏自然。</h3> <p class="ql-block"><b>  泽州县金村镇土岭村的千年车梁木</b>。在红岭村发现最古老的毛梾树,毛梾还有个名字叫车梁木,这名字据说和孔圣人有关,传说当年孔子乘车周游列国,那时都是土路,路况极差、处处颠簸,老师所坐马车的车梁经常断折,一次梁折时旁边正好有这种树木,便伐做车梁,结果之后竟再无断过,所以孔子就把它称之为 车梁木。该树生长于山西泽州县金村镇土岭村口,树高9米,胸径80厘米,树木生长年龄约1000年。周围村庄没有比它古老的大树,范谷堆有棵树龄600年的白皮松,在它面前简直如同重孙,车梁木满身布满密密麻麻的大小瘤疙瘩,显得格外沧桑。早年曾有媒体错宣传为土岭黄连木。</p> <p class="ql-block"><b>  泽州县西郜崇寿寺古柏。</b>崇寿寺位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巴公镇西郜村东端。始建于北魏,唐开元七年(719年)予以重修,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称今名。宋宣和元年(1119年)重建,金、元、明、清屡有修葺。现存建筑,山门内为天王殿,两侧有钟鼓二楼,中为释迦殿,东西配殿奉地藏、观音及十八罗汉,最后为雷音殿。崇寿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修建的第19所寺庙。其古柏顶部干枝犹如飞龙,龙头、尾、身形态美观,昂首自然,树龄也在千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b>  泽州西郜崇寿寺古柏。</b>古柏需三人方能合围,而今枯枝复翠,郁郁葱葱。院中有唐代"佛顶尊胜陀罗经"石经幢两座,每座通高4米,幢身刻有陀罗经,虽经千年风雨浸蚀,但楷体字迹及莲花图案仍隐约可见。这是寺内所藏的文物精品。寺院内古柏和经幢一样古老,古柏已逾千年。</p> <p class="ql-block">  图为嘉祥寺后院的古柏。嘉祥寺前殿亦名转佛殿,台基高0.85米,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式屋顶,琉璃脊饰,四铺作单昂斗栱,殿内四壁满绘壁画,被白灰覆盖,内容不详。殿前竖有经幢两座,皆建制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一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为佛说阿弥陀佛经。三株古柏树龄都在千年。</p> <p class="ql-block"><b>  高平三甲镇赤祥村嘉祥寺古柏。</b>和古老的经幢一样年代久远。嘉祥寺位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城东北10公里的赤祥村。距高平市寺庄镇王报村二郞庙20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建于村西,地势较高,环境幽雅,"寺为降祥之区,村为受祥之地。"坐北朝南,三进院落,现存建筑有观音殿、前殿、三佛殿、东西配殿、厢房等,前殿为宋代遗构,余皆明清所建。前殿亦名转佛殿,台基高0.85米,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式屋顶,琉璃脊饰,四铺作单昂斗栱,殿内四壁满绘壁画,被白灰覆盖,内容不详。殿前竖有经幢两座,皆建制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一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为佛说阿弥陀佛经。经幢和古柏相互依偎,端庄自然。</p> <p class="ql-block">  阳城县凤城镇岳庄村大路边上有一棵1400年树龄的古槐,其树枝蜿蜒曲折,树冠庞大,在周围村庄无人不晓。</p> <p class="ql-block"><b>  泽州金村镇水西村(1000年)古槐</b>。生长在丹河岸边的这株古槐,其短粗的主干高度不足三米,但其胸径达二米有余,藏在围墙在内,不见其身,只见庞大的树冠。</p> <p class="ql-block"><b>  陵川县西河底镇西坡村古槐。</b>两株挂牌为五百年的古槐,一棵在村东,一棵在村南古,但村南的体形略大。村中有文革时期修建的大舞台和学大寨时期建设的石头窑洞(革委会旧址)。西坡村古槐其树龄按照沁水县挂牌的惯例和经验也应在近千年。村南这棵古槐前几年因水泥铺建道路而险些死亡,发现有树枝干枯现象后,村干部及时打掉了树下的水泥地,换成了窟窿砖,古槐才幸免于难。保护古树方面,当年的村干部可以说尽心尽责、功德无量。泽州县北义城镇黄麓坡村古槐。此树曾在电视和报纸等媒体上报道过,但因其道路狭窄交通条件限制,很少有外地人能光顾,经常有徒步、自行车爱好者前往。</p> <p class="ql-block"><b>  泽州县北义城镇坛岭头村古槐。</b>正好生长在一家户大门外,树干胸径和大门宽度不相上下,充当着风水上影壁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p> <p class="ql-block"><b>  金村水西村的千年夫妻银杏树</b>。两树近在咫尺相依相伴,雌树秋天果实累累,雄树常年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  陵川县附城镇玉泉东岳庙前有一棵金代古树,此古槐多半主干已经腐烂,但留存至今的树干其树径超过两米。附近的盖城村村也有古槐,但其树龄、树径不大,直径在一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南岭乡石盘村的麻栎。</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此树榜上有名,只因其在本地少见。南岭乡黄砂底村的古槐。村子里有两棵较大的古槐,黄龙洞在村东北。村北有岭堂古寨,岭堂村的古槐其树龄也在千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泽州县大东沟镇西洼村的700年古槐。</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古槐为老百姓世代遮阴避阳,占据着村子中心位置,被供奉为神树也就理所当然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泽州县金村镇贺窊村的白檀树。</b><span style="color:rgb(1, 1, 1);">目前此树是晋城地区稀有物种,也是最大的一棵白檀树。</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高平市圪台村山头自然村古槐。</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可惜此树现已毁,村中的另一棵500年古槐十分壮观,村西南的龙松也十分漂亮,但这次在此没有留下照片,是因《美篇》篇幅有限,只能为已毁的古槐留个影子做纪念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野川镇山头村北古槐。</b>树干镂空,树皮支撑,百年身躯不倒,只为回眸一笑,树干单薄,但枝叶繁茂,可谓坚强之极。</p> <p class="ql-block"><b>  高平市野川镇沟底村流苏树。</b>相传为明清时期起义军天地会组织教头从南方带来,为饮茶所栽,故曰古茶树。村中有高大的天地会宣讲石台。</p> <p class="ql-block"><b>  泽州县金村镇南掌村古槐。</b>此树在村西南沟边,现已岌岌可危,主干瘫倒在地任其腐烂,村中已无人烟, 古树无人问津。</p> <p class="ql-block">  七岭店位于晋城城区的陵沁路边上,千年古槐位于村西路南的一居民院中,主干中空,两粗壮的分枝已掉落一枝。巨大的根盘扎在水泥地和石板地基的空隙间,主干腐烂日渐严重,古树亟待加强保护。</p> <p class="ql-block"><b>  城区小车渠村古槐。</b>古槐生长在村北的古庙宇前,其形状犹如鳄鱼似猛兽,憨态可掬,苍劲自然。</p> <p class="ql-block"><b>  城区时家岭古槐600年</b>。在时家岭阁北西侧的高台上,树皮支撑着整个身躯,昂首向上,顽强挺拔。城区道头村500年古槐。此树体量巨大,树干粗壮威武,数里之外便能看见其庞大的树冠。(图为时家岭古槐)</p> <p class="ql-block"><b>  城区南掩村700年古槐树。</b>在南掩村西侧的古阁北侧,修长弯曲的树干伸向道路的上空,犹如古道旁边守护安全的巨犬,等着远方游子的归来。</p> <p class="ql-block">  泽州县金村镇谷堆村有一颗古槐,根盘树径超过三米,像一只巨大的海豚站在石头塄边,其树龄在上千年。可惜至今没有挂牌保护。</p> <p class="ql-block"><b>  泽州柳树口镇石家庄村古柏。</b>进村庙宇前有古柏一株,挂牌树龄为500年,村北一高台上有一小庙,庙前的古柏要比前者略大。(图为村北庙前古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陵川县马疙圪当乡老皮庄老皮山600年白皮松。</b><span style="color:rgb(1, 1, 1);">陵川县</span>山大沟深,马圪当乡地理位置险要,著名的全国徒步十大精品路线之一的“十八缸”就在此地。攀爬十八缸途中可见古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高平市寺庄疙瘩老爷庙千年古松。</b><span style="color:rgb(1, 1, 1);">疙瘩老爷庙后改名清凉寺,供奉的是神农炎帝。炎帝因火德王,寻草药身长疙瘩而得名“疙瘩老爷”。</span></p> <p class="ql-block"><b>  陵川县礼义镇北吉祥寺千年油松</b>。北吉祥寺前原有四株油松,号称“四大天王”,现仅剩一株,郁郁葱葱,傲立天空!</p> <p class="ql-block"><b>  沁水历山风景区向阳村的褐梨树。</b>其树态扭转自然,姿态优美,树龄500年。它的旁边三、四米有一棵稀有的辽东栎,树龄400年。这两棵树在去往历山风景区向阳村农家乐南边的路边高台上,如此巨大而秀美之树种在晋城当地乃至全国其他地方很难见到。</p> <p class="ql-block"><b>  高平定林寺腾龙金松。</b>定林寺还有四件“活宝贝”,分别是山门外的腾龙金松、千年牡丹、木瓜树和小叶梧桐树。定林寺山门前有一棵古松,繁茂的枝叶形如一把硕大伞盖。相传,这棵松树植于金代大定年间,虽历经近千年,仍枝繁叶茂。2002年,高平人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腾龙金松”。牡丹是金代正隆年间,由本院住持法兴大和尚从洛阳移植而来,迄今已有800多年。每年五月开花,花呈红色,多层多瓣,大如碗口,雍容华贵,艳丽无比。人称之“千年牡丹”。</p> <p class="ql-block">  晋城地区目前我见到最大的桑树在阳城县蟒河镇的天马村。其树干底部最窄处树径也超过一米,树龄达千年以上。天马村还有五六棵巨大的古槐,村东北处两棵古槐都在千年以上,其树干高大,高度惊人!</p> <p class="ql-block"><b>  阳城县大安头白皮松古树群。</b>阳城县大安头村位于阳城县润城镇东北面,海拔1000多米的可乐山上,全村共有212户,540口人,其中农业人口490口人,耕种着800亩耕地。为村民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大安头村计划2011年整体搬迁。现仅存古庙宇一座,古白皮松五株,古油松一株。最大的白皮松树径近1米,生长在沙石缝隙中。</p> <p class="ql-block"><b>  因时间和篇幅有限,下就我把我看过但没有上照片的晋城地区各县、区名木古树罗列如下:</b></p><p class="ql-block"> 泽州县:聚寿山范谷坨千年古柏,李寨乡赵良村村口的两棵古槐,北义城镇西黄石村古槐、黍米山村古槐、古松;金村镇府城关帝庙、玉皇庙古柏、吴庄村500年古槐两棵、岭上村古酸枣树两棵、后峪村古槐两棵、石青村古槐、小南村二仙庙古柏两株、小会村白皮松、谷堆村古槐;柳树口镇野返村古松古柏、秋坨村古松,东峪村800年古槐两棵、北寨村古槐三棵、张八村暴榆树、庙南庄村古槐,柳树口村古油松两棵,里河村古柏、白皮松各一棵,坂头村、东坪村、刘家岭白皮松,南岭乡岭堂村古槐;大箕镇南河底古槐;山河镇西尧村古柏,西南岭村古槐一棵,草庵沟村古槐,道宝河五棵古橡树(老橿树);晋庙铺镇庄谷堆窑村东山岭白皮松;泽州府城关帝庙的木瓜树、关公大刀树,安立浮山娲皇宫的大刀树;高都镇岭西村古槐三棵、古松两棵、李庄古松五棵、麻峪古松四棵、南坡村古松、黄三河村古槐、古松,山后村的古朴树,双王庄村古酸枣树、古槐;巴公镇闫坟古柏;大阳镇赵庄无梁殿牡丹等。</p><p class="ql-block"> 晋城城区:朝天宫村古槐;黄华街银杏小区的银杏树; 南畔村掌村自然村玉皇庙牡丹、凤柏。</p><p class="ql-block"> 阳城县:凤城镇后腰则村、岳庄村古槐;蟒河镇天马村古槐五六棵古桑树巨大;芹池镇芹池村古槐;芹池镇侯甲村廉湾自然庄的核桃王和千年古槐、游仙村千年古槐、白皮松;白桑乡炼上村1800古柏;寺头乡松树村50棵古树,三百年以上10棵,包括古松、古柏、桑树、汉唐槐树二株、槲树;东山村七叶树;润城镇上庄村白皮松等。 </p><p class="ql-block"> 高平市:在高平市东城办事处风和村有一棵奇特的千年古槐,槐树周围枝繁叶茂,树的中间却又一个约五平方米的洞穴(已毁); 定林寺腾龙金松、千年牡丹、木瓜树和小叶梧桐树;七佛山古柏、北城街道办事处西王寺、东王寺村古槐;高平河西梅叶庄关帝庙古柏、古槐三株,宰李村500年古槐一株;石末乡双泉村古槐、白皮松各一棵,古流苏一棵; 野川镇 模凹村古槐、圪台村古槐、古松三棵、沟底村流苏、山头村古槐三棵、龙松一棵;米山镇北朱庄二仙庙古柏两株、河东村古槐一株、南山村古槐两株、东南庄古槐三株,永宁寨古槐、古柏,三甲镇南村小学五百年银杏树等。</p><p class="ql-block"> 沁水县:端氏镇坪上村磕山脚下古柏(有善者后为其搭棚遮雨,好心办坏事); 张村乡芦坡古槐,上庄古槐,土沃乡徐常村古松(干枯),交口村古槐、古柏、历山古松等。</p><p class="ql-block"> 陵川县:琵琶河、簸萁掌、侯家岭、仙泉、东庄村古槐,碾帮水榔榆古树,南河村玉皇庙古柏、白皮松,香炉河五角枫、鹅宿窑老柳树、东坡村柽柳、松尘村古桑树、油松,安乐庄老槐树、牛家河老槐树、细尧村油松、西尧腰辿老槐树、东林井郊古柳树(干枯)、四义村老槐树、西蒿草洼黄栌树、张家庄古柏、水洼村600年核桃树、大河西老槐树、杨村老槐树、池下古槐、寺润古槐、华严寺老槐树、玉泉东岳庙老槐树、上郊村老槐树、九光油松、脚头油松、马武寨二仙庙油松、灵岩寺古柏、曹庄老槐树、卓洼老槐树、大佛像掌油松、寥池红豆杉、甘河龙王山古檀、侯家掌千年河北杨、河头庄老槐树、五行山白皮松、云峰寺老檀、杨子掌油松、下南掌千年油松、沙河老槐树、义门老槐树、北四渠油松、洼窑油松、西沟老槐树、德义老槐树、北马村、南河村白皮松、西河底村白皮松等。 </p><p class="ql-block"> 沁水县坪头村有“六槐一松”、南庄村有“六柏五槐一松”,台亭村有“六槐一连”------</p><p class="ql-block"> <b>这些树树龄大都在五百年以上,许多甚至超过千余年。 而这只是数千棵古树中的一部分,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它们进行了挂牌保护,但有的古树虽然年久名贵,但依然没有挂牌和保护起来。有的花钱进行了保护,被砌上了围墙包围起来,周围打成了水泥地面树根被水泥裹得严严实实,更有甚者用钢架为其搭上了雨棚,造成古树的枯黄和干死,恕不知这样的保护实质上已经背离了古树自然生长的法则,看了实在让人揪心!理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当地基层组织的高度重视。</b> </p><p class="ql-block"> <b>我想用赵雪梅先生在《古树苍烟》开篇中引用的周涛名句来结束我的《太行神韵 “树”领风骚》。“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他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b></p><p class="ql-block"> </p><h1 style="text-align:center;">后 记</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太行古韵 “树”领风骚》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后,当天转发量达2000余次,《方志山西》、《广电论坛》等媒体小编们以及晋城市人民政府市长刘峰先后在微信第一时间转发了此文,《方志山西》编辑采访了作者并在文章后添加了采访编后语。摘录如下: </p><p class="ql-block"> 大家看完是不是和小编一样 ,特!别!惊!讶!随后小编找到这篇文章的作者:焦语录 。做了一个简单的小采访 :我是2000年开始关注晋城古建的,后来逐步对古树产生了兴趣!晋城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他不尽表现在人文,历史,建筑,最有特色的应当是古树名木。只要是媒体和朋友说那里有个古庙或者古树,我肯定会推脱一切应酬和事务,星期天去拜访古树。我和古树会像看望老人一样地,对话,谈心,拔掉它身上的钉子,解掉它身上的绳子,把烧香的香炉放远一点,告诉村干部不要用水泥把地面铺设了,等等。保护古树不是花钱修围墙,上栏杆。而且要给古树更多的空间和土壤,让它更好地呼吸和吸收营养。这是一个历史老人应该得到的尊重!这也是我写《太行神韵“树领风骚”》的初衷!近几年来,我呼吁成立晋城古村落保护协会,得到的几个好朋友和古建爱好者的赞同和支持。2017年6月20日晋城古村落协会挂牌成立。我将利用更多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投身于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公益事业中。</p><p class="ql-block"> 特别说明:《太行古韵 “树”领风骚》成书后,许多好友发来消息,希望尽量把更多、更全的晋城古树收入其中,有的网友干脆把照片发来,但书的容量有限,不可能在书中完全展现,只能挑选出树龄最长、树态最美、树种珍稀、频临灭绝的古树作为晋城古树“三十之最”来展现,经梳理筛选后加增至百余棵,剩余的只能简单罗列出一部分较大的古树名木编入其后,仅供读者参考。</p><p class="ql-block"> 此版本为2018年6月中旬补充内容后由《美篇》南京蓝鲸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再版出品。特别感激的是《方志山西》小编彦利和《晋广论坛》小编谢昕宸在网络上媒体上的支持,还有北京华云物联技术有限公司赵永忠经理和晋城市古村落保护协会张永利会长等,他们和我的家人一样在精神上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信心。书中使用的网络媒体上的市慈善总会会长赵雪梅和微信“周末好兄弟”朋友圈及好友等数张照片,在此一并致谢!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难免有误,敬请谅解! </p><p class="ql-block">(原创作品,版权独有,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请勿擅自拆分引用。焦语录,电话13593349418)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