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无题》画马作品的讨论

霜枫羞花*侯辉

<h3>丁鸿艺作品</h3> <h3><br></h3><div>一幅《无题》画马作品的讨论</div><div><br></div><div> 日前,当代画马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丁鸿艺先生的一幅《无题》画马作品在画院学习群中讨论的十分热烈,生动反映了画院自由开放的治学理念、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学风、热烈浓郁的学术氛围,其中不乏思想火花,启发着画马人的艺术思维。不忍此内容被刷屏淹没,遂辑录整理如下(每一自然段为一人发言,略去发言人,保留聊天文字的原生态,谬误处请见谅)。</div><div><br></div><div> 丁鸿艺此幅作品不仅笔墨佳,意境更胜一筹!</div><div> 丁哥这副动态氛围都很好,感觉马缰绳太紧了。像被雷击中了,想跑又跑不掉。不画马缰绳更好些吧。</div><div> 我也说过这个问题。栓缰绳可以,但应足夠松驰,让馬有较大活动空间。</div><div> 缰绳应松驰可是一个绝妙的、功在画外的想法。</div><div> 我的看法不同,就这幅画的技法而论,不得说的,意境也表达出来了。但我看了并不舒服,马是自由的,我们就歌颂马的不屈不挠,百折不回,不论千难万险,勇往直前,给人力量,鼓舞精神!但这幅画表现出的令人痛心,似乎它在呐喊,拼命,违背了艺术的本意,看了许老师纪老师的马,心里激动鼓舞人心。看法不一定对,但是我的感受。</div><div>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心里状态的反应,是画家本人的一种抒发,另外有时候一张画并不是事先就绝对设计好,有可能画着画着就觉得需要往上加东西,偶然画成也不例外。我觉得面貌场景应多变这种情况亦数正常。</div><div> 争脱束缚的不屈精神过程中,马所表现出的精神层面的暴发力给予人的感染,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 我感到是上乘佳作!</div><div> 我想丁哥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吧</div><div> 为什么要拴住它呢?那根柱子有什么用?</div><div>在我看来下一秒木桩与缰绳已不复存在</div><div> 此画缺憾只是缰绳画紧了。其意境可由观者引伸想象,所以我没有作题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据马状态,理解应是正能量!</div><div> 木桩不单纯是木桩,本意应是想起到支撑辅助画面的作用,缰绳则是将二者联系起来。</div><div>但如果是一个故事中的情节,比如连环画的表现,倒是蛮好。</div><div> 其意境可由观者引伸想象,所以没有作题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div><div> 题款位置在桩顶部独具匠心,加长了桩的长度,又使款与画面融为一体</div><div> 我十分赞同侯老师的见解,此图确实是构思合理的上乘之作</div><div> 如果去掉木桩就好了。</div><div> 你的意思似乎是馬不能拴、不能骑了,更不能去冲锋陷陣了。那么馬如何与人类一同创造文明社会?</div><div> 各位老师,只是讨论作品,是我个人的感觉,丁老师画得很好,前面我也说了意境也表达出来了,马被拴起,雷鸣电闪,它在挣扎,在痛苦,都表达出来了,从画面该体现的都达到了。从水平来说表现手法技法值得我学习,但我看了並不觉得舒服,很难过。这也许是艺术的感染力吧!这幅作品已深深地打动了我了。</div><div> 近日,有关马的回忆录(回忆录节录略),说到挣脱栓马桩问题上面是我写的草稿。</div><div> 老师是在讨论作品,不是马拴不拴的技术问题。</div><div> 我是在说我的马当年经历过如同丁老师所画的场景,我的马当年就是这样挣脱的</div><div> 您的马挣脱了,要挣不脱那又怎样了。</div><div>我用红线标出了我的马是怎么办的。当然,马和马是不一样的</div><div> 我爱画马研究院,更爱许老师,爱各位画马的各位师兄师弟们,所以畅说欲言,得罪各位了,请多多包涵!</div><div> 群里大家讨论热烈,抒发自己的观点应该是个好现象。许老师也主张畅所欲言的。</div><div> 一说到马我就兴奋,说错之处大家理解啊,我瞎写着为自己解闷的,就不发给您啦,谢谢您</div><div> 这幅画,我这样简单理解:天空中彤云密布,电闪雷鸣,草原上暴风雨将至。骏马昂首嘶鸣,呼唤它的主人去做什么,每个人生活不同,经历不同,引伸不同。至于栓马桩、缰绳,即起到构图作用,也暗示了马与人的关系,有缘故。</div><div> 嗯,虽然七嘴八舌,但这是一副难得的佳作!</div><div> 揭示了当今一些部门用人机制存在弊端</div><div> 怎么一个画还联系到了用人机制?</div><div> 唉,凡是骑乘和工作的马大部分时间都是要栓的。马的命,人注定</div><div> 落款可以用“不羁的心”</div><div> 惊涛拍岸寂,骤雨迎风离。多少豪杰一时起,古今岁月俱往矣。人生变幻长且短,我辈前程论朝夕。</div><div> 我觉得有点斜的木桩很好,缰绳与木桩和马形成的角度也很好,唯一觉得不足的是闪电不应止于马头,而是穿过马头形成交错,让人觉得闪电在远一点,与马回头的眼神形成一种暇想的空间。个人观点,老师们批评。</div><div> 感谢大家对这幅画的解读,实际我想的如侯辉所言,就是 争脱束缚的不屈精神过程中,实际每个画家都想有自己的东西,但这非常难,走入和走出都是不宜,想创新那更是不宜,我现在还没有自己的东西,只是一个跟跑者,这就像我们练书法,先从贴开始,你如果连贴都达不到要求,那又从何谈起,许老师常说:鸿艺要创新,你要多借鉴如凤鸣,树兵,福芳,将勋的长处丰富自己,这对我的启发很大,谢谢大家,谢谢我的师兄弟们</div><div> 丁老师只是画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场景太多了,或许它是受惊了,或许象许老师想的那样,难道画家就不能去表现这一刻了么?</div><div> 意境在于想象,也许它在提醒沉睡的主人,狼来了</div><div> 丁哥一幅新作带来了少有的热议,画的意境很好,主题就是惊雷闪电中的马,表现出了马在雷电中表现的惊恐和不安。觉得有些争议的就是这个直立的木桩,有些引人注目。如果木桩被马的缰绳瞬间拉弯或者折断就更加生动。可能丁哥画画开始并没有想到画这个木桩,画完后想让画面更生动临时起意画上去的,我这么觉得。画的非常棒,值得去学习</div><div> 丁哥的所讲实在、也是我心中一直所思索的,谁不想拥有自己的东西,做梦都想,也是一个有志画家的终极追求,但这不是想有就有的,首先要一用十二分的功夫打进去、何其难;又要用浑身解数打出来、只有如武术内功修练好了,领悟钻研其精深的修为,才能很好地博取各家拳法的长处,丰富自己最终拥有自己的东西。</div><div> 画马感悟二: 绘画拼的是韧性、悟性和才情,最后的结果就是综合修养和纯真的自我。 所谓韧性,主要是坚持,多年持续不谢的从事一件事,才能由量变到质变。期间因为有大量机械而枯燥的重复训练,所以坚持很重要。一曝十寒和关键时候的放弃,会使自己回到原点或始终不能突破。技与道的关系就像一个瓶子漂浮在汪洋大海中,瓶子里的水就是“技”,海水就是到“道”,只有努力把瓶子里的水注满溢出,才能融入一个广阔自由,无拘无束的境地。在这之前,会始终局限在瓶子里面一个狭隘的小圈子里而不自知。艺术首先是技术,对笔墨的把握,对纸张毛笔性能的把握都是基本技法。这个根基越牢靠,将来发挥的余地越大。悟性和才情是指艺术天赋,所谓灵性,这点人和人还是天生不同的。有的人天性敏锐,感触细腻,有的相对迟钝一些。也有少部分难以开化。虽然后天训练能补救一部分,但艺术感觉确是与生俱来的。有道是勤能补拙,多看,多练,多动脑会有所得。所谓多看,包括观察物象,欣赏古人佳作,学习优秀作品技法。师法自然,师造化,还要师古人,包括同时代的优秀作品。见多识广才不会固步自封。多动脑,作画最怕没想法,循规蹈矩。眼高手低不可怕,可以通过多练手提高。可怕的是眼界上不去。眼光低,别的都无从谈起。</div><div> 丁哥的这幅作品笔墨造型自然精妙,意境如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让观者引申出无穷的想象,我想这就是一幅作品本身的成功之处,作品最忌的是一览不余、平铺直入、读者索然无味、又味同嚼蜡!另外,各老师及师兄们绘画风格各异:要好好学习?</div><div> 纪老师说的太好了,读了一遍赶快收藏,作为指导和激励自己的范本。</div><div> 龙岂池中物 乘雷欲上天!</div><div> 丁老师的观点我十分赞成,书法有入帖才能有出帖,许老师的水墨马达到的高度作为范本学习最好,很羡慕您学到的,一直在关注。</div><div>所谓的雷电只是烘托气氛而已,而绝非是被雷电说惊吓,对于龙马而言有何惧哉!</div><div> 耿杰民,年届68岁(1951出生),曾在内蒙插队多年。他学画馬近于零基础,但是凭着他对馬的炽热纯真之情,以及他那段难忘的生活积累,加之不懈刻苦的努力,其绘画进步很大。其精神值得学习!</div><div> 体会全面深,对作学问无论是初学还是在路上的都有豁然开悟的感觉。同时,还看到,纪老师善于总结自己的习惯,这一点我觉得太重要。表明画的过程是离不开动脑的。尤其画了多年,不出成绩的人,一定是一个不善动脑,不善总结的人。对照纪老师差距很大。诚心地向他学习!</div><div> 纪老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学习心得提供给大家,令人感动,更值得我很好的学习。</div><div>耿杰民同志年令这么大了还这样努力,向耿老学习,致敬!</div><div> 深入的生活体验!坚韧的学习精神!崇高的人格品质!对绘画无比的热爱!定有大作为</div><div>马:源于生活、动势雄悍!学习了</div><div> 将勋所言极是,真正的戰馬在炮火中仍将冲锋陷阵,一往向前无所畏惧!</div><div> 凤鸣先生的“画马感悟”是真悟!区区数百字,却是用了几十年的实践、思考、探索、苦求得来的,不易呀!也正因此,“悟”得极其准确、入理、概括、深刻,值得画马人细心体“悟”……</div><div> 许老师好!刚从外面回家,谢谢许老师及各位前辈老师的鼓励!我仍在学步中,感谢许老师的不断指导和鼓励,此几副草图也是经许老师的再费精力批正所有,谢谢许老师!耿杰民仍将忘尘追随各位!</div><div>。。。。。。</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