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春雨连绵忆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亲音容驻我心</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桃花依旧笑春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化作春泥培新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当过节,我都忍不住想起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母亲没有读过书,却始终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b><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亲生在深山、长在深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山村妇女。虽然她自己年小时因家境贫寒,从来没有上过学堂,但她始终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自从我有记忆以来,她一直关注我的学习,时常会提醒我先做完作业再玩耍,让我养成好习惯。我清晰地记得,每次当我把奖状拿回家时,她都会乐哈哈地亲手将奖状糊在家里最显眼的壁板上,好像那是她的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2年,我考上巍山中学(属浙江省东阳市),高小毕业的父亲认定我继续读高中没有用处,因为本村以前几个高中生都没能考上大学,照样在家务农,就以家里没有钱供我读书为理由,暗地里帮我找好一位竹编师傅,想让我学竹编,坚决不让我上高中。但是,母亲告诉父亲,整个白溪乡只有9个人考上巍山高中,我能考上,是她的骄傲,不是负担。为了打消父亲的顾虑,她向父亲承诺,我读书的所有费用由她一人来承担,不需要父亲离家赚一分钱。在母亲的坚持下,父亲才勉强答应让我上高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上高中3年和大学4年期间,母亲兑现了她的承诺。她不怕苦、不怕累,靠砍柴、割草、摘茶叶来赚钱,供我大学毕业。那些年,我放学回家,邻居们常告诉我,母亲时常躬着身,一天来回走几十里路,上山砍柴、卖柴,还要时不时忍受父亲的怨言,告诫我一定要好好读书来回报母亲。我清晰地记得,在暑假期间,母亲、妹妹和我等三个人为了帮我挣学费,头顶烈日,冒着酷暑,在茶场割肥料草、摘茶叶来赚钱的情景。这一幕幕,我铭记在心,仿佛就在昨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母亲很传统,却丝毫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b><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亲出生于1931年,成长在封建旧社会,严守三从四德。在我的脑海里,每当冬天寒冷季节,因为父亲怕冷,母亲每天总是把热腾腾的早饭端给父亲,让他直接在床上吃,睡到中午再起床。但是,母亲又与山村传统妇女完全不同,丝毫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母亲晕车,每次坐车都呕吐的厉害,当年没能来江山,参加我的婚礼。但是,在我的女儿出生时,她却主动向我提出,来江山带孙女。那年,我带着65岁的母亲第一次坐长途汽车。虽然她在老家上车前服了预防晕车的药物,7个多小时的路途还是吐了10多次,到江山时,脸色已经变得雪白。虽然她听不懂江山方言,也听不懂普通话,但能通过肢体语言,与周围带小孩的江山本地人友好相处。母亲非常疼爱孙女,小孩睡着了,都舍不得离手,还同我说,小孩放到床上睡不好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母亲很坚强,心里总是先想着别人。</b><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亲历经两次生死劫难,为了不影响我工作,都叫家人瞒着我。第一次,母亲在收稻谷时不小心从二楼平台滑落,她说身体没有大碍,用不着去医院。兄长不放心,坚持拉她到巍山镇医院做检查。做完检查,母亲却坚决要求兄长当天就送她回家休养。那一次,她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才能下地。第二次,母亲因劳累过度,身体虚弱,在喂猪时,头朝下,掉进2米多深的猪栏里,也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才能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外地工作27年,唯一一次让我因为她向单位临时告假,是在2015年生命垂危之时。那年6月26日晚,嫂子打电话告知我,母亲恐怕不行了。我随即向领导请假,次日凌晨赶回老家时,母亲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我和家人立即将母亲送到巍山医院抢救。经过全身检查,母亲患有严重肺气肿,呼吸衰竭,是长时间慢慢累积的。通过7天人工呼吸机的支持和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母亲顺利摆脱了呼吸机,身体状况略有好转。为了替儿女省钱,她坚决要求出院回家。我同家人商量后,尊重她自己的选择,让她出院回家治疗。在氧气和药物的作用下,母亲好像渐渐地恢复,一顿能吃一碗稀饭,一次能吃一个火龙果。我心中暗喜,坚信会有奇迹,母亲能转危为安。7月19日,母亲让我先回单位上班,我答应她过5天等休息日再回去看她。不曾料到,7月21日凌晨1时42分,嫂子打电话给我,告知母亲呼吸微弱,恐怕不行了。我本能地告诉嫂子,让她将母亲转成侧身,并轻轻拍打母亲的背部,帮助她将痰咳出。没想到1时57分,嫂子打电话告诉我,母亲走了,享年85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为人处事,乐观向善,身上的美德数不胜数,她的言传身教是我一生最好的老师。母亲将永远活在我心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发表在2019年10月12日《今日江山》内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公开发表在2021年11月27日《农村信息报》(国内统一刊号:CN33-003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0多年前母亲纳的布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美篇号:36739907,喜爱摄影、音乐、乒乓球、旅行和文学,衢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衢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欢迎美友互为关注、互相学习、互享快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