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目送——读《目送》有感二

🌸轻盈🌸

<h3>1. 你曾很委婉地对他说:“我四十岁了,你不必牵我的手过街。”他说“好”,到了过街,他的手又伸了过来。后来你又很严肃地告诉他:“我已经五十岁了,你真的不必牵我的手过街。”他说“好”,到了过街,手又伸了过来。他的手,肥肥短短厚厚的,很暖。</h3><h3><br></h3><div>然后有一天,一个个个儿很高·腿很长很瘦的年轻人,就在那光天化日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很认真的对你说:“我已经十八岁了,你真的应该克制一下要牵我手过街的反射冲动。”</div><div><br></div><div>你当场愣在那里,然后眼泪巴巴流下,止不住的流。儿子顿时觉得丢脸极了,大步蹿过街到了对面,两手抄在裤袋里,盯着自己的脚尖,一副和你毫不相干的样子。</div><div><br></div><div>2. 秘书递过来一张小纸条:“议会马上开始,要迟到了。”可是,信箱里有十八岁的儿子的电邮,你急着读:…………</div><div><br></div><div>秘书塞过来第二张纸条:再不出发要彻底迟到了,“后果不堪设想”。你匆忙地键入“回复”:孩子,原谅他,凡事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我要赶去议会,晚上再谈……</div><div><br></div><div>议会里,一片硝烟戾气……这时候,电话响起,一把抢过听筒,以为十万火急的数据已经送到,你急促不耐几近凶悍地说“喂”──那一头,却是他悠悠的湖南乡音说:“女儿啊,我是爸爸──”慢条斯理的,是那种要细细跟你聊一整个下午倾诉的语调,你像恶狗一样对着话筒吠出一声短促的“怎么样,有事吗?”</div><div><br></div><div>他被吓了回去,语无伦次地说:“这个──这个礼拜天──可不可以──我是说,可不可以同我去参加宪兵同学会?”</div> <h3>这两段话是《目送》里的原文,作者没有用多么深沉复杂的字眼,却把父母与子女之间,在日常相处中的微妙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br></h3><div><br></div><div>就如龙应台这样聪颖睿智的大才女,面对日渐长大的儿子,都心生惶恐,重要的会议马上到时间了还要挤几分钟看完儿子发的邮件,却面对父亲的同学聚会,需要一再申请才会有时间。</div><div><br></div><div>是习惯使然?还是付出的一方始终处在被动的局面,等待被人想起,召见?</div><div><br></div><div>父母细小卑微的爱和子女理直气壮的回应,在作者的笔下无形中形成鲜明对比,浓浓的关爱和落寞掺杂其中,引起人的共鸣和思考。这两段话一度对我的震撼很大,我甚至从中读出了一丝丝淡淡的讽刺意味。</div><div><br></div><div>你是否也有过像文中描写的这样的经历?这种在我们不经意间忽略掉的小细节,也曾发生在你的身边?</div> <h3>父母这种出于本能的关爱呵护,无关年龄,不分场合,他们只一味遵从自己的内心,在紧要关头做出这些本能的举动。这举动不因你是少年,中年,或是老年有所不同,在父母眼里,你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儿女。</h3><div><br></div><div>试问,这是幸福?还是烦恼?</div><div><br></div><div>这些平淡无奇的文字里总能折射出出淡淡的忧伤,让读者在这忧伤里去品味,去沉思,去感悟,这大概就是龙应台文字的独特魅力吧!</div><h3><br></h3><h3>这本书包含了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h3> <h3>作者对亲情的描述,对生离死别的经历,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呢?一本《目送》道出了多数人与父母,子女之间复杂的关系。</h3><h3><br></h3><h3>身为父母,我们都曾亲身经历过那个天大地大,任我闯荡的雀跃勇敢的心里历程。</h3><h3><br></h3><h3>身为子女,我们应该体谅父母对儿女那份痴缠牵挂的深厚心意。</h3><h3><br></h3><h3>为人子女时,与父母的关系从依赖到厌烦,从嫌弃到唠叨再到感同身受,最后懂得父母真正的涵义。</h3><h3><br></h3><h3>为人父母时,对子女的爱总是义无反顾,始终都是宠爱再宠爱。</h3><h3><br></h3><h3>《目送》告诉我们,无论父母子女,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我们唯有潇洒的放手,带着祝福亲眼目送他们或坚毅或佝偻的背影,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力量。</h3><h3><br></h3><h3>而面对生离死别,那些人生中的重大时刻时,我们也会茫然、不知所措,那么看《目送》吧,从龙应台的文字中去找寻我们不得而知的答案吧,她也许会为你解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