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国内学医时,一个外科老师跟我们讲,在学校的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毕业后分到哪里, 因为当时中国的医生最终由医院培训。如果留在附属医院,临床技能、学术水平会不断提升。而如果分到公社医院,几年之后变成吃吃喝喝医生,一辈子只能靠进修了。 美国医学生毕业后,可以申请全美的住院医师培训,而之后的专科培训也是全国申请。因此,教学医院必定尽其所能,培训好住院医师,否则太差就招不到人会被砍掉,不存在师傅保留不教徒弟的问题。全国也有统一的标准考评住院医师,达到一定要求才能毕业。总之,全美的医生同质程度比较高,收入及社会名望一直靠前,在美国人民最受尊重、最受欢迎的职业中,医生也一直排在最前面。当然,这不等于不会碰到一些奇葩的美国医生。</h3> <h3>一. 我的宝宝怎么啦?</h3><h3> 和国内直接从高中考入医学院不同,美国医学院属研究生教育,大学毕业之后再申请医学院。而大学的文科生选一些课之后,也可以申请。不少人已经工作多年又回来念医学院。我见过的有:密西西比河上的船长、退役的海军特种兵、厨师、农学院的助理教授,也有大学是学文学、历史、机械和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当然更多的是做过生物医学研究的,而最可怕的是有律师、医生双执照的,要是和医生打起官司更难缠。</h3><h3> 和我同级的一个住院医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游轮上表演跳舞。后来恋上了酒吧的经理,怀孕结婚生子。游轮出海的码头Galveston,正好也有医学院。她虽然看着是个地道的白人美女,但有印度安人血统,很容易申请到医学院,并获得专属奖学金。和我们一起培训时,已经有二个孩子。她依然年轻、漂亮、性格开朗,大家都喜欢她。养育孩子的方式绝对是美式的,小儿子还不会走路。每晚单独放在楼上,用对讲机监控。边上放一瓶配方奶,小孩饿了可以自己拿了喝。哭时爸妈上去看看有没有撒、拉,没有就不管。有一天晚上哭了一夜,查看了几次也没问题,就再也不理了。第二天早上她才发现,奶瓶盖子忘记拿掉了。</h3> <h3> 一年级住院医生的工作量与跳舞实在不是一个级别的,那时住院医生连续工作时间及每周最多工作时间还不像现在有限制。科里为了保证每人每月可以休息二个周末,不休息的周末常常周五、周日、周二连续值三个班,而值班前后二天门诊、病房、手术照常。所以经常连续36时没有什么睡觉时间,回家睡一觉,又是36小时。到第三个36小时、周三午餐之后下午的门诊,睏的睁不开眼睛,记得我一次问着问着病史时开始做梦,还有一次还冒出来一句中文。在极度疲劳之下,这位美女医生的戏剧性格也最终显示出来。已经是第一年最后一个月了。这天她在值夜班。急诊进来的从来没有做过产检的病人,都必须做一个超声确定预产期。她在给一个病人做超声时,一年来的辛酸瞬间涌上心头,眼泪如断了线的珍珠。在超声要求的暗光里,她一面不停地流眼泪,一面默默地做超声。病人吓得半死,"我的宝宝怎么啦?"……她人缘很好,全科的人包括系主任都关心、支持她。住院医师们也都鼓励她,跟她说第二年马上就到,会好很多。但是,她还是在一年结束之际放弃了。一开始还有消息,她在小医院的急诊室走穴养家,慢慢就断了联系。我们这一届9名住院医生,有1名曾经当选过密西西比小姐,因为男朋友没能来同一个城市,就没来报到。这下少了二个医生,值班数、工作量都增加不少,当然学习的机会也更多了。</h3> <h3>二. 子宫穿孔</h3><h3> 目前美国AA(平权)与反AA闹的正凶,双方各执一词,也让越来越的中国人用选票关心美国政治。亚裔男生在申请大学时是不利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亚裔占医学院20%, 远远超过~5%人囗比例,以色列裔也占很高的比例。有些族裔男性教育水平明显低于整体,也低于自己的女同胞。他们就很容易上医学院,自己也觉得很牛掰。K医生第一天值班就碰上不全流产清宫术,这是一个一年级可以主刀的小手术。我慢慢教他手术,病人突然开始大出血,我只好赶紧把他推到一边,迅速地做完手术。止血后,我让他重复体会一下手术过程,练习一下。但他觉得我抢了他第一次主刀的荣耀,非常不满的跟我说:"手术已经完了,我啥也没捞着干"。既然他不想学,我宣布手术结束。我跟他说,我不想你第一次手术就出事,他不以为然。两天后他跟另外一个三年级值班,同样的手术,一下子穿破子宫,创下出手术并发症最快的纪录。</h3> <h3> 二年级可以自己做刮宫手术,但是负责的三、四年级住院医师还是要在场把关。这天有个二年级住院医师,平时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没有等上级大夫就开始手术,碰巧就穿孔了。高年级的医生到场后非常气愤,术后让他去跟病人谈话。陪他前去的高年级医生一路笑回来了,因为他的开场白:"非常抱歉手术时穿孔了,但是绝对不是因为你是穆斯林而我是以色列人……"。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大家流传的段子。还是这对搭档,一起做剖宫产。上级医生反复交待,这个是艾滋病人,你主刀时一定不要着急,慢慢做,千万不要扎我手指。手术一直小心翼翼、紧张顺利进行,可是手术终于快结束时有点放松,他还真的不小心扎了助手的手指。这个有两个小孩的上级医生,气的嗷嗷的,服了一个月的抗艾滋病毒药,种种副反应,还得照常上班。好在最后没有染上艾滋病。</h3> <h3>三. 屠夫和艺术家</h3><h3> 我们轮转的一家私人医院,住院医师除了有自己的病人,也要帮私人开业的医生接生、手术,同时学习与公立医院不同的处理方法。每个医生都有一代代住院医师传下来的外号,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二个: 屠夫和艺术家。</h3> <h3> 外科手术讲究的是又快又好,但凡事都有度。正常剖宫产一般20-30分钟,特殊情况除外。而这位T医生常常是10-15钟做完,非常粗糙,所以赢得"屠夫"的外号。第一次上他的手术,他会告诫你:"不要帮我,除非我叫你"。他切开皮肤、筋膜之后,就不再用手术刀,每层都是拿手指扯开。我们只有在紧急剖宫产,一分钟之内要把婴儿剖出来,救命的时候才用这种方法。他是常规使用。在连续缝合时,一般助手会帮助把缝线收紧。他是把持针器飞过头顶自己拽紧缝线,上下翻飞、动作夸张。如果你像平时一样帮忙,他真的会扎到你。看到一些小的出血,我要帮他止血,他会笑着说:"son(儿子,老一辈美国人对下一辈亲切的爱称),不用担心,血小板会工作的"。<br /></h3><h3> 现在美国已经放弃高位产钳,中位产钳也用的极少,因为相对来说剖宫产手术更安全了。胎头后位比前位更难自然分娩,有一次他心血来潮要教住院医师用产钳转胎位。转完了拉出来一看,本来是正常的枕前位,硬被转成枕后位拉出来了。</h3> <h3> 有一次帮他做子宫全切,下腹部横切口进去。结果发现病人的子宫肌瘤很大、很多,有九个月怀孕那么大,切口太小子宫拿不出来。应该用正中上下切口,可以在需要时向上延长切口。现在再改切口就变成T型切口,跟他的姓Dr. T一致了,情何以堪。于是他开始用巾钳夹住子宫肌瘤一个一个向外拽,一时间血肉横飞,搞得技师、护士不停地尖叫。他谁也不理,飞快的拔罗卜。很快大大小小的的肌瘤装满了一大盆。子宫终于可以拉出切口,子宫全切顺利完成。最神奇的是,病人出血量也就比平常稍微多了一点,而病人因祸得福,只有一个美容刀囗——比基尼切口。</h3><h3> 那年他在值班时,去参加新奥尔良狂欢节Mardi Gras(超级星期二)花车游行活动。私立医院并不要求医生在医院值班,但是必须随叫随到,二十分钟之内到达。他被护士叫回产房时已经醉醺醺的了,把标写各个产妇情况的白板(那时还不像现在是电子屏幕)从墙上拆下来摔在地上,开始发飚骂人。护士们把他告了,医院给了两个选择:要幺被开除,要么辞职退休回家。这次他闹的太过了,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他不得不被迫退休。</h3> <h3> 这个医院另一位医生则是另一个极端,正常剖宫产平均二小时。不光长得英俊潇洒,从来都是西装革履、温尔文雅,对谁都客客气气,因此获得"艺术家"的称号。二小时是大家夸张的说法。谁也没有真正较真去记过时,但每次肯定超过一小时, 一个半小时也很常见,是所有医生里用时最长的。他会一层层慢慢切进去,尽量避免电灼止血,担心会增加感染。缝合子宫之后,如果还有小的出血,他不会去再缝或电灼,怕增加疤痕粘连。一般会压上一块温沙布止血,然后一边等待一边听音乐聊天。当然,他每次都会带自己的CD, 手术前开始放。过5分钟拿开沙布看,血止了进行下一步,没止继续压。他每层都会缝回原样,避免裸露的子宫缝合口引起粘连,强调平滑面对平滑面才能避免粘连。跟他一起手术,培养耐心,门诊有再多的病人等着, 也必须按步就班、慢条斯理。如果住院医师手术时动作太快,他会说:"急什么?赶飞机吗?"。我们常常担心,他一天看几个病人,诊所开得下去吗?</h3><h3> 住院医师培训时简单的操作多数是"see one, do one, teach one (看一次,做一次,下次你教别人了)"。都是住院医师相互学习,主治医生不会管的。他见我谦虚好学,花了一个小时,从消毒辅巾开始,一步一步教我正确的阴道分娩。他再三申明,他不会这么教别的住院医师的,让我受宠若惊。</h3> <h3>四. CPD(头盆不称)?</h3><h3> 有一位副教授,漂亮优雅、和蔼可亲、服务周到,病人非常喜欢她,有很多私人病人,是医院最忙的产科医生。上上下下关系都很好,对住院医师和学生也非常照顾。每年会把全科的医生请到她家的豪宅party. 她中年得子,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儿子,常常带到医院来查房。一唠起儿子,立马眉开眼笑,藏不住的幸福。住院医师如果有什么难事,先和她聊儿子,聊开心之后,什么都好说。儿子的事都是大事,如果不值班,必定尽早回家和儿子共进晚餐。</h3><h3> 一般都是住院医师帮她照看在产房的病人,她也尽量来给自己的病人接生。偶尔她有病人早上进产房,产程进展缓慢的病人,中午之后就不让住院医师检查病人,自己从门诊抽空来查。一开始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有一天早上查房时,有一个病人正好是她前天剖宫产的病人。住院总问我,剖宫产的指征CPD代表什么?"CPD——cephalopelvic disproportion (头盆不称)"。心里正纳闷为什么会问我这么简单的、平时考学生的问题。住院总笑着说:"教你一个书上学不到的英语吧:CPD是Cesarean-section Prior to Dinner(晚饭前剖宫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