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r> 2018.5.8.<br> 一早,驱车从市区出发,回家和父母一起吃顿饭。路过李庄菜市场,买了点黄瓜、西红柿、茄子还有一条鱼。一进家门,‘爹、娘,我回来了’我喊到。父亲面带微笑的应了一声。母亲满脸喜悦的问‘亮,渴吗?暖瓶里有水’。‘娘,不渴,刚才家里出来’我笑着答到。父亲在忙着搭建院子里黄瓜藤架。而母亲在厨房里忙着准备中午的水煎包子。一进门,包子的馅香扑鼻而来。。。<br> </h3><h3><br></h3> <h3> 母亲知道我喜欢喝水,便时不时的问我渴不渴呀,累不累呀什么的。而父亲则也在我耳边不停的唠叨‘亮呀,你年龄也不小了。平时要多注意爱护自己的身体。。。’</h3> <h3>老家的小院</h3> <h3> 人们常说:只要有父母在,你就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h3> <h3> 到家之后,我便和母亲一起忙活这中午的饭菜。父亲在院子里叮嘱:‘蒸上大米,亮子喜欢吃’。‘爹,没事。你们吃什么我都喜欢’我笑着答到。</h3> <h3> 以前,农村家里主要以白面,玉米面,红薯面和小米为主要食物。 家里很穷,一年当中也吃不上几顿白米饭,住在对面的是我三大爷家条件比较富裕,他是个党员,儿子又在县里学校任教,看见人家吃米饭的时候,我跟母亲嚷着不吃饭,要吃米饭,母亲非常疼我,因为我在家里排行最小,上面有三个姐姐,所以不惹我,总是劝我“等你爸回来咱就吃米饭。”不懂事的我总是惹母亲生气,看见哭闹的我,好心的嫂嫂总是分给我半碗米饭,这 样我才吃了起来。不管是父母还是姐姐都非常疼我,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是舍不得吃给我留下来。那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地做工,尽管做的是技术工,一年下来也挣不到多少钱,因为当时的收入低,所以家里的生活一直没好起来。 </h3> <h3> 记得那个时候,每逢放学或星期天,我们都抓的很紧,从不放过,成群结队到山上去捉蝎子,偷摘苹果、游泳,钓鱼所有能想到的和山上有的我们一处也是放过,到什么季节我们便会有什么行动。当时我们的中学属城郊乡第五联合初级中学,附近外村的同学也很多,我们村的男生算起来正好十三个,所以起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名称,“十三太保”最淘气的孩子也就我们七八个,其余的算是丈义吧!之后我们这群孩子又形成一个名字“风暴突击队”。在离我们学校不远的西边,有一片村时的苹果园,园子里有苹果树、李子树、梨树、桃树、板栗树和核桃树。所以这边果园里成了我们“突击队”功击的重大目标之一,园子里四周用石头砌着高高的围墙。当时,我们个个都是爬石墙的高手,从爬上到下来,必须得保证不能有一个石头掉下来,要不我们的行动计划就会毁于一旦。看园子的是村里两个五十多岁的中年老人,我们当时也非常怕他们,但在关键时刻,我们也不示弱,同他们斗争。我们采取的是“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战略方针,所以我们遇见敌人时会以最快最敏捷的动作离开“战斗区”。后来,我们采取了早出晚归的“战略”趁他们休息不防备之时进行活动。</h3> <h3> 到夏天,我们经常会到果园西南的马地掌水库去游泳,钓鱼,当然,这种活动是在背着父母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在我们五年级时,有二位同学中午吃过午饭,瞒着家人到红旗渠游泳,一名牺牲了。另一名还算幸运,饶幸逃脱。所以,父母不让我们去玩水,决不会轻饶我们的,为这我没少遭到母亲的训斥。记得有一次,水库里没水了,很多人都赤着脚到污泥里去捉鱼,我却被泥里的玻璃碎片划破了脚,捉来的鱼也不敢往家里拿,偷偷跑到屋里端了一盆水洗脚。洗了一盆血水,脚却肿的很大,母亲看见便带我到本村的卫生所进行消毒、包扎,母亲也没有过多的责备我,只是说了几句。 </h3> <h3>小时候总骗爸妈我没钱了 <br><br>现在总骗爸妈没事我还有钱<br><br>小时候在外面买了东西回家 <br><br>总是把价钱给爸妈往高了报<br><br>现在买了东西回家总是把价钱给爸妈说得很低<br><br>小时候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总是在爸妈面前哭着说<br><br>现在受了委屈回家要想着办法在爸妈面前保持笑容<br><br>其实 我们都长大了 可爸妈却变老了。。。</h3> <h3>祝愿天下父母:富寿安康,永远快乐。。。</h3><h3> 图文/亮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