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思考 成长 ——城关三小第三届语文课堂教学大赛小结

语笑嫣然

<h3> </h3><div>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四月的城关三小,柳绿花红,生机盎然。一年一度的语文课堂教学大赛在万紫千红的晚春拉开了序幕,1至5年级的18位语文教师在六天的赛事中各显身手,为我们呈现了18节高质量的语文课,给多姿多彩的春天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div><div> </div> <h3>  4月16日,早晨微寒,肖桂英老师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学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夏的热烈。她紧扣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从语言、动作中分析人物形象,以读代讲,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朗读,课堂上书声琅琅。</h3> <h3>  李鑫林老师执教《将相和》一课,从课题入手,紧紧抓住“和”字展开教学,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描写人物的方法,真正体现了学语文的教学理念。</h3> <h3>  王占英老师执教《桥》一课,开课从平利县城的桥谈起,找到了生活与文本的衔接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她在课堂上的淡定从容、雍容大气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h3> <h3>  李辉老师的课堂像他的人一样,儒雅平和,适时补充的资料,信手拈来的课外小知识,充分反映了他知识的广博。能遇上这样一个爱读书的老师,他的学生何其有幸。</h3> <h3>  这厢,我们还未从五年级老师精彩的课堂中回过神来,四年级组老师又自信登场了。陈少乾老师和陈礼梅老师同课异构,教学内容为《触摸春天》。教学中,陈少乾老师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而陈礼梅老师以关键词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慢慢品,细细读,听说读写的训练皆落实到位。罗俊老师执教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一文,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法进行小练笔,读写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感受生命的顽强。</h3><div> </div> <h3>  你方唱罢我登场,三年级的黄小兵老师和唐福莉老师的教学内容均为《可贵的沉默》一课。二人在教学中依据年段目标,科学设计流程,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方法多样,并关注了语言文字的运用,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br></h3><div> </div> <h3>  赛事进入第四天,二年级的老师呈现了三节轻松愉快的语文课。胡汉杰执教寓言《亡羊补牢》,开课伊始,以猜成语的游戏引入,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她的板书设计极为精炼,既概括了课文内容,又揭示了寓意,一目了然。程本琴老师在课堂上创设多种情境,猜想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对话,趣味盎然。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余伊老师在教学《小马过河》一文时,识字方法多样,且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扎实却不显枯燥。她在课堂上及时且充满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h3><div> </div> <h3>  一年级的六位语文老师中,有四位老师执教的都是识字六《古对今》。教学内容虽然一样,但四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却截然不同。</h3><h3> 代薇老师活泼亲切,极具亲和力,课堂上特别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善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h3><h3> 张远红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中善于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h3><h3> 汤显钰老师在课堂上极为温柔,用讲故事、寻字源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字。</h3><h3> 史存珠老师以游戏导入,学习前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各教学环节衔接流畅。</h3> <h3> 汪秀峰老师和章玲老师执教内容是识字五《动物儿歌》。两人在识字教学时都主要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汪秀峰老师在引导识字时抓住了形声字的特点,以一带多,扩大了学生识字量。章玲老师的课堂精益求精,不仅自己的评价语丰富多样,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br></h3> <h3>  六天的赛事精彩纷呈,18位老师的教学各有千秋。每天课堂教学完毕后,授课教师集中说课,听课教师踊跃发表看法,各抒己见,言利弊,找差距,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h3><div> 本次活动中我们收获了许多,也发现了不少问题。</div><div> 首先,教师课堂评价语的匮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丰富贴切的评价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指明方向,也是教师个人素质的展现。课堂上许多老师的评价语还停留在“真不错”“你真棒”等空洞模糊的阶段,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也不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div><div> 其次,教学语言不规范,缺乏科学性。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表述要精炼,用语要规范,指向性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有些教师在上课时,语言随意,表述词不达意,学生听了不明所以,降低了教学效率。</div><div> 第三,课堂上忽视了朗读的指导。语文课堂上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琅琅的读书声。可有些老师一味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忽视了学生朗读的指导。如果能把朗读和感悟有机结合起来,以读促悟,以悟促读,教学定会事半功倍。</div> <h3>  大赛已经结束,但思考还在继续,学习还在继续。我们由衷希望活动中的浓厚的学习研讨氛围能够在学校里继续延续,让更多的骨干教师发挥传帮带的辐射作用,让更多的教师能在城关三小浓厚的教育教学研讨氛围中更快、更稳健地成长。</h3>

老师

学生

课堂

教学

学习

教师

语文

识字

引导

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