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园 旧居 往事杂谈

佟永伟

<h3>一. 天津民园体育场坐落于和平区重庆道83号,是天津国际文化旅游景点“五大道”的中心。</h3> <h3>五大道很早以前是天津城南的一片荒芜的洼地。20世纪这里被划为英租界,英租界利用疏浚海河的淤泥修建道路,先后在这里建成了重庆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成都道、常德道等,在建造道路的同时,他们预留了一块用于运动、娱乐的空地,便是今天的民园体育场。近百年来他彰显着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城市历史与现实的一个缩影。年轻时我在这一代生活、学习、玩耍,感到十分的幸福和快乐。(上图左上角那块空地便是现在民园体育场的所在地。)</h3> <h3></h3><h3></h3><h3> 民园体育场建成后,各种活动和体育赛事不断。如1929年的万国田径运动会、1931年5月天津万国华捕运动会、1932年4月华北童子军运动会决赛、1934年4月万国越野赛和两英里竞走赛<br></h3><h3></h3><h3></h3> <h3>这是从体育场里边拍的一张照片,当时没有看台、围墙,只有一排灌木作围挡。远处的那座楼,便是重庆道我曾居住过的地方。</h3> <h3>抗战时期,英租界在民园大门前,现在的邮局小广场上,用油漆画了一面英国国旗的图案,以防日军轰炸。60年代我们手拿花环在这里练队形,准备参加在海河广场上的庆十. 一游行。</h3> <h3>1945年10月10日为庆祝抗战胜利在民园体育场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h3> <p class="ql-block">1945年,美军在民园体育场阅兵,准备上前线与日军作战。</p> <h3>这是1935年在民园举行的国际田径赛。图片上远处的建筑便是民园大楼,那里有许多我的小学发小。</h3> <h3>建国以后,民园体育场经过了多次的改造,增加了看台、主席台、休息室、健身房,一度成为中国足球的主场基地。</h3> <h3>原来的民园大门估计已有40多年历史了。</h3> <h3>民园体育场是中国第一个灯光球场,其灯架是用木质电线杆组成的。每当灯光开启的时候能把我家照的通明,基本上不用开灯了。那时的跑道是用煤渣铺成的,一跤摔下去膝盖上准要划出血道。足球场也没有草坪,就是硬的黄土,不定时有看门大爷浇一些水,就算是保养了。记得小时候经常跑进去,在看台上跑上跑下,活像个小马达。有时站在主席台上,背着手学着南方腔调装作领导在讲话,或在上面乘凉。</h3> <h3>小时候我在长沙路小学读书(后改名民园小学)因为离民园较近,所以体育场举办一些活动时就让我们学校参加,比如为足球赛捡球,作大型活动背景,打扫看台等。那时天津各系统的运动会都在民园举行,同时他也是天津足球队、河北青年足球队的主场和训练基地,那时看到他们训练都非常羡慕。因为在体育场附近居住,因此,我们的邻居、同学大都喜欢体育,也是因为体育锻炼让我有一个好的体魄,60多岁了,还滑冰、游泳、踢球。</h3> <h3>二. 民园体育场的北边是重庆道,东边是河北路,南边是大理道,西边是衡阳路,我的家就在民园体育场的对过重庆到74号(现在的50号)我的记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小时候常坐在露天阳台的石阶上看马路上的汽车,马车和过往的人群。体育场最早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每当有活动的时候,场内便响起赛马进行曲(以前没有运动员进行曲)不听都不行,直往耳朵里灌,可能喜欢音乐,也是跟从小听这首曲子有关。</h3> <h3>五六十年代的民园大门前的重庆道相比大理道还是很热闹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卖东西的小贩,他们肩挑、手提、推车、背驮串街走巷,边走边叫卖。白天有卖螃蟹的小贩,挑着两个大竹篓,知道我们爱吃这口,经常在我家门前叫卖。</h3> <h3>此外,还有推车修鞋的,卖冰棍的,卖报纸的,卖豆腐的,拉水车的,卖自制冰块的,磨刀的,卖日用百货的。</h3> <h3>夏天的晚上经常有推车卖水萝卜的,租书的,他们的叫卖声,现在我还深深的记得。</h3> <h3>冬天经常有提着木质的竹盒卖臭豆腐,酱豆腐的,正值吃晚饭的时候,听到叫卖声父亲经常让我下去买两块。</h3> <h3>胡同里也经常有吹着洋号卖糖果的,捏面人的,锔盆锔碗的。</h3> <h3>人们除了去黄家花园买蔬菜、水产品、大件的物品外,在自家的门口都能方便的买到自己所需的用品,食品。民园对过还有一个叫“松园”的食品店,各类应季的食品也很齐,记得一两毛钱就能买上一裤口袋的脆枣。</h3> <h3>鸟瞰皇家花园。</h3> <h3>黄家花园的奇峰照相馆和新华书店。</h3> <h3><br></h3><h3>有一年在民园门口重庆道上开了一个农产品展销会,大街上用脚手架和竹席搭建了高台,虽然显得有些笨拙,但当时给我们小孩带来了不一样的兴奋和欢乐。</h3> <h3>那时邮局的大厅里,常有一位老人为文盲的人带写信函。</h3> <h3>每当看到经常走过的修女和盲占卜师,心里总有些紧张。</h3> <h3>那时重庆道上还有较多的英式消防栓,平日为洒水车灌水。</h3> <h3>民园东边不远就是恭王府,解放后是中苏友好协会天津分会所在地,父亲经常带我去看苏联的彩色影片。</h3> <h3>每当槐树花盛开的时候,重庆道上的槐树常散发出浓郁的槐香。</h3> <h3>记得在我十岁的时候学会了骑自行车。在冬季的晚上用父亲的自行车,套腿骑,沿着河北路,大理道,新华路,马场道飞驰,自我感觉是在开汽车,那叫一个爽。</h3> <h3>大理道平时人很少,妈妈经常不让我们去那边玩,说有拍花子的,拍走就永远回不了家了。虽然没有见过拍花子的,但在文革中我在冬季的一个黑洞洞的清晨,抓到了一个强抱女青年的流氓(就在大理道河北路口处,下图)。看来人少的地方还是不够安全,算是应验了母亲的提醒。</h3> <h3>还有很多值得回忆怀念的美好时光和事物,因篇幅有限,就不再赘述了。</h3> <h3>三. 时代在发展,天津有了更多更好的体育场馆。2011年市政府把民园体育场改造成了休闲娱乐的广场。这是一个兼顾五大道历史风貌,融合体育与休闲、商务功能于一体的雅俗共赏的市民乐园,成为五大道又一靓丽景观。</h3> <h3>既是同学又是邻居一同聚在民园邮局门前,回望过去的幸福时光感慨万千。</h3> <h3>重庆道的老邻居欢聚在一起。</h3> <h3>青春流逝的如此之快,有时候从早晨起床到夜晚睡觉,你会觉得时间流的真快,难道是我们自己赶走了我们的青春。人家说人老了才会怀旧,看来我是真老了。看到民园,时常想起那时的我们,一起放歌于放学的路队中,嬉耍于课间的十分钟,打闹于民园中的看台上,闲谈在假日的街巷里.....。回忆是每个人与往事的连接方式,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回忆使我们更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也更加明白和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每个人的往事不同,每个往事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去守护住属于自己的回忆,不要让它悄然淡忘。我们怀念往事,更怀念那个美好的青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