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一中群芳谱(上)

Xu J. Xiong

<h3>序</h3><h3>揭阳一中,粤东名校,历史悠长,人才辈出,办学二百七十余年,贡献殊多,誉满国内外,堪称潮邑之骄。为弘扬一中优良传统,歌颂德贤,激励后学,乃以诗词形式,草成此篇。</h3><h3>一中名人繁多,不胜枚举,难以尽述,所列只为冰山之一角,但也可见一斑。</h3><h3>承蒙师弟魏铭提供素材,悉心指点,特此鸣谢!</h3><h3>鉴于学力所限,作品粗劣,欢迎赐教,无限感激。</h3><h3> </h3> <h3>念奴娇·陈小明 (调寄苏轼同名赋)</h3><h3> </h3><h3>名扬世界,赞小明、博学多才山伟。</h3><h3>深浸宝稀金属里,多少夜风云泪。</h3><h3>傲视星空,上天揽月,洒尽肝精髓。</h3><h3>鞠躬殚血,奋攀登竭心碎。</h3><h3>功绩至伟芳菲,云山高处,院士雄青翠。</h3><h3>科技结晶光璀璨,祖国栋梁无愧。</h3><h3>论引排三,发明创造,德智培材贵。</h3><h3>天资勤奋,育贤名校荣美。</h3> <h3>注:陈小明(1961.10.5--),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化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广东省&quot;十大杰出青年&quot;,国家&quot;百千万&quot;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h3><h3>主要从事功能金属配合物和聚合金属配合物超分子体系的分子设计、合成和结构与性能研究。研究成果在世界名列前茅。</h3><h3>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根据国家科委情报中心的统计,1996年陈小明在国际上发表(《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个人排行榜第五位,1997年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全国个人排位第三名。1999年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全国个人排位第三名。</h3><h3> </h3> <h3>满庭芳·孙裴谷 (调寄晏几道同名赋)</h3><h3> </h3><h3>海外传青,家乡授粹,岭东画艺师宗。</h3><h3>博收广学,独立一山峰。</h3><h3>几浴风雷暴雨,可恶是、日寇残凶。</h3><h3>三光画,唤醒民众,同敌忾惩汹。</h3><h3>讽权奸弊病,开弓左右,刺中要冲。</h3><h3>自嘲作,丐群抢食西风。</h3><h3>此恨谁堪与说,悲愁付、尽在图中。</h3><h3>门徒有,大江南北,德艺看啼红。</h3> <h3>注:孙裴谷 (1891-1945),著名画家,新加坡星洲美术学院创办人、院长。</h3><h3>先后在揭阳一中等学校任美术教员,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材。孙裴谷悉心培育美术人材,著名画家刘昌潮、王兰若、孙文斌等均出其门墙。</h3><h3> </h3> <h3>郑茂达</h3><h3>藏典躬耕三十年,寻珠找玉异珍编。</h3><h3>一图一号胸中炒,一画一符头里煎。</h3><h3>辨晰佚名还实目,澄清谬字写真篇。</h3><h3>继承传统探瑰究,整理资料挖宝研。</h3><h3>默默查询结银果,深深收集织金棉。</h3><h3>雄心壮志追魂曲,豪迈情怀谱乐悬。</h3> <h3>注:郑茂达(1930 -),荣宝斋文史专家。</h3><h3>郑茂达致力于荣宝斋的文史资料研究,澄清民间误传,整理、收集荣宝斋的历史,使得荣宝斋的珍贵史料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他先后撰写了《荣宝斋成功的秘诀》、《荣宝斋需要澄清的几个历史问题》、《荣宝斋与鲁迅、郑振铎》、《荣宝斋与齐白石》、《荣宝斋与张大千》、《荣宝斋与付抱石》等重要研究文章。</h3> <h3>踏莎行·吴峰(调寄晏殊同名赋)</h3><h3> </h3><h3>潮剧人生,著名导演。</h3><h3>童伶制度凄根铲。</h3><h3>梨园成果闪金光,张春郎奖荣花满。</h3><h3>多个头衔,星光耀眼。</h3><h3>功勋卓著芳名远。</h3><h3>烛光处好戏连连,传承艺术奇才展。</h3> <h3>注:吴 峰 (1930-2003),广东潮剧院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汕头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石涛艺术学会理事、汕头市人大常委。</h3><h3>导演了几十部潮剧,其中多部被拍成电影,获得多项奖励。</h3><h3>吴峰在潮剧废除童伶制,建立潮剧导演制度方面做出重要贡献。</h3> <h3>齐天乐·邢凤炳</h3><h3>(调寄周邦彦同名赋)</h3><h3> </h3><h3>敢挑重任香江去,鹏雁展飞环宇。</h3><h3>眼瞪方圆,耳听四海,传递精闻要素。</h3><h3>笔音似诉。写通讯无眠,记侨乡旅。</h3><h3>系列专谈,高专记者集心绪。</h3><h3>从山沟到城市,为谁频写续,把身相许。</h3><h3>三月时间,发篇数百,尽显才华流注。</h3><h3>表彰给与。奖努力开充,好新闻付。</h3><h3>为国倾心,不鸣声疾苦。</h3> <h3>注:邢凤炳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原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兼首席记者,享受局级待遇。</h3><h3>曾以&quot;侨乡纪行&quot;为题写了几十篇通讯并配照片,图文并茂。</h3><h3>在驻香港期间,曾在3个月里编发数百篇稿件,自己采写见报约近百篇,受到两次通报表彰。</h3><h3>出版专著《香港名人录》,还主持把《东方之珠扫描》的60多篇文章汇集成册。</h3><h3>担任《深圳特区报》海外顾问。</h3> <h3>七律.曾近义</h3><h3>风云一世赞声高,创建学科功卓豪。</h3><h3>敢站要岗无视苦,勇挑重任不辞劳。</h3><h3>培英研教生佳果,施政筹谋结硕桃。</h3><h3>开拓精神堪咏颂,德才兼备谱诗骚。</h3> <h3>注:曾近义(1920.8.4--2011.2.24),曾任湖南师院附中教导主任、代校长。</h3><h3>历任广东法商学院讲师、副教授,华南师范学院化学系主任、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广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h3><h3>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常委,广东省主委。政协广东省第六、七届委员会副主席。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委。</h3><h3>著有《自然辩证法讲义》(1978)、《自然辩证法总论》等。</h3><h3>在华南师范大学创建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h3> <h3>过秦楼·陈文希 (调寄周邦彦同名赋)</h3><h3>誉满东方,名扬环宇,博士荣衔辉璨。</h3><h3>悲鸿盛赞,总统勋章 ,大作浪涛深远。</h3><h3>风土民情题材,生活交游,奇思充满。</h3><h3>草木鱼虫秀,凤鸾飞鸟,活龙真现。</h3><h3>自幼起、美术情痴,藩篱难阻,敬学名师勤勉。</h3><h3>猿猴跳跃,鹭鸟高翔,魄力厚丰惊叹。</h3><h3>艺贯中西,立身传统根源,吸夷精炼。</h3><h3>探求精神贵,传美育贤德善。</h3> <h3>注:陈文希(1906-1991),南洋中国画的传播人和奠基者,被誉为"东方毕加索"、新加坡画坛巨擘。</h3><h3>他的水墨画和油画作品受到著名画家徐悲鸿的赏识和赞扬。称其"大作魄力雄厚,戛戛独造","足下今日所造,已无敌于中国,岂可量哉!"。</h3><h3>作品被英国伦敦画室杂志选刊,被列为中国十大画家之一。</h3><h3>陈文希在中国、在整个华人世界有巨大影响,在世界艺坛,更是占有不可抹煞的地位。陈文希在1964年获得新加坡总统尤索夫授予的公共服务勋章;1975年,新加坡大学特别授予他"名誉博士"荣衔,成为首位获此荣誉的画家;1980年获得台湾历史博物馆颁发金章;1987年获得亚细安文化及传播奖。 </h3> <h3>绮罗香·洪子诚</h3><h3>(调寄史达祖同名赋)</h3><h3>三尺方台,鞭挥笔舞,纵论歌词春暮。</h3><h3>情系新诗,探索聚神关注。</h3><h3>读大二、概况终成,接连在、名刊登付。</h3><h3>发杂文、 佳作如流,人民日报伴多路。  时新科室参建,文学当今综述,最早研著。</h3><h3>教作精良,获奖励扬眉妩。</h3><h3>新诗史,独领风骚,论著有、作家评趣。</h3><h3>国内外、讲授精华,得频频好语。</h3> <h3>注:洪子诚(1939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诗及比教文学研究。</h3><h3>发表论文40余篇。</h3><h3>参与编写《中国新诗发展概况》,《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中国当代文学》。学术著作有《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和《中国当代新诗史》(与刘登翰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等。编辑出版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等教学和研究参考书</h3><h3>北大中文系当代文学研究室创建人之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