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走进醴陵星子灯</h3> <h3>姜湾小学209班的同学们利用节假日,分小组到醴陵市白兔潭镇田心村进行实践活动—走进星子灯。</h3> <h3>感谢田心村张辉书记在休息日特从家里赶来热情接待我们,并全程陪同详细讲解。</h3> <h3>我们真幸运!正赶上中央电视台来田心村录制节目。</h3> <h3>民间舞蹈星子灯展示室</h3> <h3>溯源历史星子灯让我们刮目相看。</h3><h3>醴陵民间舞蹈"星子灯"是我国目前独一无二的一种龙舞,是中国最古老的火龙舞之星子灯"开创和流行于我市花炮生产主产区一醴陵东乡地区。</h3><h3>民间传说,明永乐年间,醴陵市东乡瘟疫流行,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善医术的明朝军师刘伯温发明治疗方法,即将硝磺和树皮混杂在一起,放在房屋内的厨房、厕所、猪栏等角落用火点燃进行消毒祛瘟。有智者受炮竹引子的启发,将硝磺、树皮和炭等制成"捻子",夹在木制的手把上,且三五一组将手把上的"捻子"点燃,在房屋前后来回跑动,随意变化队型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手把上的"捻子"点燃后绽放出点点星花,舞动时星花缕缕似火龙在空中飞舞,蔚为壮观。在历史的岁月中,我市世间艺人不断地对"星子灯"的道具和队形进行休整和规范,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今天民间舞蹈"星子灯"的完整结构,极具醴陵民间特色。经权威专家初步考证,"星子灯"系花炮产业文化的起源。"星子灯"的形成,引发了炮竹生产的历史性变革,产生了它的分支一一花炮,从而确立了我市是中国花炮产业主生产区的地位。</h3><h3><br /></h3> <h3>观看录制星子灯的来历、制作和表演的DVD。</h3> <h3>听听介绍吧</h3> <h3>张叔叔详细的介绍可有意思了。</h3><h3><br /></h3> <h3>制作星子灯的原材料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物品和工具</h3> <h3>表演星子灯舞蹈的道具</h3> <h3>星子灯演出阵式之一</h3><h3>开四门</h3><h3>开四门是星子灯演出的开场套路,营造出一派喜庆热闹的气氛。</h3><h3><br /></h3> <h3>星子灯演出阵式之二<br /></h3><h3>舞梅花</h3><h3>用灯火模拟梅花盛开的灿烂祥和景象</h3><h3>星子灯演出阵式之三:</h3><h3>穿篱笆</h3><h3>演员次第穿插,模拟火龙在篱笆桩之间游动的顽皮和灵巧。</h3><h3><br /></h3><h3><br /></h3> <h3>星子灯演出阵式之四<br /></h3><h3>筒车挽水</h3><h3>模拟澄潭江边筒车循环挽水、稻麦丰收在望的农耕喜庆场面星子灯演出阵式之五</h3><h3>雷公打猪</h3><h3>模拟火龙化作雷公驱逐导致牲猪死亡的瘟神的情形。</h3><h3><br /></h3><h3><br /></h3> <h3>星子灯演出阵式之六:<br /></h3><h3>满江红</h3><h3>展示火龙舞动霸气十足映红整个江面的恢弘气势。星子灯演出阵式之七:</h3><h3>太极图</h3><h3>火龙蜿蜒盘曲呈现一幅威力无穷的太极八卦图形。</h3><h3><br /></h3><h3><br /></h3> <h3>星子灯演出阵式之八<br /></h3><h3>二龙戏珠</h3><h3>叙说取得胜利后两条火龙在江中戏要龙珠的欢快场景。</h3><h3>星子灯演出阵式之九</h3><h3>黄龙褪壳</h3><h3>队员排成两排,依次从外侧往内侧翻动,模拟火龙历经阵痛、获得新生的场景。</h3><h3><br /></h3><h3><br /></h3> <h3>星子灯演出阵式之十<br /></h3><h3>天下太平</h3><h3>火龙在波涛中欢快的戏耍,预示着又一个太平盛世的到来:队员快速变换位置,晃动手中的火把,星光在夜空中依次展示"天下太平"四个橘红的字迹。</h3><h3><br /></h3> <h3>星子灯表演队伍</h3> <h3>星子灯表演获得的荣誉</h3> <h3>熟知星子灯全套制作和舞蹈体式的老师傅,九十多岁啦!</h3> <h3>我们也来学舞龙!</h3> <h3>"星子灯"是民间舞蹈国的奇迹,更是烟花鞭炮产业的源头。<br /></h3><h3>唐朝贞观初年,醴陵麻石人李畋从火烧竹爆中受到启发,制作出第一只炮仗。随后又改进到以纸做筒,装填火药,以引线编结成串,制成增强节日喜庆气氛的鞭炮。从那个时候开始,醴陵东乡和江西上栗、湖南浏阳交界的三角区就成为国内最为著名的鞭炮产区。也是从哪个时候开始,白兔潭人民就和鞭炮结下不解之缘。"星子灯"的挖掘和再现,再次证明以白兔潭为中心的醴陵东乡不仅是鞭炮祖师李畋的故里,还是烟花的最初源头。</h3><h3>白兔潭田心人没有辜负李畋,也没有辜负"星子灯",他们大力发展烟花鞭炮企业,到2009年底,全村共有规模企业4家,产值达到2.4亿元,培育出宏顺等多个知名鞭炮烟花品牌,产品销售到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h3><h3>昨天,是烟花鞭炮使白兔潭人民摆脱了"脸朝黄土背朝天,吃饭靠老天"的困境;今天,是烟花鞭炮使白兔潭镇率先跃入全国小城镇建设五百强明天,还要依靠烟花鞭炮产业带领白兔潭人民在和谐美好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让我们继续共同努力,让"星子灯"这一朵艺术奇葩永久绽放在白兔潭田心的土地上。</h3><h3><br /></h3><h3>谢张叔叔的热情接待,我们学到了很多!一起合个影吧!</h3> <h3>张梓樱:现在指导星子灯排演和星子灯制作的师父是一个90多岁的老人家,他掌握了星子灯全套的制作方法和表演体式,但他说只能传给田心村的人,这么美好的东西应该让更多的人学习推广啊。</h3> <h3>李睿婕:星子灯表演的花样可真多有:扯一门、扯二门、扯三门、窜篱笆、黄龙脱壳、天下大平等等,星子灯的制作材料是一些很原始普通常见的材料,如土砖、枚子什么的,这些简单的东西却可以制作出那么美妙绝伦的星子灯,发明星子灯的人真聪明啊。</h3> <h3>巫加钡:通过张叔叔的介绍,将会把星子灯的整个制作流程的每一道工序都全部展示出来,让参观的人可以实际参与制作,希望下一次参观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星子灯。</h3> <h3>柳昀希:通过看看星子灯的表演,让我知道了星子灯就是一个集体舞,这个舞蹈需要表演者团结一致、配合默契才能把舞蹈表演得这么精彩。</h3> <h3>王永昭:通过这次调查星子灯.了解到星子灯的制作方法以及星子灯的表演形式,感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老人们说要将星子灯传授给下一代年轻人。星子灯真是经久不衰的瑰宝哇!</h3><h3>易梓暄:星子灯是在明末开始的,当时我们醴陵瘟疫比较多,当时发明星子灯是走家串户、辟邪、保平安的出发点。</h3><h3>汤唐:因其用硝、硫磺等物质制作而成,点燃后,火星四溅,明亮闪烁,有如天上的繁星,所以取名"星子灯"。我们应该了解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该保护这份异常。</h3> <h3>王海心:星子灯的形成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它从明朝流传到现在是无数人不断改进的成果,制作的材料很普通但加工方法极其复杂,上百年的土墙上的土熬制成硝,硫磺放竹硝筒再加上用手工纸做好的枚子,材料做好后,表演者们还要练习各种动作的舞蹈配合星子灯的燃放表演出各种阵式,这些真令人惊奇,难怪星子灯是我们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准备申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为我们醴陵人感到骄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