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石楼湾、太极湾、伏寺湾—晋陕峡谷沿黄公路之旅(四)

其乐鱼鱼

<h3>2018年4月16日—24日在春暖花开之际我们开启自驾黄土高原和晋陕峡谷沿黄公路之旅。此次行程路线为天津—盂县大汖村—祁县(住)—乔家大院—隰县小西天(千佛庵)—石楼县(住)—石楼湾—沿黄公路—清涧太极湾—伏寺湾—(乾坤湾)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住)—乾坤湾、清水湾、会峰寨—延安-杨家岭、枣园、宝塔山(住)—甘泉雨岔峡谷—志丹县永宁古寨—安塞(住)—子长县钟山石窟—沿黄公路、北国风光景区等—吴堡(住)—沿黄公路—黄河二碛、天台山景区等—府谷(住)—河曲—石径禅院、弥佛洞—偏关护宁寺—乾坤湾(包子塔湾)—山西老牛湾(住)—偏关—天津全程近3000公里。</h3><h3> 2017年竣工的陕西沿黄公路是沿黄河西岸修建的一条南北向公路通道。北起榆林市府谷县,南至渭南市华山脚下,它如黄河边上的一条绚丽的丝带,串联起了黄河沿岸散落的明珠,沿途景色美不胜收。在这800多公里的旅途中尤以延川蛇曲公园-太极湾,吴堡南-府谷 这500多公里是真正沿着黄河走的路最为漂亮,这条路历时8年建成,可见其艰辛程度。一经建成立刻成为自驾网红之地,被誉为陕西最美"1号公路"。</h3> <h3>黄河晋陕大峡谷,从山西偏关县老牛湾起,到与陕西接壤的山西河津市禹门口止,共长七百余公里。2005年,《中国地理杂志》将黄河晋陕大峡谷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并给出了这样的评语“黄色的峰峦似凝固的波涛,黄色的波涛似起伏的峰峦,黄河之水在这里演绎成了自然天成的黄河大合唱,尽显一种苍凉与浑厚。”</h3>此图将清涧至延川主要各湾做一标注 <h3>4月18日从石楼县出发经省道S321、县道X457,一定要走经前山乡和北庄这条乡路,虽然单车道,还有路基。新路正在修,不知什么时候能通。</h3> <h3>沿路景色</h3> <h3>沿着几年前修的石阶可到观景台</h3> <h3>  石楼第一湾位于山西省石楼县辛关镇,以前也叫花地湾,最佳观景点在马家畔村下方,马家畔村对岸为陕西省清涧县玉家河镇舍峪里村。</h3> <h3>  马家畔村座落在半山腰,全村只有三户人家,为亲兄弟,平日外人极少到来。一条坎坷狭窄的乡村公路从马家畔上方山顶通过。</h3> <h3>从山顶到马家畔村下方最佳观景点要步行下一段坡,大约半小时的路程。</h3> <h3>石楼湾的弯曲度几乎呈"句号"且可尽收眼底的大河湾。这个长达8公里的圆湾,入湾与出湾的直线距离仅有700米,近乎首尾相连,留给人无限的遐想。</h3> <h3>黄河第一湾的发现者是在石楼县教育局工作的郑化民。在2005年4月20日他跟石楼林业局的杨海青同行,下乡调查当地退耕还林的情况。他突然看到山下面黄河在这儿转了一个异常奇特的大弯,走下山,取两次才能取到全景。那天拍了近两个小时。</h3> <h3>石楼湾雄伟壮观而又清秀婉约,在万里黄河上独一无二,确实是一处极致美景。</h3> <h3>2005年4月24日,当时石楼的县委书记刘云晨看到了图片,当即喜形于色,说了一句“天下黄河第一湾”。第一湾便流传下来</h3> <h3>  黄河在晋陕峡谷段,总体流向为由北向南,自辛关黄河大桥以南6公里处,陡然向东,转了一道极为奇特的大弯。</h3> <h3>石楼湾雄伟壮观而又清秀婉约,在万里黄河上独一无二,确实是一处极致美景。</h3> <h3>弯内陆地以入弯与出弯处最窄,仅为700米,最宽处为1700米,最高处与水面垂直距离为196米,远窄近宽、远低近高,站在马家畔观看,水流酷似圆圈,山体极象飞碟,山上枣树密布,黄绿相间。</h3> <h3>石楼一侧,除马家畔为一缺口便于观景外,两边悬崖峻石、气势非凡、尽显沧桑。</h3> <h3>对岸是陕西的舍峪里村</h3> <h3>山上遍种黄河滩枣</h3> <h3>该弯水面宽阔,水流平稳,水面最窄处170米,最宽处430米</h3> <h3>自辛关黄河大桥至第一湾出弯处14千米,海拔落差仅为30米。</h3> <h3>请摄影师大伟为我们拍的</h3> <h3>一路辛苦到了,留张影</h3> <h3>第一湾发现者郑化民的亲弟弟,是现场两个摄影师之一</h3> <h3>向我们介绍第一湾的来龙去脉</h3> <h3>第一湾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成名天下闻。</h3> <h3>为了给游客拍照他就住在只有三个人的马家畔,所以能拍到最美的景致</h3> <h3>第一湾发现者郑化民到北京拜见华国锋,华国锋于2007年6月欣然题词:黄河奇湾。 </h3> <h3>小郑给游客拍照。由于道路不好走,就见到这几个游客</h3> <h3>石楼的义牒镇还是姜子牙的老家</h3> <h3>石楼县虽偏居一隅,斗城僻壤,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h3> <h3>愿到第一湾的路能修好,让更多人看到这美景</h3> <h3>从第一湾经花地湾过石清黄河大桥到陕西沿黄公路。过花地湾的乡路异常难走,没顾上拍照,建议来的人原路回到S321</h3> <h3>离开令人称奇的石楼湾</h3> <h3>过黄河左转上新修的沿黄公路奔延川蛇曲</h3> <h3>沿黄公路修的很好,虽然坡陡弯多,但和去马家畔的路比真是高速,不时还有观景台休息区</h3> <h3>无定河上的桥</h3> <h3>东风电站</h3> <h3>太极湾在位于陕西清涧县玉家河镇赵家畔村,清涧县政府于2013年开始打造太极湾生态旅游景区。</h3> <h3>因为还没有修建完全,所以现在不收门票</h3> <h3>这是陕西继延川乾坤湾景区之后,沿黄河打造的又一个景区。</h3> <h3>4月18日正好是农历三月三,周围村子到在这赶庙会</h3> <h3>有坐拖拉机来的,也有坐驴车来的</h3> <h3>这地方会聚集方圆数百里的乡亲来赶庙会,目前也多是老人</h3> <h3>庙会实况,很有生活气息哦</h3> <h3>庙会源自这残垣断壁的庙宇,也叫静音寺。据老乡们说,这里在很早以前曾经住有一家三口人,有一天,老人的儿子不慎跌入半山腰的一个石洞中,老人便按照仙人的嘱咐救出儿子盖庙宇。修建途中,老头不幸病逝,接下来的多年中,儿子的母亲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终于建成一处颇具规模的庙宇。老人终日积德行善,救助百姓,当她去世后,人们为了感激老妇人的一片慈爱之心便把这里改名寡妇坪,并请人为她塑像立碑,自然便成了这里的一位主神,也有了每年三月三举办庙会的习俗。</h3> <h3>传说已无法考证,但寡妇坪的庙会却延续了下来。庙宇文革遭到彻底破坏,后来,老乡们又自筹资金在对面的斜坡上修了新的庙宇,虽然简陋,但据说这里的神灵很是灵验。</h3> <h3>虽然这里到处杂草施虐,荒芜凄凉,但是,这里却栖居着上天的神仙;这里有壮观的自然景象静静的伫立千年万年。而每年三月三,这里便会传出一种叫秦腔的呐喊声</h3> <h3>小庙的对面就是黄河太极湾</h3> <h3>一些乡亲们,三五一群,围在一块巨石上,猜拳行令,喝啤酒,好生自在。直到我们游览一大圈也没走的意思</h3> <h3>戏台前,乡亲们或坐在戏台上或坐在三轮上</h3> <h3>不管你听还是不听,演员都在一板一眼的演</h3> <h3>庙会,虽然小了些,但是,这里的庙会一样具备了陕北流传已久的庙会文化中的点点滴滴</h3> <h3>卖吃、喝、用的一应俱全</h3> <h3>年轻人外出打工,庙会多数是老年人</h3> <h3>人们在各处坐着听着戏,聊着天</h3> <h3>老乡赶庙会不仅仅是为了烧香拜佛,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在这没有约定的约会上能和平日里忙于农活的亲戚们见个面,拉拉家常说说话</h3> <h3>小伙子曾在天津开发区打工好多年,大爆炸后回到老家发展,聊起来也算个曾经老乡,烙烧饼不耽误介绍庙会。买俩烧饼,好吃。</h3> <h3>我也来碗小吃尝尝</h3> <h3>景区已建好部分设施,路、停车场都修的很好</h3> <h3>南广场碑廊休闲区</h3> <h3>十王殿(也称前寺)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文革中被破坏</h3> <h3>太极湾在位于黄河陕晋段,西北边是陕西省清涧县玉家河镇赵家畔村,东南边为山西省石楼县辛关镇。和山西的石楼湾组成中国古老的太极图</h3> <h3>黄河靠着秦地的清涧,黄土山坡是山西石楼县的南石咀村</h3> <h3>太极湾的最佳观察地就是这赵家畔“寡妇坪”,寡妇坪这名字也许会消失</h3> <h3>寡妇坪为一缺口便于观景外,两边悬崖峻石、气势非凡、尽显沧桑</h3> <h3>近看黄土高坡层层叠叠枣林遍布</h3> <h3>太极湾的旅游路</h3> <h3>脚下是滔滔黄河</h3> <h3>沧桑感</h3> <h3>残存的大殿很有残长城的感觉</h3> <h3>是拍照的好地方</h3> <h3>紧挨黄河,登高望远,心胸开阔</h3> <h3>透过窗洞,千年流淌黄河,恍如时光倒流</h3> <h3>长着野草的残墙</h3> <h3>黄河上的这些湾,大气、独特、豪迈</h3> <h3>留个影</h3> <h3>往回走,山坡上的寺庙和接近尾声的庙会</h3> <h3>这简陋的寺庙一点也不影响人们祈福的心境</h3> <h3>还有坐牛车的</h3> <h3>继续沿黄公路,来到路边的伏寺湾观景台,免费 </h3> <h3>黄河伏寺湾它的名字来源于远古的太昊羲皇——伏羲。</h3> <h3>远古时期由于太昊羲皇的青睐,在这里留下了两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名字叫做“伏义河村”,一个村子的名字叫做“伏寺村”。</h3> <h3>这两个村子的名称都是由伏羲这个名字演化而成的。而伏寺湾就坐落在伏寺村南侧,也因此而得名。</h3> <h3>又是专场,真是爽。找不到摄影师只能拿手机俩人倒着拍全景照😄</h3> <h3>伏寺湾是黄河蛇曲延川五湾之一</h3> <h3>滔滔黄水几番回首,姿态优美,风情万种</h3> <h3>看来伏寺湾又要改名盘龙湾了,原来的湾大都为地名,现在为了响亮,名字重复,都不知是哪了</h3> <h3>山抱着水,水环着山,山水相拥</h3> <h3>远处的伏寺村</h3> <h3>长延高速穿山越岭,黄河段通车后会更加方便</h3> <h3>对面山西在挖沙作业</h3> <h3>有序的挖沙会减少黄河的泥沙,下面记录两岸整个运砂过程</h3> <h3>装满沙子的货车向摆渡船驶来</h3> <h3>沙车上船</h3> <h3>驶离山西</h3> <h3>行驶途中</h3> <h3>船靠陕西岸</h3> <h3>沙车上岸,空车上船</h3> <h3>驶离</h3> <h3>沙车和空车在山路会车</h3> <h3>险峻的山路</h3> <h3>离开伏寺湾来到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