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约旦十日见闻

老贾

<h3>盼望已久的以色列之旅在他与加沙日益激烈的冲突时到来了。</h3> <h3>经过以航一对一的盘问和行李安检,终于登上拥有反导系统的以色列航空公司LY096,开始了艰辛的赴以航程。</h3> <h3>因为阿拉伯国家拒绝以航通过,所以十一个小时持续飞行后安全降落特拉维夫机场。</h3> <h3>站在特拉维夫king Solomon酒店的阳台上,眺望着地中海,没有战争与欺凌只有和平与宁静。</h3> <h3>始建于2000年前的古城凯撒利亚。</h3> <h3>恢弘的露天歌剧院,昭示着她2000年前的辉煌。</h3> <h3>站在她的怀抱、迎着地中海温柔的风,不禁想放声歌唱。</h3> <h3>犹太王行宫遗址的每一根立柱中,不知蕴藏着怎样的悲欢离合。</h3> <h3>从这个雕刻精美的房檐一角,可以对当时建筑风格窥见一斑 。</h3> <h3>位于海法市卡梅尔山上的巴哈伊阶梯花园。</h3> <h3>推开king Solomon酒店的窗户,隔着加利利湖眺望传说中的戈兰高地。<br></h3> <h3>这个在新闻中常常听到的地方是一块南北长71公里,中部约43公里,海拔2800的高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被以色列占领至今。</h3> <h3>曾经叙利亚所属戈兰高地,如今成了以色列眺望大马士革的前沿。<br></h3> <h3>联合国维和观察员,在戈兰高地上时刻瞭望。</h3> <h3>昔日烽火硝烟的战场,已经矗立起和平的界碑。</h3> <h3>当年的战壕已经成为体验战争的娱乐设施。</h3> <h3>昨日的炮弹皮已经做成了可爱的怪兽。</h3> <h3>1973年以军那场著名的以50量坦克战胜阿拉伯联合五国500量坦克的戈兰高地之战后,戈兰高地就平静地属于以色列,加利利湖的使用权也全部归属于以色列。</h3> <h3>如今的戈兰高地人烟稀少、空气清新,鲜花盛开,葡萄酒享誉世界,在这里可以用支付宝哦!不禁令人感叹,和平是实力的附属品!</h3> <h3>从戈兰高地赶往被誉为世界上最美小镇的萨法德,她与耶路撒冷、希伯伦、提比利亚并列为犹太教的四大圣城。如今这里也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共同居住的地方。</h3><h3><br /></h3> <h3>这座二十世纪初的英国警察局上的枪眼,记录了阿拉伯人与英国统治者的抗争史。</h3> <h3>这里的居民大多保留着非常传统的犹太习俗。狭窄鹅卵石路的尽头,身着传统服装的犹太人款款走来。</h3> <h3>小镇上热情的阿拉伯商人,让我愉快地买下了他的所罗门石吊坠。</h3> <h3>充满艺术气息的小镇,古老而神秘。</h3> <h3>约旦这个曾经参与血战以色列的五个阿拉伯国家中少数与以色列建交的国家,是个没有石油没有水源,靠国际援助生存的国家。</h3> <h3>4月27日,来到传说中的约旦河,站在西岸拍张照片,准备前往东岸的约旦。</h3> <h3>经过6个小时的行程,来到了没有伊斯兰建筑的伊斯兰教国家——约旦,首都安曼已是暮色降临。</h3> <h3>在这个本币与人民币1:9+的国家买一座首都附近的别墅,约合人民币300万元。可是在一带一路的线上哦!</h3> <h3>颇具传奇色彩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和他的妻子。据说这位国王曾经亲自驾机来中国访问。</h3> <h3>当夜幕将临时,在下榻的HARIR PLAACE酒店巧遇盛大的穆斯林婚礼。</h3> <h3>婚礼上迷人的穆斯林少妇。</h3> <h3>  上天没有给约旦石油和水源,但祖先纳巴特人却给他的子孙留下了佩特拉。</h3> <h3>在这位约旦大学高才生兰州小伙子——小摆的带领下,向著名的世界新七大奇迹的佩特拉古城进发。</h3> <h3>在距离安曼南部260公里处的沙漠中,我们走在了通往佩特拉的路上,彷佛穿越到了公元前四世纪的阿拉伯。</h3> <h3>这里曾经是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商业中心,大概这就是当年阿拉伯人的商队吧?</h3> <h3>行走中突然出现的辉煌宫殿——卡滋尼,简直震撼得我目瞪口呆,2000年前的纳巴特人究竟有怎样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样的建筑。</h3> <h3>宫殿前的阿拉伯酷男,是纳巴特国王的王子们吗?</h3> <h3>行走在古城大道上的这位是纳巴特的贵族吗?</h3> <h3>真想回到2000年前,在这座容纳6000人的歌剧院听一次歌剧。</h3> <h3>真想回到2000年前,去纳巴特人的家中做客。</h3> <h3>真想回到2000年前,在自然形成的佩特拉城的街道上行走。</h3> <h3>这个顽皮的当地土著——贝都因小男孩弄坏了我的太阳镜,让我永远记住了他和这座令人眩目的古城佩特拉。</h3> <h3>  死海,这个位于世界陆地最低点的咸水湖,水位正在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目前含盐量已达34%。</h3> <h3>前往死海途中,经过小镇马达巴这是座始建于公元前15世纪的城市,这块完成于公元560年、世界上最古老的马赛克中东地图就存在这里。</h3> <h3>地图上清晰可见,从约旦河上游游向死海的鱼又折返回上游,说明了鱼在死海中是不能存活的。</h3> <h3>死海浮潜的阿拉伯女子与欧洲女子。</h3> <h3>死海泥可是以约两国重要的化妆品原料。</h3> <h3>伯利恒是巴勒斯坦国的中部城市,从地图上看被环绕在以色列中,隔离墙把犹太人定居点与巴勒斯坦人定居点分割开来。</h3> <h3>隔离墙内的伯利恒街道。</h3> <h3>隔离墙外的犹太人定居点。</h3> <h3>伯利恒境内的咖啡馆。</h3> <h3>在伯利恒唯一看到的两位巴勒斯坦领袖的照片。</h3> <h3>艺术的隔离墙。</h3> <h3>与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巴勒斯坦导游合影。</h3> <h3>全副武装的以色列警察时刻把守着伯利恒的出入口,随时检查。</h3> <h3>再见伯利恒,这个耶稣诞生的地方,这个让我有些伤感的城市。</h3> <h3>在还有2个星期美国住以使馆就要进入的时候,来到了这个永远的新闻焦点耶路撒冷。</h3> <h3>这里是犹太教起源的地方,也是上帝对犹太人的应许之地,2000年前他们曾是这里的主人,3000年的纷争和杀戮,这里只给犹太教徒们留下了一座哭墙。</h3> <h3>这里也是上帝的使者穆斯林先知默罕默德夜行灯宵的地方,自犹太人之后,穆斯林的信徒们在这里生活了1500多年。在这里有穆斯林心中的圣殿:金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h3> <h3>这里还是基督教创始人、上帝之子——耶稣生活,升天和得道的地方,基督教自创立至今已有1600多年。</h3> <h3>笃信而虔诚的犹太教徒们手拿圣经旧约在这里祈祷。</h3> <h3>狂热的基督徒们沿着耶稣走过的苦路虔诚地前行。</h3> <h3>这座石门上的枪眼记录了以色列人如何将东耶路撒冷的实际管控权从穆斯林手中接过。</h3> <h3>犹太籍导游罗米坚定地说:我们的首都就在这里。</h3> <h3>以色列人以不屈的意志和精良的技术与装备,誓死捍卫着对耶路撒冷的实际控制权</h3> <h3>这个由跨越不同时代的材料建造的饮水台,也许见证了这座3000年来征战不休的城市的血雨腥风。</h3> <h3>这个弹丸之地也许只能像这座石门一样,只有上帝才能真正进入。</h3> <h3>站在以色列议会大厦前,行程即将结束,不禁感慨万千。</h3> <h3>这只巨大的烛台是以色列的国徽,上面雕刻着支撑着犹太人精神的圣经旧约和上帝给犹太人的"十诫"。</h3> <h3>这条罗斯菲尔德大道是为纪念犹太裔银行家罗斯菲尔德为以色列的巨额援助而铺设的,有人说犹太人影响了整个世界:马克思、爱因斯坦。斯皮尔伯格,佛洛依德......还有还有</h3> <h3>政府给犹太教徒补贴鼓励他们多生孩子,这是一个16个孩子的犹太教徒家的合影。</h3> <h3>那位积极推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和解的总理拉宾就是在这个被命名为拉宾的广场上被以色列人刺杀的。</h3> <h3>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记录了二战期间犹太人的屈辱与血泪,含泪仰望着由200万犹太人遗像组成的延伸至天空的锥塔.....</h3> <h3>在犹太儿童大屠杀纪念馆,看着满天的星空,听着一个低沉男中音缓慢诵读着100万名被杀儿童的名字.......</h3> <h3>如今的以色列国民经济主要来源是高科技,现代农业和精良的钻石加工业,1600万人口的犹太人拥有三分之一的诺贝尔奖项。</h3> <h3>以色列人有着像猫一样敏感的神经,像狼一样反攻击能力,像蟑螂一样的生存能力。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反导弹系统、反攻击装备,全副武装的军人及警察随处可见,因此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h3> <h3>耳边再次响起伊斯兰导游——小摆义愤的声音:以色列的国土已经从联合国划定的2万平方公里扩展到了3万多平方公里!!</h3> <h3>耳边也再次响起了犹太导游罗米坚定的声音,以色列就是犹太人的家,我们哪里都不去,这里就是我们的家!</h3> <h3>再见了!美丽的地中海。再见了!令人百转回肠欲罢不能的以色列!</h3> <h3>感谢中青旅的精心安排,感谢知识丰富的张喜男领队,感谢经历各异有趣好玩儿的各位团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