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5.12我们并肩走过

阿健

<h3>  我们的学校座落在巍峨的章山脚下,每天清晨校园里总能听到朗朗书声。这样美好时光日复一日。然而就在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旱见的大地震摧毁了这一切。<h3><br><h3>  曾经温馨的校园、灿烂的微笑、熟悉的身影都随着几次颤动湮没在废墟中。但地震后那些留在断壁残垣上的呼唤与感动却让人震撼,给每一个人的心灵刻下了永恒。</h3><h3><br></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b>我的学生啊!------一位老师深切的呼唤</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 地震发生后,学校的主教学楼顷刻之间垮塌成为一堆废墟,整个校园尘土飞扬、黄沙满天,呼叫声、呐喊声、哭泣声、惊恐声混杂成一片,场面悲怆。</h3><h3><br></h3><h3> 废墟里还掩埋着鲜活的生命,间不容发,从校长到老师,再到同学好多人都参与到救援当中,没有专门的挖掘工具,只有一双双写满“爱”的手。几分钟内就有五六个同学被成功救出。他们有的手或脚被砸断,有的头部受伤,还有的生命垂危。</h3><h3><br></h3><h3> 高二(九)班的班主任杨老师刚从宿舍楼逃出来,还没来得及穿上衣服就迅速跑到已经垮塌的教学楼前,“我的学生啊!”———痛心疾首的呼唤,撕心裂肺,他的每一声呼唤穿透了坚固的水泥块,穿透了整个洛中校园,穿透了在场的每个人的心灵。杨老师边喊边哭“我的学生,我的孩子啊!”</h3><h3><br></h3><h3> 由于强烈的地震,通讯中断,在得不到外界帮助的情况下,每一分,每一秒都犹为关键。生命的韵律在废墟中强烈的呐喊与跳动。时间就是生命, 不能停,一刻也不能停,即使不少老师的手被划伤,被磨破。一双双带血的手仍不停的在废墟中寻找生命。</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背靠背,手挽手彼此温暖</b></h3><h3><br></h3><h3> 地震当天下午部分老师带着幸存的同学朝灵杰方向转移,天色渐渐暗了,夜里下起了大雨,天气逐渐冷起来了,当地的村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遮雨的空地,同学们、老师们又冷又饿。村民们慷慨的打开自己家的衣柜,叫我们随便拿,一件件的衣服送到了我们的手里。</h3><h3><br></h3><h3> 由于我们的学生较多,村民送来的衣服不能满足所有的人,还有好多学生没有衣服穿,老师立即将身上的衣服脱给了旁边的学生。然而学生又将衣服送还给老师,并说:“老师我不冷”就这样一件衣服被传递了好多次,一份爱心也被传递了好多次。</h3><h3><br></h3><h3> 其实那夜,好些学生和老师冷得直抖擞,“老师我不冷”,在这种情况下说这样的话,是多么让人感动的谎言啊!</h3><h3><br></h3><h3> 猛然间,听见一位老师说:“同学们让我们坐到一起背靠着背,手牵着手,给彼此温暖与力量吧!”于是无论男女同学,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四五结伴,背靠着背,手拉着手。抵御寒冷的雨夜。那天夜里没有一位同学因寒冷而感冒。</h3><h3><br></h3><h3> 就这样我们一起渡过了这个既寒冷又温暖的夜,一个永远也不会让我们忘记的夜。</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那一瞬,我们在一起</b></h3><h3><br></h3><h3> 当地震发生的那一刹那,我正和几位同学在三楼办公室,开始的两下抖动,我并没有在意,只是想可能是小地震而已,可接下来的剧烈的摇动使我们每个人神情慌张,当时我在心里默默的想,这次可能出不去了。</h3><h3><br></h3><h3> 正当这时,屋顶的水泥块不断的往下落,发出巨大的声响。强烈的摇晃使我不能站立,办公桌也倒下了,差点压住我的腿,离门边较近的几位学生都已经跑到了办公室门口,我用手紧紧的护住另一个学生的头,前面跑到门口的同学已经往楼下跑去,可是几秒钟的时间,他们又都回来了,不停的询问我有没有受伤。我还蹲在办公室的门口,我叫他们快点跑,可是他们几个学生拉着我一同冲下楼去……</h3><h3><br></h3><h3> 只有短短的几十秒,患难与共、休戚相关在洛中校园被充分演绎。 </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那一夜,让我们感动</b></h3><h3><br></h3><h3> 当天下午部分学生伤势严重,学校用校车把他们送往城区救助。后来被救出的学生都是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车将其送往各地医院进行抢救。</h3><h3><br></h3><h3> 我随运送伤员的车子来到了临时救助点什邡广场,与我们一起的还有我们一同送来的几个受伤的学生,由于当时通讯中断我们无法联系受伤学生的家长,所以当晚我、兰老师还有严老师一起留了下来照顾受伤的学生。</h3><h3><br></h3><h3> 后来又陆续送来了几位我们洛水中学的受伤学生和老师,有时候我们一双手要拧三四个输液瓶,送往救助点的伤员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又下起了大雨,为救助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雨水打湿了我们所在的地方,一位受伤的同学感觉浑身发冷,另一位男同学马上脱下了自己的衣服给其盖上,自己却光着身子整整一夜。外面的雨越下越大老师和没有受伤的学生冒着雨还往帐篷外接应被送来的受伤学生和老师。</h3><h3><br></h3><h3> 不一会儿有两位好心的大娘煮了稀饭,一碗一碗的送到我们的伤员身边。只要有伤员的地方就能看到他们充满爱心的身影。那热腾腾的稀饭不仅温暖伤员的身体更温暖了我们的心。</h3><h3><br></h3><h3> 肆虐的大雨打湿了帐篷,打湿了地面。积水越来越深,我们的伤病员躺在了湿湿的水上,衣服湿了,伤口也打湿了,但坚强的他们一直坚持着没有呻吟一声。我们不停的把他们朝干燥的地方挪,参与救助的人心里都这么想到,不管是谁在这个时候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我们能够多救一个就算一个,所以当晚我们用手抬起过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和陌生的身体,同时我们自己也感受到了一份又一份的爱。</h3><h3><br></h3><h3></h3><h3> 好多自愿者为当时的伤员送牛奶、送糕点、送衣物、送稀饭,到现在为止,我们竟不知道为我们的受伤同学送稀饭的大娘姓什么,叫什么。</h3><h3><br></h3><h3> 就在当天夜里部分重伤病员被转移到外地医院。整个晚上我们都奔走于伤员与伤员之间,汗水与雨水混在一起,我们的衣服打湿了但来不及脱。第二天快天亮的时侯,需要转移的伤员越来越多,于是大家顾不得休息继续冒着大雨,配合救援医生把剩下的伤员一一转移。这时候只要有伤员从临时搭建的雨蓬里被抬出,就会有一把四五十斤重的大伞马上移过来,为伤员遮风挡雨。这把伞被一双又一双手高擎着一直在风雨中不停的移动,直到所有的伤员被成功的转移。 </h3><h3><br></h3><h3> </h3><h3> 这一夜我们一起走过,这一夜让我们收获太多的感动!</h3><h3><br></h3> <h3>文字:阿健<h3>地址:中国,四川,什邡</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