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刘庄刘氏祠堂至今可能有300多年,这是刘氏先祖为我刘庄刘氏后人留下的传统精神物质财富。我刘庄刘氏祖先能为后人创下这份祖业,是不易之举。具备建宗祠的经济实力吗?回顾我族入黔始祖仕琏公明代洪武年间入黔那段经历就知哓。据我刘庄《刘氏族谱》序记载:“我仕涟鼻祖因奉洪武调谴自蜀重庆府忠孝枋滔耳入黔至贵阳城三牌枋征南蛮,南征既服,官设衛所始居丰聚仓继处麦坪屯,凡各屯俱令其因姓地以立名,独麦坪众所议共请名予鼻祖祖许以己讳名刘仕琏唤至今((I747年),祖受封招定将军。“之后我刘氏先祖在久安上打通捅有一个古庄,据拐耳坝周氏族谱记载:该庄业上抵小坡桥,下抵猴耳关,左抵香炉坡,右抵羊堰关口。(因该古庄卖给周氏经营为让其后人接管周氏先祖用文字对古庄范围作文字记载)。该古庄沟河纵横,经常受到雨水冲刷,为加强对古庄经营管理,决定在古庄内建3座石拱桥。据谱中《本族切要记》文中记载:“至打通小坡桥往来人众涉水,每多灾害固应起修,而况吾祖之死,实本於是,故伯、叔义业经重修而仍冲坏者,或思之末至,或修非其所耳予屡过而熟筹之维俢於河中大岩上可以万世矣,但所费太屠,而马家桥之水患难免又过,而再三揣摩,只需大岩修之一半,修三栋小桥,任满沟大水而过者皆无灾患矣。长蚱门前〈小坡桥)小沟一硐,芭蕉冲门前小沟一硐,下打通寨庙对门小沟一硐。或募捐路或买路修理,则桥不被水冲,人之往来亦免水患。殆培本济众以尊,祖宗而昌后人也,又悠远而难忘矣。"这三栋桥的修建不仅便于对古庄的经营管理,也方便过往民众出行,对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也带来极大便利。我刘庄刘氏后人靠经营管理该古庄积累资本财富才能在300多年前修建刘庄刘氏祠堂,创造了这份祖业。另据传住麦坪的刘、杨、施、马、吴五大家族先祖们出资在麦坪建一座大园寺,遗憾的是该寺庙在上世纪60年代被拆除建成麦坪乡幼儿园。祠堂历经数佰年昌桑岁月洗礼,出现破损垮塌两厕厢房成危房,不及时维修补救的话祖业就会在我刘庄刘氏现代人的手中断送。</p><p> 筹资维修刘庄刘氏祠堂,让祖业再现辉煌。没有看到该祠堂修建时间的文字记载。估计三百余年,占地近1000平方。在上世纪50年代从我们开始记事时,每年清明节都要到祠堂参加祭祖仪式,亲眼目睹该祠堂是个完整的四合院,木架结构,盖的是小青屋顶。祠堂主体建筑有3个厅组成,厅内建有3个灵(神)位。灵位中立有刘氏家族入黔始祖以来的牌位近100块。灵位做工精细,大厅外面是一个长廊,长廊两头各立一块高2米,宽1.5米的石碑,刻有详细碑文。通过大家的回忆,碑文内容己记不起,只隐约记得两块碑文的标题分别是《家训族(条)规》、《永垂不朽》,大厅前面的门窗做工很精致,雕刻有各类花纹。两厕是厢房,左厕厢房住着俩户刘氏宗亲,右厕厢房住有祖孙3代曾人,有俩代曾人相继去逝,一人还俗。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四清"、"文革“特殊年代,厅内做工精细的灵位、牌位、长廊两头的石碑等统统以破"四旧"为由一一毁掉。80年代以来,族中组织家族捐资几经维修,将原来的长廊封闭,祠堂基本保持原样,还立了13块牌位,继续维持了较长时间,以上努力对祠堂维护均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漏水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两厕的厢房早已是危房,四周环境又脏又乱,杂草丛生。</p><p> 为让祠堂保持完好延续下去,2009年族中有识之士倡议集资将祠堂彻底维修。同年清明期间组建刘庄刘氏家族相关事宜筹备组〈组长刘泽元、刘华、刘世泽,组员刘汉伦、刘泽智、刘泽羽、刘泽富、刘万发、刘万民、刘万刚)。维修祠堂居于筹备组职责之一,为使该项事务落到实处,20l0年初召开专题会出台《刘氏家族维修祠堂会议纪要》,组建维修祠堂指挥部(指挥长刘泽元、副指挥长刘泽智、刘万刚、刘华、刘世泽)及相关组织,各负其责分头行动,共集得7万多元。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祠堂屋顶按原样建成钢筋混泥土屋顶盖上青瓦,两厕的厢房推倒建成钢砖混泥土结构的平顶房,左右两厕和前边建起围墙,院子打成水泥地坪,祠堂有效面积以围墙为界。前几年在围墙内种上一行柏树进行了绿化给环境增色。2015年又制作体现传承弘扬刘氏家族文化的3付对联:1、陶唐煮豆流芳远,祖德宗功师范长。(此联系上世纪文革前每户刘氏家族堂屋正中的神榜对联闪容)2、彭城郡望闻天下,汉室聚族渊源长。(此联系2015年族中刘泽智、刘万恒、刘万海、刘华、刘世泽共谋编撰)3、西蜀分枝家声远,南黔聚族世泽长。(此联系文革后每户刘氏家族的堂屋正中神榜上对联内容)。增进了祠堂家族文化氛围和对刘庄刘氏家族发展沿袭的了解。(刘万恒)</p><p> </p><p>, </p> <p> △ 铭 刻 永 恒 △</p><p> 一一刘庄刘氏家族捐款维修祠堂名录</p><p><br></p><p> 2012年4月7日刘氏家族在刘庄祠堂举行清明祭祖仪式。大家步入祠堂院坝时看见祠堂正面墙上贴着两张红纸,走近一看其内容是近几年来家族成员为维修祠堂捐款情况。</p><p> 分别是:刘泽义、刘利民父子11000元,刘泽邦及其子女刘万剑、刘万丽、刘万霞6800元,刘泽信、刘万荣(住孟关)、刘万仁、刘万恒、刘万忠各2000元,刘兴友1800元,刘万海1500元,刘万林、刘华各1200元,刘万芳(黄泥梢’1100元,刘汉伦、刘华荣、刘华明、刘世泽、刘云、刘昆、刘宁、刘世成各1000元,刘芳800元,刘泽渊、刘泽智、刘万民、刘万刚、刘义、刘双全各500元,刘泽祥400元,刘泽羽、刘万勇、刘万坤、刘万山、刘万青、刘万荣、刘万斌、刘万美、刘万昌、刘万喜、刘世刚、刘中华、刘民国、刘东贵、刘世文、刘涛涛、刘世松、刘世龙各200元,刘世友130元,刘万成、刘万香、刘世祥、刘世凤、刘世胜各100元,刘飞飞50元。</p><p> 贵定县龙窝村刘天畴支派裔孙们刘汉义、刘泽才、刘泽林、刘万发、刘万章等数10人利用2009年、2011年来刘庄参加清明祭祖之机,先后共捐款6235元为维修祠堂敬上孝心。</p><p> 另外还有刘庄刘氏家族中大部分成员人均30元由各组负责人统一收起交维修指挥部,据统计有442人共计13260元。贵定支派的部分捐款成员和刘庄刘氏家族中的442人虽然没有一一公布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对祖业所敬的那分孝心同样铭刻永远。。</p><p> 上述名单中,有几位刘姓女士值得一提,分别是刘汉绮、刘万丽、刘万霞和刘芳。当她们闻讯自己的外家族中倡导家族成员为维修祠堂捐资的信息后,她们各尽其能参与了捐资,愿为外家祖业兴旺敬上一份孝心。(刘万恒)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