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三帝宁河戏演艺有限公司 修水宁河戏溪口镇小溪三元班

修江戏韵

<h3>公告:所有版权内容属修水三帝宁河戏演艺有限公司,修水县溪口镇小溪三元班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欢迎点评,谢谢一直以来对我们关心与支持的亲们。</h3> <h3>江西省九江地区2017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文化馆等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获一等奖荣誉。图中为演员捧着奖牌拍照</h3> <h3>文化馆对我三元班宁河戏大力支持,选送部分青年演员进京培训。图为纪念宁河戏446周年演出合影。</h3> <h3>2013年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举办的:“九江市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演出中,荣获《优秀表演奖》荣誉证书</h3> <h3>2013年九江市首届群众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我团演员的现场剧照。</h3> <h3>图为修水县“溪口镇2017年家乡美,中国梦”大型文艺演出中我团的武生演员刘昭明在表演凤鸣山中的赵子龙选段</h3> <h3>我团演员刘明旺,主工老生。2012年进入新科班,在老师们的耐心教导下,学业长进,是年在县领导的关怀下,于2013年赴北京进修,曾演出过的剧目《秦香连》《甘露寺》《二进宫》《四郎探母》等</h3> <h3>修水县溪口镇小溪三元班古戏台!</h3> <h3>我团演员刘昭强,1980年加入三元班剧团,主工三生,善唱功及注重剧中角色人物形象,表情到位,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表演代表剧目有《薛刚反唐》、《莲台山》、《凤鸣山》、《红鬃烈马》、《青石岭》、《红旗山》等等</h3> <h3>我团演员刘文静,2006年入团,主工老旦,在演艺上精益求精,曾在县剧团王可心老师处求教唱腔,代表剧目有《回龙阁》,《薛刚反唐》,《天门阵》等</h3> <h3>刘秋生,1980年入团,主工小花脸,因身体不好,英年早逝,曾表演代表作《补缸》,《彩楼配》等等</h3> <h3>我团演员刘少林,1992年入团,主工花脸,受父亲刘义利老花脸影响,从小酷爱戏剧,刻苦耐劳,虚心求教,在2013年远赴武汉学习,主要演出的代表剧目有《回龙阁》、《薛刚反唐》,《红旗山》,《凤鸣山》等等</h3> <h3>刘新华,1980年入团,现任三帝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刚进团主功小花脸,后转工鼓师,在老前辈刘义达与刘昭荣鼓师的耐心教导下,刻苦钻研,成了不可缺少的演职人员之一。</h3> <h3><font color="#010101">刘九旺,2006年入团,主工武堂面,2013年赴北京京昆艺术团学习。</font></h3> <h3>刘福生,2013年入团,主工灯光,音响设计!</h3> <h3><font color="#010101">周先菊,1992年入团,主工青衣,因身体不适,现在家休养,曾为剧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主要代表剧目有《红鬃烈马》,《红旗山》、《紫金塔》、《秦香连》等等,图中间人物。</font></h3> <h3>吴秀萍,修水县大椿乡人,2012年入团,主工青衣,正值年少,对宁河戏的酷爱与执着,刻苦耐劳,加上自身天赋,演艺另有特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2013年进入北院京昆艺术学院学习。主要代表作《二进宫》,《甘露寺》《紫金塔》等等</h3> <h3>刘星子,2012年入团,主工武旦,对于在初入科班的她,刻苦耐劳,因成绩优秀,在县文广局领导下,于2013年到北京京昆艺术学院学习,回家后,在家人的支持下,曾几度到县剧团老师父陈幼平夫妻家请教余月,代表剧目有:《天门阵》《紫金塔》《二进宫》等等</h3> <p class="ql-block">2017年九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现场部分剧照https://mp.weixin.qq.com/s/zV0RZBXgqh0ChBnIdCibvw</p> <h3>刘义星,1960年入团,当年才十四岁,初工武生,后工琴师,在老前辈矿臣老师父的指点下,勤学苦练,是现代修水宁河戏琴师中数一数二的姣姣者。由于爱好,在开堂鼓的演击中,作为操鼓手,一度得到京昆艺术学院老师的好评。在地方上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h3> <h3>刘富华,1979年入团,主工武生,现任修水县三帝宁河戏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主要代表演出剧目有《长板坡》,《满堂福》、《红旗山》,《摩天岭》、《金沙滩》,《九龙山》、《破洪洲》,《天门阵》,《芦花荡》,《薛刚反唐》等</h3> <h3>刘小华,1979年入团,主工小生,修水县三帝宁河戏演艺有限公司董事成员,三元班戏剧团团长,剧目代表有《红鬃烈马》、《满堂福》、《长板坡》、《三请樊梨花》等等</h3> <h3>刘再生,1980年入团,主功花脸,拜老前辈艺人刘义利为师,剧目代表有《回龙阁》,《薛刚反唐》、《天门阵》《凤鸣山》等</h3> <h3>刘刀传,1959年入团,当年14岁,主工三生,后因年龄偏大,转管道具箱担,对剧团事业兢兢业业,在剧团期间,曾几任三元班团长,现任修水县三帝宁河戏演艺公司总监。曾演出主要代表剧目有《摩天岭》,《九龙山》,《文昭关》,《莲台山》、《调冦审潘》,《金沙滩》,《宋江杀惜》,《牧童放牛》,《长板坡》《三气周瑜》等等。</h3> <h3>刘昭聪,1959年入团,当年13岁,初工丑角,后操琴最后工武场到现在,手眼心聪是他的特色,学习进步很快,也是剧团唯一一个能自拉京胡自唱的老职员,曾演过的剧目代表作有《鱼藏剑》,《九龙山》,《凤鸣山》等</h3> <h3>刘昭荣,1959年,当年14岁,主工花脸,因刘茂林鼓师逝世,后转工操鼓,在团里用心学习,在业余时间整理剧本,在宁河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大部分资料都是由他所提供。现在虽退休,还是一直关心着剧团的发展!</h3> <h3>刘向阳,2012年剧团新科班成立,作为管理者初介入剧团,后退出二年,在2015年正式加入剧团,协助公司处理事务,财经管理,播放字幕,辅助舞台音响,灯光等等。</h3> <h3>刘义贵,1981年入团,主工二胡,受学于前剧团操琴手刘旷臣。</h3> <h3>何彭花,2012年加入剧团,主工婆旦,学校出来以后正值2012年剧团立新科班,在亲人的支持下,毅然进入剧团,刻苦耐劳,由于成绩优秀,2013年在县级领导的关怀下,进入北京京昆艺术学院进院,在演出方面深得群众点赞,主要演出剧目代表作《二进宫》,《四郎探母》、《甘露寺》、《紫金塔》等等</h3> <h3>刘春花,1980年入团,初入团主工青衣,后转工老旦,主要演出代表剧目《红鬃烈马》,《红旗山》,《紫金塔》,《满堂福》等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