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黑琴鸡主要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或森林草原地区,常成群活动。夏季多在巢区附近的地面活动,喜树上,活动范围较小。冬季来临,黑琴鸡生活的地域气温可低至零下40°以下,它们黑色的羽毛能大量地吸收太阳的光热,增加御寒能力。 黑琴鸡的活动力较强,善于在地上奔跑,也很善于较近距离的飞翔。它们的警觉性不高,在野外有时人可以接近,春季求偶时更是如此。</h3> <h3> 中等体形,大小似 家鸡。雄鸟几乎全黑,翅上具白色 翼镜;尾呈叉状,外侧尾羽长而向外弯曲。雌鸟体形稍小,大都棕褐,而具黑褐色横斑,翅上白色翼镜不著,尾亦呈叉状,但叉裂不大,外侧尾羽不向外弯。金属光泽,尤其是颈部更为明亮。 翅膀上有一个白色的斑块,称为翼镜。别致的是它的18枚黑褐色的尾羽,最外侧的三对特别延长并呈镰刀状向外弯曲,与西洋古琴的形状十分相似,所以也称“黑琴鸡”。 虹膜褐色;嘴和趾暗褐色;腿上裸皮桔红色。</h3> <h3> 黑琴鸡俗称“斗鸡”。全长约45(雌)~55(雄)cm。雄鸟几乎通体黑色,阳光下黑色羽毛有金属光泽。翅上具白色翼镜,尾呈叉状,尾羽长而向外弯曲,与西洋古琴的形状十分相似,故称其为 “黑琴鸡”。雄鸟在繁殖期眉纹裸露的皮肤红色肿胀,形似红色肉冠。黑琴鸡是落叶松和混交林的林栖鸟类,为定居性鸟类。秋、冬季常成群活动觅食。 4月初开始发情,有固定的求偶盘,即斗鸡场。求偶炫耀时表演有在地上和空中等表演形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