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祭: 长歌当哭 生者前行

裘点评

<h3>  明天是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10周年纪念日。 </h3><h3> 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是一个让四川人民心惊胆寒的日子,更是一个触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灵的日子。</h3><div> 中国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为惨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br></div><div> 当我和钱江晚报摄影部的伙伴们第一时间进入地震灾区时,看到了地震灾难的巨大,但更加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大灾大难面前尽显大仁大义和大爱。那一刻,13亿中华儿女为战胜巨大的灾难握紧拳头,凝聚起巨大的力量。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祖国就在身边;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人民的子弟兵和各路志愿者就来到了身边。<br></div> <h3>  那一刻,我们悲痛着,我们也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因为我们在大灾大难面前,看到了祖国各地的救援人员与灾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奋战在前线,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h3><div> 如今,十年时光恍然过去,时间已抹去昔日的怆伤,镜头却永远将生命定格。如今,我们依然感恩,我们一直铭记。我们用曾经拍摄的这些影像追忆,只为了不忘却的纪念,只为了更好的前行。</div> <h3>我和我部门同事王颖、杨晓轩、董旭明在汶川地震现场采访</h3> <h3>2015年,映秀镇地震遗址现场</h3> <h3>如今的映秀镇</h3> <h3>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在汶川地震过去的第十个年头,伤痛可能已经成为隐隐作痛,那种来自记忆深处的痛苦。身体的伤疤可以愈合,记忆的隐隐作痛却是源远流长。对同胞的悼念,对当地的挂念,从来不曾走远。</h3><div> 长歌当哭,生者前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