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祖国大西北没有走遍之前,西北一直是我旅行考虑的首选。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南瞰四川、青海,西达新疆,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国接壤。而我对甘肃的概念还只停留在念初中时,地理课上了解到的那一片狭长地域。</h3><h3>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初初读到时,就想要度一度玉门关,取一瓢弱水,走一走阳关道。</h3><h3> 那就沿着绿色这条线,初探甘肃吧。</h3> <h3>甘肃上空俯瞰,一片荒凉</h3> <h3>第一站,兰州。</h3><h3> 常德直飞兰州,航班晚点一小时,下午三点二十五分起飞,两小时准时兰州落地。</h3><h3> 因为抖音的缘故,去了网红正林小吃街,结果很是失望。所以来兰州订房一定要谨慎啊,我订在了安宁区,地处大学城,出去走走逛逛费时间。城关区才应该是首选,吃逛都很方便。</h3><h3> 正林小吃街距离中山桥步行约1.2公里,八点多到了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黄河铁桥。</h3><h3> </h3><h3><br /></h3> <h3>据打车师傅说,兰州年平均降水约40cc,蒸发量却达到了2000cc,幸得黄河贯穿了整个兰州市,才让这座省会城市不至于缺水。</h3> <h3> 横跨黄河两岸的中山桥最初叫做兰州黄河铁桥,建于光绪年间,建桥的所有材料均由德国海运到天津,再由天津运至兰州,参与建设的工匠中甚至包含了六十多名洋工匠,可谓工程浩大,用心至极。</h3> <h3> 逛完中山桥,四处找吃的, 辗转反复却还是没有吃到的马三洋芋片,有生以来最无奈的盗图。</h3> <h3> 早上出门,看到长长的队伍,最后发现是在等公交。大西北人民对规矩的重视实在让一向生活在南方鱼米小城自以为各个方面略胜他们一筹的我汗颜了,你以为西北乃蛮荒之地,你以为自己生活的环境比他们文明,结果被活生生打脸。</h3> <h3>强烈推荐这家牛肉面。我们口中的兰州拉面,兰州统称牛肉面。</h3> <h3>进门就是满鼻的油辣子香味。</h3> <h3>这个不是盗图,实拍!</h3><h3> 面不如去年新疆吃到的劲道,但是牛肉和汤绝对征服你的味蕾!</h3><h3><br /></h3> <h3>第二站 张掖</h3><h3>七彩丹霞-平山湖峡谷</h3> <h3> 原计划神州租车一路游到敦煌,然后异地还车,结束旅程后直飞兰州的,被异地还车的手续费吓到,临时改变计划,动车先到张掖。</h3><h3> 兰州到张掖动车班次很多,车程三个多小时,选在淡季出游的好处又体现出来,各个班次的票都很充裕,不用提前太久订票。</h3> <h3>兰州西出发20分钟,车外风景</h3> <h3>兰州西出发20分钟,车外风景</h3> <h3>兰州西出发20分钟,车外风景</h3> <h3> 一路隧道迭迭,能看到窗外风景的机会不多,第一站青海西宁,西宁停靠时,好想下车,因为西宁到青海湖只有两百公里左右车程。</h3><h3> 本站青海门源。平均海拔到了2800多,左边窗外便是祁连山,列车一路走在祁连山旁,看着不高的山顶却白雪皑皑。 </h3><h3> </h3> <h3> 门源油菜花是一大景观,盛开在7、8月,这个时节还看不到,网上看到过一张图片,搬来过过眼瘾。</h3> <h3> 从兰州出发,一路过门源,海拔逐渐升高,往民乐的途中室外温度从也20摄氏度慢慢降到8摄氏度。身体也有了细微的感觉,呼吸不如平常那样顺畅,有一种吃太饱撑得呼吸不畅的味道。</h3> <h3> 天气不大好,动车到张掖,直接在张掖站出站口办理神州租车,开着小白来五彩丹霞了。总路程30公里左右一路通畅。路上经过弱水,现在又叫黑水河,河水好像已经干涸,开车来不及拍照</h3> <h3> 张掖,古称甘州,即"甘肃"中"甘"字的由来,张掖在甘肃的地位可见一斑。</h3><h3> 来张掖,七彩丹霞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如果选在旅游淡季来,还可以独享景区内的旅游区间车,可以在人迹袅袅的景致下随心拍照,随心走动。</h3> <h3>阴天的七彩丹霞</h3> <h3> 其实丹霞地貌更适合雨后初晴的天气来看,色彩更艳丽,蓝天衬托下的丹霞那才叫惊艳。</h3> <h3>百度搜到甘州小吃街,应该是本地人常来的地方。</h3> <h3>网评看到的张掖特色小吃-搓搓鱼,其实不是鱼,因为将面团搓成小条,有点像小银鱼,故得此名。</h3> <h3>店员在搓🐟</h3> <h3>爆炒搓鱼,分量超级足,一盆可以够四个我吃</h3> <h3> 小妹端了一碗水一样的东西给我,最初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小妹告诉我是面汤,问她干嘛用的,她笑眯眯地告诉我,"喝的呀"</h3> <h3> 酿皮-黄色那个,原材料是大豆。白色那个不记得名字了,原材料是小麦。醋放得有点多,加上想把肚子省出点空间来吃其他东西,没吃完。</h3><h3> 胡萝卜汁几乎每家小吃店都有卖,味道可以接受。杏皮茶,甘肃特色,山楂和杏皮熬的汤,酸酸甜甜我喜欢。</h3> <h3> 平山湖峡谷,计划中本来是要去的,因为天气不好,早上起床临时决定取消该行程,准备先睡个回笼觉,起床吃点东西后再去赶十点四十的动车。<br /></h3> <h3> 张掖人早上好像流行吃这个,可是看到那糊糊一样的面汤,一向不大挑食的我却在试吃了一口后犯恶心了,实在是不习惯。</h3> <h3>转身到隔壁店里又叫了一碗豆腐脑,也是糊糊一样的汤,奇怪张掖人吃什么怎么都爱勾芡,好在里面放了胡椒粉,就着香味勉强下咽。</h3> <h3>第三站 嘉峪关-一座被戈壁包围的城市</h3><h3> 主要景点:长城第一墩,悬臂长城,嘉峪关关城</h3><h3> 从张掖到嘉峪关又选择了动车,车程不到一个半小时。</h3><h3> 附上嘉峪关三个景点线路图</h3> <h3>长城第一墩</h3><h3>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长城第一墩便是这万里长城的西起点。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50多米高的悬崖上,靠水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h3><h3> 从明代建成至今,500年的风吹日晒,这座烽火台如今只剩下一座土墩,却依然孤独地矗立在那里,向世人彰显着它非凡的历史意义。</h3> <h3>讨赖河吊桥,桥的那一边是某一版龙门客栈的拍摄地,龙门客栈原型--讨赖客栈</h3> <h3>讨赖客栈</h3> <h3>讨赖河水千百年来不停冲刷,流出了这一道峡谷。</h3> <h3>河水很清,这样的清在甘肃并不常见。</h3> <h3>悬壁长城</h3><h3> 古称"断壁长城"。 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悬壁长城"。 </h3><h3> 远远地眺望了一下,我是没有勇气爬上去了。</h3> <h3>嘉峪关关城</h3><h3>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从初建到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经历了168年(1372-1539年)的时间,是明代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至今保存完好。</h3> <h3>关城气势磅礴,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比山海关早建9年。</h3> <h3>嘉峪关关城外观</h3> <h3>关城出关口,古时出了城门便是关外,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出国了,出了这个关是不是应该就是西域?</h3> <h3>第四站 敦煌</h3><h3> 嘉峪关没有动车到敦煌,又嫌火车太费时,这次选择了直飞敦煌,晚上十点多的航班,十一点到敦煌机场。</h3><h3> 机场几乎没人</h3> <h3> 敦煌游玩的话主要分东西两线,分别在敦煌的东边和西边,建议东线的景点用一天,西线的景点用一天。东线距离市区不远可选择打车。西线距离市区比较远,建议包车或拼车前行。</h3><h3>东线景点: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又见敦煌</h3><h3>西线景点:敦煌古城-西千佛洞-阳关-玉门关-雅丹地质公园</h3> <h3>两线景点没有走完,选择性走了几个。</h3> <h3>第一天玩了西线,头天晚上在机场叫滴滴时,直接和师傅谈好包车。</h3><h3><br /></h3> <h3> 一路先到敦煌古城,古城于1987年在拍摄历史故事片《敦煌》时仿造宋朝沙洲古城建设,据讲解员说,古城的还原度还是相当高的。在古城拍摄的影视作品上百部,我比较熟悉影片像龙门客栈,天将雄狮,但近几年来拍的基本是一些三线明星。</h3> <h3>有游客换上衣服拍照,瞬间觉得自己穿越了。</h3> <h3>沿着阳关大道,走近阳关景点,远远地拍了个局部外观。看了嘉峪关,再看其他关,觉得只需远远看一眼就够了。</h3> <h3>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玉门关,如今只剩下这个土墩子,比词中更显凄凉。(这个还是逃票拍到的,去雅丹的路上会路过玉门关这个土墩,售票处你跟他们说不去玉门关,是可以不用买票的🤑,打车师傅支的招😜)</h3> <h3>雅丹地质公园</h3> <h3>黑色戈壁上的舰队出海</h3> <h3> 西线回来酒店稍作休整,六点半时出发去之前联系好的沙漠露营基地。</h3><h3>老板风趣可爱,老板娘人特别nice,如果你也来敦煌,一定不要忘了问我要他们的联系方式,绝对是不可错过的体验。</h3> <h3>张家界妹妹大漠上留下的美照。</h3> <h3> 老板将露营行程安排得满满的,滑沙,乘坐沙漠摩托车体验沙漠上驰骋时转弯时的紧张,高空俯冲时的失重感,号称鸣沙山摩托车小王子的胖老板带着我们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在沙漠上狂奔。</h3> <h3>来个滑沙刺激一下</h3> <h3>基地认识的小妹妹着红裙翩翩起舞</h3> <h3>老板最得意的一段</h3> <h3>万千浮世,你我若尘,站在天地之间,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h3> <h3> 在基地认识了独自带着四五岁孩子旅行的年轻妈妈,来自张家界的兄妹俩,在深圳工作的,总是用无辜眼神望着我们说那句"听不懂"的法国人马修,年轻可爱的六人弟弟妹妹组合,其中就有热情地把红裙子借我拍照的欣然妹妹。</h3><h3> 缘,妙不可言!</h3> <h3> 玩到九点多钟日落时回营地。今天刚好是胖老板生日,大家围坐一座,共享美味火锅,然后为老板庆生。</h3> <h3> 你可以不知道敦煌,但你一定不会不知道莫高窟。</h3><h3> 它位于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h3><h3> 出于对洞窟内佛像等的保护,对游客开放的洞窟屈指可数,这次只看了八个。洞窟内禁止拍照,因为光会导致石窟内的佛像及壁画的染料变色加速氧化分散,导致壁画褪色损坏。解说员用的都是特制的冷光灯手电筒。</h3> <h3>走完莫高窟,甘北之行也就结束了,可在那片荒芜的大漠,在那片黄土沙尘的环绕中,在我未完成的祖国西部的梦想里,大西北的故事还将一直延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