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封面图:金门莒光楼</h3> <h3>金门《莒光楼》前留影</h3> <h3>金门《得月楼》 前留影</h3> <h3> 《八方》号客轮乘风破浪直奔金门水头码头,开始了久盼的金门之旅。金门与厦门面积相当,然而,所到之处却望不到高耸的大厦和熙攘的人流(可能是走乡村线路的原因吧),看不到战地的影子,只是从坑道、炮阵地还有钢刀店摆满的炮弹壳上,还可依稀闻到往昔的火药味。</h3><h3> 旅行充满欢歌笑语,旅行让人们快乐,波波泉泉亲昵的呼唤萦绕耳边,就让她时时挠动着我们各自拥有的那颗不老的童心吧!</h3><h3><br></h3> <h3><br /></h3><h3> 金门酒厂于1952年9月在金门岛城南门创立九龙江酒厂而开始生产的,于1956年正式更名为金门酒厂。</h3><h3> 金门高粱酒在台湾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2011年销售额135亿新台币,是台湾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2011年入选台湾百大品牌。作为以金门岛隔海相望的厦门,自然也就少不了许多金门高粱酒的专卖营业点。作为台湾符号之一,金门高粱酒是台湾政要人士出访时携带的佳礼。2005年,连战、宋楚瑜、郁慕明先后访问祖国大陆。他们所带的共同礼品就是金门高粱酒。2015年"习马会"马英九赠送已经停产的金门陈年特级高粱酒,被誉为"和平之酒"。</h3> <h3> 水头聚落位于金门岛西南方,是一滨海村落,保留许多昔日繁华时期所建造的闽南古厝与西式洋楼建筑群,其中以具中国江南池沼园林风格的二级古迹"黄氏酉堂别业",及高耸别致,兼可作为瞭望枪楼的西式洋楼"得月楼",最具代表性。 高耸别致,具有中国江南池沼园林风格. 金门有很多美丽的村庄,这其中要数水头聚落花园般的民居最有特色。来到水头聚落,远远就能看见得月楼那高高的小洋楼矗立在闽南式建筑群中,其中西合璧的独特抢楼形式令游人赞叹。</h3><h3><br /></h3> <h3>图上1为著名的小洋楼</h3><h3>图下2围墙上的画面就是在大陆也很难见到<br /></h3><h3><br /></h3> <h3>翟山坑道位于金门古岗村古岗湖东南方翟山腹里,于1961年(民国50年)开挖,耗时五年,于1966年3月22日竣工。翟山坑道分为坑道及水道两部份,坑道全长约101公尺,宽约6公尺,高约3.5公尺,主体是由花岗岩石,坑道皆由人工一凿一斧开凿而成,工程雄伟媲美擎天厅;水道呈A字型,全长357公尺,宽约11.5公尺,高约8公尺,可容纳42艘小艇停舶。</h3><h3>翟山坑道原先主要作用系供登陆的小艇回转及运补人员、物资用,后因本岛之功能减退,于75年废弃;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于1997年接管维护;并于87年才正式开放民众观光,并成为金门重要的观光景点。</h3><h3><br /></h3> <h3> 金门人说"没到过莒光楼,别夸说到过金门";五十多年来,莒光楼常是金门邮票和风景明信片的主题,莒光楼也成为金门的象征。1992年11月7日金门解除军管后,成为观光游览胜地。莒光楼位于金城镇莒光湖旁,建于民国四十一年(1952年),由金门防卫司令官胡琏所辟建,由名建筑师沈学海设计,工兵將士施工。 莒光楼仿北京故宫角楼建造,是金门的一座古城堡式的地标性建筑。</h3> <h3>金沙湖畔商务大饭店位于金门金沙镇汶沙里后浦头142号,环境幽静,客房整洁,住宿条件不错。由于不在镇中心,显得清静,‘看见十人以上就是人山人海了’--地陪未免夸张了点。</h3><h3>饭店的晚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图下1:为旅游快乐干杯!</h3> <h3>金门民俗文化村系旅日侨领王国珍、王敬祥父子构建分赠山后王氏族人居住的宅第,全部房舍采用闽南传统二进式建筑。十八栋双落古厝,依山面海,井然有序。所用建材来自漳州、泉州,甚至远至江西一带。从辟建至完成,费时二十馀年,呈现整齐、精致的建筑风貌。</h3><h3>1984年,订名为「民俗文化村」。并村中典型之家族传统共有空间,加以陈设展示并开放参观,其展示文物馆包括文物、礼仪、喜庆、休闲、武馆、生产等六个馆及古官邸一座,为金门目前经规划整修、最为完整之古厝风貌区。现由财团法人金门民俗文化村文教基金会经营管理。</h3> <h3>金门升恒昌免税商场是亚洲最大的免税商场,一共六层,珠宝首饰、鞋帽包包、手表、电子产品、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游客很多人热衷于新西兰乳源,台湾生产的克宁高钙奶粉,2.3公斤,一百人民币左右,相对大陆的产品,性价比应该是比较高的。</h3> <h3> 陈景兰洋楼位于金门东边,是一幢两层西式白色主调的建筑物,在蓝天与大海的映衬下特别美!该建物于1917年由旅居新加坡的金门陈坑陈景兰买地兴建成融合南洋及闽式建筑特色,于1921年完成。属于五脚基洋楼,外廊呈凵字形,是金门规模最大洋楼。陈景兰洋楼在49年后曾做为陆军五十三医院、金门中学、后来又成为官兵休假中心。在解除战务之后由金门县政府接管,并于2008年8月对外以战事博物馆方式开放提供大众参观。</h3> <h3>金门国家公园于1995年10月成立,面积3,780公顷,包含大金门与烈屿之部分区域,区内有水獭、水鸟、鳖、红树林等各种野生动植物,并有近代史中之重要战场如八二三炮战、古宁头战役等,对国民党当局迁台有重要贡献与意义,保有闽南传统建筑与古代贝冢等人文资产,是台湾地区第一座以维护历史文化资产、战役纪念为主,兼具自然资源保育的国家公园。</h3> <h3>蒋经国纪念馆的建筑并不宏伟,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中式四合院。陈展室分为"经国先生的一生"、"经国先生生前文物"、"经国先生与金门"三大主题。同时将蒋经国停留金门期间于太武山石室的起居室也原汁原味搬到纪念馆内,蒋经国的蜡像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他的办公室里。</h3> <h3>上图1、2 金门著名金和利钢刀是金门炮弹菜刀的研发者之一,也是最老字号的炮弹刀厂。</h3><h3>下图1、2 模范街是金门维持许久的古老街道之一,由金门县商会会长傅锡琪与地方绅士翁同文于1924年共同集资建造,因目标成为金门一条"足以为模范"的街道而得名。不宽的街道两边是带有大拱门的红砖二层洋房,融合了日本、闽南、西洋、南洋等各种建筑风格· 一层大拱门内是一户户家庭店铺`` 虽然只是条短短的路程,但却拥有全金门的特色商店,包含各类餐饮店、手工坊以及赫赫有名的"金门菜刀"。最令人大开眼界的是相望的两条街一边挂着青天白日旗,一边赫然插满五星红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