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玉印最早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那时大量的铸铜印和少见的凿玉印都统称为玺。秦朝一统天下后规制天子用印为玉玺;侯王、将军、大臣用印为章;一般官员和百姓用印都为印。</h3><h3> 历史上用玉料的玉玺刻制方法是很原始的:首先要用醋类液体浸泡玉石的印面,称为"熟玉法"。经过近半年的软化,玉石的印面才能刻制,所以,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玉玺印面都很浅。</h3><h3> 自元朝画家王冕创用青石刻印后,铜、铁印渐少,玉印更仅存在皇室宫中。</h3><h3> 近代的诸多篆刻家所谓的刻玉印只是用古代刻玉的刀法来刻石章,并不是真正刻玉。但是,刻制的效果是:笔划粗细匀称,线条直挺光滑,刻痕肤浅,这样就显现出了古玉玺的风格。</h3><h3> 如今,真正用玉石、玛瑙材质篆刻印章的艺术家很少,因为一是硬质材料难刻,二是材料要比石料昂贵。用玉石、玛瑙材质刻制出各种款式风格的玉印作品,集名贵的玉质材料和高雅的艺术创作于一身,更俱有欣赏、把玩和收藏的价值和魅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