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樱花季

GeorgeH

<h3>日本的樱花每年大概从2月底开始由南部慢慢的往北开出来,一直到北海道樱花盛开可是要到5月了,虽说樱花盛开期只有一周的时间,但因为南北开花的日期各不相同,所以想看樱花,日本总是能让你如愿的。我们是4月3日飞抵东京,东京的樱花已晚了一个星期,所以,我们决定去长野看樱花。</h3><h3>这一颗樱花树显然在盛开期,这是东京为数不多的还在盛开的樱花了。</h3> <h3>京都被日本人称之为"心灵的故乡",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京都于794年定为日本的首都,模仿中国唐朝的长安和洛阳营建而成,这是我国古代对日本城市建设和命名产生的重大影响。几个世纪以来,京都曾多次毁于战火,由于其珍贵的历史价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京都没有遭到大规模的空袭,无数的寺庙、神社以及其他极具历史价值的建筑得以保存下来。</h3> <h3>日本伏见稻荷大社建于8世纪,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为首的诸位稻荷神。稻荷神是农业与商业的神明,香客前来祭拜求取农作丰收、生意兴隆、交通安全。它是京都地区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h3> <h3>京都鳗鱼饭老店,慕名而来这家鳗鱼饭店,我们到达的时候告之10分钟后回来,街上空空加上走了很久有点累就晃了一下回来停在门口附近,门口是一条十分安静的小街,没有行人,我们其中的一人稍微的在路牙子上蹲了一下,也就一分钟不到,结果有人找店家投诉,店家居然就不让我们吃饭了,这投诉的人哪冒出来的都不知道,也算日本比较奇葩的一个经历。</h3> <h3>长野善光寺</h3> <h3>松本城</h3> <h3>草津町,日本的泡汤文化里居首位,草津温泉的起源至今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早在公元1,200年的时候,草津已作为温泉名胜而出名,时至今日,草津依然充满着诱人的魅力。草津温泉乡街中有一"汤田",终年热气蒸蒸的高温泉水流淌不断。</h3><h3>草津的温泉是PH值为1.7至2.1的强酸性硫黄泉,因此,如果细菌和有害微生物等遇到这泉水,在几秒钟后就会全部死掉。所以,日本北部地区的温泉大多是偏酸性,酸性温泉主要功效是对风湿、关节炎有好处,还可以杀菌,南部地区的温泉大多呈碱性,碱性的温泉柔滑可以滋润皮肤,所以主要功效是美容,而且南部碱性温泉温度也低一些。草津温泉是酸性高温温泉的代表,这里有大小100多处的天然涌泉,涌出25℃至96℃的温泉,高温的温泉就让它在空气中慢慢降温,不会参水。</h3><h3>对于初来日本泡汤的游客,要事先了解一下泡汤文化,进入汤池一般是不能穿衣裤的,但进入汤池前必须先沐浴,是坐在小板凳上洗个淋浴,手里的小浴巾是用来搭在头上护住头发不掉落到汤池,而不是用来在里面洗澡用的,也不要在汤池里浸泡毛巾,这跟我们国内泡大池子是有很大区别的。</h3><h3>泡高温温泉,通常会先喝一个冰镇牛奶,泡完了男士们会喝一个冰啤,女士们吃个冰激凌,都是补水的作用。</h3> <h3>樱花,日本的樱花有30种之多,而且到处都是,真的漂亮。日本人也会在樱花盛开的时候举办各种活动,普通人也会纷纷出来观赏樱花。而且,日本的建筑只有搭上盛开的樱花才最有味道。</h3> <h3>源义经系马樱是位于长野县下伊那郡西部阿智村的一棵樱花树,传闻历史上的日本名将源义经在投奔奥州(相当于现今的日本东北地区)的时候,曾将坐骑系在这棵树下,这棵树也因此得名。</h3> <h3>富士山,河口。Fuji View Hotel,背靠河口湖,前面正对富士山,楼顶有观景台。我们到河口那天是雨天的傍晚,雾很大,虽然我大概知道富士山在哪个方位,但因为看不到,所以也搞不清到底在哪。查天气预报,早晨天气在6点转多云天气,所以我一早根据攻略爬起来开车去西边的本栖湖拍日出,但转了2个小时,天都透亮了也没找着富士山到底在哪,回到酒店停下车一回头就看见富士山原来就在眼前。这个酒店中国人的入住率非常高哦,还值得提醒一下的是,日本的酒店基本上都需要预订用餐,不接受临时用餐,而且街上的餐馆关的很早,在河口这天晚上,我们没有预订用餐,7点出街上找吃的,居然发现都关了门了,最后在酒店小卖部只买到一盒饼干。</h3> <h3>日本的民居比较小,但大多数都会在很有限的空间种上一些花草,而且都修剪得非常好。最有印象的是厕所,厕所很小,就一个人的空间,来个北美的胖纸,估计得卡在里面,但非常干净,而且它的加水阀是敞开的,方便洗手,这个很赞,而且,公共厕所也非常干净,几乎没有厕所的怪味。日本用过的厕纸是要丢进马桶冲走的,这应该是没有怪味的一大原因吧。厕纸应该入水后就溶了,不明白为什么其它地方不这么做,非要在旁边放一个厕纸垃圾桶,个人觉得放这个厕纸垃圾桶极不科学。</h3><h3>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就是日本的交通,来前搜过这方面的信息,因为中国驾照不能在日本开车,所以,网上中文信息不多,来了才发现在日本开车很不简单,是我迄今为止去过的国家里最难开车的国家了。首先,日本是右舵车左行,转右是大弯,这个虽然开始不适应,但可以理解。第二,日本的车道非常窄,难怪日本人开很小车的人很多,这应该是原因之一,尤其在有住宅的地方,仅够一辆车的道路是双向的,会车可是要小心。第三,经常有90度转弯是没有视角的。这些是硬件条件,是硬伤,还有些交通灯方面的情况更难适应,有些地方会有一个交通灯的预告灯,亮的可是红灯!预告灯后面的才是真正的红灯,我好几次就停在预告灯下,引的后车极不高兴,看见红灯赶紧踩刹车这是习惯啊。还有个更奇葩的地方,在富士山河口,遇见一个丁字路口,交通灯的转换需要你下车去按路边的按钮,这个应该是世界上独此一家。我两次通过这个路口,第一次等了7,8分钟都没有给绿灯,因为是凌晨很早没有后车,我不敢冲红灯,只好后退出转弯道,进左转车道掉头回来。第二次路过,老远我就观察到了交通灯有转换,所以觉得这一次应该没问题了,可是又等了好久还是没给绿灯,这时后面排了4,5辆车,正在疑惑路边的提示自动感应灯到底是啥意思,只见后车司机跑过来,用手按了一下路边的按钮,然后朝我叽叽几句,只见马上转了绿灯,这才明白原来开车过交叉路口还要下车去按路边的按钮才可以走,这个设计真不好理解。</h3><h3>还有就是限速的问题,日本很多公路的限速都很低,大部分local路的限速只有40公里,高速上的限速才80公里,这个速度太慢了,所以日本人的不成文规定是实际开车速度提高20公里,就是说在限速40公里的路上可以开60公里,这比加拿大实际增加20%的限速要粗暴一些。而且在高速上,发现大部分人都还超过这个数字,我看不少人是开到超过100公里的,我问本地人,他们说这个警察是抓的。</h3><h3>最后说一下驾照的问题,中国驾照和那些在香港啊等地方出具的国际驾照都不被认可,加拿大驾照也不能直接在日本开车,但日本认可国际驾照,所以加拿大驾照需要去CAA办一个国际驾照。具体做法是准备两张护照大小的白底大2寸照片去CAA花25刀他们立马给你出一份有效期一年的国际驾照。</h3><h3>日本人的英语不好,出行一定要做好攻略,临时问情况可能有麻烦。在酒店你会发现他们虽然英语不好,但他们还是很聪明而且仔细,入住酒店的时候,他们早就给你安排好了房间,而不是等你到了酒店才看哪个房间可以给你,他们把你的名字标在储物柜上、门上、餐桌上甚至酒店门口也标有你的名字,这样你不需要问他们就基本清楚了。但加油站有麻烦,必须找有人的加油站才行,没有人的加油站搞不定,菜单只有日文的,而且付款还在另一个自动收款机上操作,不懂日文可加不了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