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延安,一座本偏居陕北黄土高原腹地的不起眼小城,如果不是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落脚",真想象不来她会怎样! 单从这一点,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延安人,我是无比热爱我们的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虽然好似狭隘,但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h3><h3> 小城再小,也都会有一两个标志性的建筑。记得儿时对延安标志性建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延河旁的巍巍宝塔和小东门家旁边的城墙、城门。当然,偶尔也听爷爷说起延安老城里曾有座钟楼,我想那一定会是当时延安城的标志性建筑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延安认识的深入,我发现人们忽视了一座雄伟的西方教堂在延安的存在。当然,在老一辈人的思想当中,教堂无疑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见证,哪又能和"革命"的宝塔相提并论呢! 不要那么"主义"了! 你说教堂代表帝国主义,那宝塔难道没有一点封建主义的色彩吗!建筑就是建筑,都是出自我们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的,况且,千百年来教堂已成为西方建筑文明的代表和符号,成为一颗璀璨的世界文化明珠。今天我还就要好好摆一摆这延安的教堂了。</h3><h3> 延安现存教堂两座,均属天主教。一座地处城外的桥儿沟,一座位于稍远的甘谷驿。甘谷驿教堂为哥特式风格,由西班牙传教士1931年起兴建,历时三年,教堂内部设施在"文革"中惨遭破坏,后被用作储粮仓库,终于为我社会主义建设所征用,一直未开放过。而相比,桥儿沟教堂就比较幸运了,并还被涂上浓浓的一笔"红色",得以多次整修、开放,尊享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荣耀。所以,人们说起延安的教堂,其实就多指这座桥儿沟天主教堂。桥儿沟教堂为罗马式风格,也是由西班牙传教士易兴化在1931年兴建的,也是历时三年。教堂约有1000 多平米,正面两侧矗立着高达20 余米的钟楼,教堂内由圣坛、中厅、侧廊组成,圣坛上方覆盖着圆形穹顶,四周的石雕采用了传统的梅、兰、菊、荷等植物和龙的动物式样,中厅为罗马式券拱结构,侧廊与中厅以券柱式拱廊分隔,建筑材料为石材和青砖。整体上简约大方,又不失敦实厚重,可以说是当时延安最洋气、最雄伟的建筑了。她见证了当时天主教在延安兴办学校、孤儿院、诊疗所等社会福利组织的善举,改变着陕北近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h3><h3> 也正是在这座教堂,1938年9 月29 日,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此召开。毛泽东做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成为会议的中心议题。这次会议是1928 年党的"六大"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全会。毛泽东曾在"七大"会议上高度评价"遵义会议"和"六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关键的会议。</h3><h3> 还是在这座教堂,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府一一鲁迅艺术学院也诞生在这里。"鲁艺"于1938 年4 月创立时,毛泽东亲任院长,并题写了校名和"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从此,这座西式教堂便洋为中用,成为了"鲁艺"的特殊标志而闻名遐迩。</h3><h3> 其实,除了桥儿沟、甘谷驿两座教堂外,延安老城内曾经还有过座小型基督教堂,而且比上述教堂早一年建成。1936年4月9 日,苦苦挣扎中的张学良将军毅然飞赴延安与周恩来在一座教堂内秘密会谈,拉开了"联共抗日"的序幕。会谈八个月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这一教堂就是老城内的那座,可惜她毁于1938 年11月的战火。如果你上网查询,好多信息是把"张周密谈"的教堂当作上桥儿沟教堂了。</h3><h3> 每一座建筑除了其多彩的外型都会有其内在的生命,这才是我关注的焦点。我喜欢桥儿沟教堂的那抹"红",更想探寻那固有的本色。可以说正是这座"土"教堂勾起了我对"西方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的兴趣。但一提到传教士,百年来我们总是有一种偏见: 传教士一直被认定为帝国主义武力侵华的文化帮凶。其实,这是我们的历史教育观出现了问题。如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样,只是人们的宗教信仰不同罢了。</h3><h3> 1911年4 月,陕北代牧区成立,第一任主教西班牙人易兴化为兴建延安主教驻地,兴建第一所教堂,毅然回国募捐,三年后(1924年) 回到陕北,购得东郊桥儿沟村70 多亩土地,建起52 孔石窑,逐渐兴办起学校、孤儿院、诊疗所等社会福利组织。民国18 年,军阀战火使涌入延安的难民越来越多,教堂敞开大门,支起大锅,熬粥赈民,竭尽其能。1936 年党中央刚刚到达陕北时,当值主教和会长还曾先后向红军募捐大洋40 万元。在那苦难的日子里,独身一人,背井离乡,从欧亚大陆最西边来到文化、语言等等都不同的最东头国度,还是穷乡僻壤,所有的这一切,我不想用当今所谓的利益论、阶级论来诠释,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上帝的恩惠,信仰的力量。正如,三、四十年代的圣地延安,以其独有的精神力量召唤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仁人志士,为着同一个目标,齐聚宝塔山下、延河水畔。</h3><h3> 同样坚守着那份信仰,桥儿沟教堂与延安杨家岭"七大"会址一一中央大礼堂一样,都是我心中的圣殿。</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