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这春季盎然的日子里,我们在外地的轩岗同学于4月23日重回我们的第二故乡——轩岗。</h3><h3><br></h3><h3><br></h3><h3><br></h3> <h3>去年在微信群里我联系上了同学心里由衷地高兴,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参加了首次同学聚会,见到了很多我退休后常常思念的老同学。</h3> <h3>但遗憾是没有见到和我最好的同学——刘荆林。</h3><h3>去年年底一个偶然机会于克全同学出现在我们发小微信群,于是我和其建立了个人微信,并向其打听关于刘荆林的信息。</h3> <h3>一天,我的手机突然出现了一个《老友》微信群,群里共计五人,于克全是群主,其中有我和“刘大”,还有两个我不熟悉的同学。</h3> <h3>在群里,刘大呼唤着我的小名,说了许多我上小学二三年级的往事。谁对我这么熟悉,刘大何许人也?我一边与其对话,一边问他是谁。他叫我猜,从他对我的熟悉程度上看,我猜想他是刘荆林,但从网名“刘大“上看,我又不敢冒然地猜是他。我知道他是他们家的老二,无论如何也不该叫”刘大“,他还是让我猜,最后我冒昧地猜对了。</h3><h3>他给我诠释了刘大的由来。我们相互诉说着对老同学热情洋溢的话语……‘我们有说不完的话,我们约定来年春天轩岗相聚。</h3> <h3>雁平是我发小最好的同学之一,我把和荆林联系上的信息以及春天到轩岗的打算告诉了她。</h3> <h3>在出行轩岗之前,我和雁平取得了共识,这次主是想见我们几十年来从未见到的老同学,主要有刘荆林、殷勤、赵秀云、王玉兰等。</h3> <h3>这次我们没有采取同学大聚会的形式,而是我们几个外地的同学以AA制的形式,到养育我们的第二故乡——轩岗相聚。这样一方面了却了我们外地同学相互之间的思念,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我们外地同学和在轩岗同学相互思念之情。</h3> <h3>到轩岗的第二天,我们与轩岗的同学见了面,在欢声笑语中在矿务局大楼门前广场相互留影。中午我们外地的同学集体AA制邀请所有轩岗同学共进午餐。餐后同学们自由活动。这样既有同学聚会的效果,又给同学们自由活动留下了空间。</h3> <h3>我的好同学、好同事、好朋友者新,得知我们这次轩岗之行,专程自驾汽车从太原赶过来和我们相聚,并问我们是否需要由他提供用车。</h3><h3><br></h3> <h3>到轩岗后我们开始邀请在轩的同学,到来之前过早地邀请同学,我们怕打扰同学们的正常生活。在宾馆门口我们碰到了刘桂芝,因她去太原办事未能邀请到以外,其他在轩的同学我们全邀请到了。</h3> <h3>这次轩岗之行,我们全权委托给了老同学、老班长刘荆林。他把我们安排到了轩岗最好的宾馆,他亲自开车到车站接我们。到车站接我们还有老铁,尽管艾风云和邢桂兰到车站晚了没有接到我们。但从她们的言行使我们感到什么是同学深情。</h3> <h3>我们于23号到达轩岗,当天晚上朱福荣特意从原平赶到宾馆,并给我们带来了香蕉,晚餐主动为我们买单,从朱福荣身上我们又一次感到什么是同学深情。</h3> <h3>25号早上,朱福荣陪同我们乘坐老班长驾驶的汽车,与我们一同游览了宁武芦芽山景区的万年冰洞,游览了马英海。我在童年时就知道轩岗有个云中山、离轩岗不远有个马英海,儿时贪玩很想去,但没有能力去。第一次同学聚会去了云中山,这次去了马英海,儿时的向往在同学的相聚中实现了。</h3> <h3>下午从宁武回来,说好了晚餐老同学荆林在其家宴请我们。到宾馆后,得知轩岗的同学要宴请我们,我们又一次和同学们热情洋溢欢聚一堂,我们再一次感到什么是同学深情。</h3> <h3>26号早上,荆林办完退房手续带我们去五台山旅游,他在五台山为我们安排好了宾馆,下午和第二天都带我们去逛寺庙。说句大家都难以置信的话,我在五台兵工厂工作了十多年却没有去过五台山,这次老同学帮我圆了当年的梦。</h3> <h3>27号我们游览完五台山,赵秀云就要回晋城了,我们就要分手了,在分别之前进行了AA制结算。两次退房最能体现出同学深情:一是轩岗退房,荆林为我们结了住宿费,说什么也不肯收我们的钱,王玉兰只好把钱藏到车上。当玉兰和殷勤上了火车以后,荆林才知道钱在车上,他本想找到钱后悄悄地放到我的包里,可是在车上怎么也找不着,只好打电话问玉兰后才找到。后来我说这是天意谁的钱就谁的,你想悄悄放到我的包里老天不容。二是五台山退房,在五台山秀云的两个弟弟一直和我们吃住在一起,五台山我们统一退房结账,班长和秀云的两个弟弟非要参与我们的AA制,最终被我们婉言谢绝。秀云过意不去,我们答应她请我们吃午餐。离开五台山一路上我们到东冶参观徐向前纪念馆,到了河边我们去了阎锡山故居。在河边吃过秀云宴请的午餐后,我们和秀云告别分手。这两件事最能体现出同学深情。</h3> <h3>晚上回到了原平,原计划在荆林家吃晚餐,结果英子姐和小鸾宴请了我们。殷勤和王玉兰今晚凌晨就要回韩城了,英子姐和雁平为他俩购买了路上吃的水果和食品。他们是凌晨2点21分的火车,凌晨我和荆林把他们送到原平火车站安检口。</h3> <h3>说起送殷勤和王玉兰,就不能不提到我的好同事好朋友徐者新,者新来电话跟我说如果他俩回韩城在太原转车需要帮助叫我告诉他。起初王玉兰计划在太原乘高铁回西安,但原平乘火车只到太原站。如果那样玉兰从太原站到太原南站真需要者新帮忙。距离隔不断同学情,心里有同学天涯若比邻。</h3> <h3>从五台山回来,我和殷勤、玉兰共住荆林家。我在荆林家多住了一天,28号晚宴和29号十点的午宴受到了荆林和夫人热情招待,在此表示感谢。28号我和雁平代表我们外地的同学中午回请了英子姐和小鸾等人。29号11点半我和雁平告别了老同学踏上了回家的路。望着送别我们同学的背影,我想这就是同学情吧?</h3> <h3>最后我想引用我们老同学老班长的分别感言,作为我们这次外地同学轩岗之行的结束语:相隔半个世纪,相聚仅仅五天,随着你俩渐行渐远的身影如同过眼烟云离我而去,不由自主的老泪盈眶,心潮澎湃浮想联翩。</h3> <h3>人生苦短,弹指挥间。渺渺世界,芸芸众生,鬼使神差般地把我们联在了一起。多少个两小无猜的日子,多少句童言无忌的话语,多少次顽心驱使的碰撞,多少回涕笑无常的举动。刹那间,如行云流水般地涌上心间。让我又一次读懂了什么叫老同学。</h3> <h3>远道而来,千里迢迢,不辞劳苦,不思佳肴,只为那久别的重逢,只为寻儿时的梦境;满怀深情的拥抱,发自肺腑的语言,诠释了什么是老同学。莘莘学子,芸芸众生,大千世界里有我们一伙人,少时离别老大归,梦里寻它几回回,穿越时空觅旧踪,万里山河任我行!……致敬老同学聚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