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Laoguo

<h3>乐山大佛景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市郊,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地处凌云山中部。乐山大佛景区,山上茂林修竹终年葱茏,山下三江汇聚,享有西南山水之冠的美誉。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乐山市岷江东岸“凌云寺”侧。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是对“乐山大佛”最确切的描述。</h3> 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 <h3>乐山大佛景区,1982年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1年入选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11年晋级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乐山大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目录。</h3> <h3>一九八九年五月,有游客偶然发现了“乐山巨型睡佛”,而“乐山大佛”刚好位于“乐山巨型睡佛”的心脏处,构成了“心即是佛”的奇观,令人叹为观止,更提升了“乐山大佛”的“知名度”,国内外游客纷纷前来瞻仰,顶礼膜拜。</h3> <h3>乐山大佛的“山门”。</h3> <h3>大江东去,佛法西来</h3> <h3>苏东坡等名士留下的“崖刻”。</h3> <h3>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事因地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的三江汇流,水情复杂,经常发生沉船事故。为了“镇”江水而建了这么一尊弥勒佛坐像。令人称奇的是,自建了大佛后,未发生一起沉船事件。</h3> <h3>位于凌云山上的“凌云寺”名僧海通法师,不忍三江汇流处频频发生的沉船事故,发起“修造大佛,佛力镇水”之念。海通法师募集20年,筹得一笔款项,准备开建大佛。不料,有一地方官垂涎此巨款,前来索贿,海通法师怒斥:“自目可剜,佛財难得!”,遂“自抉其目,捧盘致之”。用挖去自己双眼的惨重代价,保护了修建大佛的首金。此“海师洞”就是当年海通法师主持开凿乐山大佛的地方。</h3> <h3>海通法师坐像。海通法师是乐山大佛的始创者。大义凛然的海通法师:“自目可剜,佛財难得!”令后人肃然起敬。</h3> <h3>“凌云山海师洞记”</h3> <h3>乐山大佛的修建,历经“千辛万苦”:公元713年开工,当大佛修到肩部时,海通法师去世了,工程一度中断。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奉金,海通法师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建大佛。由于工程浩大,资金不够,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于是工程进展迅速。当大佛修到膝盖时,主持工程的节度使章仇兼琼奉命调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一停竞停了40年。四十年后,新任节度使韦皋捐赠奉金继续修建大佛至完工。就这样,巍巍乐山大佛经三代工匠的不懈努力,前后历经90年的时间才建成。</h3> <h3>乐山大佛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扶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正襟危坐的坐像。</h3> 乐山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为保护大佛,现在不能上脚面围坐了。 <h3>大佛的左侧是“凌云栈道”,全长500米。栈道委婉曲折,多台阶,从山顶大佛的头部一直修到山底大佛的脚底。在下面每个人都可以“抱抱佛脚”。</h3> <h3>“凌云寺”。大佛头部的右后方是始建于唐代的“凌云寺”。“凌云寺”位于凌云山顶,被凌云九峰怀抱。因是大佛所在,又称“大佛寺”。乐山大佛的创始人即“凌云寺”高僧海通法师,在大佛开凿前凌云寺就已存在,现存的“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重新修建,匾额上“凌云寺”的“凌”有意写成三点水的“错”字,以示“三江汇流”。</h3> <h3>“凌云寺”的“藏经楼”。</h3> <h3>浮玉亭</h3> <h3>苏园</h3> <h3>“东坡楼”。蜀中名楼——东坡楼,始建于公元10世纪,历经兴废,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读书于此,故名“东坡读书楼”。</h3> <h3>苏东坡坐像</h3> <h3>东坡读书楼</h3> <h3>苏东坡名篇:醉翁亭记。</h3> <h3>苏东坡名篇</h3> <h3>1980年放映的故事片“神秘的大佛”,是以“乐山大佛”为背景题材的电影,突出“乐山大佛”是“神秘的大佛”的主题。而在当地确实传说“乐山大佛”真是座“神秘的大佛”,“乐山大佛”三次“显灵”的“故事”令人敬畏!</h3> 第一次“显灵”是1962年。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不时漂浮众多尸体,汇集到大佛脚下的三江汇流处,大佛不忍看此眼皮底下的人间惨状,痛苦的闭上了双眼。1963年,灾情好转,大佛重新睁开了眼睛。 <h3>第二次“显灵”是1976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位相继去世,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大佛怨天不公。一场大雨,雨水流经眼睛,大雨过后,眼睑下留有“泪痕”,大佛流泪了!</h3> 第三次“显灵”是新世纪到来之际。 迈入新世纪的2000年 ,我国发生了几件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成功加入WTO,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双喜临门。大佛“面露喜色”,“清理”了额头,面部变得干净光洁,而佛头频闪佛光。 令人称奇的是,2002年5月7日,乐山大佛再现难得一见的“神秘光环”——佛光。上午,云层尚未褪去的乐山大佛上空,突然出现“日晕”,太阳四周闪现出一个直径约300米、内红外紫的五彩光环,色彩时明时暗。“千年难遇,万人争赌”! 乐山大佛真是“神秘的大佛”。现代科学难以解释上述的三次“显灵”。 第一次“闭眼”。有人说是岩石“风化”,可为什么高起的鼻子耳朵没“风化”,恰恰是凹进去的眼睛“风化”了呢? 灾情好转后又睁开了眼睛。要知道“风化” 是不可逆的物理化学现象。 “风化” 不能解释“闭眼”“睁眼” 。 第二次“流泪”。千百年来,大佛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雨水,为什么1976年某次大雨过后留下了“泪痕”? 第三次“佛光”。佛家认为“佛光”是菩萨头轮放射出的光芒 ,现代科学认为“佛光”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日晕”,是当阳光照在云雾表面,经过“衍射”“漫反射”作用形成的自然奇观,与七彩彩虹的形成差不多,只不过“日晕”形成的条件相当“苛刻”,必须要有“阳光”“地形”“云海”等多种自然因素的结合,因此极为罕见。而云海的形成必须是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乐山大佛所处的“凌云山”海拔仅448米,是低海拔的地区,根本不具备“云海”形成的条件,“凌云山”“乐山大佛”却出现罕见的“日晕”——佛光,令人称奇。乐山大佛真是“神秘的大佛”! <h3>乐山大佛,神秘的大佛! 弥勒佛“笑口常开”“大肚大量”。</h3> <h3>“凌云寺”“弥勒殿”的对联: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进笑出,笑自己原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