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媚图(又名百花缘)

王诚民

<h3>  百花盛开,百态娇颜,令人喜爱,故本篇取名《百媚图》。 </h3><h3> 编辑该图集源于对格桑花的喜爱,敬重它的顽强、朴素和对生存环境的随意。格桑花藏语为幸福花之意,泛指高原上各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山花。它们生长在高原,大多都叫不出名字,没有人刻意去培育它,却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竞相怒放!年复一年如约而至,装点美丽的世界。</h3><h3> 所有取材中我更钟爱野山花,因为它顽强的生命力。不管多么恶劣的环境只要适宜生存,它便生了根、去开花结果。</h3><h3> 该图集不刻意去寻拍,全凭一个缘字,遇到了用手机随拍下来,不调光圈不计速度,天然不雕饰。取材于花园、客厅、花市和乡间田野。有的几近枯萎,有的长在枯草堆中,碰到了终不舍,怕再难遇见,遂收入镜头里(故又名百花缘)。</h3><h3> 世上花朵有万千,看到即为缘。</h3><h3> 一花一世界,一幅图一个故事、一个难忘的回忆!</h3> <h3>  山丹花(拍于武山县马力镇李家山祖莹)。是百合属中分布最广,纬度偏北的一种。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著名的野生花卉。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也有分布。俄罗斯、朝鲜等国也有。为吉林省松原市市花。 主要价值:供观赏,可入药。 【功 效】:解毒消肿、活血祛瘀。 【主 治】:治痈疽肿毒、疔疮、吐衄、跌打损伤。<br></h3> <h3>  秋英(拍于青海湖畔)(别名:波斯菊、大波斯菊)又称为格桑花</h3><div>科属: 菊科秋英属。</div><div>原产地: 墨西哥,在我国栽培甚广。</div><div>繁殖方式: 播种。</div><div> 花果期: 花期秋、冬季,果期冬、春季。</div><div> 日照: 全日照。</div><div> 温度: 生长适温15℃~25℃,不耐寒、也忌酷热。</div><div> 土壤: 不择土壤,耐瘠薄土壤,肥水过多易徒长而开花少。</div><div> 水份: 喜湿润、也耐旱。</div><div> 观赏用途:秋英即波斯菊,株形高大,花姿秀雅,花色丰富,是我国常见的大众花卉,多用于庭院花公园的花坛、墙垣边或路边栽培,在草地边缘、树丛周围及路旁成片栽植作背景材料,盛开时成片的花海,颇有野趣;重瓣品种可作切花材料;秋英可用于监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对氯气敏感,可作为氯气的指示植物;花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化湿之效。</div><div> 人们习惯称为格桑花,格桑花又叫幸福花,实际是指青藏高原上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花。</div><div> </div> <h3>  紫叶桃花(于武山鸳鸯湖公园),是李亚科,桃属植物桃的变种,叶为窄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5厘米,宽4厘米,先端成长而细的尖端,边缘有细齿,暗绿色有光泽,叶基具有蜜腺;树皮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出现裂缝;花单生,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有时为白色,有短柄,直径4厘米,早春开花;近球形核果,表面有毛茸,肉质可食,为橙黄色泛红色,直径7.5厘米,有带深麻点和沟纹的核,内含白色种子。</h3><div> 属于观赏桃花类的半重瓣及重瓣品种,统称为碧桃。华东地区碧桃花期是3月~4月,花朵丰腴,色彩鲜艳丰富,花型多。常见的品种有红花绿叶碧桃、红花红叶碧桃,白红双色洒金碧桃等多个变种。碧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小区、公园、街道随处可见的美丽植物。</div><div> </div> <h3>  夏至草,别名小益母草(摄于武山县团结路)。可做药物材料,云南有些地方用全草入药,据云功用同益母草。</h3><div> 生长环境:杂草,生于路旁、旷地上,在西北、西南各省区海拔可高达2600米以上。</div> <h3>  白车轴草(拍于武山鸳鸯湖公园)又名白三叶、白花三叶草、白三草、车轴草、荷兰翘摇等,多年生草本;短期多年生草本,为栽培植物,有时逸生为杂草,侵入旱作物田,危害不重,对局部地区的蔬菜、幼林有危害。生长期达6年,高10-30厘米。</h3><div> 主根短,侧根和须根发达,茎匍匐蔓生,上部稍上升,节上生根,全株无毛。掌状三出复叶;托叶卵状披针形,膜质,基部抱茎成鞘状,离生部分锐尖。</div><div> 其适应性广,抗热抗寒性强,可在酸性土壤中旺盛生长,也可在砂质土中生长,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世界各国主要栽培牧草之一,在中国主要用于草地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价值。</div> <h3>  梅花(取材于武山县某庭院),又名梅,别名:春梅、干枝梅、酸梅、 乌梅 , 蔷薇科、杏属小乔木,稀灌木,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梅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h3> <h3>  杏花(拍于武山农家院),一种花,又称杏子,是杏属李亚科植物,其果肉、果仁均可食用。杏花单生,先叶开放,花瓣白色或稍带红晕,是中国著名的观赏树木。杏可配植于庭前、墙隅、道路旁、水边,也可群植、片植于山坡、水畔,是春季主要的观赏树种。杏的学名指出:西方人对杏的认识,乃源于亚美尼亚,事实上,杏广布于东亚及中亚。其可采用播种或嫁接繁殖等种植方法,一般入药的杏,就是杏的果仁,有生津、解毒、清热之效用。初夏成熟。杏树原产中国,分布很广。树龄长,可活一百年以上,既能采果又能赏花,在果木生产和城市美化上都处重要地位。每年3-4月份,各地会举办杏花节,为游人踏青、郊游及摄影提供好去处。杏花是古老的花木,公元前数百年问世的《管子》中就有记载,因此,至少在我国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历史。它既能采果又能赏花,在果木生产和城市美化上都处重要地位。</h3><h3> </h3> <h3>  桃花(武山龙台冷水鱼场),蔷薇科、桃属植物。叶为窄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5厘米,宽4厘米,先端成长而细的尖端,边缘有细齿,暗绿色有光泽,叶基具有蜜腺;树皮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出现裂缝;花单生,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有时为白色,有短柄,直径4厘米,早春开花;近球形核果,表面有毛茸,肉质可食。</h3><h3> </h3> <h3>  单瓣黄刺玫(于武山鸳鸯湖公园)是直立灌木,高2-3米;枝粗壮,密集,披散;小枝无毛,有散生皮刺,无针刺。小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花单生于叶腋,单瓣,无苞片;花瓣黄色,宽倒卵形,果近球形或倒卵圆形,紫褐色或黑褐色;花期4-6月,果期7-8月。生向阳山坡或灌木丛中。产自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区。</h3><div>形态特征<br></div><div> 单瓣黄刺玫是栽培黄刺玫的原始种。直立灌木,高2-3米;枝粗壮,密集,披散;小枝无毛,有散生皮刺,无针刺。小叶7-13,连叶柄长3-5厘米;小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稀椭圆形,先端圆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圆钝锯齿,上面无毛,幼嫩时下面有稀疏柔毛,逐渐脱落;叶轴、叶柄有稀疏柔毛和小皮刺;托叶带状披针形,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呈耳状,边缘有锯齿和腺。</div><div> </div> <h3>  垂丝海棠(于武山农家院),是落叶小乔木,高达5米,树冠开展;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至长椭卵形,伞房花序,具花4-6朵,花梗细弱下垂,有稀疏柔毛,紫色;萼筒外面无毛;萼片三角卵形,花瓣倒卵形,基部有短爪,粉红色,常在5数以上;果实梨形或倒卵形, 略带紫色,成熟很迟,萼片脱落。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山坡丛林中或山溪边,海拔50-1200米。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安徽、陕西、四川和云南。可入药,主治血崩。</h3><h3> </h3> <h3>  牡丹,(拍于武山鸳鸯湖公园)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h3><div>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div><div>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div> <h3>  油菜花(拍于马力镇李家山),别名芸薹(YUN TAI),原产地在欧洲与中亚一带,是一种十字花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集中在江西婺源篁(huáng)岭、汉中盆地和江岭万亩梯田、云南罗平平原、青海门源高原等。</h3> <h3>  丁香花(于微县某农家乐),丁香属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亚高山、暖温带至温带的山坡林缘、林下及寒温带的向阳灌丛中。生山坡丛林、山沟溪边、山谷路旁及滩地水边,海拔300-2400米。</h3><div> 栽培品种属庭园普遍栽培。喜光,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稍耐阴,阴处或半阴处生长衰弱,开花稀少。具有一定耐寒性和较强的耐旱力。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洼地种植,积水会引起病害,直至全株死亡。落叶后萌动前裸根移植,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处种植。</div> <h3>  紫藤花(武山鸳鸯湖公园),又名朱藤、招藤、招豆藤、藤萝等,为蝶形花科紫藤属落叶攀援灌木。紫藤花语:醉人的恋情,依依的思念。紫藤开花后会结出形如豆荚的果实,悬挂枝间,别有情趣。有时夏末秋初还会再度开花。花穗、荚果在翠羽般的绿叶衬托下相映成趣。根、种子入药,性甘,微温,有小毒。树皮含贰类,花含挥发油,叶子含金雀花碱等。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h3><div>相关传说</div><div> 紫藤花有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女孩想要一段情缘,于是她每天祈求天上的红衣月老能成全。终于红衣月老被女孩的虔诚感动了,在她的梦中对她说:“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后山的小树林里,她会遇到一个白衣男子,那就是她想要的的情缘。”等到春暖花开的日子,痴心的女孩如约独自来到了后山小树林。 等待她美丽的情缘--白衣男子的到来。可一直等到天快黑了,那个白衣男子还是没有出现,女孩在紧张失望之时,反而被草丛里的蛇咬伤了脚踝。女孩不能走路了,家也难回了,心里害怕极了。在女孩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刻,白衣男子出现了,女孩惊喜地呼喊着救命,白衣男子上前用嘴帮她吸出了脚踝上被蛇咬过的毒血,女孩从此便深深地爱上了他。可是白衣男子家境贫寒,他们的婚事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反对。最终二个相爱的人双双跳崖徇情。在他们殉情的悬崖边上长出了一棵树,那树上居然缠着一棵藤,并开出朵朵花坠,紫中带蓝,灿若云霞。后人称那藤上开出的花为紫藤花,紫藤花需缠树而生,独自不能存活,便有人说紫藤就是女孩的化身,白衣男子就是那棵树,紫藤为情而生,为爱而亡。</div><div> 紫藤又名朱藤,或称招藤、招豆藤、藤萝,豆科蝶形花亚科紫藤属,属落叶攀援灌木。三月现蕾,四月盛花,每轴有蝶形花20至80朵。紫藤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根、种子入药,性甘,微温,有小毒。树皮含贰类,花含挥发油,叶子含金雀花碱等。紫藤花语  醉人的恋情,依依的思念。</div> <h3> 红瑞木(摄于武山鸳鸯湖公园),是伞形目山茱萸科落叶灌木。老干暗红色,枝桠血红色。叶对生,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乳白色。花期5月~6月。果实乳白或蓝白色,成熟期8月~10月。可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红端木秋叶鲜红,小果洁白,落叶后枝干红艳如珊瑚,是少有的观茎植物,也是良好的切枝材料。园林中多丛植草坪上或与常绿乔木相间种植,得红绿相映之效果 。</h3><div>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江西等省区。生于海拔600-1700米(在甘肃可高达2700米)的杂木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朝鲜、苏联及欧洲其它地区也有分布。</div> <h3>  郁金香(取材于汉中市汉江岸边),是百合科郁金香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球茎,郁金香被广泛认为原产于土耳其,是土耳其、荷兰、匈牙利等国的国花。</h3><div> 叶3-5枚,条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状,花单朵顶生,大型而艳丽,花被片红色或杂有白色和黄色,有时为白色或黄色,长5-7厘米,宽2-4厘米,6枚雄蕊等长,花丝无毛,无花柱,柱头增大呈鸡冠状,花期4-5月。</div> <h3>  重瓣榆叶梅 (拍于武山一农家小院)是蔷薇科,桃属植物。落叶灌木,稀为小乔木,株高2-5米。嫩枝无毛或微被毛,叶宽卵形到倒卵形,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生于低至中海拔的坡地或沟旁乔、灌木林下或林缘。 目前全国各地多数公园内均有栽植。 苏联中亚也有。</h3> <h3>  三色堇(拍于汉中市汉江北岸),是堇菜科堇菜属的二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基生叶叶片长卵形或披针形,具长柄,茎生叶叶片卵形、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先端圆或钝,边缘具稀疏的圆齿或钝锯齿。</h3><div> 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野花物种,也常栽培于公园中,是冰岛、波兰的国花。花朵通常每花有紫、白、黄三色,故名三色堇。该物种较耐寒,喜凉爽,开花受光照影响较大。</div><div> 三色菫以露天栽种为宜,无论花坛、庭园、盆栽皆适合,但不适合室内种植。</div><div>中药材三色堇还可杀菌,治疗皮肤上青春痘、粉刺、过敏问题,三色堇药浴也有很好的丰胸作用。</div><div><br></div> <h3>  玉蝉花(拍于汉中市汉江北岸),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围有叶鞘残留的纤维。根状茎粗壮,斜伸,外包有棕褐色叶鞘残留的纤维;须根绳索状,灰白色,有皱缩的横纹。叶条形,两面中脉明显。花茎圆柱形,实心,有1-3枚茎生叶;苞片3枚,近革质,披针形,内包含有2朵花;花深紫色,直径9-10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内花被裂片小,直立,狭披针形或宽条形。蒴果长椭圆形,顶端有短喙,6条肋明显,成熟时自顶端向下开裂至1/3处;种子棕褐色,扁平,半圆形,边缘呈翅状。花期6-7月,果期8-9月。</h3><div> 生于沼泽地或河岸的水湿地。产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浙江,也产于朝鲜、日本及苏联。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div> <h3>  月季花(拍于汉中市汉江北岸):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有三个自然变种,现代月季花型多样,有单瓣和重瓣,还有高心卷边等优美花型;其色彩艳丽、丰富,不仅有红、粉黄、白等单色,还有混色、银边等品种;多数品种有芳香。月季的品种繁多,世界上已有近万种,中国也有千种以上。</h3><div> 自然花期8月到次年4月,花成大型,由内向外,呈发散型,有浓郁香气,可广泛用于园艺栽培和切花。月季的适应性强,耐寒、耐寒,不论地栽、盆栽均可,适用于美化庭院、装点园林、布置花坛、配植花篱、花架,月季栽培容易,可作切花,用于做花束和各种花篮,月季花朵可提取香精,并可入药。也有较好的抗真菌及协同抗耐药真菌活性。红色切花更成为情人间必送的礼物之一,并成为爱情诗歌的主题。</div><div> 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月季花荣秀美,姿色多样,四时常开,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有52个城市将他选为市花,1985年5月月季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第五位。</div> <h3>  虞美人(摄于汉中市汉江北岸),一年生草本植物,全体被伸展的刚毛,稀无毛。茎直立,高25-90厘米,具分枝。叶片轮廓披针形或狭卵形,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花单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花蕾长圆状倒卵形,下垂;萼片2,宽椭圆形;花瓣4,圆形、横向宽椭圆形或宽倒卵形,长2.5-4.5厘米,全缘,稀圆齿状或顶端缺刻状,紫红色,基部通常具深紫色斑点。蒴果宽倒卵形,长1-2.2厘米,无毛,具不明显的肋。种子多数,肾状长圆形,长约1毫米。花果期3-8月。</h3><div> 原产欧洲,中国各地常见栽培,为观赏植物。花和全株入药,含多种生物碱,有镇咳、止泻、镇痛、镇静等功效;种子含油40%以上。</div><div> 别称:丽春花、赛牡丹、满园春、仙女蒿、虞美人草</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红王子锦带花(拍于汉中市汉江岸边),系锦带花的一个园艺品种,是从美国引进的优良树种。夏初开花,花朵密集,花冠胭脂红色,艳丽悦目,花期长达一月之久,从5月初始花,可延续到6月上中旬,花序下有盛开的花朵。可孤植于庭院的草坪之中,也可丛植于路旁,树形格外美观。</font></h3> <h3>  鸢尾(于汉中市汉江北),属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块茎或匍匐状根茎;叶剑形,嵌叠状;花美丽,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花瓣状,有一长或短的管,外弯,花柱分枝扩大,花瓣状而有颜色,外展而覆盖着雄蕊;子房下位,胚珠多数,果为蒴果。本属模式种: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 )原产欧洲,中国各地常见栽培。</h3><div> 鸢尾属约300种,鸢尾原产于中国中部及日本,少数入药,鸢尾根茎为诱吐剂或缓下剂,具消炎作用。</div><div> 鸢尾花大而美丽,叶片青翠碧绿,观赏价值很高。很多种类供庭园观赏用,在园林中可用作布置花坛,栽植于水湿畦地、池边湖畔,或布置成鸢尾专类花园,亦可作切花及地被植物,是一种重要的庭园植物。</div><div>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条形或块状,横走或斜伸,纤细或肥厚。</div><div> 生长习性:鸢尾属植物种子普遍具有休眠特性,鸢尾属植物种子萌发有很大差异,有些种类种子能迅速萌发,而有些种类的种子在自然状态下往往需经1年左右的休眠才能萌发,且萌发缓慢。</div><div> 地理分布: 全世界约300种,分布于北温带;中国约产60种、13变种及5变型,主要分布于西南、西北及东北。</div><div><br></div><div> </div><div> </div><div><br></div> <h3>  红花酢浆草(于凤县公路边)是酢浆草科,酢浆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无地上茎,地下球状鳞茎,鳞片膜质,褐色,叶基生;叶柄被毛;小叶片扁圆状倒心形,顶端凹入,两侧角圆形,背面浅绿色,托叶长圆形,顶部狭尖,总花梗基生,二歧聚伞花序,花梗、苞片、萼片均被毛;萼片披针形,花瓣倒心形,淡紫色至紫红色,花丝被长柔毛;花柱被锈色长柔毛,3-12月开花结果。</h3><div> 原产南美热带地区,中国长江以北各地作为观赏植物引入,南方各地已逸为野生,分布于中国河北、陕西、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和云南等地。生于低海拔的山地、路旁、荒地或水田中。因其鳞茎极易分离,故繁殖迅速,常为田间莠草。</div><div>全草入药,治跌打损伤、赤白痢,止血。</div> <h3>  日本晚樱(于两当县街道),蔷薇科樱属植物,落叶乔木,树皮银灰色,有锈色唇形皮孔,叶片为椭圆状卵形、长椭圆形至倒卵形,纸质、具有重锯齿,叶柄上有一对腺点,托叶有腺齿。在日本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园艺品种极多,有日本国花之誉。主要由本种及其变种与其他种类杂交培育而成。按花色分有纯白、粉白、深粉至淡黄色,幼叶有黄绿、红褐至紫红诸色,花瓣有单瓣、半重瓣至重瓣之别。伞形花序,花期受气候影响较为明显,是著名的观赏植物。花蕾具有“镇咳祛风”的药用价值。</h3> <h3>  荷花(拍于西和县晚霞湖)属山龙眼目,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成卵形。</h3><div>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div><div> 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div><div><br></div><div>荷花</div><div> 一、以其外形特征命名: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芙蓉:亦称“夫蓉”。汉辞典《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李时珍也说,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div><div> 二、以其生长习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由于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将其归为水草类,取名多为“水”字起头。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称赞到“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div><div> 三、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据《北梦琐言》记载: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苏昌远居吴中(今苏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脸女郎,赠给他一枚玉环,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开,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但“折之乃绝”,后人由此又称荷花为玉环。</div><div> 四、古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div><div> 五、为了表达对荷花高洁形态的赞赏,以金芙蓉和草芙蓉比喻荷花品性的难得。</div><div> 六、溪客、静客都是强调荷花的生长环境和安静娴雅的状态。而翠钱则是新荷的雅称,红衣是荷花瓣的别称,宫莲是莲花瓣的美称,佛座须是莲花蕊的别名。</div> <h3>  二乔玉兰(摄于汉中市),中文名二乔玉兰,又名珠砂玉兰 ,属木兰目,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株高7~9m,为玉兰和木兰的杂交种。叶倒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花大,呈钟状,内面白色,外面淡紫,有芳香,花萼似花瓣,但长仅达其半,亦有呈小形而绿色者。叶前开花,花期与玉兰相若。各种二乔玉兰均较玉兰、木兰更为耐寒、耐旱,移植难。</h3><div> 原产于我国,我国华北、华中及江苏、陕西、四川、云南等均栽培。花大色艳,观赏价值很高,是城市绿化的极好花木。广泛用于公园、绿地和庭园等孤植观赏。树皮,叶、花均可提取芳香浸膏。</div> <h3>  郁李(于马力镇李家山),原产我国,落叶小灌木,又名夫移,有赤、白、粉三色,单叶者子多,千叶者花如纸剪簇成,色最娇艳,繁缛可观。</h3> <h3>  蕤核(拍于马力镇李家山),中药名。为蔷薇科扁核木属的植物扁核木Prinsepia uniflora Batal.的核仁。分布于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具有清肝明目之功效。常用于眼结膜炎,睑缘炎,角膜云翳。</h3> <h3>  马先蒿(于马力镇李家山)是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马先蒿属(Pedicularis)植物的统称。有较厚的土壤以及比较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向东的坡地是它喜欢的栖息地。全株高约 20-25公分,叶子轮生,羽状浅列,纸质。马先蒿,【异名】:马屎蒿(《本经》)、马新蒿(陆玑《诗疏》)、烂石草(《肘后方》)、练石草(《别录》)、虎麻(《唐本草》)、马尿泡(《山西中草药》)。马先蒿属(Pedicularis L. ),有600种以上,(亦说200种以上)为双子叶植物中大属之一。马先蒿 ,又名玉山蒿草,与我们在花市常见的美女樱长的实在十分相像。</h3><div>形态特征</div><div>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直立。根多数丛生,细长纤维状。茎粗壮中空,方形有棱。叶互</div><div>生或有时对生,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5~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狭,基部广楔形或圆形,边缘有钝圆的重齿,两面无毛或有疏毛;叶柄短。花单生于茎枝上部的叶腋;萼长卵圆形,前方深裂,齿2枚;花冠长2~2.5厘米,淡紫红花,冠管向右扭旋,上唇盔状,扭向后方,下唇大,有缘毛,3裂,中裂较小;雄蕊花丝前面1对有毛;柱头伸出于喙端。蒴果斜长圆状披针形,长1~1.5匣米。花期6~8月。果期?~9月。</div><div>生境分布</div><div> 生态环境:生于草地及林缘。</div><div>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安徽、四川、贵州等地。</div> <h3>  委陵菜(于马力镇李家山)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圆柱形,稍木质化。花茎直立或上升,高20-70厘米,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边缘锐裂。伞房状聚伞花序,萼片三角卵形,花瓣黄色,宽倒卵形,顶端微凹,比萼片稍长;花柱近顶生。瘦果卵球形,深褐色,有明显皱纹。花果期4-10月。</h3><div> 生山坡草地、沟谷、林缘、灌丛或疏林下,海拔400-3200米。该种根含鞣质,可提制栲胶;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止血、止痢。嫩苗可食并可做猪饲料。分布于中国多地、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div> <h3>  耧斗花(取材于汉中市)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花卉,一般春季开花,耧斗花是一种观赏植物,喜欢阴凉环境,养殖耧斗花对技术要求不高,但也需留心养殖,请参看本页关于耧斗花的养殖方法等知识。</h3><div>耧斗花的介绍</div><div> 耧斗花为毛茛科(Ranuncuaceae)耧斗菜属(Aquilegia)植物。多年生草本,原产于欧洲和北美。<br></div><div>耧斗花的形态特征</div><div> 耧斗花的株高50-70厘米。茎直立,二回三出复叶,蓝绿色(与许多蕨类植物叶形相似)。花冠漏斗状、下垂,花瓣5枚,通常深蓝紫色或白色,栽培品种有粉红、黄等色;萼片5,与花瓣同色。蓇葖果深褐色。<br></div><div>耧斗花的生态习性</div><div> 耧斗花性强健,耐寒、喜凉爽气候;喜肥沃、湿润、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土壤。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夏季应在半阴条件下养护。</div> <h3>  刺槐花,又名洋槐花(于武山城关镇团结路)。花色深自可炒、做馅等多种食用方法。 刺槐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刀豆酸、黄酮类等。所含的花粉营养成分更佳。 《贵州民间方药集》载“止大肠下血,咯血,又治妇女红血。误以洋槐幼芽及幼叶作副食品,可因机体对洋槐过敏,或烹调不当,或食用过多,以及食后再经日光照射等因素而发生中毒。曾报道23例,中毒多发生在食后2~20天之间,其表现为脸和手部浮肿,局部刺疼、灼痛或胀痛,发痒,全身无力。解救方法:用食醋2两及蒲公英4两煎服,暂时避免日光照射,2~3天即可缓解。</h3> <h3>  圣诞伽蓝菜(于武山县某花店):又名“长寿花”。多年生肉质草本。株高10-30厘米。茎直立。单叶对生,椭圆形,缘具钝齿。聚伞花序;小花橙红至绯红色。蓇葖果。种子多数。花期2-5月。</h3><div>叶片密集翠绿,临近圣诞节日开花,拥簇成团,花色丰富,是惹人喜爱的室内盆栽花卉。此花是由德国人波茨坦(R.Blossfeld)自非洲南部引入欧洲。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在欧洲较广泛的栽培观赏。至今,世界的花卉出口大国荷兰,1995年长寿花的产值己达到3330亿美元,列盆花生产的第三位。在丹麦,盆栽长寿花已成为丹麦盆栽花卉之冠,产量与产值均列第一位。说明长寿花在盆栽花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国际花卉市场中发展最快的盆花之一。</div> <h3>  蟹爪兰(摄于武山县花店)仙人掌科附生肉质植物,灌木状,茎悬垂,多分枝无刺,老茎木质化,幼茎扁平;鲜绿色或稍带紫色,顶端截形,花单生于枝顶,两侧对称;花萼顶端分离;花冠数轮,雄蕊多数,浆果梨形。 花期从10月至翌年2月;室内栽培的蟹爪兰可通过控制光照来调节花期。</h3><div> 原产巴西;中国各地公园和花圃常见栽培。为观赏植物,常嫁接于量天尺或其它砧木上,以获得长势茂盛的植株。</div> <h3>  倒挂金钟(摄于武山县某花店),别名:灯笼花、吊钟海棠。多年生半灌木,茎直立。高50-200厘米,粗6-20毫米,多分枝,被短柔毛与腺毛,老时渐变无毛,幼枝带红色。叶对生,卵形或狭卵形,长3-9厘米,宽2.5-5厘米。喜凉爽湿润环境,怕高温和强光,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壤土为宜,冬季温度不低于5℃。</h3><div> 原产墨西哥,广泛栽培于全世界,在中国广为栽培,尤在北方或在西北、西南高原温室种植。盆栽适用于客室、花架、案头点缀,用清水插瓶,既可观赏,又可生根繁殖。</div> <h3>  六倍利(取材于武山县某花店)为桔梗科半边莲属下的一个种,又名山梗菜,桔梗科半边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半蔓性,铺散于地面上,光滑或下部微被毛,分枝纤细;叶对生,多叶,下部叶匙形,具圆齿,先端钝,上部叶倒披针形,近顶部叶宽线形而尖;总状花序顶生,小花有长柄。一般做花坛、花境边缘用,同时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株高约12~20公分</h3> <h3>  仙客来(拍于武山县某花店),别名萝卜海棠、兔耳花、兔子花、一品冠、篝火花、翻瓣莲,是报春花科、仙客来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由块茎顶部生出,心形、卵形或肾形,叶片有细锯齿,叶面绿色,具有白色或灰色晕斑,叶背绿色或暗红色,叶柄较长,红褐色。仙客来是一种普遍种植的鲜花,适合种植于室内花盆,冬季则需温室种植。仙客来的某些栽培种有浓郁的香气,而有些香气淡或无香气。</h3><h3> “仙客来”一词来自学名Cyclamen的音译。仙客来是山东省青州市的市花,也是1995年天津举办的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吉祥物。</h3> <h3>  海棠花(取材于武山县):乔木,高可达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幼时具短柔毛,逐渐脱落,老时红褐色或紫褐色,无毛。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边缘有紧贴细锯齿,有时部分近于全缘,幼嫩时上下两面具稀疏短柔毛,以后脱落,老叶无毛。花序近伞形,有花4-6朵,花直径4-5厘米;萼筒外面无毛或有白色绒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急尖,全缘;花瓣卵形,长2-2.5厘米,宽1.5-2厘米,基部有短爪,白色,在芽中呈粉红色。果实近球形,直径2厘米,黄色。果期8-9月。</h3><div> 素有“国艳”之誉。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多生长在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平原和山地,可以人工引种栽培。</div> <h3>  梨花(拍于武山县),蔷薇科梨属,梨树的花朵。梨树,落叶乔木,叶圆如大叶杨,干有粗皮外护,枝撑如伞。春季开花,花色洁白,如同雪花,具有浓烈香味。果可供生食外,还可酿酒、制梨膏、梨脯,以及药用。</h3> <h3>  紫三角又称光叶子花,俗称三角梅(摄于武山县)。中药一种,紫茉莉科。开花时采花朵。晒干处方药。分布于南方各地,具有调和气血的功效。</h3><div> 生境分布:原产巴西,中国南方各地栽培,北方温室栽培,为观赏植物。</div> <h3>  披针叶野决明(取材于武山县乡村),中药名。为豆科野决明属植物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 R.Br.的全草。植物披针叶黄华,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具有祛痰止咳,润肠通便之功效。主治咳嗽痰喘,大便干结。</h3> <h3>  芍药(取材于武山县一农家院),别名别离草、花中宰相,属五桠果目,芍药科芍药属芍药组多年生草本。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呈纺锤形或长柱形,粗0.6~3.5cm。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花期5~6月,花一般着生于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原种花白色,花瓣5~13枚。园艺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花径10~30厘米,花瓣可达上百枚。果实呈纺锤形,种子呈圆形、长圆形或尖圆形。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十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另外,“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是被誉为红楼梦中经典情景之一。</h3><div> 别称:将离、 离草、 婪尾春、 余容、 犁食、 没骨花、 黑牵夷、 红药等。</div><div> 花期:5~6月。</div><div> 花语:情有所钟、美丽动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div><div> 功效: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div><div> 性味:性微寒、味苦、酸。</div><div> 营养成分:芍药甙,牡丹酚。</div> <h3>  萱草(摄于武山农家院)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短根状茎和粗壮的纺锤形肉质根。萱草别名众多,有“金针”、“黄花菜”、“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等名,当食用时,多被称为“金针”。其叶形为扁平状的长线型,与地下茎有微量的毒,不可直接食用。花形则是于开花期会长出细长绿色的开花枝,花色橙黄、花柄很长、呈为像百合花一样的筒状。结出来的果子有翅。全国各地常见栽培,秦岭以南各省区有野生的。</h3><div> 萱草类花卉虽原主产中国,但长期以来改良不多。1930年代以后,美国一些植物园、园艺爱好者收集中、日等国所产萱草属植物,进行杂交育种,现品种已达万种以上,成为重要的观赏及切花花卉,也是百合科花卉中品种最多的一类。</div><div>同时,萱草也是中国的母亲花。</div> <h3>  天蓝绣球(于天水市)花荵科,天蓝绣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可达100厘米,粗壮,叶对生,无叶柄或有短柄。伞房状圆锥花序,多花密集成顶生,筒状花萼,碟状花冠,淡红、红、白、紫等色,蒴果卵形,种子多数。黑色或褐色。天蓝绣球别名:锥花福禄考、草夹竹桃、宿根福禄考、大花福禄考、福禄考、天兰绣球、夏福禄。</h3><div> 天蓝绣球原产北美洲东部。中国各地常见栽培。群体景观十分壮阔。主要作为露地宿根花卉配置在不同的绿地,增加艳丽色彩,美化环境。</div> <h3>  羽扇豆(拍于天水市)俗称鲁冰花,一年生草本,高可达70厘米。茎基部分枝,掌状复叶,小叶披针型至倒披针型,叶质厚,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纤细,花梗甚短,萼二唇形,被硬毛,花冠蓝色,旗瓣和龙骨瓣具白色斑纹。荚果长圆状线形,种子卵形,扁平,斑纹,光滑。3-5月开花,4-7月结果。</h3><div> 原产北美,多生长于沙地的温带地区。园艺栽培品种较多。</div><div> 羽扇豆俗称鲁冰花,花序挺拔、丰硕,花色艳丽多彩,有白、红、蓝、紫等变化,而且花期长,可用于片植或在带状花坛群体配植,同时也是切花生产的好材料。</div> <h3>  水栒子(拍于武山县农家院),为苹果科、栒子属落叶灌木,花洁白,果艳丽繁盛,是北方地区常见的观花、观果树种;宜丛植于草坪边缘、园路转角、坡地观赏。其为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又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重要树种。木质坚硬而富弹性,是当地小农具的好材料;枝、叶及果实均可人药,主治关节肌肉风湿、牙龈出血等症。繁殖以扦插及播种为主,也可压条、萌蘖。播种则秋播较好,春播种子必须进行湿沙冬藏处理,未经过冬季湿沙冷藏处理的种子当年不发芽,其它无须特别管理。</h3> <h3>  火绒草(拍于武山县马力镇李家山),又称雪绒花,是菊科火绒草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蔚县)等地以及日本等国家地区,通常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地灌丛、草坡以及林下。</h3><div> 雪绒花,在中国意义非凡。它是藏族古老文化中的神圣之花,它更属于中药范围内的中药、藏药、蒙药(都是基于汉中药),实用性强,并且历史悠久,有记述文献于典籍,诸如《本草纲目》、《敦煌本藏医残卷》等。</div><div> 在西藏,更有关于神圣力量的意义,有古老的传说等传承至今,比任何文明的使用都要早并且意义重大。</div><div> 薄雪火绒草是奥地利国花,象征着勇敢。</div><div> 因为植株含水分较少,被用以引火,所以叫火绒草。又名雪绒花。</div> <h3>  绣线菊(拍于武山县马力镇李家山),又名马尿骚、蚂蝗草、蚂蝗梢等,属蔷薇目、蔷薇科直立灌木,高达2米。嫩枝被柔毛,老时脱落;冬芽有数枚褐色外露鳞片,疏被柔毛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叶片长圆披针形至披针形,花序为长圆形或金字塔形的圆锥花序,花瓣粉红色,花期6-8月,果期8-9月。绣线菊在东亚、欧洲东南部均有分布。</h3><div> 绣线菊子、叶、根都可作药用,有祛风清热、明目退翳的作用。绣线菊也是蜜源植物,可丰富人们的饮食生活。</div> <h3>  蚓果芥,摄于武山县马力镇李家山(藏名:席擦拉普),十字花科念珠芥属植物。花果期6~9月。8~9月采全草,洗净晒干。以干燥全草入药。</h3><div> 生长环境:生林下、河滩、草地,海拔1000-4200米。</div><div> 分布范围:产河北、内蒙古、河南北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南部山区)、西藏。苏联西伯利亚、中亚以及朝鲜、蒙古和北美洲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西藏。本种分布广泛,性状变化大。 </div><div> 主要价值:<br></div><div> 医药 :【藏药】切乌拉普:全草治食物中毒,消化不良。(《青藏药鉴》)</div><div>席擦拉普:全草治不消化症。(《中国藏药》)</div> <h3>  斑种草(摄于武山县龙台山上),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茎自基部分枝,高10-30cm,斜升或近直立,通常多分枝,有倒贴的短糙毛。花期4-6月。生长于荒地, 路边,丘陵草坡,田边, 向阳草甸。为中国所特有物种,属非人工引种栽培,有药用价值,可入药。</h3><div></div><div> 分布范围:产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及辽宁。</div><div> 主要价值:药用部位为斑种草的全草。全草(蛤蟆草):微苦,凉。解毒消肿,利湿止痒。用于痔疮,肛门肿痛,湿疹。</div> <h3>  马蔺(摄于武山县马力镇李家山),别称马莲、马兰、马兰花、旱蒲、马韭等,是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是白花马蔺的变种,多年生密丛草本。</h3><div> 根茎叶粗壮,须根稠密发达,长度可达1米以上,呈伞状分布。叶基生,宽线形,高度可达到1250px,宽0.4~25px,灰绿色,花茎高约250px,2~4朵花,花为浅蓝色、蓝色或蓝紫色,花被上有较深色的条纹;蒴果长椭圆状柱形,有6条明显的肋,顶端有短喙;长4~150px,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棕褐色,略有光泽,种子9月份成熟。花期5-6月,果期 6-9月。</div><div> 生于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以过度放牧的盐碱化草场上生长较多。</div><div> 分布于朝鲜、俄罗斯、印度和中国。</div> <h3>  野蔷薇(取材于天水市)是蔷薇属植物。蔷薇花为落叶小灌木野蔷薇的花朵,蔷薇花又名白残花、刺蘼、买笑,自古就是佳花名卉。</h3><div> 蔷薇喜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等地。于5~6月间,当花盛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作药用。 蔷薇花,花色很多,有白色、浅红色、深桃红色、黄色等。</div> <h3>  大花野豌豆(摄于武山县鸳鸯湖公园):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朝鲜也有分布。<br></h3><div>生境: 高山河岸阶地, 河谷, 山坡林缘, 阳坡草甸, 阳坡疏林中, 阴坡草丛。</div><div> 主要价值:为家畜喜食之饲料,可与禾本科牧草混播。</div><div><br></div> <h3>  蒲公英(摄于武山县鸳鸯湖公园),又名黄花苗、黄花地丁、黄花郎、木山药、浆薄薄、补补丁、奶汁或苦蓿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h3><div> 蒲公英花它没有桃李的花朵娇艳,没有玫瑰月季芬芳,但它传播着春天的气息,散发着顽强的生命力,在田间、沟谷、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等随处可见它那坚强可爱的身影。</div><div> “花罢成絮,因风飞扬,落湿地即生。”每当初春来临,蒲公英抽出花茎,在碧绿丛中绽开朵朵黄色的小花。花开过后,种子上的白色冠毛结为一个个绒球,随风摇曳。种子成熟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安家落户,孕育新的花朵。</div><div> 它是那么不起眼,但却依然不忘带着美好的愿望在空中自由的飞翔。</div><div><br></div> <h3>  飞廉(摄于武山县马力镇)属菊科植物,为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圆柱形,具纵棱,并附有绿色的翅,翅有针刺。叶椭圆状披针形,羽状深裂,裂片边缘具刺,头状花序干缩,总苞钟形,黄褐色,花紫红色,冠毛刺状,黄白色,气味微弱。</h3><div> 别称:飞帘、飞轻、天荠、伏猪、伏兔、飞雉、木禾、老牛错、红花草。</div><div> 食用价值:嫩茎叶可食用。可做牲畜饲料。</div><div> 药用价值:性味归经</div><div> 性味:微苦,平。</div><div> 归经:入肺、膀胱、肝三经。[2]</div><div>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治风热感冒,头风眩晕,风热痹痛,皮肤刺痒,尿路感染,乳糜尿,尿血,带下,跌打瘀肿,疔疮肿毒,汤火伤。</div> <h3>  翠雀(取材于武山县马力镇):为毛茛科、翠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形别致,酷似一只只燕子,故又名飞燕草、鸽子花。花径4厘米左右。5-10月开花。形态优雅,惹人喜爱。</h3><div>原产于欧洲南部,中国分布在云南、山西、河北、宁夏、四川、甘肃等地。是耐旱,阳性,耐半阴,性强健,耐寒,喜冷凉气候,生于山坡、草地、固定沙丘,忌炎热。</div><div>该种全草有毒,中毒后呼吸困难,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神经麻痹或产生痉挛现象。用时注意。</div><div> 别称:鸽子花(东北),百部草(河北北部),鸡爪连。</div><div> 主要价值:景观。翠雀花因其花色大多为蓝紫色或淡紫色,花型似蓝色飞燕落满枝头,因而又名“飞燕草”,是珍贵的蓝色花卉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翠雀花欧洲一些国家于l7世纪就开始园艺化栽培,全球已培育出数千个观赏栽培品种,并广泛用于庭院绿化、盆栽观赏和切花生产。</div><div> 药用。根:苦,寒。有毒。泻火止痛,杀虫。含漱用于风热牙痛。全草:外用于疥癣。种子:用于哮喘。</div> <h3> 瓣蕊唐松草(拍于武山县马力镇)是草本植物,植株全部无毛。茎高20-80厘米,上部分枝。基生叶数个,为三至四回三出或羽状复叶;小叶草质,形状变异很大,宽倒卵形,菱形或近圆形。花序伞房状,有少数或多数花;萼片4,白色,卵形;雄蕊多数,花药狭长圆形,花丝上部倒披针形,比花药宽。瘦果卵形,有8条纵肋。6-7月开花。生山坡草地;海拔分布700-3000米,分布于朝鲜、西伯利亚地区,中国四川、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安徽、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br></h3><div> 主要价值</div><div> 园林价值:用于药用植物园或植物群落的布置。瓣蕊唐松草枝叶舒展,体表 似覆白霜,细腻雅致。花小繁密,花丝下 垂披散,潇洒飘逸,适宜野生花卉园或自 然风景园丛植点缀,亦可盆栽观赏。 </div><div> 医药价值:根可治黄疸型肝炎、腹泻(内蒙古中草药)、痢疾、渗出性皮炎等症。</div> <h3>  毛洋槐(取材于武山县马力镇)是豆科,刺槐属落叶灌木,高1-3米。幼枝密被紫红色硬腺毛及白色曲柔毛,二年生枝密被褐色刚毛,叶轴被刚毛及白色短曲柔毛,上有沟槽,小叶5-7(-8)对,椭圆形、卵形、阔卵形至近圆形。总状花序腋生,花3-8朵,苞片卵状披针形,花萼紫红色,斜钟形,花冠红色至玫瑰红色,花瓣具柄,旗瓣近肾形。雄蕊二体,花药椭圆形,子房近圆柱形,密布腺状突起,沿缝线微被柔毛,柱头顶生,胚珠多数,荚果线形,果颈短,有种子3-5粒。花期5-6月,果期7-10月。</h3><div> 原产北美洲,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南部等地区,喜光,在过荫处多生长不良,耐寒性较强,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有一定的耐盐碱力。</div><div> 树冠浓密,花大,色艳丽,散发芳香,适于孤植、列植、丛植在疏林、高速公路及城市主干道两侧等地,观赏价值较高。</div> <h3>  小苦荬(摄于武山县北滨河路)多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根壮茎短缩,生多数等粗的细根。</h3> <h3>  苦马豆(拍于武山县北滨河路),中药名。为豆科植的果实或枝叶。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等地。具有利尿,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臌胀。</h3><div> 别称:羊尿泡、马尿泡、羊卵泡、尿泡草</div> <h3><br></h3><div> 接骨木(摄于武山县北滨河路)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6米;老枝淡红褐色,具明显的长椭圆形皮孔,髓部淡褐色。</div><div> 主要用途:主要具有中医药用途。</div><div> 茎枝:甘、苦,平。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筋骨痛,腰痛,水肿,风疹,瘾疹,产后血晕,跌打肿痛,骨折,创伤出血。 </div><div> 根或根皮:甘,平。用于风湿关节痛,痰饮,水肿,泄泻,黄疸,跌打损伤,烫伤。 </div><div> 叶:苦,凉。活血,行瘀,止痛。用于跌打骨折,风湿痹痛,筋骨疼痛。</div><div> 花:用于发汗,利尿。</div><div><br></div> <h3>  梭鱼草(摄于华北某地)是雨久花科,梭鱼草属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50厘米,地茎叶丛生,圆筒形叶柄呈绿色,叶片较大,深绿色,表面光滑,叶形多变,但多为倒卵状披针形。花葶直立,通常高出叶面,穗状花序顶生,每条穗上密密的簇拥着几十至上百朵蓝紫色圆形小花,上方两花瓣各有两个黄绿色斑点,质地半透明,5-10月开花结果。</h3><div> 美洲热带和温带均有分布,中国华北等地有引种栽培。</div><div> 梭鱼草可用于家庭盆栽、池栽,也可广泛用于园林美化,栽植于河道两侧、池塘四周、人工湿地,与千屈菜、花叶芦竹、水葱、再力花等相间种植,具有观赏价值。叶色翠绿,花色迷人,花期较长,串串紫花在翠绿叶片的映衬下,别有一番情趣,可用于园林湿地、水边、池塘绿化,也可盆栽观赏。</div> <h3>  西瓜(取材于武山县清池村) ,一年生蔓生藤本;茎、枝粗壮,具明显的棱。卷须较粗壮,具短柔毛,叶柄粗,密被柔毛;叶片纸质,轮廓三角状卵形,带白绿色,两面具短硬毛,叶片基部心形。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于叶腋。雄花花梗长3-4厘米,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萼筒宽钟形;花冠淡黄色;雄蕊近离生,花丝短,药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与雄花同;子房卵形,柱头肾形。果实大型,近于球形或椭圆形,肉质,多汁,果皮光滑,色泽及纹饰各式。种子多数,卵形,黑色、红色,两面平滑,基部钝圆,通常边缘稍拱起,花果期夏季。</h3><div> 中国各地栽培,品种甚多,外果皮、果肉及种子形式多样,以新疆、甘肃兰州、山东德州、江苏东台等地最为有名。其原种可能来自非洲,久已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金、元时始传入中国。</div><div> 西瓜为夏季之水果,果肉味甜,能降温去暑;种子含油,可作消遣食品;果皮药用,有清热、利尿、降血压之效。</div> <h3>  黄瓜(取材于武山县城关镇某菜园)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裂片三角形,有齿。雌雄同株。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被微柔毛;花冠黄白色,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粗糙。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花果期夏季。</h3><div> 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黄瓜为中国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茎藤药用,能消炎、祛痰、镇痉。</div> <h3>  马铃薯(取材于武山县马力镇),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 、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h3><div>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div><div> 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div><div> 2015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 、玉米外的又一主粮。</div> <h3>  番茄,即西红柿(拍于武山县城关镇某莱园),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辐状,花冠辐状,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h3><div> 番茄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div> <h3>  向日葵(取材于武山县马力镇),是菊科向日葵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3.5米。茎直立,圆形多棱角,质硬被白色粗硬毛。广卵形的叶片通常互生,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h3><div> 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中性的黄色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管状花,棕色或紫色,能结实。矩卵形瘦果,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称葵花籽。</div><div> 原产南美洲,驯化种由西班牙人于1510年从北美带到欧洲,最初为观赏用。19世纪末,又被从俄国引回北美洲。中国均有栽培。向日葵种子叫葵花籽,常炒制之后做为零食食用,味美,也可以榨葵花籽油用于食用,油渣可以做饲料。</div> <h3>  山荆子(取材于马力镇林区):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4-5米,最高可达10米以上。灰褐色,光滑,不易开裂。新梢黄褐色,无毛。嫩梢绿色微带红褐。叶片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锯齿细锐。伞形总状花序。花白色,花柱5或4,基部有长柔毛。4-6朵花集生在短枝顶端。6月开花,果近球形,直径0.8-1厘米,红色或黄色,脱萼,萼洼有圆形绣斑,果柄长为果实的3-4倍。<br></h3><div> 树姿优雅娴美,花繁叶茂,白花、绿叶、红枝互相映托美丽鲜艳,是优良的观赏树种。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有许多用途。幼苗可供苹果、花红和海棠果的嫁接砧木;是很好的密源植物;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用于印刻雕板、细木工、工具把等;嫩叶可代茶,还可作家畜饲料;也可作培育耐寒苹果品种的原始材料。</div><div> 产于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分布于蒙古、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div> <h3>  圆叶牵牛花(拍于武山县农家院)是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叶片圆心形或宽卵状心形。5-10月开花,8-11月结果。</h3><div> 该种原产热带美洲,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生于平地以至海拔2800米的田边、路边、宅旁或山谷林内,栽培或沦为野生。</div><div> 广泛引植于世界各地,或已成为归化植物。种子繁殖,种子有药用价值。</div> <h3>  东方草莓(拍于武山县龙台南部林区),又称泡泡莓。多年生草本,高5-30厘米。随着生态环境变化,形态特征上相应也有一定的变异,从我国东部向西随着海拔高度上升,植株一般变矮小,花朵减少至1-2朵,茎、叶柄上毛也变稀疏至脱落。与野草莓F. vesca L.极为相似。果实鲜红色,质软而多汁,香味浓厚,略酸微甜,可生食或供制果酒、果酱。 可用于血热性化脓症,肺胃瘀血,止渴生津,祛痰。</h3><div> 中文学名:东方草莓</div><div> 别称:野草莓、野地果、野地枣</div><div>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30厘米。花期5-7月,果期7-9月。</div><div> 生长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林下,海拔600-4000米。</div><div> 分布范围: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朝鲜、蒙古、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div> <h3>  驴蹄草(拍于武山县龙台林区)是毛茛科,驴蹄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部无毛,有多数肉质须根。茎高可达48厘米,实心,具细纵沟,基生叶有长柄;叶片圆形,圆肾形或心形,顶端圆形,基部深心形或基部二裂片互相覆压,边缘全小齿;聚伞花序;苞片三角状心形,边缘牙齿;萼片黄色,倒卵形或狭倒卵形,花药长圆形,花丝狭线形;种子狭卵球形,黑色,5-9月开花,6月开始结果。</h3><div> 布于中国黑龙江、西藏东部、云南西北部、四川、浙江西部、甘肃南部、陕西、河南西部、山西、河北、内蒙古、新疆。在北半球温带及寒温带地区广布。通常生于山谷溪边或湿草甸。</div><div> 该种全草含白头翁素和其他植物碱,有毒,可试制土农药;全草可供药用,有除风、散寒之效。</div> <h3>  鹅肠莱(摄于武山县龙台林区)。</h3><h3> 生长环境:生于荒地、路旁及较阴湿的草地。生于海拔350-2 700米的河流两旁冲积沙地的低湿处或灌丛林缘和水沟旁。</h3><div> 分布范围:产我国南北各省。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以及北非也有。模式标本采自荷兰。</div><div> 主要价值:药用价值,全草供药用,驱风解毒,外敷治疖疮;幼苗可作野菜和饲料。</div> <h3>  无距耧斗菜,中药名(拍于武山县龙台林区)。为毛茛科耧斗菜属植物无距耧斗菜Aquilegia ecalcarata Maxim.的带根全草。植物无距耧斗菜,分布于我国西藏东部、四川、贵州北部、湖北西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青海。具有解表退热,生肌拔毒之功效。主治感冒头痛,烂疮,黄水疮。</h3> <h3>  金花忍冬(拍于武山县龙台林区)。产黑龙江南部、吉林东部、辽宁南部、内蒙古南部、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的南部、青海东部、山东(泰山)、江西(庐山)、河南西部、湖北(武当山)及四川东部(巫山)和北部。生于沟谷、林下或林缘灌丛中,海拔250-2000米,在四川、甘肃和青海可达3000米。朝鲜北部和苏联西伯利亚东部也有分布。</h3><div> 主要价值</div><div> 花蕾、嫩枝、叶:清热解毒。</div><div> 来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div><div> 【药 名】:金花忍冬</div><div>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忍冬科植物金花忍冬的花。</div><div> 【功 效】:清热解毒、消散痈肿。</div><div> 【主 治】:用于热毒疮痈症。</div><div> 【性味归经】:苦,凉。入肝经。</div><div>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克。外用:捣敷患处。</div><div> 【别 名】:黄花忍冬(《长白山西南坡野生经济植物志》)</div><div>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华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四川。</div> <h3>  石竹花(摄于武山县鸳鸯湖公园),因其茎具节,膨大似竹,故名。石竹花又称洛阳花、石柱花,是石竹科、石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石竹花种类较多,花色鲜艳,花期也长,盛开时五颜六色,绚丽多彩。</h3><div> 在南方地区盆栽可以花开四季,加之管理养护比较简单,因而深受人们喜爱。石竹花原产于我国北方,现在南北普遍生长。生于草原和山坡草地。俄罗斯西伯利亚和朝鲜也有分布。</div> <h3>摄于广东博罗县奥地利风情小镇。</h3> <h3>桂花,取材于广东省博罗县奥地利风情小镇。</h3> <h3>黄帝菊,拍于广东省博罗县奥地利风情小镇。</h3> <h3>  长春花,拍于深圳市蛇口海上世界。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叶对生,长椭圆状,叶柄短,全缘,两面光滑无毛,主脉白色明显。聚伞花序顶生。花有红、紫、粉、白、黄等多种颜色,花冠高脚蝶状,5裂,花朵中心有深色洞眼。长春花的嫩枝顶端,每长出一叶片,叶腋间即冒出两朵花, 因此它的花朵特多,花期特长,花势繁茂,生机勃勃。从春到秋开花从不间断,所以有“日日春”之美名。</h3> <h3>  石竹花,2018年12月14日拍于南宁市民族广场。</h3><h3> 石竹花因其茎具节,膨大似竹,故名。石竹花又称洛阳花、石柱花,是石竹科、石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石竹花种类较多,花色鲜艳,花期也长,盛开时五颜六色,绚丽多彩。</h3> <h3>  常想,造物主需要用多坚执的勇气,多宽广的胸怀,多深沉的爱,才能孕育出这么美妙的植物世界。</h3><div> 而这些植物,又需要用怎样的坚强与精彩来回馈这份沉甸甸的爱与执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