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在半个月内和分别了近五十年的学长及学弟学妹们聚在了一起,不是一次,而是两次!</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相识于1969年,除了学生的身份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一一红卫兵,学校有红卫兵团,相当于现在的学生会,班级为排。当时我们手捧红宝书心向共产党,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讲理想讲未来,我们想改天换地,我们时刻准备着!我们到工厂去,到农村去,迫切希望到部队去!我们服从命令听指挥,当党的九大胜利召开,当最新最高指示发表,我们都会按上级要求通宵达旦自制宣传标语,发动全校同学走上街头。当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我们欣喜若狂!我们收集各种素材在广播室里大声宣传!这一切一切都是中学时代不可磨灭的回忆!后来我们响应号召走向了天南海北,我们当中有去大西南,有去黑龙江,有去浙江海岛,也有去皖南山区,有当兵扛枪保家卫国,而留在上海的同学则是幸运者。为了理想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着青春,我们用幼稚的双手敢叫日月换新天。那个时代结束后我们把荒废了十年的课本找回来学文化,我们上补习班,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学习,考取各种各样的证书,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暮然回首感慨万千。五十年,我们从风华正茂的青少年走过年富力强的中年,到如今已两鬓斑白。回首走过的路这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在特殊的年代我们锻炼和增长了才干,我们曾经激情也曾经迷茫,我们逐渐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分别半个世纪能再次相聚是我们的许久期盼,想在渐行渐远的时光里回忆青春,因为留存的老照片定格成的青春模样一直萦绕在脑海里!</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五十年,我们告别了天真走向了沉稳,脱去了稚气获得了自信,很多回忆成为我们生命中最为珍贵的收藏,今天我们相聚了,是寻找长久的思念,是重温同学的情缘。是回首少年的自我,是了却自己的心愿。我们欢声笑语诉说着学校期间的种种趣事,交流着各自的经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font></h3> <h3>四月,鲜花盛开的上海人民广场一角</h3> <h3>2018年4月15日中午,原芷江中学红卫兵团六九届七零届七二届部分学生干部在上海雅科餐厅聚会,这次聚会是由殷玉健同学牵头召集主办的,是相识51年分别48年后的首次聚会,聚会的地点在大光明电影院三楼的空中花园玻璃包房,老天对我们格外眷顾,连日阴霾的天气一扫而空,阳光明媚,春意盎然,魔都的美景一览无余,</h3> <h3> 2018年4月29日中午,4月15日聚会的一些干部在上海美粤华大酒店又再次相聚了,因为这次我们找到了方姐,找到姐也很有戏剧性,是在上次聚会的时候我们说方姐联系不上时建华同学说他有芳姐的联系方式,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当时就联系上方姐,她表示五一前赶到上海,陶兄就定下来了等方姐来时我们一定再聚。一切行动听指挥,我们欣然允诺!</h3><div>这次聚会是吴大律师特意为我们精心安排准备的,当我们表示感谢时他说这是同学情谊,多谢了!</div> <h3>定格青春的模样</h3> <h3>芳姐去了黑龙江农垦</h3> <h3>缪兄去了浙江海岛</h3> <h3>宜春去了歙县练江农场</h3> <h3>老邻居好闺蜜好同学去了安徽歙县练江农场</h3> <h3>我去了皖南山区的铁道部701工厂</h3> <h3>周永刚和吴世勇在杭州游玩</h3> <h3>当年在芷江中学校门口的合影,如今学校早已不复存在,但青春在此定格。</h3> <h3>攝于1969年,当时的红卫兵团常委六人,缺了孔令娣同学。</h3> <h3>激情年代的标志物</h3> <h3>这是在学校忠字室的留念</h3> <h3>带着50年的积累和沉淀,今天的我们自信和成熟,让我再模仿一下当年手捧红宝书虔诚的模样</h3> <h3>三届红卫兵团长和部分学生干部欢聚一堂,既有企业高管也有基层管理人员,既有医生教师律师,也有金融界精英。可是无论过去是什么样的经历成就,如今我们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同学!</h3> <h3>六九届的四位红团干部,他们都是我的祟拜者。陶团长的组织能力和人格魅力让我佩服,方姐的活泼和指挥让宣传队的活动风生水起,缪学长是我的直接领导,聪敏好学,学校的广播宣传由我们负责,孔姐的文采极好,她是我们学校的通讯员,负责上传红卫兵团活动的动态。中学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了老师的指引教导,学长给我的帮助是最多的。</h3> <h3>岁月带给我们沧桑却带不走我们的友情</h3> <h3>陶兄长在为我们摄影</h3> <h3>见到了!见到了!分别50年你我各奔东西,现在的你可好?</h3> <h3>亲切交谈50年来的经历</h3> <h3>抓住机会留个影</h3> <h3>三位团长历史性的聚会,为我们的青春干杯</h3> <h3>感谢殷同学的穿针引线让我们首次相聚,才有了今天的团聚,感谢吴同学的精心安排</h3> <h3><font color="#010101">如果当初有手机多好!就不会是个50年再相聚了</font></h3> <h3>七O届的部分干部</h3> <h3>推杯交盏共话当年</h3> <h3>七二届的殷团长是通过老师找到的,而方姐是通过他找到的,我们找寻芳姐用了很长时,却在上次聚会中得到了芳姐的消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h3> <h3>两位大才子</h3> <h3>找到缪学长也很戏剧化,4月15聚会定下来以后还没有他的消息,却在在聚会的前三天陶学长把他找到了!为了参加聚会,缪兄长匆匆安排好舟山的事情赶赴上海和大家团聚了!</h3> <h3>4月15日聚会全体成员合影</h3> <h3>周同学曾是我们这一届的领头羊,年少时就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和自信,毕业后进过厂下过海,阅历丰厚。</h3> <h3>在学校就组织能力出众的殷同学事业有成</h3> <h3>大学生真的成了大学生,能力超群</h3> <h3>从小就古诗不离口的吴同学成了大律师</h3> <h3>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缪兄</h3> <h3>依法办事执法为民的孔姐</h3> <h3>过去的科技能人如今的瑜伽达人虞同学,他的功夫不一般</h3> <h3>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也是我向往的职业</h3> <h3>扎根安徽的我一直在铁路部门从事企业管理工作</h3> <h3>我们大家都敬佩的陶兄是从大西南被上海作为人才引进的企业领导</h3> <h3>三位团长和缪兄正在亲切交谈</h3> <h3>趁聚会的时间还早,在人民公园留个影</h3> <h3> 欢乐的时光总是很短,说不尽道不完,在人生的旅途上,祝大家各自珍重互相牵挂,期待再次大团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