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不是那个年代有多好,而是那时我们都年轻!

奥迪

<h3>十六那年离开家,相应号召把乡下,</h3><h3>弹指一挥五十载,转眼我们已花甲!</h3> <h3>记忆让人流泪,回忆让人心碎。</h3> <h3>无论经历多少岁月,无论走过多少路途,我都深深的怀念那条路,它曾引导我与战友们相遇在这里掀开人生的篇章!(二龙山车站)</h3> <h3>人到老年爱回首,昔日沧桑心中收。回忆龙山那岁月,蹉跎岁月记心头。面容老,心不秋,陈年旧事再回首。</h3> <h3>人生走过了坎坷,走过了蹉跎的知青岁月,人总免不了怀旧,青春已离我们远去,白发和皱纹爬上了额头回首那风风雨雨中走出来的串串脚印。我总在想为什么人生中的有些经历都会随着时间的流淌而淡忘了,但是惟独忘不了那段“知青”岁月!</h3> <h3><font color="#010101">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杯子是北京市政府慰问团来农场看望大家发给每一个北京知青的慰问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连队通州一中战友张镶麟背起背包奔向广阔天地,他属马的,那时他才15岁。(去年因心脏病突发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怀念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连队通州一中风华正茂的战友。我们连队北京知青一半开始只有我们人大附中的男生同学,一半是通州一中同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那时候从二龙山到北安的火车票只有0.60元。所以周末时大家经常坐火车去县城洗澡,照相,下馆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年轻帅气的杜建中同学在连队大门口的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张照片是我和江洋同学在车间的院子里合影,那时我们还不到20岁!</font></h3> <h3>刚刚下乡不久我被安排到食堂工作,这几个战友当时都是炊事班的,在食堂门前的草地上拍照。</h3> <h3>食堂工作的战友。</h3> <h3>1969年冬天刚刚下乡几个月来到北安照相馆拍一张照片给家里寄去。冰天雪地的冬天穿着大棉裤,棉鞋,拍照时才脱了棉大衣。</h3> <h3>这二位是双鸭山知青战友,一个是连队卫生员,一个是连队会计!</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张模糊不清的照片是由董卫境同学自己做的照相机拍照的战友们抬木头的场面,前边一个人是北京知青杜建中一个是天津知青常毅战友!</font></h3> <h3>1998.7月在我离开二龙山20年之后有幸到哈尔滨出差顺便回到第二故乡看看那里的父老乡亲!</h3> <h3>在2009年知青下乡40周年之际同学们一行开着11辆汽车带着家属浩浩荡荡的回到昔日战天斗地是二龙山,看看那里的父老乡亲,这是陈连生同学和苑海祥,李荣城师傅亲切握手感人的场面!</h3> <h3><font color="#010101">同班同学又是连队战友他们分别是:江洋,薛进刚,梁俊友,董卫境,徐维祥。</font></h3> <h3>刚刚来到二龙山不久我和董卫境在团部俱乐部门口合影。(拍照者是同学李萌)</h3> <h3><font color="#010101">孙贵福同学和连队张慎花会计亲切握手!</font></h3> <h3>再见了我的兄弟姐妹,我们要回北京了此刻没有更多的语言,有的只是难舍难分的眼泪,只有永远的思念和祝福。别离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我们还有相见的机会。</h3> <h3>绿皮记忆,回到过去,兵团战友,返回基地。</h3> <h3>中学同班下乡都在一个连队,自从1978年返程后到现在每一年的8月10日是我们离开北京踏上列车奔向黑土地的那一天大家没有间断过总要在这一天聚会。</h3> <h3>我参加修理连战友聚会的照片</h3> <h3>2012年第三届知青文化节在庐山演出现场。</h3> <h3>岁月无情人有情,看到昔日老照片,总会想到我们这代人的坎坷人生。</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我离开二龙山农场20年之后又回到这里看看昔日发给我们探亲假证明和通知我可以返程的地方。(场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一次回到二龙山农场看看昔日的朋友</font></h3> <h3>2014年10.2日我和20连的同学参加六团在蟹岛度假村里组织的情系黑土地,携手到夕阳的大型活动。</h3> <h3>青春岁月,纯朴无华!</h3>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一月参加六团组织的团拜会!</font></h3> <h3>在离开45年后的2013年我和6团战友再一次踏上从北京北站开往北安的直快列车再次即将踏上二龙山农场这块黑土地时此刻我的内心依然心潮澎湃。</h3> <h3><font color="#010101">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连队女生,后边的房子是我们利用义务劳动亲手盖起来的)</font></h3> <h3>战友聚会供应连,往日情怀记心间。</h3><h3>如今相聚心情好,花甲之年情谊传!</h3><h3>(2015年9月23日来着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双鸭山及其它地方的昔日连队战友相聚在北京通州,这也是许多战友自从分别后几十年来第一次相聚)</h3> <h3>昔日连队好友张然和纪育勤一个是双鸭山知青,一个来自上海将近五十年来第一次相聚。</h3> <h3><font color="#010101">昔日的屯垦戍边报和兵团战士报,都是我们兵团战友每天必读的报纸。</font></h3> <h3>连队杜副连长和于桂芝战友。</h3> <h3>1978年夏末大批知青返城了,这是二龙山车站欢送的场面!再见了,二龙山农场,再见了父老乡亲们!</h3> <h3>人生道路上那第一行歪歪斜斜的脚印,我们全印在了北 大荒,我们留给了黑土地,大家同欢乐,同甘苦;吃的 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一同闹革命,一同搞生产,(这是我们供应连天津战友在团后勤处门口合影)</h3> <h3>这里连队战友和团部胡协理员合影,他们分别是唐付连长(复员军人),高力荣排长,张春生战友,蔡生明文书,张慎花会计,和杜淑玲副连长!</h3> <h3>这是战友们在山上抬木头,这叫归愣准备装车把木材运出山。每年冬天连队战友都要去上山伐木给六团基本建设流血出汗。</h3> <h3><font color="#010101">很感人的战友情啊!共同奋斗过的战友相聚是件无比幸福的事情,要离开了姐妹俩难舍难分的眼泪掉下来。</font></h3> <h3>患难之交,依依惜别,难舍难分!</h3> <h3><font color="#010101">2015.9月在北京通州供应连战友聚会上来着上海的连队战友昔日连队的文书在讲话!</font></h3> <h3>知青岁月成了我们这一代人最难忘的岁月,知青情结成了我们这一代人共同拥有的未了情!(2013年7月六团战友回到昔日的农场)</h3> <h3>2012年7月22日参加六团27连战友会,会上见到了来自上海和鹤岗的朋友。</h3> <h3><font color="#010101">连队天津战友</font></h3> <h3>连队天津战友</h3> <h3>连队天津战友</h3> <h3><font color="#010101">2012年参加第三届全国知青文化节代表六团演出人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愿六团战友,交心,互动,开心,这些年我经常参加团里组织的各种知青活动。</font></h3> <h3>团部修理连团里最高的技术人才都在这里,当年有些机械坏了经常来这里修理。</h3> <h3>北大荒这片神奇的黑土地,都是我们不能忘怀的牵挂,1998年回到农场看看我昔日的单位,这个供应站里的物资都是计划经济时当年六团紧俏物资。</h3> <h3>今天曾经的知青已经退出了工作岗位,但她们知青情结不变,吃苦耐劳,憎爱分明,豪爽豁达,乐观向上的精神永存!(这些都是我们供应连一个车间的战友)</h3> <h3>身后这个团俱乐部是我离开二龙山农场之前参与过的工程 走时还没有建好,1998年回来的时候老朋友带我来这里看看。</h3> <h3>广阔天地献青春,心相融,志相同。(这里是我们供应连一个车间的战友)</h3> <h3>在离开北大荒的20年之后我到哈尔滨出差闲暇之余首先回到我待了9年的二龙山农场看看昔日的父老乡亲,那几天每到一处激动的泪水整天溢满我的眼眶,那一刻酒水和泪水同时咽下。</h3> <h3>当初那段令人回味的经历有甘甜,也有酸涩,可是走过它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珍视它,迷恋它,并不断回味她50年过去了,我常常回忆起那难忘的岁月,那难忘的青春岁月,那难忘的黑土地。2013年我第二次经北安和战友们一起回第二故乡。</h3> <h3><font color="#010101">游览五大连池风景区。</font></h3> <h3>五大连池火山口大家都坚持不懈的爬到了山顶。</h3> <h3>二龙山,曾是我们憎恨的地方,它贻误了我们宝贵的青春年华;二龙山,又是我们思念的地方,它曾经发生过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h3> <h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啊!</h3> <h3><font color="#010101">曾经连队的仓库,曾经连队的好友(张望武)这是1998年我第一次回到连队老朋友陪我旧地重游,几年之后他因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font></h3> <h3>“知青”,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显然已经是一个有些费解的概念,或许仅仅是一段朦胧的历史,但对于亲身经历者来说,它代表的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些年我经常参观各种知青活动和大家一起共同回忆那难忘的岁月!</h3> 热血沸腾黑土地,汗水流淌结友谊。<div>岁月流逝思乡切,兵团战友又相聚!</div> <h3><font color="#010101">2012年在庐山参加第三届全国知青旅游文化节时有幸见到了哈尔滨知青健身艺术团团长同时她也是知青报社的负责人之一(因为我给她们投过稿)</font></h3> <h3>那风,那雨,那雪是我们心中铭刻的年轮。(供应连通州一中战友参加麦收)</h3> <h3><font color="#010101">那年,那梦,那刻是我们心中永远不灭的印痕!</font></h3> <h3>那山,那水,那人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情结!(这是我2013年第二次来到农场看看这里的父老乡亲)</h3> <h3>漫步夕阳,暮色辉煌。战友出游,友谊情长!(2012年六团战友参加第三届庐山杯全国知青活动)</h3> <h3>正因为我们那时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深厚的战友情;任何时候讲述起那段经历,都会神采飞扬,都要为之动情,为之神往,为之心潮激荡。北大荒的故事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我们兵团战友的友谊越走越近了,流逝的是岁月结下的友情。愿大家健康快乐的生活。</h3> <h3>往事如烟,岁月如歌。美好的回忆,将伴随我直到永远!</h3> <h3>知青岁月成了我们这一代人最难忘的岁月,知青情结成了我们这一代人共同拥有的未了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