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洲的家庭聚会

汪敏

<h3>  “五一”是劳动人民的节日。劳动节不劳动反而放假休息,这是劳动者的福利。但对我们这些一年365天当一天过的退休老人来说,今天只是一个有着节日标记的一天而已,热闹的过也是一天,安静的过也仍然是一天。不过,上班的孩儿们,上学的孙儿们,他们是会有设计和安排的。这不他们约起去“天兴洲”洲头举办露天烧烤的家庭聚会。我和阿婆也在受邀之列。<br>  我与天兴洲隔江相望了许多年,却不曾踏上洲头半步,儿时胆大的小伙伴抱着橡皮排球或套着汽车轮胎横渡长江去天兴洲“偷”西瓜,那时天兴洲的西瓜要在长江汛期前抢摘,否则,就会被洪水淹没。看瓜人见着嘴边有“泥胡子”的孩子(在长江游泳会因江水含泥沙较重嘴边像长胡子一样,再一个上岸经太阳一晒,用手在身上一扣,立马现出道道白印痕,所以,那时家长验证孩子是否偷着去江边游泳,就用此方法),在瓜地里偷摘西瓜,都睁只眼闭只眼假装没看见,那时的人好像比现在的人大方许多。摘瓜的孩子也不敢懈怠,用大网眼的网兜装起西瓜就往隔江起坡上岸的地点对着跑,因为回来时是上水要顶水游,否则,就会被江水冲很远很远。有时经过千辛万苦偷的西瓜还是生瓜,不过,就是生瓜也舍不得扔掉,还自我安慰道,总比白开水甜吧?<br>  后来,天兴洲大桥建成,开车过了几次江,但从未顺着立交转盘下到天兴洲。</h3><h3> 花甲之年,第一次来到天兴洲洲头,远看“二七”大桥,近看“天兴洲”大桥。不由感叹,千湖之地如今变成侨(桥)乡了!</h3> <h3>洲头的江滩上,人多,车多,但更多的是欢笑声……</h3> <h3>我的地盘我做主。</h3> <h3><font color="#010101">配合默契的烧烤师傅。</font></h3> <h3>都说“味道好极了”</h3> <h3>孩子们是玩的达人,大人们是吃的主角。</h3> <h3>“我和奶奶照张像”</h3> <h3>姐姐养的蚕宝宝也带来了,吸引了妹妹好奇的眼光。</h3> <h3>老婆婆慈爱的看着重孙辈的孩子们……</h3> <h3>“姥爷,你是喝牛奶还是酸奶?”</h3> <h3>“有草莓的 橘子的……”</h3> <h3>“姥爷,我们头发都是黑的,你怎么是白的呀?”<br>“白头发是老人,黑头发是年轻人,黄头发是什么人?”<br>“黄头发是染的呀”</h3><h3> 这是我和瓜瓜小朋友的对话,她“不黑即白,不白即黑”的思维逻辑,聪明简单的回答,竟让我一时语噻,后来,我也问自己为什么要问小孩子这么“复杂”的“黄头发”问题?打脸。真是自讨没趣。</h3> <h3>漂亮的小精灵。</h3> <h3><font color="#010101">把今天的美好当做明天的回忆……</font></h3> <h3>懂事的姐姐,乖巧的小妹妹。</h3> <h3><font color="#010101">“耶”的四连拍!</font></h3> <h3> 姐姐长大了。变得矜持许多,也不像原来那么爱照相了。但礼让和照顾小妹妹的好修为没有变。点赞。<br> 不过,我真的不想让她长大……</h3><h3><br></h3> <h3>  想起她和姥爷我“混”的那些美好时光……</h3> <h3>  返程驶过雄伟壮观的“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看着窗外西斜的太阳,还有汛期未到而裸露的滩涂,狭窄航道上缓缓移动的船只……</h3><h3> 我的一天结束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