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江南游随笔2018年(三)

梅园(以文会友拒私聊)

<h3>2018年4月30日离开太湖来到黎里古镇。黎里古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典型江南古镇,历史可追溯2500年前。黎里曾名梨花村,又名禊湖,唐时黎里为村落,南宋时成为集市,明代弘治年间升格为江南大镇,居民千百家。</h3><h3>黎里古镇还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的家乡,镇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柳亚子纪念馆。</h3><h3>还有周赐福弄。周赐福弄源于直隶总督兼工部尚书周元理(1705 - 1782),周元理在职期间兢兢业业深得乾隆喜爱。乾隆四十五年,新建的宅子命"赐福堂",故东面的弄堂称赐福弄。</h3><h3>被百姓尊称为“郡马府”的端本园,被称为苏州园林代表之一。</h3> <h3><font color="#010101">2018.5.1今天是五一假期高速免费,驱车来到黄山市歙县的徽州古城 - 徽商故里。</font></h3> <h3>蛤蟆井位于斗山街,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785-805年),古时有人见此处有众多青蛙聚集,因为青蛙喜湿,所以推测此处地下有水,经过深挖终于发现泉眼打成了水井,后人将水井取名为“蛤蟆井”以示纪念。</h3> <h3>歙砚非物质文明传承</h3> <h3>大徽班 曹氏二宅</h3> <h3>黄宾虹纪念馆。</h3> <h3>陶知行故居</h3> <h3>雨后漫步徽州古城街道。</h3> <h3>在这里吃的午饭,俩个人58元吃的非常好。</h3> <h3>2018.5.2上午来到徽州古城不远的渔梁街。渔梁街于公元759年形成街市,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当时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h3> <h3>这里大多是姚姓人家。</h3> <h3>三角形的小亭挑檐入江,这便是著名的太白问津处。</h3> <h3>由于昨天晚上徽州古城下大雨练江水浑浊呈现黄土色。</h3> <h3><font color="#010101">渔梁坝建于唐代,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为我国现存仅有的古代石质滚水坝,被专家誉为“江南都江堰”。徽州古城背靠群山三面环水,筑起的水坝使环古城的水位抬高2米,有效的护卫了古城。周围的农田得到灌溉。渔梁坝所在的渔梁古埠是古徽州的水路码头,交通要津,称雄明清商家三百余年的徽商就从这里起航。</font></h3> <h3>清晨,街上村民收拾刚从山上挖的笋。</h3> <h3>渔梁街脚下的鹅卵石一块块镶嵌有序,向远处蜿蜒而去。满街的鹅卵石选自练江河里的石头,下雨天起到防滑作用。</h3> <h3>这里是歙砚的产地,带回去歙砚留个纪念。</h3> <h3>夜幕降临,晚上的徽州古城内外灯火阑珊,携家人来这里吃个夜宵,朋友在这里相聚。据说夜市的摊位费不低,位置好的一年十几万,位置差一点的也得好几万。夜市生意不错,有时持续到深夜。</h3> <h3>游览徽州古城,明天前往潜口明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