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涛】行走的课堂———记寿光市世纪凤华初中参加山东省第一届地理研学旅行推行会

毕涛

<h3>  2018年4月26至28日,山东省第一届地理研学旅行项目推进会在滨州市西纸坊-黄河古村落研学基地举行,共有来自全省十七地市的800多位市县地理教研员、一线教师参加会议。我们寿光一共有七位老师参与,很荣幸我也在其中。</h3> <h3>滨州的春天是美丽的,风很柔和,太阳很温暖,空气很清新,沁人心脾……</h3> <h3>第一天,内蒙古师范大学徐宝芳教授做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专题报告,通过展示地理实践力的定义、含义、水平,为我们的研学指明了方向。</h3> <h3>徐教授跟我们分析了很多关于研学重要性的案例,其中我印象中最深的一个案例是鱼与青蛙的对话,鱼问青蛙,我没有见过牛,牛长得什么样子啊?青蛙说:"两只角,四条腿。"然后鱼想象出的牛是这个样子…那么问题来了,青蛙说错了吗?没有啊!鱼想错了吗?也没有啊!这青蛙与鱼,何尝不是老师与学生啊……</h3> <h3>徐教授给我们展现了包钢三中的高端数字化地理教室,强调一室四用,我们地理也应该有自己专有的实验室。</h3> <h3>只有具备自己专有的地理实验室,黄河的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实验才得以更好地给学生展示。</h3> <h3>徐教授温情寄语</h3> <h3>来自济南实验初中的滕老师说他们搞研学旅行已有5年之久,并针对于学生们"学了万卷书,如何行好万里路"给我们做了详细的研学成果展示。</h3> <h3>滕老师说,如果学校资金和教室紧张,做不到徐教授说的数字化地理教室,可以考虑走廊地理文化</h3> <h3>来自我们潍坊鼎鼎有名的271集团的奎文实验中学刘老师,给我们详细展现了他们的研学课程不止地理,还有生物、语文、数学等科目都可以进行研学;并给所有老师最关心的学生安全问题吃了个定心丸,因为他们学校曾经组织过由6万学生参加的研学旅行,未发生任何意外。</h3> <h3>刘老师告诉我们,他们每次研学之前都是让学生规划路线,寓教于乐,既让学生参与到研学的设计,又加深了潍坊地理交通路线的学习。他们曾经有一次研学旅行一天徒步65公里,但没有一个学生中途放弃。</h3> <h3>研学第一站,魏氏庄园,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十九年建成,是缙绅地主魏肇庆的宅第。位于黄河白龙湾险滩北侧的冲积平原上,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以其显著的军事建筑特点闻名内外。</h3> <h3>防御功能很强大!</h3> <h3>遇到紧急情况,将吊板一放,可从从房顶逃出</h3> <h3>此院落为小姐的闺房,受封建传统影响,不能见外人,家丁只得将水从此处引到院内,且院内接水处有一石盆养鱼,用来检测水是否有毒。</h3> <h3>第二站,魏集古村落。明朝,魏氏先祖魏自显于河北迁居于此,因立有集市,故取名魏家集。魏集古村落始建于2016年,全部采用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风格,融合江南水系景观</h3> <h3>走进古村落,仿佛走进了烟雨濛濛的江南水乡,内河航道交织,古街错落有致。</h3> <h3>鲁北地区的传统民间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集中展示,让游客领略鲁北地区的风土人情。</h3> <h3>第三站,黄河小开河闸区。领略黄河下游"地上河"景观。</h3> <h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第一次见识到了我们书本上学的黄河下游如此之慢的水速、如此之混的水质。</h3> <h3>第四站,秦皇河湿地公园。传说秦皇河为秦始皇所修建,通过湿地的净化功能,将公园上游黄河水再次沉沙净化。</h3> <h3>满地绽放的郁金香令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h3> <h3>第五站,中海宜居。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quot;。中海,天蓝海阔,一望无际。</h3> <h3>借水之灵韵,取树之雅静,以动静相宜的设计理念精心打造优雅恬静的生态、养生花园。</h3> <h3>此次会议的举办为我校推进基于地理学科的研学旅行指明了方向,为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有效的途径。研学,凤华初中来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