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永定土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最古老的是馥馨楼,位于湖雷镇下寨村,是福建现存最早的土楼。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福建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h3><div>永定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永定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在众多的土楼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div><div>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8月,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div> <p class="ql-block">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西部的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为黄姓客家人的小聚落。田螺坑土楼群主要由一座方楼、三座圆楼、一座椭圆楼组成,分别是步云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文昌楼,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因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体组合,被中国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称为“世界建筑奇葩”。</p> <p class="ql-block"> 初溪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自明代至现代,历经数百年建成,为徐氏家族聚居地,总面积为14.72公顷。初溪土楼群是永定“三群两楼”中的一群,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主要有集庆楼、余庆楼、绳庆楼、华庆楼、庚庆楼、锡庆楼、福庆楼、共庆楼、藩庆楼、善庆楼等)组成,主要种类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六角形等。初溪土楼群的楼名中间都带有一个“庆”字,以示人丁兴旺、万事如意。初溪土楼群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古老的韵味体现出较高的美学和历史价值,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初溪土楼群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营造的文化氛围为世界各地少见,展示了中原遗风和客家民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