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知青七年

虔诚

<h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h3> <h3>1969年年初,15岁的习近平来到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直到1975年10月离开。这七年,他在这片黄土地上同乡亲们打成一片,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h3> <h3>他后来深情地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h3> <h3>学习的七年</h3><h3>“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h3><div>习主席回忆道:“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div> <h3>思考的七年</h3><div>在梁家河的七年中,形成了他独特的思想体系,真正理解了农民的苦。正因知青岁月那日复一日艰苦的生活和劳动,才使主席下定决心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如今推出的一系列“精准扶贫”等政策,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div> <h3>磨练的七年</h3><h3>他年龄最小,梁家河条件最艰苦,从1969至1975年时间最长。历经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不仅磨炼了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还锻造了不避艰辛、不怕困难的品质。</h3><div>习主席也曾说过:“我是黄土地的儿子。”</div> <h3>重塑的七年</h3><h3>在这七年,习主席同梁家河老乡甘苦与共,用脚丈量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一点点改善梁家河的环境、发展经济、积累工作经验,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是在沟口打淤地坝,还是办沼气和修路,都在改善人们的生活。这样的爱民为民情怀孕育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h3> <h3>习近平总书记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