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行(上)

陈国俊

<h3>  50岁以上的人,对一首歌大多耳熟能详——《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歌会激起对遥远南海和西沙的无限向往,总想着身临其境领略西沙的风光。</h3> <h3>  4月22日,刚刚参加了大学入学40周年同学聚会,23日一早便飞赴三亚,参加了5天4晚的三亚、西沙行。</h3><div> 西沙之行一是游目骋怀,享旅游乐趣,二是宣示主权,抒爱国情怀。</div><div> 先说说旅游乐趣。</div><div>  4月23日下午抵达三亚,下塌凤凰岛附近的三亚国际酒店。当天下午和第二天上午,哪儿也不去,只是徜徉在三亚湾的黄金沙滩上。俯仰天地、远眺近观,吹吹海风,听听涛声,开心时也走入水中,和幼童一块嬉水、撩沙、奔跑。</div> <h3>  我们早晨还在镇江家中悠闲地吃着早餐,下午已经在三亚湾纵眺无垠的南海了。想当年花甲之年的苏东坡流徙海南,先颠沛流离到惠州,然后溯西江而上,徒步加船行近千里到广西梧州,再南转至雷州半岛,历时两月方得渡海。面对沧茫大海的大文豪,顿感“眩怀丧魄”,悲从中来:“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古时山阻水隔,修路艰难,两地虽不遥远却往往要辗转多途方能到达,行旅也多为苦差。</h3><div> 如今,我们面朝大海,身轻心宽,虽年过六旬却不知老之将至,游山玩水何其乐也!</div> <h3>  24日下午4点半,一声长笛,“南海之梦”号邮轮徐徐驶离凤凰岛国际邮港,向着茫茫南海进发了。</h3><div> 凤凰岛上,五座蛏贝形的摩天楼,遥指蓝天,俯瞰碧海。半月形的三亚湾内游艇穿梭,频繁地出港入湾,在海面上画出道道白色尾迹;间或还有摩托艇牵引着滑翔伞,如巨型彩鸟在海空中飘飞。凤凰岛还在建设中,可其热闹繁华已不亚于我10年前所见的美国圣迭戈港了。</div> <h3>  邮轮渐行渐远,海水渐远渐蓝,不觉中海浪也大了起来。船上播放的音乐悠远而激昂,既如远方相融的海天,又像眼前奔涌的波涛。海风不仅吹拂着你的肢体,似乎还慢慢沁入你的内心,悠悠然中喧嚣尘念如云如烟,一点一点地消散开去。音乐犹如小小的天使,从遥远的天际飘然而至,在你如梦如幻的世界里轻飏曼舞,似在按抚你的精神和灵魂。</h3><div> 我们已过了追求时尚热闹的年龄,旅游也是如此。即便是朝着向往已久的目标行进,也能保持一份沉静的心情,在热闹喧腾中也可以独自欣享安宁的快乐,努力体味着古圣先贤的质朴与淡定。是夜,茫无际涯的南海中,“南海之梦”号似一芒芥,梦幻般地漂游浮行。我静坐在十楼甲板上,顶上半轮明月,星辰稀疏,嗖嗖的海风让人微有寒意。夜深时分,我悄悄进入客舱,同室的旅友已入梦乡了。</div> <h3>  凌晨五点,邮轮抵达西沙群岛,驻泊永乐环礁。安静的船顶甲板又热闹起来了:争睹日出的,寻机拍照的,练习瑜伽的,当然也少不了中国大妈的广场舞……,西沙的晨曦中已漾荡起“南海之梦”优雅的晨曲了。</h3> <h3>  这次行程共三个岛:银屿岛、全富岛和鸭公岛。这三个岛属西沙的永乐群岛(另一为宣德群岛,三沙市府即在该群岛的永兴岛上),呈三角形分布。</h3> <h3>  第一站到的是银屿岛。据说此岛礁曾发现沉船,周边遗散珠宝甚丰,尤以银器为巨,故名之。露出海面的岛礁只有0.01平方公里,海拔2米,可礁盘不小,约36平方公里。由于深浅不一,且海中生物众多,一眼望去便呈宝石蓝、祖母绿、翡翠绿、鸭蛋青、月色白、水晶白等斑斓七色。渔民们干脆称其为“七色海”。如今的银屿礁上,已建成一幢小楼和两幢平房,这不起眼的小屋造价可不菲——超过千万人民币。此地现在集多项功能于一身:日常的民兵基地、海警守备处、战时指挥所、基层社区办公点,以及台风时渔民避风点。这里风光虽美,条件却很艰苦,小小沙礁上能长出这样的小树已是稀罕之物了。岛上有八九户渔民在此轮驻,每两月一个驻期,想想也真是不易。我们上岛时,正值海警人员与海军官兵驻岛公干,一派紧张而有序的忙碌景象。</h3> <h3>  第二站是全富岛。该岛比银屿岛还小,最高处只有海拔1米,且寸草不生(曾多次试种草木至今无一存活)。之所以大名“全富”,盖因周边鱼类丰饶,达270余种,既全又富是也。若从空中鸟瞰,全富岛形似牛头,尤其两只犄角栩栩如生,两角间海水晶莹,沙滩细洁。我忍不住趟入水中,涌流的海水淸纯绵柔,全然没有近海沙滩海水的浊涩感——也不枉其芳名“玻璃海”了。细洁的沙可不如看着那么美妙,人行其上如踩在细玻璃渣上,隐隐作痛。原来这些“细沙”是贝类和珊瑚经海浪、烈日和狂风亿万年“摧残”而成,纵然粉身碎骨,亦不失锋锐之势。</h3> <h3>  最后一站是“鸭公岛”。此名来历有二:一是因小岛形如雏鸭浮水,此为“鸭”;二是最初登岛的为三个海口壮男,当地称男子为“阿公”,“鸭”与“公”便扯到了一起。</h3><h3> 全岛不见一粒沙子,就是一座珊瑚、贝壳、砗磲残骸堆垒而成的小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吧,如果银屿、全富是平缓的沙漠,那鸭公岛便是起伏的戈壁——块块砾石如鸟卵鸡蛋。岛中还有一片潟湖,与外海同潮涨落。湖中不仅是渔民救护海龟的放生池,还是小渔艇避风的小港湾。岛上有一棵银毛树,枝叶茂盛,树冠如球,却不知何人种、何时长。因后来登岛者屡种屡死,唯此树生机勃勃,长青不衰,被奉为神树。每当岛民出海,必至神树前祈拜以求平安。</h3> <h3>  鸭公岛虽是个弹丸之地,可玩的“花头”却是最多的。一可猛啖海鲜,现在岛上渔民也做起了游客生意,尤以现做海鲜最为抢手,海鲜固然味美,价格倒也不菲——老虎鱼现杀现煮每条一百元。二可乘玻璃艇观光,坐在艇上海底多姿多彩的珊瑚和形形色色的游鱼尽收眼底。三可游泳,除有一般海泳的畅快淋漓外,还另有一种浮泳如潜水的奇妙,盖因海水极清澈,海中景观历历在目,妙不可言。原本还有海钓、潜泳等游乐项目,不知何故被取消了。</h3> <h3>  旅游之乐不仅在于欣赏自然之美,亦有人际交流之乐。原本相隔万里、素昧生平的人,就这么机缘巧合聚在一块了。“人生最好初见时”,短短几天同团共游,谈点新鲜趣闻,说些温馨话语,相互谦让关照自不待言,印象大多愉悦和美,成为终生好友的亦有耳闻。西沙这几天,我们的“度假助理”(南海之梦号邮轮对随船导游起的名号)也为大家增添了不少欢乐。工作恪尽职守那是必须的,我们人未到船,信息已至,问候而外重要“须知”逐一提醒;旅游全程更是有求必应,悉心服务。小伙子20出头(1996年生),大名张郁文,网名“苹果”,脸如其名圆圆的颇有喜感,初见便觉面善——酷似当红明星黄渤。苹果大学毕业后,经商的父亲希望他协助打理生意,小伙却应聘国际邮轮侍应生,跑东南亚和日本航线,月薪3万干了一年。为拓展职业阅历,又携手女友来“南海之梦”号当导游,月薪虽只有数千元,却也乐在其中。计划也只干一年,此后要发挥擅长表达、能歌善舞和英语好的长处,尝试去做“网络直播”。小伙子信奉“努力未必成功,不努力肯定不成功”,坦言最大愿望是“让家人因我而更好,让女友因我而幸福”。与小伙子相处,还真有点“郁郁乎其文也”的感觉呢!</h3> <h3>  这次本是参团旅游,可最终只有我俩报名,便只能由镇江到三亚后拼团。起初我还担心一路衔接问题,结果是在文广中旅郝总的精心安排下,机场送迎、酒店入住、码头驳接环环相扣、严丝合逢,真是一趟顺畅完满的旅行。真心感激郝总,多谢了!</h3><div> 以上说了西沙之行的游赏之趣,接下去还得谈谈此行的“特殊使命”。</div> <h3><font color="#39b54a">注:未完待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谨此致谢!</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