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四月的深圳,春意盎然。</b></h3> <h3><b> 深圳大学,更是满满的春的气息。</b></h3> <h3><b> 果树成林</b></h3> <h3><b> 绿草如茵</b></h3> <h3><b> 有机会参加儿童阅读课程推荐大会,我感到非常荣幸。</b></h3> <h3><b> 正如画面“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给你一片‘全阅读’的树林”所说,引领学生爱读书,读整本书,在书的林海里快乐成长,是我们参加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b></h3> <h3><b> 给我们演绎精彩的是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学府小学的孩子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b></h3> <h3><b> 我们满怀希望,期待名师的精彩上演。</b></h3> <b> 您肯定不陌生这样一位满脸笑意、学识渊博,教学经验极其丰富的名师——薛法根老师。之前曾在光盘或网络上仰慕薛老师的名师风采,如今能新临薛老师的精彩课堂,一览名师的教学风范,让我倍感荣幸。</b> <h3><b> 瞧,他给我们带来了二年级课堂《雷雨》。</b></h3> <h3><b> 课堂上,如林的小手跃跃欲试,思维碰撞的火花在此点燃。</b></h3> <h3><b> 由字到扩词,由词到生活中的用句,引出课文中的生字所在句,让学生感受到每个生字的丰富内涵,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薛老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层次地给我们呈现了清晰、有梯度、有深度的高效课堂。</b></h3> <h3><b> 一人读一句并说出该句的意思。寻找关键词的方法教会了二年级小学生初读课文。</b></h3> <h3><b> 一人读一段,思考“下雨了吗?”这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学会了分逻辑段,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顺序便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田。</b></h3><h3><b> “寻找事物的前后变化”让学生快速高效理解文本的内容。整堂课,学生在愉快的,浓浓的研读氛围中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b></h3><h3><br></h3> <h3><b> 课虽下,但意未尽。高峰论坛中,薛老师的教后反思和总结给我们道出了教师心中的标杆和教育的理念。</b></h3><h3><b> 他指出,教师要想快速成长为名师,就要努力寻我“落差”。努力寻找学生的原有知识与文本作者的落差,以此为突然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链接课内外相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策略,把一个个教学活动转化为学习经验,从教转为练,形成技能,让阅读真正受益学生一生!</b></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