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 旅游之前就听说泸沽湖是女儿国,最后的母系社会。这里主要居住着摩梭人。他们的婚姻制度——走婚,一直被人津津乐道。</div> <h3><br></h3><h3> 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种婚姻制度。</h3><div><br></div><div> 摩梭女孩13岁时,都将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叫花楼。18岁左右时,摩梭女孩通过劳动与自己心爱的男子开始交往,随着了解的深入和喜欢程度的增加,她允许心爱的男人爬她的花楼,花楼也就是属于她自己的那一间屋子,她的卧室。</div><div><br></div><div> 在他们还没有确定终身的时候,他们的私情被严密保守,他们开始试婚,摩梭女子把自己心爱的男子引入自己的卧室,但这并不等于他就可以永远和她厮守,他已经拥有了她,只有强悍、充满活力的男子才能留在摩梭女子的卧室里,才可以在第一次之后继续爬上她的花楼.</div> <h3><br></h3><h3> 摩梭女子的爱情生活不受任何人的限制,没有任何人可以干涉摩梭女子的感情生活。摩梭女子的爱情永远是第一位的,虽然她们肩上还有家族的重担,但爱情仍然是摩梭女子第一位的事情,因为家族的担子其他兄弟姐妹可以分担,但爱情却是她最深刻的体验,是她唯一能感受生命,唯一属于她的生活。</h3><div><br></div><div> 当他们的恋情公开后,摩梭男子传统上会骑马前往,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他人不要干扰。然后在天未亮的时候就必须离开,这时可以由正门离开。若于天亮之后或女方家长辈起床之后再离开,则会被视为无礼。</div> <h3><br></h3><h3> 走婚是云南和四川的少数民族摩梭人的习俗,摩梭人除了少数因为要增加家庭劳动人口而娶妻或招婿外,基本上没有婚姻制度。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通过男到女家走婚,维持感情与生养下一代的方式。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归母家生养,生父会在满月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避免发生同父乱伦。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h3><div><br></div> <h3><br></h3><h3> 由于我住的客栈就是摩梭人的四合院,而摩梭人一般不愿意自己做生意,他们喜欢把房子租给汉族人,由汉族人来经营,他们只负责收租金。</h3><h3><br></h3><h3> 今天中午吃完午餐,我开始和房东聊天,我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她,于是直言相问,我以为她会让我叫她“阿婆”之类的,不曾想,她告诉我说叫她“奶奶”,我有些惊异,询问她的年纪,她说:“66岁”,比我妈妈还小十岁呢,怎么称呼“奶奶?”我不知道她是没看出我的年龄,还是人家摩梭族就这个叫法,我没好意思多问。</h3><div><br></div><h3> 由于这些天一直和南方人打交道,对于他们不标准的普通话也能猜个七七八八,这为我与摩梭“奶奶”的谈话奠定了基础。</h3><h3><br></h3><h3> 我问“奶奶”:“您和叔叔(好像差辈了,不过我实在叫不出爷爷来)是走婚吗?”</h3><h3><br></h3><h3> “不是,我们那时候赶上文化大革命,不允许走婚,如果不结婚,在单位工作的话就要被开除。”</h3><h3><br></h3><h3> “那现在的摩梭人走婚的多吗?”</h3><h3><br></h3><h3> “现在走婚的多啊,我们村(泸沽湖最大的村庄大落水村)有73户人家,走婚的能有70%吧。”</h3><h3><br></h3><h3> “哦,那您有几个子女?他们是婚姻状况是怎样的?”</h3><h3><br></h3><h3> “我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结婚了,她的夫婿在部队,也是摩梭人。我的儿子是走婚。”</h3><h3><br></h3><h3> “您儿子走婚,他有孩子吗?”</h3><h3><br></h3><h3> “有啊,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今年八岁,女儿二十岁了,在体育学校学网球,离开家有12年了。”说着,她面带微笑地用手指着墙上相框中的胖嘟嘟的男孩和年轻的女孩。</h3><h3><br></h3><h3> “哦,您儿子和您一起住吗?走婚真的是晚上去女方家,早上就回来吗?”</h3><h3><br></h3><h3> “是啊,他晚上在寨子举办的篝火晚会那里吹笛子,然后就直接去女方家,等清晨的时候就回来了。”</h3><h3><br></h3><h3> “果真如此啊,您孙子和孙女都在妈妈那里吗?您儿子需要支付抚养费吗?”</h3><h3><br></h3><h3> “是的,他们都在妈妈家,偶尔会到这来看看我们,爸爸有钱就拿抚养费,如果家里穷的也有不拿的。我儿子每个月会拿1000多元钱。孩子最主要由妈妈和舅舅抚养。”</h3><h3><br></h3><h3> “走婚有结婚证吗?他们的婚姻有保障吗?如果性格不合怎么办?”</h3><h3><br></h3><h3> “走婚没有结婚证,如果俩个人不合适就告诉对方,这种关系就结束了。”</h3><h3><br></h3><h3> “他们的关系结束,由于孩子一直跟妈妈生活,是不是没有任何抚养权、财产分配等纠纷?”</h3><h3><br></h3><h3> “是的,没有任何纠纷。”</h3><h3><br></h3><h3> “如果和一个人走婚结束,就可以找下一个姑娘是吗?但是不可以同一阶段找两个姑娘?”</h3><h3><br></h3><h3> “那是当然,不能同时找两个人,只能找一个人,其实走婚没有外面宣传的那样。”</h3><h3><br></h3><h3> “哦,你们靠什么生活呢?”</h3><h3><br></h3><h3> “我们摩梭人很多把自己的房子租给别人,我们收房租,像你现在住的房子,大约有一亩多地,我们每年收6万元租金,在湖边我们还有一处房子,比这里大有两亩多地,而且位置更好,是湖景房,每年的租金是24万元。”</h3><h3><br></h3><h3> 天啊,三四年的时间就是百万富翁啊!我在心里盘算着。”那您和叔叔还是蛮富裕的。你们没有其他形式的收入了吧,就靠房租已经可以生活得很舒适了。”</h3><h3><br></h3><h3> “我们还有几亩地,种土豆、玉米等粮食、蔬菜,到收成的时候,就请人收割,一天160元,请4、5个人。”</h3><h3><br></h3><h3> “您和叔叔的日常起居是怎样呢?”</h3><h3><br></h3><h3> “我们每天就是浇花(院子里有很多花,一路走来我发现从昆明到大理至丽江,到现在的泸沽湖,家家户户都有小花园,都种很多盆花),后院还有4头猪和十几只鸡,我们不吃买的猪肉、鸡肉,都有激素,我们只吃自己养的猪和🐔。”</h3><h3><br></h3><h3> “嗯,那你们的生活还是挺舒适的。”</h3><h3><br></h3><h3> “是啊,我们平时事情不多,生活的挺好的。”</h3><h3><br></h3><h3> 谈话到这里,我担心老人累,告诉她回屋休息一下吧,就回到自己的房间了。通过和老人的谈话,让我更多地了解了摩梭人的生活习惯。看来当初选择住在摩梭人的客栈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h3><h3><br></h3><h3> 旅游不只是欣赏美景,我对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特别有兴趣。正因为与我们不同,才让我知道世界这么大,我们只是生活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其他地方有着与我们生活迥异的人群。</h3><h3></h3><h3> </h3> <h3><br></h3><h3> 日尊寺</h3><div><br></div><div> 我们住的客栈后面有一座寺庙,听人说那里比我们住的地方地势还要高三、四百米,在山顶俯瞰湖面,是另外一种角度和境界。</div> <h3><br></h3><h3> 充满好奇心的我决定登山探访,我不知道好奇心到底好不好,一路上从客栈到登山到日尊寺大约40多分钟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我充分和一路风景、羊肠小道(窄巷)和自己的内心在一起。</h3> <h3><br></h3><h3> 尤其是自己的心情,怎么说呢,因为是上山,本来就是山高林密,而且一路上只有在山下时有摩梭人家,等开始上山时,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h3><h3><br></h3><h3> 我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吗?我很害怕,我不太敢一个人走一个陌生的深山老林,充满了冒险,一路上其实一直在退缩和前进中纠结,可是好奇心和探险一直引领着我,最终还是“不到山顶非好汉”占据上风。好在这时有电话响起,是领导打电话关于工作事宜,我总算暂时放下恐惧,真希望这时有人和我多打一会儿电话。</h3><h3><br></h3><div><br></div> <h3><br></h3><h3> 这样的幽静,让我不禁想起了王维的诗句:</h3><h3><br></h3><div>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div><div>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div><div><br></div><div> 我与他的诗句的意境不同的是“不闻人语响”。</div><div><br></div><div> 好不容易到达山顶,我总是感觉庙宇有一种说不出神圣感,尽管我不足够虔诚,但每次的态度是尊敬,而且这里总给我一种异常安宁的感觉,这里放着佛教音乐,我的心又开始沉淀,静静地坐在树墩上,听着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ທ(mēi)吽( hōng)声声入耳,我就闭上眼睛感受着内心的安静,听着风在耳边轻轻略过,偶有鸟鸣伴随音乐,让人感受山上更加清幽。我不知在这里听乐、听风、听鸟鸣、听内心的声音有多久,时间在这里停驻了。</div><div> </div><div><br></div> <h3><br></h3><h3> 亲爱的客栈和王妃岛</h3><h3><br></h3><div> 《亲爱的客栈》是湖南卫视推出的经营体验类观察真人秀节目,节目邀请两对明星夫妻或情侣,主要嘉宾有刘涛、王珂、阚清子、纪凌尘、陈翔,一同前往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圣地——泸沽湖,用20天时间经营一家客栈,远离喧嚣,在慢节奏生活中寻找生活初心。</div><div><br></div> <h3><br></h3><div> 我来旅游之前特意看了两期《亲爱的客栈》,正好是王珂写信给刘涛的那期,也许书信是最古老的方式,要比现在的快捷的微信、QQ更传情达意,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我至今还留有和高中同学以及恋爱时的多封书信,搬家二次,都带在身边。这些书信是我青春的记忆,让我记得那些天真无邪的岁月。</div><div><br></div> <h3><br></h3><h3> 关于王妃岛的历史:</h3><h3><br></h3><div> 摩梭土司喇宝臣,到四川雅安拜见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请求拔给一些枪支弹药,以镇守家乡故土。刘文辉育有一女,名叫肖淑明,与土司喇宝臣一见钟诚。从此一个年仅16岁的少女,便远走他乡,成为摩梭土司的填房。而土司喇保臣则把肖淑明视为掌上明珠,把她安置在博洼岛上(后岛屿更名为王妃岛)。摩梭人的命运,也许随着肖淑明的到来,而改变。</div><div><br></div> <h3><br></h3><h3> 肖淑明以自己的才学,为摩梭人建学校,传汉文,平土匪,骑飞马,打双枪。通过著书立说,宣传摩梭文化,从而架起了摩梭人与汉人联结的桥梁,而被誉为“当代王昭君”。 </h3><h3><br></h3><div> 老人于2008年去逝后,摩梭人把她当作神一样,在王妃岛设灵堂,建展馆,对她生平进行了传颂。现在只要提起王妃及王妃岛,无一不拍手称赞,成为摩梭人心中的太阳和一个活神。</div><div><br></div><div> 正因为明星效应和王妃的故事,令许多游人趋之若鹜来到这两个小岛,我是其中之一。</div><div>我们在码头坐猪槽船来到这两个小岛,小船有三船夫,当一位姐姐喊累时,我主动承担了船夫的责任,在青山碧水间轻舟而过的感觉真的很不错。</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王妃岛上的大公鸡</font></h3> <h3>王妃岛上的老母鸡</h3> <h3>回来路上在水中捞取的“水性杨花”</h3> <h3><br></h3><h3> 回来的时候,我一直望着天空变幻莫测的云,你不知道有多美,其实日常忙碌的我们不知错过多少美丽的风景,一朵云就是一幅图画,而且是一幅动态的、变化无穷的图画,你可以想像那里是怎样的图案和发生什么故事,如果你也是一个喜欢“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自然知晓其中的奥妙。</h3><div><br></div> <h3><br></h3><h3> 晚上回来已饥肠辘辘,我到一家饭店点餐,诺大的餐厅人并不多,我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安心地享用一顿晚餐。</h3><h3><br></h3><h3><br></h3> <h3><br></h3><h3> 晚上从书咖回来时看到晚上就餐的饭店灯火通明。</h3> <h3><br></h3><h3> 用完餐去码头,沿着湖边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有时,坐在湖边吹着风,有时看情侣照相,有时坐在船头随着小船轻轻摇晃。有时请人帮我拍几张照片,其中一个男孩给我留有深刻的印象,他帮我拍照片时,发现地上有块废纸,就让女朋友拿走,对于陌生人的请求如此认真,相信他是一个对自己女朋友视若掌上明珠的人,祝愿这对小情侣爱河永浴。</h3><div><br></div> <h3>照片中的男孩就是帮我拍照的那个,女孩一定是最幸福的人!</h3> <h3><br></h3><h3> 最后来到湖边一家书咖,可以听音乐、看书,望着湖面发呆,我选择记录一天的心情。今天的心情是明媚的,因为知道自己可以不随大流,依然做一个独行侠,做回自己的时候,我就是最快乐、自由的。</h3>